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汉译名著·哲学经典十种
》
售價:NT$
3460.0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售價:NT$
340.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編輯推薦: |
7天时间,走进心理学,走出心灵焦虑。
用得到的心理学,实际解决人生疑难杂症。
7天时间,每日精要学习心理学起源、发展、理论人物及学科分支;
3分钟重点回顾,随时复习当日学习内容;
用心理学看世界,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切身解决人生问题,安心做自己。
|
內容簡介: |
《给忙碌者的7天心理学课》看了很多成功学,发现自己仍然原地踏步;读了很多心灵励志,回到生活发现自己仍然没变。原来,那些书讲了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对于认识自己,并没有真正的帮助,而认识自己,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开始。世界上却存在这样一个学科,能够帮助你认识自己。千百年来,这个学科里的许多智者贡献了大量知识、理念、方法和技巧,可以让我们用来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没错,这个学科就是心理学。
7天时间,了解心理学的全貌。本书将重要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分门别类,融化到7天的学习时间里,让读者轻松读完心理学。
|
關於作者: |
林肇贤(中国台湾作者):中国台湾政治大学心理所临床组硕士,大学兼任讲师。
|
目錄:
|
章 心理学导论 \\ 001
问题1 通俗心理学vs 正规心理学 \\ 003
问题2 如何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 \\ 005
问题3 快速了解心理学,从这七个面向开始 \\ 007
问题4 为什么要了解心理学 \\ 017
小结 心理学课程安排 \\ 019
3 分钟心理学回顾 \\ 020
心理学语录 \\ 021
第二章 心理学的起源和脉络 \\ 023
阶段 从古希腊时期到十八世纪,
思考辨证中产生的哲学心理学 \\ 024
第二阶段 十八世纪后,实验至上的近代科学心理学 \\ 030
第三阶段 十九世纪后,百花齐放的当代心理学 \\ 032
3 分钟心理学回顾 \\ 048
心理学语录 \\ 050
第三章 心理学的重要学者与理论 \\ 051
荣格(Carl G. Jung):走入集体潜意识 \\ 052
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自我认同的追寻 \\ 057
班杜拉(Albert Bandura):社会脉络下的学习观点 \\ 061
马斯洛(Abraham Maslow):自我实现的需求 \\ 065
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人性的黑暗面 \\ 070
洛夫图斯(Elizabeth F. Loftus):真作假时假亦真 \\ 075
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无助或乐观 \\ 081
斯滕伯格(Robert J. Sternberg):心理学的理性与感性 \\ 087
3 分钟心理学回顾 \\ 091
第四章 心理学的学科分支 \\ 093
学科1 变态心理学vs 心理疾病 \\ 094
学科2 临床心理学vs 心理治疗 \\ 108
学科3 健康心理学教给我们的事 \\ 112
3 分钟心理学回顾 \\ 119
心理学语录 \\ 120
第五章 从心理学看问题 \\ 123
问题1 聪不聪明怎么看:从量表定义IQ \\ 124
问题2 IQ之外 \\ 125
问题3 学业的优秀≠人生的成功 \\ 127
问题4 EQ 是什么 \\ 128
问题5 你需要的是沟通还是说服: 达成目标靠谈判 \\ 130
问题6 真正的沟通是什么:同理心的运用 \\ 131
问题7 如何让对方听进去你的话:学习自我表达 \\ 133
问题8 烈女怕缠郎:看久了就会喜欢 \\ 135
问题9 如何善用同步技巧:爱上镜子中的自己 \\ 136
问题10 愤怒是人类的生存本能 \\ 141
问题11 宽恕别人也需要SOP流程 \\ 142
小结 学习宽恕,从五个步骤开始 \\ 144
问题12 快乐何处寻:来自心灵的富足 \\ 146
问题13 如何建构快乐的方程式 \\ 147
问题14 什么决定了自尊:文化决定自尊形态 \\ 152
问题15 自恋到底好不好 \\ 154
问题16 这样的自尊要不得 \\ 155
问题17 找到自信的关键是什么 \\ 157
小结 构成自信的三个层次 \\ 158
3 分钟心理学回顾 \\ 161
|
內容試閱:
|
如果你到网上书店用 “心理学”当关键字搜寻,光是中文资料保守估计也能得到成千上万条,有些一望而知是教科书(例如《普通心理学》),有些着重于专门领域(例如《临床心理学》),有些教导“特殊”技能(例如《恋爱心理学》),有些带着一抹玄妙的色彩(例如《识人心理学》),有些像是高人传授秘密心法(例如《老狐狸心理学》),更有不少难以从字面上了解其内容(例如《食物心理学》)。然而这些就代表心理学了吗?
有人说 :“看完一整本普通心理学课本,好像也没有更加了解别人的心理嘛!”“到底心理学都在学些什么呢?”这些问题反映了一个基本现象,就是所谓“正统”心理学所提供的知识,往往跟一般读者的期待有落差,不像坊间命理老师或两性专家那样亲民,这个现象可以先从心理学的定义谈起。
俗语说“一样米养百样人”,在我们周遭生活的形形色色的人群中,总不乏一些让我们感觉像是“外星人”的家伙,其穿着打扮或举止谈吐,从有点“怪怪的”到完全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当我们试图去理解那些“外星人”的想法及行为背后的原因时,我们就已经扮演着业余心理学家的角色了。
事实上,心理学的原点,就是希望对人类的想法与行为提出一套合理的解释,并且让我们有办法进一步预测、甚至是去影响别人的想法与行为。
广义来说,当一个三岁孩子以哭闹的方式让妈妈抱抱安抚时,他已经是个颇为熟练的应用心理学家了,因为通过生活经验,孩子学会了用有效的方式来影响妈妈的行为,这在本质上与专业心理学家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然而这些通过生活经验所获得的“经验法则”——不管是从嘴唇厚度判断伴侣够不够专情,还是从客户在餐厅选择的座位来拟定谈判策略,都被归类为“通俗心理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