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內容簡介: |
本书在对国外经典理论和国内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基于相关数据,运用相应计量模型,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事实和农户家庭收入变动状况进行了分析, 并从三个角度就劳动力流动与农户收入变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验证。得到如下结论:一是刘易斯转折点尚未到来,“民工荒”问题是制度约束下的一个悖论,人口红利远未终结;二是由于职业分割的固化和人力资本比较低,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职业比较拥挤,不利于收入流动性的良性循环;三是农村内部(包括区域间、省际间和农户家庭间)收入不均等程度日益恶化;四是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有利于缓解收入不平等程度,但由于农户家庭分层固化,收入流动性降低,农户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在降低;五是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户家庭收入之间呈现长期均衡关系,短期虽然存在波动,但这种这种波动趋势在向长期均衡调整;六是农村劳动力在非农就业中,有着较为频繁的工作转换,这种工作转换既有职业的转换,也有区域变动的转换,工作转换对劳动力收入变化有着显著影响;七是农户非农活动扩大了农户间的不平等程度。
|
關於作者: |
陈书伟,经济学博士,西北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CSSCI 来源期刊 10 余篇;主持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 1 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1 项
|
目錄:
|
1 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4
1.2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5
1.2.1 研究方法 5
1.2.2 研究思路 6
1.2.3 研究内容 8
1.3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0
1.3.1 创新点 10
1.3.2 不足之处 10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重要概念的界定 11
2.1.1城镇与乡村划分,城镇人口、乡村人口与外出农民工 11
2.1.2 农村劳动力与农业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流动与劳动力转移 12
2.1.3农户、农户收入、农户家庭收入变动和农户间收入差距 14
2.2 农户家庭收入变动的度量 16
2.2.1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16
2.2.2 泰尔熵标准 20
2.2.3 劳动收入份额 21
2.2.4 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 22
2.3 国外经典理论及模型 22
2.3.1 新古典经济理论 22
2.3.2 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理论 29
2.3.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34
2.3.4其他关于流动与农户收入关系研究的理论 36
2.4国内文献综述 38
2.4.1从城乡收入差异变动的角度对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进行
研究 39
2.4.2从流动劳动力自身特征及社会网络对流动与收入的关系
进行研究 40
2.4.3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效应的研究 41
2.5 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文献的简要评论 42
3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相关问题分析
3.1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宏观影响因素与流动阶段划分 44
3.1.1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宏观影响因素 44
3.1.2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阶段划分 47
3.2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职业选择——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分析 51
3.2.1 引言 51
3.2.2 数据说明、变量说明与统计性描述 54
3.2.3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58
3.2.4 小结与启示 63
3.3对农村有待流动劳动力的测算及对“民工荒”悖论的解释 64
3.3.1 问题的提出 64
3.3.2 新古典模型测算的理论框架构建 66
3.3.3 农村有待转移劳动力的实证测算 70
3.3.4 小结与启示 74
4 我国农户家庭收入水平、结构及收入流动性事实
4.1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77
4.1.1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变动阶段划分 77
4.1.2农户家庭收入差距态势 80
4.1.3农户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因素 91
4.2农户家庭收入结构分析 92
4.2.1 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结构演变 93
4.2.2 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结构变动的经济动因和政策动因 96
4.2.3 小结与启示 100
4.3农户家庭收入流动性分析 101
4.3.1 问题的提出 101
4.3.2 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103
4.3.3 收入流动性的实证分析 108
4.3.4 小结与启示 115
5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户家庭收入变动的实证分析
5.1农村劳动力非农活动与农户家庭收入协整分析 117
5.1.1 引 言 117
5.1.2 变量选取、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119
5.1.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122
5.1.4 小结与启示 127
5.2工作转换对农村劳动力收入的影响 128
5.2.1 引言与相关文献综述 128
5.2.2 分析思路、变量设定及数据说明 130
5.2.3 模型设定 136
5.2.4实证结果分析 137
5.2.5 小结与启示 143
5.3 非农活动对农户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 145
5.3.1 引 言 145
5.3.2 数据、变量说明、研究思路 147
5.3.3 模型设定 151
5.3.4 实证结果分析 154
5.3.5 小结与启示 160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161
6.2 主要政策启示 163
6.3 研究展望 165
参考文献/ 167
术语索引/ 188
后 记/ 190
1 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4
1.2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5
1.2.1 研究方法 5
1.2.2 研究思路 6
1.2.3 研究内容 8
1.3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0
1.3.1 创新点 10
1.3.2 不足之处 10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重要概念的界定 11
2.1.1城镇与乡村划分,城镇人口、乡村人口与外出农民工 11
2.1.2 农村劳动力与农业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流动与劳动力转移 12
2.1.3农户、农户收入、农户家庭收入变动和农户间收入差距 14
2.2 农户家庭收入变动的度量 16
2.2.1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16
2.2.2 泰尔熵标准 20
2.2.3 劳动收入份额 21
2.2.4 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 22
2.3 国外经典理论及模型 22
2.3.1 新古典经济理论 22
2.3.2 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理论 29
2.3.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34
2.3.4其他关于流动与农户收入关系研究的理论 36
2.4国内文献综述 38
2.4.1从城乡收入差异变动的角度对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进行
研究 39
2.4.2从流动劳动力自身特征及社会网络对流动与收入的关系
进行研究 40
2.4.3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效应的研究 41
2.5 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文献的简要评论 42
3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相关问题分析
3.1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宏观影响因素与流动阶段划分 44
3.1.1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宏观影响因素 44
3.1.2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阶段划分 47
3.2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职业选择——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分析 51
3.2.1 引言 51
3.2.2 数据说明、变量说明与统计性描述 54
3.2.3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58
3.2.4 小结与启示 63
3.3对农村有待流动劳动力的测算及对“民工荒”悖论的解释 64
3.3.1 问题的提出 64
3.3.2 新古典模型测算的理论框架构建 66
3.3.3 农村有待转移劳动力的实证测算 70
3.3.4 小结与启示 74
4 我国农户家庭收入水平、结构及收入流动性事实
4.1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77
4.1.1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变动阶段划分 77
4.1.2农户家庭收入差距态势 80
4.1.3农户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因素 91
4.2农户家庭收入结构分析 92
4.2.1 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结构演变 93
4.2.2 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结构变动的经济动因和政策动因 96
4.2.3 小结与启示 100
4.3农户家庭收入流动性分析 101
4.3.1 问题的提出 101
4.3.2 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103
4.3.3 收入流动性的实证分析 108
4.3.4 小结与启示 115
5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户家庭收入变动的实证分析
5.1农村劳动力非农活动与农户家庭收入协整分析 117
5.1.1 引 言 117
5.1.2 变量选取、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119
5.1.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122
5.1.4 小结与启示 127
5.2工作转换对农村劳动力收入的影响 128
5.2.1 引言与相关文献综述 128
5.2.2 分析思路、变量设定及数据说明 130
5.2.3 模型设定 136
5.2.4实证结果分析 137
5.2.5 小结与启示 143
5.3 非农活动对农户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 145
5.3.1 引 言 145
5.3.2 数据、变量说明、研究思路 147
5.3.3 模型设定 151
5.3.4 实证结果分析 154
5.3.5 小结与启示 160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161
6.2 主要政策启示 163
6.3 研究展望 165
参考文献/ 167
术语索引/ 188
后 记/ 1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