新書推薦: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編輯推薦:
★科斯塔图书奖2020年度入围作品、巴美列·捷福奖2020年度初选作品、《星期日泰晤士报》等多家媒体畅销书。
★牛津安宁疗护师笔下的生命实录。
被护士“特殊”照顾的7岁孩子,为隐瞒隐秘情感一生都在说谎的老爷爷、在医院里举办婚礼的女孩、患血癌的19岁女学生、爱打桥牌的96岁老奶奶、患绝症的退休警察……直击生命守护的感动瞬间。
★多维度思考生命的意义,对失去有所领悟,对痛苦有所对待。
从个人体验、患者家属、安宁疗护医生三个角度讲述,探讨经历痛苦、死亡、失去之后的生命的意义,以及其中的爱、勇气、怜悯与关怀。
★学会如何更好地告别。
每一种经历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即使我们即将离去,仍然可以带着尊严和爱,让生命完成zui后一次前行。
內容簡介:
雷切尔·克拉克是英国的一位安宁疗护医生,照料、抚慰那些即将不久于世的病人及其家人,帮助他们从容地去面对死亡,是她在宁养院的工作日常。在那个充满了生离死别的地方,在与病人相处的点滴细节中,在父亲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后的切身经历中,带我们去深入理解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并用坦诚、幽默、勇敢、睿智、优美的文字,透过那些在常人看来可能是人生中不堪的时刻,向我们展示了生命如何在苦难中完成zui后一次前行。
關於作者:
[英] 雷切尔·克拉克(Rachel Clarke)
英国安宁疗护医生、作家。
她曾在牛津大学攻读政治、哲学及经济学专业,后成为一名电视时事纪录片记者。2003年,她开始在牛津大学攻读医学学位,并在2009年时获得初级医生资格。
她现已出版包括本书在内的三本非虚构作品,另外两本分别是《你的生命在我手中》(Your Life in My Hands,2017)、《夺走呼吸》(Breathtaking,2021)。
目錄 :
1.所有人都在过着借来的时间,抓紧每一天
2.爱,将使我们幸存
3.死并非生的对立面
4.小小的善举就能让人有十足的力量去战胜恐惧
5.我想要消除我人性中的脆弱,成为像这些医生一样的人
6.上帝是一位老赌徒,在每一种场合掷骰子
7. 生活中所有你热爱的部分,其实是那些活生生的瞬间
8. 你很重要,即使在生命的后一刻
9.我要在那被斩断的茎秆上继续绽放
10. 不知为何,生命总会胜利
11.从未有人告诉我,这种悲恸犹如恐惧
12.我们如何度过每一天,便如何度过这一生
13.我不清楚该如何亮出自己的底牌
14.我们来到这世上,是为了尽情享受生活以及……
15.我们的遗憾是活得不够勇敢
后记:关于临终关怀,有几个重要问题要展开聊聊
內容試閱 :
序言
只要我们活着,
任何事都不会有尽头。
但是偶尔会有愉悦出现,
一有机会,
就占上风。
——雷蒙德·卡佛,《谁是她不幸的始作俑者》
收录于《海青色:诗集》(Ultramarine: Poems)
两个男人走进无人的演播室,然后坐下来,就着一瓶白葡萄酒畅谈,一直聊到药物开始影响其中一个的口才前才结束。其中一人是英国著名编剧兼剧作家丹尼斯·波特,他那患有关节炎的手里总是点着香烟,所以整个人都笼罩在烟雾中。一个月前,他被告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胰腺癌,已无法手术治疗。桌上的白葡萄酒旁放着一个小扁酒瓶,但里面装的不是威士忌,而是吗啡。在和艺术节目主持人梅尔文·布拉格对谈的过程中,波特必须在镜头前时不时喝点儿扁酒瓶里的药,才能止住癌症带来的疼痛。
那是1994 年,在那个年代的英国,没有人会公开谈论晚期癌症,更别说在黄金档的电视节目中直言其对身体的伤害了。但是波特一直喜欢用戏剧来让观众直面困扰我们每个人的现实,进而激发观众去思考。而那个晚上,他选择将自己正不断凋零的生命实时地演化为一出戏剧。
那时我22岁,还是个学生,恰巧放假在家,我本不想看电视上的这场死亡对谈,但父亲跟我说,如果我不看,我会后悔的。然后我们并肩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波特依赖镇痛剂的模样,那是一种不加修饰的濒死之状,令我感到不安。但我试图掩饰这份不安,因为我的爸爸是一名医生,他不喜欢大惊小怪,所以我只好将自己的不安重重包裹起来。
后来我们才知道,当时我们观看的节目留下了波特后的 公开遗言。两个月后,他去世了。但他仍然以十足的戏剧性占据 着演播室,占据着每一个曾看过这个节目的人的脑海——关于生,而非死。死亡近在眼前,宣判了他的未来,但也授予了波特如孩 童般活在当下的权利。生命每一秒都在歌唱。
“你有把握的就是现在,‘当下’变得如此生动,我的内心几乎以一种反常的方式变得平静了。”他说着貌似矛盾的话,歪嘴一笑,“你知道,我可以歌颂生命……上周,我写作时看向窗外盛开的花朵,我觉得那是世上洁白、梦幻、盛放的花,而我能够看见它。于我而言,世间万物变得既微不足道,又重要至极,两者之间的差异似乎没有意义。但毫无疑问,一切的当下性都奇妙非凡。”
在那一刻,有人把通往永恒幸福的钥匙交到了我手里——我知道爸爸也有同感——那就是像孩子一般投入地去感受这个世界。活在当下,不是明日,也不是一连串令人哀伤的昨日。抓住当下,将此刻当作生命的后一刻来活。不必说,日常生活的乏味焦虑很快就把任何“当下”从我脑中抹去了。波特对此说得很美:“我们是一种明知自己终将死去,却仍然继续还房贷、工作、四处奔波的动物,仿佛自己会永远活着一样。”
在一个世纪前,像我们现在这样远离死亡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那时人们离世时和出生时是一样的,都在自己的家中,在家人亲密的陪伴下,而非裹尸于医院的床单中。但如今,无论出生还是死亡,基本上都被制度化了。我们生命中确定的两件事被外包给了专业人士。在英国,仅有2% 的婴儿在家里出生,而尽管有三分之二的人表示想在自己家中离世,但终实现的人也不过五分之一。医院、宁养院和养老院成了现代死亡的新场所。
医生也参与到死亡这件大事中来,身负不同寻常的职责。我可能是其中为特别的一类。我的专业是缓和医学,我利用自己所受的培训和技能,专门帮助绝症患者尽可能充分地度过余生,并带着尊严舒适地死去。简单来说,面对死亡是我的日常工作。在我的工作中,整整一周没有患者去世的情况少之又少。
大部分人听说我这份工作后,反应总是皱着眉说:“我不知道你怎么能受得了这个。”当人们一想到死亡就退缩的时候,你几乎能感觉到他们在极力地压制逃离的冲动。我不怪他们。我也曾退缩过。失去心爱之人的痛苦远超一切,而且不可避免的事实是,死亡就像分娩一样,可能是令人精疲力竭的,尽管远没有我曾经想象的那么常见。一位患者曾对我说:“我并不害怕死亡,我只是从来没有想到它是一项如此艰辛的工作。”
医学的魅力很容易理解。它包含着权力、尊重、地位、感恩。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医生在经年累月的艰苦研究之后,拥有令孩子的心脏重新跳动,令人重见光明,令残肢复原,移植肾脏等来之不易的潜力,却选择置身于死亡和濒死中?每一天都在悲伤与难过中度过,被挫败感俘虏,感受医学的无力,这样的日子究竟有何魅力可言?
如果说神经外科医生是站在医疗体系的摇滚巨星,他们是性感的、有领袖气质的、令人心动的英雄,那么缓和医疗a 医生就是寒酸的配角。在医疗体系中,地位甚低的我们总是潜伏在暗中,因为离死亡太近,而无法给人安慰。当富有魅力的兄弟部门竭尽全力而无计可施时,我们便使用吗啡和咪达唑仑在暗中干预。医院里没有人真正知道我们在做什么,通常也没有人想知道。死亡因各种原因成为一种禁忌,尤其当人们害怕它可能会传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