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編輯推薦: |
亮点1 好看好读:程碧作品,本本畅销。
她的每一本书,都在传达着如何温柔地同生活抗争与和解。
亮点2 超级治愈:后疫情时代,我们更要强大。
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塑造一个什么样的你,一个什么样的你将会决定你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这就是我们的未来。
亮点3 手有余香:好句子太多了,都不知该怎样划重点。
关于工作,她说:
*每个有想法的人类都需要一间工作室,离开那个区域, 我们如同被夺下武器、退掉铠甲的武士,什么也做不了。
关于人生,她说:
*我们都是刚学游泳就被推下水的小孩,在没有学会生活之前被推向生活。
*我并不是害怕冬天的寒冷,我怕的是失去对生活的直觉——“没有直觉你就无法去爱”。
关于爱情,她说:
*不管你是弧度多么奇怪的弧线,你都能找到与你匹配的另一段,在遇到之前,只需安静等待,无需扭曲自己。
生活与爱人,都爱你本来的样子。
关于生活,她说:
*我们平日的生活就像一枚蛋糕胚子,我们会在上面涂上巧克力,挤上奶油花朵,摆上水果。
*每个孤独的人都要吃饱,美好的事情才会涌进来,比如爱情。
*人类是一种脆弱的生物,需要一个温暖的小窝,又因孤独,在里
|
內容簡介: |
这几年,人们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物质层面有一个飙升期,而后突如其来的疫情又多少打击了这一现状,我们会经历一个内心失衡、感到迷茫的阶段。
未来会怎样?
《生活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适合经历了疫情后的人们的心理需求。它不是一本空想的鸡汤文学,而是作者有亲身经历的积极生活的书。16、7岁的时候,程碧就想当作家,一直到30岁才出版本书。而后又创办了图书公司。这是程碧的第三本书了。
她想表达的是,无论外界的环境怎么变,生命的本质还是要去努力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选择一件你喜欢的事情持续做下去,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步履不停,远处会有美好的事情等着你。这一路会经历很多暗淡时刻,但每一步都离自己想要的生活更近。
全书总共分了4个大部分,书写了生命中一些奇妙的事情:那些温馨难忘的旧日时光;那些生命中无用却动人的小事;那些与食物有关的生活;还有那些为了梦想努力工作的日子。
知名插画师三乖为本书倾情创作了50余幅精美插图。全书彩色印刷。
|
關於作者: |
程碧
作家,诗人,捧读文化创始人、总编辑。
生于山东青岛,现居北京。作品曾发表于《青年文学》《青岛文学》等文学刊物。
2019年出版图书《林徽因传:人生从来都靠自己成全》,成为年度畅销书,并荣登该年度“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新书榜中榜”。同年出版的《三毛传:你松开手,我便落入茫茫宇宙》被美国纽约法拉盛图书馆收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十点读书等大众媒体曾对其进行专访推荐。
此外曾主编畅销图书《地球旅馆》系列、《我要对你做,春天对樱桃树做的事:全世界美的情诗》《我允许你,在我心上行走:全世界美的情书》等。
|
目錄:
|
序言:我总是为我的梦想买单,我不欠夜晚任何东西
PART ONE 工作的女人
城市的灯火
Go Working
因为喜欢,所以愿意亲力亲为
工作的女人
每个有想法的人类都需要一间工作室
学会在无人支持的状态下工作
坚持做一件事情的效果
上帝从未许你一座玫瑰园
你在内心安置一个梦想
要努力活得丰盛
相信你当下的智慧
我们正处在一个不多说几个0就活不下去的时代
伍迪·艾伦电影里的两个女人
一生都在工作的老太太
PART TWO Little Things
停下来,欣赏一棵树
买花送给自己
阅读是一种秘密的欢愉
人类脆弱,需要一个温暖的小窝;
又因孤独,摆满心爱之物
人生啊,走着走着就老了
为平凡的生活寻找一点诗意
如同清泉流过心底
人活在世上的品相
一件Marc Jacobs风衣
爱恨高跟鞋
拥有一台小小缝纫机
我曾亲手制作过一件婚纱
城市凌晨四点
对于住在北方冬天的人来说,旅行是一次解冻
在你生活的城市旅行
逛市集
偶遇的快乐总比事先安排的妙
乘慢火车去旅行
PART THREE旧日时光
雨衣
猫眼石和圆珠项链
与母亲一起贴一本手工相册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听父母讲小时候的荒唐事
姥爷的战争
与动物有关的幼年时光
好日子里总有一只猫
我们努力追求的,其实是我们初所拥有过的生活
香港·初的旅行记忆
PART FOUR厨房里的哲学家
每个孤独的人都要吃饱
冰箱里塞满食物的安全感
所幸,我们升起了炉火,又烹煮了食物
早安晨之美
享受食物本来的味道
铁板鱿鱼
椰子油煎杏鲍菇
烘培是一部人生哲学
后记:生活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
內容試閱:
|
我总是为我的梦想买单,我不欠夜晚任何东西
台北在下雨。
我刚刚从台南的海边回来,台北依然在下雨。
我坐在二楼的咖啡座刚刚读完一本繁体版的书,这是个工作日,咖啡店只有我一个人。连续几日在台东和台南旅行,经过茫茫的太平洋海岸线和旷阔的沿海公路,又回到台北的盆地城市里。现在是冬季,地球上各个大都市的忙碌都是一样的,人们撑着伞快速走过红绿灯,走过街角,转个弯就消失了。
明天我就要离开这座城,透过咖啡馆的玻璃窗看着外面繁体字的广告招牌,一边喝着果汁一边敲着字,作为我第三本书的开始。我喜欢在旅行的时候写一点什么,当我回头再看那些只言片语的时候,它会帮我忆起那些日子发生的事情。
我忘记是17岁还是18岁那年,那时候的我还在上学,有一天我将随手写的一点小感悟寄给了一家发行量很大的杂志社。杂志是室友买的,我从封底看到一个投稿地址就寄了过去。几个月后,当我几乎忘掉这件事的时候,我收到杂志社寄来的稿费。但因为那篇文字是我写完就随手用信封寄出去的,没有留底稿,后来因为我的地址变动也没有收到样书,所以现在我已经忘了那时的自己到底写了什么。但那件事激励了我,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写一些文字,随手记录在小本子上,现在这种记录的习惯还在,只不过从纸质的笔记本变成手机备忘录了。有时,我在淋浴,忽然有了一点想法,生怕忘记,于是匆匆从浴室里出来,打开手机备忘录,简单记下来几个关键词,再回去继续洗未完的澡。只是那时候写的文字比较少,只有零星的短篇小说、诗歌发表在《青年文学》这样的文学杂志上。可能因为那个时候阅历少,自信不足,纵使有很多东西要表达,也没有成为体系,没能成为那种“成名趁早”的少年作家。但当作家的梦想一直蠢蠢欲动,我知道这个梦想很奢侈,纵然心中向往,也不敢贸然讲出,它一直埋在我心里等待合适的温度发芽。我怀揣着它就像揣了一只气球,这些年来东躲西藏,尽力保护它,生怕碰到尖利的东西,把它刺破。那么一来,之前积攒的所有能量也就都将前功尽弃了。不过,我深知,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周遭环境的变化,我的气球被刺破的可能性更大了。为了保护它,我搭建了一所透明房子,我和我的气球躲在里面,我可以看到外面发生的一切,但不让它们靠近我,侵蚀我。这样,我们才能同时活下来。但有时候,它也像一块硬石硌着我的心口。
这样过了十多年之后,我才在先生的鼓励下写出了人生中的本书《林徽因传:人生从来都靠自己成全》。在写作那本书的过程中,我的内心是忐忑的,修修改改写了一年多才交稿。我还记得那时候,我去图书馆用双肩包背回一大包资料,还没有走到家,双肩包的带子就被压断了。每当写累了停下来,我就会茫然地看着窗外飞过的鸟儿,不知道那些文字会有怎样的命运。但幸运的是,它在出版后很受欢迎,一路闯入各大畅销书榜,我也常常会收到读者发来的私信,跟我讨论书的内容。在我毫无预期的情况下,它还获得了一些奖项。这些奖项不论大小,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激励。
隔了一年,我又出版了我的第二本书《三毛传:你松开手,我便落入茫茫宇宙》。在书出版一年后的某个清晨,我迷迷糊糊地拿着手机去洗手间,一条微信的未读提示跳了出来——是在美国的朋友发给我的照片。他说在纽约的华文图书馆——法拉盛图书馆看到我的书了。我看着照片中《三毛传》和其他华语作家的书并排陈列在新书架上,封面上贴的图书收藏标签是一种天空般悦目的淡蓝色。那种远隔重洋被朋友遇见自己作品的幸福感,让人无法继续入睡。我想,写作的好处大概就是这样,当你离开那本书的写作状态很久之后,它仍然像个离家的游子,时不时地会传递消息回来,与你互动。
出版过两本书之后,我越来越珍视我的作家职业。写作是我的理想生活,它带给我愉悦的同时也让我明白,如果你想享受某件事带来的荣耀,就要为此付出精力和劳动。当今,人们了解世界的途径越来越多,新的媒体层出不穷,一些“聪明人”越来越快速地制造着各种知识,恨不得给用户直接破开脑壳灌进去。以前是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现在是一支队伍伪装成一个人,单打独斗的作家终于成为了一个古老的职业。但就是这么一个古老的职业,在一次次新浪潮的冲击下非但没有被取代,反而越来越高贵。也许阅读纸质书在未来会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但它就像灯塔水母一样,看似柔弱却有永生的基因。
我不是那种早慧的天才少年,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写作的种子在我十七八岁的时候飘进了我的心里,但一直到了25岁才开始萌芽。这个过程很长,又过了许久,才在我面前勉强露出一个模糊的轮廓。直到30岁,我才开始正式出版了自己的作品。这样一条路在不知不觉中竟然走了十多年。有时候我想是不是因为从小陪伴我长大的书都是童话书的缘故?为什么家长没有给我读更有“深度”的书呢?那样我可以更早一些思考人生,也许更早几年成为现在的我。可是转念一想,也许每个生命自有安排,生命中的每个节点都有其存在的原因,不能早也不能晚,才能成就现在的自己,我就是那个慢熟的人。
当你回头看时,就会发现,不管人生中经历了多少不愉快,能记住的都是愉悦的事情。所以这本书中,我写了生命中诸多美好的事情——那些旧日时光;那些生命中一些无用却动人的小事情;那些与食物有关的生活;还有那些为了梦想努力工作的日子……过往的每一件事情,每一次细微的感悟,都引领我成为现在的我。我尽可能少地关注消极的事情,正如帕慕克所说的:“从20岁开始,我觉得自己身上有一个可以保护我免受各种灾难和不幸的无形盔甲。这种感觉还告诉我,过分关心他人的不幸也可能让自己不幸,还可能导致我的盔甲被刺穿。”
当我敲下这本书早的两段文字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写作是停止的。今年,当我将它完成,已经隔了很长时间了。这段时间里世界又发生了很多变化,现在已经无法像之前那样可以在台北自由旅行了。但我还是用了初写下的那两段文字作为这本书的开头,新的与初的文字重新链接了起来。
我想,只要自己不放弃一件事,它总会找个合适的机会画成一个圆。就做一只蜗牛也好,尽管慢,只要不停下来,顺着想要的生活一路留下痕迹就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