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NT$
857.0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NT$
602.0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NT$
332.0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NT$
454.0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NT$
556.0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银行转型大变局:对话银行数字金融操盘者》真实记录了20多家银行在当前这个历史时段对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选择和尝试,分享了他们宝贵的一线“练兵”心得——战略、战术、经验、案例,以期点透变局。
|
內容簡介: |
在数字金融这个“无理论可依、无宗法可考”的领域中,本书作者采访了国内身处一线的、资深的数字金融操盘者——平安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百信银行、新网银行等20多家银行与金融机构的近30位董事长、行长、网络金融部总经理,以及对数字金融进行纵向钻研的专家学者、横向剖析的合作者,分享了“后疫情时代”各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宝贵经验。以期用他们的真知灼见,帮助中国银行业厘清方向,扶助行业砥砺前行。 本书既适合作为金融从业者尤其是银行数字金融从业者的参考读物,也可供金融专业的学生阅读与学习。
|
關於作者: |
何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系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至2006年在伊利诺依大学芝加哥校区金融系担任助理教授,2006年至2007年在雷曼兄弟公司固定收益部担任分析师。曾担任CF40人青年论坛召集人。
许小青,现任新网银行品牌市场部总经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高级顾问、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学院硕士校外导师、九卦金融圈专栏作家、港股100强研究中心专家顾问等。具有十多年财经媒体与品牌市场公关经验,曾参与创立3家主流媒体,参与组建两家金融机构的品牌公关部门。
周旭强,现任新希望金融科技公司执行总裁,浙江大学硕士,南京大学MBA。曾就职于兴业数字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研发、产品、市场营销相关领域任职。具有十余年云计算、大数据、金融科技相关领域工作经历,对金融科技行业发展趋势、商业机会有独到的洞察和见解。
曾硕,北京易诚互动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银行业电子渠道领域领军人物,金融IT建设的推动者,金融互联网化的实践者、创新者。2012年被评为“金融科技企业杰出人物”,2017年获评第二届中国新兴产业国家战略北京论坛“中国金融科技年度创新人物”。
张曦元,资深金融媒体人,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管理硕士(FMBA),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媒体EMBA。现任贝壳研究院研究专家,曾任《钱经》杂志出版人,著有《基金非常道》《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蚂蚁雄兵》等书籍。
|
目錄:
|
第1章 取势:中国数字金融转型进行时
1.1 数字经济时代,科技成为银行驱动力
1.1.1 全球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
1.1.2 国际领先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和实践
1.2 数字银行正当时
1.2.1 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驱动力
1.2.2 什么是数字银行
1.2.3 商业银行数字化发展路径
1.2.4 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现状
1.2.5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银行业的影响
第2章 明道:银行数字化转型中的战略问题剖析
2.1 银行数字化转型中的“3 1”类战略问题剖析
2.1.1 问题1:在数字化转型中如何塑造独特优势
2.1.2 问题2:如何应对组织的挑战
2.1.3 问题3:竞争还是合作
2.1.4 问题 1:中小银行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
2.2.专家谈
2.2.1 肖钢:产业互联网发展与展望
2.2.2 李礼辉:受迫式应变加速金融数字化转型
2.2.3 陈静:四大策略助推银行数字化转型
2.3 实操者谈
2.3.1 杨兵兵: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四大问题
2.3.2 蔡新发:仅仅3年,零售AUM破2万亿元,平安银行转型做对了什么
2.3.3 王炯:中小银行兼并重组来袭—一场引领未来的数字化转型之战2.3.4 江海:搏击C端红海之后的B端新布局
2.3.5 邵丽萍:廊坊银行,一家城商行逆袭背后的数字化基因
2.4 合作者谈
2.4.1 曾硕:数字化转型,银行和金融科技如何乘风破浪
2.4.2 周旭强: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一定要打破“流量依赖”
2.4.3 刘绍伦:数字化转型中,金融科技应该回归本源
2.4.4 吴辅世:数据为王时代,本土金融科技新势力崛起的“秘密武器”
2.4.5 欧阳建平:如何炼成金融IT行业“黑马”
2.5 数字化转型案例解析
2.5.1 Capital One 数字化转型案例分析
2.5.2 中国工商银行数字化转型案例
2.5.3 “零售之王”—招商银行数字化转型案例分析
第3章 优术:致胜数字化
3.1 银行数字化转型中的若干战术问题
3.1.1 场景为王时代,银行的用户在哪里
3.1.2 社交媒体时代,如何让数字化营销更有效
3.1.3 数据是银行转型路上的重要资产
3.2 前沿探索者谈
3.2.1 王燕:解析“零接触”背后的中信银行“疫”考答卷
3.2.2 伊劲松:“零接触”观察,民生银行数字金融加速迭代
3.2.3 黄正建:数字金融是银行内部破局者
3.2.4 关铁军:差异化“零接触”,催化银行经营线上化
3.2.5 万化:透视“数字化 API升级”深度融合的浦发模式
3.2.6 侯本旗:恒丰银行破局之道—数字化敏捷银行
3.3 中小银行谈
3.3.1 蒋建明: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3.3.2 王丰辉: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破局”之道
3.3.3 程峰:武汉金融战“疫”,“零接触”银行直面考验
3.3.4 周丹:省联社如何借力数字金融突围
3.3.5 张其广:互联网银行数字化进阶与逆周期生长
3.4 数字化转型案例解析
3.4.1 科技赋能中信银行审计数字化转型
3.4.2 光大银行智能风控数字化
第4章 长策:未来·风险·隐患·监管
4.1 与监管共舞:金融科技监管现状与展望
4.1.1 科技赋能,监管有明确而坚定的指引
4.1.2 监管面临严峻的挑战
4.1.3 监管机构的监管理念与监管原则
4.1.4 未来的监管思路
4.2 网络与数据安全隐患
4.2.1 近年频发网络安全事件纪实
4.2.2 银行业数据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4.2.3 银行业数据安全事件成因复杂多样
4.2.4 数据安全成为银行安全保障核心
参考文献
致谢
|
內容試閱:
|
序
Preface
40年前,人们使用磁带记录音乐,经常会困扰于因磁带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而带来的音质变化。随着CD的发明,人们把音乐数字化后进行存储和使用,音乐的播放载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专门的CD播放机到iPod,再到今天具备多种复杂数字功能的智能手机,音乐的播放变得越来越便利,而且具备更多的附属功能,包括歌词、分类、自动重播、定时等。数字技术使音乐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然而这给音乐创作市场的交易和音乐版权的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音乐消费者不再通过购买磁带或者CD来回馈唱作者,很多歌曲似乎都可以免费获取:或者通过购买按时间计价的下载权来自由选择喜爱的歌曲,或者只需要浏览嵌入音乐播放软件中的广告,或者通过消费其他产品或服务来获得赠送歌曲。一首好歌的唱作人甚至已经不需要直接收取音乐的使用费,大量歌迷带来的流量已经足以让他通过其他盈利渠道大赚一笔。
音乐可能只是数字技术改造的代对象,而数字技术正在以不可阻挡的步伐改变着我们身边的一切。银行也是数字技术改造的对象,这个过程初只是信息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带来传统银行信息处理、传递效率的提升,而后越来越多的银行业务流程开始了数字化改造,越来越多的数字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加入,数据逐渐成为重要的决策依据和生产要素。
在这个改造过程还未完成的时候,任何对于未来银行数字化业态的想象可能都是肤浅而短视的,然而银行的数字化实践给了我们足够的勇气去进行一些大胆的设想。银行将通过数字技术构造金融服务生态,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投资、融资、保险等,会深度融合,为客户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一站式服务。金融服务也将融入其他相关服务或者产品之中,实现金融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并不一定需要独自提供所有的服务,而是和其他服务提供商,包括大数据公司、电商平台、科技企业等,一起构筑金融服务生态。银行将不再是一个业务孤岛,甚至银行的一些传统业务链条也会通过数据共享、开放数据接口和软件开发平台等方式进行重构,与其他非银行机构共同完成金融服务,我们称之为“开放银行”。
普惠将是未来银行业的重要目标。数字技术将突破传统的国家、地区、文化界限,通过网络使整个世界连为一体,实现数字化的产品服务和要素的高效流动。银行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场景的扩张,为越来越多的客户服务,而大数据的应用可以为所有客户进行精准画像,对风险进行更加准确的识别、评估和定价,金融服务生态的完善也能对风险进行更加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这一切终将打破银行“嫌贫爱富”的传统,让银行的服务能普惠大众。
毫无疑问,银行数字化转型会给监管带来全新的挑战。银行业务边界不再那么清晰,比如,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可能和其他金融服务“纠缠”在一起很难识别,或者并不一定由传统的单一机构来完成,那么原有针对存贷款业务的监管可能无法适用。更严重的问题是,即使我们一一识别了复杂业务中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可能无法实施单一的监管措施,尤其是不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监管之间可能是互相冲突的。必须强调的是,银行业数字化过程中道德风险的主体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未来一名程序员就可能让一个百年银行在顷刻间土崩瓦解。银行内部管理的数字化变革似乎也迫在眉睫。
由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融合以及金融与其他行业的融合,系统性风险可能比原来更加严重。数字技术为产品服务和要素搭建的桥梁也会轻而易举地让风险的传播畅行无阻,不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风险之间可能会互相传递,金融行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的风险传递也变得更加容易。
银行业数字化过程中带来的其他可能的外部性也是不容忽视的。许多金融产品服务在短期或者微观层面来看可能是有效率的,但从长期或者宏观层面来看却可能是无效或者低效的。当我们千方百计地用数字化手段把资金安全地贷给经济中的一些个体时,我们可能很难判断这是新的市场均衡的形成还是走向市场失衡过程中的短暂繁荣。对于一些新生事物,古老的智慧有时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初,有谁会预料到资产证券化会带来美国房贷市场的过度膨胀并终引发次贷危机呢?
我们希望这本书能真实记录下在当前这个历史时段银行在数字化道路上的选择和尝试。多年以后翻开这本书时,我们可能会为当年银行家的勇敢、执着拍手叫好,或是为他们的裹足不前着急上火,或者为他们的误解、偏见扼腕叹息。然而不管银行终的形态如何,这些发展经历本身就是未来银行家好的老师—如果银行在可见的未来仍然存在的话。
何 平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教授、系主任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2021年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