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編輯推薦: |
“互联网 教育”理念正在引领教育变革,而学习资源是变革的核心,电子教材正在作为变革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重要工具和资源发挥作用。如何应用电子教材应对后疫情时代的课堂常态化学习活动正成为课改关注的焦点。电子教材深入教学实践,如何在智慧学习环境中发挥其功效,需要对实践中使用电子教材的学与教微观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
內容簡介: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倡导各大中小学校实施“停课不停学”的举措,鉴此,重新审视电子教材的教学适用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电子教材的教学适用性研究:实践与展望主要内容包含:电子教材的涉众认知研究;电子教材的课堂教学潜在障碍研究;电子教材的课堂容量及行为研究;基于iPad的电子教材课堂教学应用实践研究;利用电子教材开展有效翻转课堂教学研究;基于微视频的电子教材对学习者心智游移的影响研究;适应智能时代的电子教材研发及实施展望。本书探讨了电子教材借助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如何助力智能教育发展,探究电子教材的教学适用性为规模化使用电子教材提供实践参考依据。本书既可以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教学材料,也可以为在职教师和培训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關於作者: |
龚朝花,女,1984年3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2016—2017年度中加学者交换项目出国研修人员,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育硕士指导教师,国际华人教育技术学会(SICET)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近年来专注于电子教材研发、心智游移智能监测等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获得软件著作权三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一项,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两项,参与多项、省部级项目研究。
|
目錄:
|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互联网+教育”时代学与教方式变革迫在眉睫
1.1.2纸质教材在适应信息化学习方式中存在不足
1.1.3电子教材是适应信息化学习方式的一种必然趋势
1.2问题提出
1.3关键概念
1.3.1电子教材
1.3.2教学适用性
1.3.3涉众认知
1.3.4潜在障碍
1.3.5有效学习活动
1.3.6心智游移
1.3.7智慧学习环境
1.4研究目标
1.5研究思路
1.6研究方法
1.6.1访谈法
1.6.2问卷调查法
1.6.3课堂观察法
1.6.4内容分析法
1.7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章电子教材相关研究回顾与进展
2.1教材相关研究
2.1.1教材的内涵
2.1.2教材的功能
2.1.3师生教材使用方式研究
2.1.4综述小结
2.2电子教材相关研究
2.2.1电子教材研究缘起
2.2.2国外电子教材相关项目与实践
2.2.3国内电子教材发展脉络
2.2.4电子教材与电子书的区别
2.2.5电子教材功能特征研究
2.2.6电子教材与在线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2.2.7电子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2.8综述小结
2.3教与学方式变革相关研究
2.3.1教学活动本质研究
2.3.2教学方式及其转变研究
2.3.3学习方式及其转变研究
2.3.4综述小结
2.4理论基础研究
2.4.121世纪学习框架
2.4.2SAMR模型
2.4.3技术作为认知工具: 课堂交响乐模式
参考文献
第3章电子教材的涉众认知研究
3.1涉众认知相关研究
3.2研究设计
3.2.1研究目的与框架
3.2.2调查对象
3.2.3研究工具
3.2.4调查过程
3.2.5数据处理
3.3结果分析
3.3.1管理人员对电子教材的认知
3.3.2教师对电子教材的认知
3.3.3学生对电子教材的认知
3.3.4家长对电子教材的认知
3.3.5教材出版社对电子教材的认知
3.3.6专家对电子教材的认知
3.3.7教师和学生问卷验证的结果分析
3.4总结与讨论
3.4.1电子教材的功能特征
3.4.2电子教材的使用需求
3.4.3电子教材的潜在优势
3.4.4电子教材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第4章电子教材的课堂教学潜在障碍及影响研究
4.1相关理论研究
4.1.1技术影响课堂教学过程的相关研究
4.1.2用户体验相关研究
4.1.3教师课前准备相关研究
4.2研究设计
4.2.1研究目的与框架
4.2.2参与者
4.2.3实施过程
4.2.4研究工具
4.2.5数据收集
4.3结果分析
4.3.1技术障碍分析
4.3.2教师对电子教材的用户体验
4.3.3学生对电子教材的用户体验
4.3.4课前准备面临的挑战
4.4电子教材对教师产生的影响
4.4.1课前准备环节需要重点关注
4.4.2技术环境障碍问题应对建议
4.4.3教师电子教材课堂体验质量是重要影响因素
4.4.4信息化教学习惯适用于电子教材课堂应用情景
4.5电子教材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4.5.1关注学生对电子教材的好奇心与保持课堂注意力
4.5.2探索电子教材赋能学生开展有效学习活动的策略
4.6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5章电子教材的课堂容量及行为研究
5.1相关理论研究
5.1.1有效学习相关研究
5.1.2课堂容量相关研究
5.1.3课堂行为分类相关研究
5.1.4新媒体技术课堂角色研究
5.2研究设计
5.2.1研究问题与框架
5.2.2课堂实录采集
5.2.3数据收集与分析方式
5.3结果分析
5.3.1课堂活动量分析
5.3.2课堂行为分析
5.3.3新媒体技术角色分析
5.4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6章基于iPad的电子教材课堂教学应用实践研究
6.1“互联网 教育”理念下的电子教材课堂使用理论
6.1.1相关研究
6.1.2基于iPad的电子教材技术特征
6.2研究设计
6.2.1研究目的与问题
6.2.2参与者
6.2.3实验过程
6.2.4研究工具
6.3结果分析
6.3.1学生行为分析
6.3.2后测成绩分析
6.3.3自我效能感分析
6.3.4学生满意度分析
6.4iPad电子教材融入日常课堂教学的使用建议
6.4.1iPad电子教材走进日常课堂教学的四个重要环节
6.4.2基于iPad的电子教材教学实践价值
6.4.3两种典型的电子教材课堂应用方式
6.5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7章利用电子教材开展有效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7.1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7.1.1翻转课堂研究理论模型
7.1.2基于电子教材的翻转课堂悄然出现
7.1.3借助电子教材开展翻转课堂研究的意义
7.2研究设计
7.2.1研究目的与问题
7.2.2实验内容设计
7.2.3实验环境设计
7.2.4实验过程
7.2.5研究工具
7.2.6数据收集与分析方式
7.3结果分析
7.3.1电子教材功能分析
7.3.2学生成绩统计分析
7.3.3学生满意度统计分析
7.4电子教材支持翻转课堂讨论
7.4.1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7.4.2电子教材的功能
7.4.3学生满意度
7.5利用电子教材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建议
7.5.1实现O2O线上线下教学闭环模式
7.5.2利用电子教材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7.6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8章基于微视频的电子教材对学习者心智游移的影响研究
8.1研究一微视频设计对心智游移和学习行为影响研究
8.1.1研究目标与问题
8.1.2微视频功能特征
8.1.3微视频内容选取
8.1.4研究对象
8.1.5研究框架及其流程
8.1.6研究工具
8.1.7研究结果分析
8.2研究二微视频学习情境中心智游移特征及发生过程研究
8.2.1研究目标与问题
8.2.2研究材料
8.2.3研究对象
8.2.4研究流程
8.2.5研究工具
8.2.6研究结果分析
8.3对未来微视频设计和学习的相关建议
8.3.1对未来微视频设计的建议
8.3.2对未来利用微视频进行学习的建议
8.4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9章适应智能时代的电子教材研发及实施展望
9.1多技术融合环境的电子教材设计原则
9.1.1一体化设计原则
9.1.2实用性原则
9.1.3服务性原则
9.1.4开放性原则
9.1.5沉浸性原则
9.2电子教材设计方法与案例
9.2.1面向知识贯通式学习的电子教材设计方法与案例
9.2.2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VR电子教材设计方法与案例
9.2.3基于设计思维的三维设计与创意电子教材设计方法与案例
9.2.4基于APT模型的iPad电子教材设计
9.2.5面向深度学习的电子教材学习设计
9.3智能学习环境中的电子教材开发流程
9.3.1需要分析阶段
9.3.2学习设计阶段
9.3.3媒体开发阶段
9.3.4作品发布阶段
9.4后疫情时代电子教材常态化实施模式设计
9.4.1电子教材走进课堂的实施方式
9.4.2电子教材的应用案例
9.5新形态电子教材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部分访谈提纲
附录B电子教材功能特征调查指标
附录C中小学电子教材功能及应用的可行性调查研究
附录D电子教材的课堂应用调查问卷
附录E教学反思模板
附录F微视频材料实验任务设计
后记一
后记二
|
內容試閱:
|
“互联网 教育”理念正在引领教育变革,而学习资源是变革的核心,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施“停课不停学”的举措,使得电子教材正在作为变革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重要工具和资源发挥作用,如何应用电子教材应对后疫情时代的课堂常态化学习活动正成为课改关注的焦点。面对电子教材课堂应用的紧迫性,还存在许多阻碍因素。电子教材广泛应用存在着从数字化阅读到数字化学习的鸿沟,尚不能有效满足教育领域的专业需求。因此,电子教材深入教学实践,如何在智慧学习环境中发挥其功效,需要对实践中使用电子教材的学与教微观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教材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传统纸质教材在走向具体的教育情境时,其所固有的稳定性、封闭性和静态性与现代教育情境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动态性之间存在的必然冲突和矛盾日益显著。2019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原有的教材形态与教学方式带来了极大影响。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相关教育服务机构为广大学生提供在线教育方式,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环境,这对当前的教材形态带来根本冲击,适合数字一代的电子教材成为未来教材建设的趋势。 后疫情时代电子教材的普及应用还面临一系列教学与技术难题。因此,我们重新梳理和审视电子教材的教学适用性研究,必将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践价值。
本书各章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电子教材走进课堂教学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诉求,并对电子教材教学适用性研究目标、思路、内容、方法和意义进行了阐述,交代了本书的总体写作框架。
第2章文献综述。主要从学理层面分析了当前教材研究的诸多方面,并梳理了电子教材的发展历史和国际上开展电子教材研究取得的相关成果; 从理论层面夯实了研究电子教材的基础。
第3章电子教材的涉众认知研究。采用访谈和问卷的方式调查教师、学生、家长、专家、管理者、教材出版社等群体对电子教材的内涵、功能特征、使用需求、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的观点。教师、学生和家长对于电子教材应用普遍关注两个问题,即师生在课堂中是否能够流畅地使用电子教材,以及使用电子教材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否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第4章电子教材的课堂教学潜在障碍及影响研究。从技术障碍、教师使用电子教材体验、学生使用电子教材体验和课前准备面临的挑战四个维度对电子教材应用于课堂的潜在障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对纸质教材课堂教学习惯的依赖较弱,而且还具有较高的技术操作技能的教师比较容易满意于电子教材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对电子教材课堂的好奇心,使得他们对电子教材课堂具有较高的满意度。为了更好地满足师生教学需求,有着丰富教学设计经验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完成电子教材课前准备任务。
第5章电子教材的课堂容量及行为研究。研究对电子教材的课堂活动量、课堂行为和技术角色等进行界定和深入分析,从有效学习视角比较了在技术丰富的教室中实施电子教材课堂教学与纸质教材课堂教学的差异。结果表明,就课堂教学活动量来说,电子教材课堂教学中有效完成的课时数比例高于纸质教材课堂。从课堂行为来看,在电子教材课堂中,教师行为所占用的时间低于其在纸质教材课堂中的时间,且学生在电子教材课堂中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显著增加。研究还发现,新媒体技术在内容呈现、环境管理、资源访问、实时交互等方面对电子教材课堂活动的有效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6章基于iPad的电子教材课堂教学应用实践研究。研究探索了三种教材应用情境下电子教材对日常课堂教学过程及结果产生的影响,即在常态课中独立使用电子教材、在常态课中混合使用电子教材与纸质教材和独立使用纸质教材进行常态课教学。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是否采用电子教材对学生的成绩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学生在电子教材课堂中的自我效能感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应的纸质教材课堂。研究提出的iPad电子教材融入日常课堂教学的使用建议将为未来开展电子教材的课堂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第7章利用电子教材开展有效翻转课堂教学研究。研究采用电子教材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方式,从课堂过程和课堂结果两个层面围绕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电子教材的教学功能、电子教材支撑环境下的翻转课堂优势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利用电子教材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可实现新型线上线下教学闭环模式。
第8章基于微视频的电子教材对学习者心智游移的影响研究。微视频是电子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人们对学习者微视频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状态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基于此,通过两个小研究探索微视频类电子教材对学习者的心智游移影响,研究一比较了交互功能支持下的微视频自主学习活动和常规微视频下的自主学习活动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学习者在微视频电子教材学习过程中都会发生与任务无关的心智游移现象,但交互功能支持的微视频组发生心智游移频次显著低于常规组。在学习绩效方面,心智游移与学习绩效呈显著负相关。研究二探究学习者在微视频学习中的心智游移发生过程及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学习经验越强,心智游移越不容易发生。心智游移容易发生在视频中人物角色是虚拟的情况,且在出现托脸、打哈欠这样的表情时,学习者有很大概率出现了心智游移。
第9章适应智能时代的电子教材研发及实施展望。从多技术融合环境的电子教材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开发流程和常态化实施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通过一些典型案例阐释了未来的电子教材样态。
本书特色:
,从学生、教师、家长、专家、管理者等较大范围的涉众群体对电子教材的认知,较为全面地考察其内涵、特征和功能,为电子教材的设计提供了切合性保障。
第二,从技术环境、师生对电子教材的用户体验和课前准备来考察电子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及潜在障碍,形成了一种考察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有效性的分析方法。
第三,以学生共同参与的有效学习活动作为考察课堂活动和行为的基础,提出了课堂活动量的计算方法和一种课堂行为分析框架。
第四,从课堂实践探索电子教材对教学模式和影响学生心智的应用价值,为科学考察与肯定电子教材的教学功能和潜在课堂成效提供实践证据。
第五,从电子教材形态的典型案例挖掘出适合智能时代的电子教材设计、开发及应用一体化操作方式,为后疫情时代规模化使用电子教材提供实施路径。
后,本书在策划过程中,得到了西南大学学生位凯强、刘小会、王正等的支持,他们参与了本书部分实验材料的准备; 在书稿后写作阶段,得到了西南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生熊天爱的支持,她参与查找了1万字左右的案例材料,并校对了书稿。此外,我们还得到了西南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农李巧,本科生周明艳和周海燕的支持,她们参与了本书图片和格式校对。
本书在出版过程中获得以下项目资助: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多模态特征数据的学习者心智游移状态智能监测方法研究”(项目编号: 19YJC880026);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委托课题“区域教育信息化影响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 2017WT01);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青年教师专著出版基金。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撰写这样一本书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但限于水平,恐怕仍难免有疏漏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