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NT$
345.0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NT$
340.0
《
小麦文明:“黄金石油”争夺战
》
售價:NT$
445.0
《
悬壶杂记全集:老中医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套装3册) 中医医案诊疗思路和处方药应用
》
售價:NT$
614.0
《
无法忍受谎言的人:一个调查记者的三十年
》
售價:NT$
290.0
《
战争社会学专论
》
售價:NT$
540.0
《
剑桥意大利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740.0
|
編輯推薦: |
一本关于素质教育的书籍;
一本充满趣味智慧的书籍;
一本催人奋进的励志之作;
一本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书籍;
一本创造性、实用性极强的书籍;
一本拥有丰富多彩案例的书籍。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本科学课程趣味教学案例分享集。本书通过对话、分析等形式,
真实再现了作者教学时与学生互动和启发学生智慧的有趣教学场景,作者通
过这种教学形式,让学生于轻松愉快中遨游知识的海洋。本书收录的均是作
者多年从事教学工作实践的真实案例,通过创新起飞——教学案例、润物无
声——教育叙事、静待花开——教育随想、智慧课堂——教学实录、风雨彩
虹——专业成长等几个篇章,向读者呈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日常与思
想凝炼精华。
|
關於作者: |
杨晓林,男,籍贯河北丰润。河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
现任职于唐山市康各庄小学,高级教师。先后在《科学课》《教学仪器与实
验》《教育实践与研究》等全国知名刊物中发表论文30余篇,获唐山市先进
工作者、区名师等荣誉称号。
|
目錄:
|
目录
创新起飞——教学案例
从学生的“卖弄”想到的/002
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007
蜗牛吃纸吗/010
日晕与蜗牛的故事/014
揭开“彩虹”的神秘面纱/021
太阳里面的小黑点/025
面对突如其来的“失火”/028
是压缩空气有弹性吗/031
润物无声——教育叙事
三年级的节科学课/038
做和不做是不一样的/044
《摩擦力》教学故事/048
面对学生的“固执己见”/052
科学教育资源无处不在/058
蚯蚓的生命力/062
看似平淡的超越/067
一张奖励证书/070
由一次实验操作考试想到的/074
跳出鱼缸的鱼/077
意外的收获——《蚂蚁》教学故事/080
智慧课堂——教学实录
《人造地球卫星》教学实录与评析/088
《光的传播》教学实录与评析/100
把谜语引入课堂——《奇妙的护身术》教学实录与反思/110
一场精彩纷呈的辩论赛——《和谐相处》教学实录与反思/118
《滑动与滚动》教学实录与反思/128
《凝结》教学实录与评析/137
《磁铁的磁性》教学片段与评析/143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实录与评析/151
放飞学生的心灵——《研究土壤》教学与感悟/157
豪华落尽见真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实录与评析/165
因为真实而可爱,因为突破而精彩——《纸的观察》教学片段与反思/171
魅力科学——教学论文
体验科学魅力,享受快乐学习——科学教学激趣法/178
教学资源就在我们身边/184
一切尽在回味中——谈谈科学课的结课/193
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能力/200
精彩的导入是成功的起点——科学课导入法/206
尝试把科学课上得有哲学味/212
随机应变?出奇制胜——例谈科学课的灵活导入/224
将故事引入科学课堂/229
风雨彩虹——专业成长
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的专业成长历程/236
站在领奖台上/250
尘埃落定思无涯——参加全国信息技术整合课大赛随感/253
李老师的表扬/256
在东师大培训会上的发言/259
教师即研究者/262
教师要写论文吗/267
童心火花——教育日记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274
是坐车好还是不坐车好/276
要为学生的健康着想/278
使用工具/280
由孩子的模仿想到的/281
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283
是少数服从多数吗/286
要好好锻炼自己的口才/290
换座/292
老师,我的水蜗牛死了/294
学生给我送来了青蛙/296
老师,水蜗牛是卵生的/298
自制小船比赛/300
学生给我包书皮/302
这是真的吗/304
科学作业/306
云的联想/307
把军事问题引入科学课/309
是大雨纷“飞”吗/311
“老师,我的第二页没有天气预报图!”/313
小小雨伞寄深情/315
世界上有完全一样的人吗/317
学生打碎烧杯之后/319
小壁虎掉尾巴/321
神秘的礼物/323
一个奇异的回答/325
不以分数论英雄/328
丢失的小钢片/330
是“屁”/332
老师的字写得真好/334
汽车里面有电动机吗/336
必须以实际存在的为基础/338
钓鱼岛也是生态系统/341
要实事求是/343
“丑小鸭”/345
原来学生竟如此喜欢科学/347
光源的争论/349
语言要准确/351
多考虑学生的需要/353
畅谈时间/355
细胞与生命同在/357
大侠/359
疾风知劲草/360
如何减少声音/361
老师,实验室的防火沙箱怎么不见了/363
是惯性吗/365
爸爸的安全帽也是拱形的/367
让科学课多些笑声/369
月亮遐想/371
老师,上课的时候我可以这样坐着吗/372
她只是一只纸老虎/374
老师戴的眼镜是放大镜吗/375
今日事今日毕/377
学生对“反思”的疑问/379
爱的阳光雨露/381
超级教师(Superteacher)/383
爱的传递/385
静待花开——教育随想
可贵的平民意识/390
教改新举措之思辨/394
菩提祖师的“教育”失误——看《西游记》有感/397
科学的本质是什么/400
牛顿的伟大——写在“神舟八号”发射之际/404
朝花夕拾——生活杂感
沙入蚌中谁曾见,一朝成珠天下奇/408
我看《小兵张嘎》/411
洪师傅不一定要舍弃生命——看《叶问2》有感/413
“卑躬屈膝”并不能赢得女性的芳心——看《非诚勿扰》有感/415
清明节的思念/417
泰山游记/424
后记/433
|
內容試閱:
|
前言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我用教学
实践,印证着叶澜教授说的这句话。从2004年开始,大约三年时间里,我迅速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区级
骨干教师;2007年我不仅站在了全国优质课大赛的舞台上,而且在全国知名的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我正式成
为区名教师是在2012年)。教育实践告诉我,教学反思是成为名师的关键。
写三年教学反思一定可以成为名师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撰写的教学反思源于我们的教学实践。教师上
的课精彩,反思才会精彩;教师上的课有创意,反思才会有创意。所以,即使我们每天坚持写教学反思,但是
如果我们的课堂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或者我们的教学平淡无奇、毫无亮点,那么我们怎么能写出有价
值的东西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三年反思,要想有所建树,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
式,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富有创造性,与众不同,而不是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只有实践没有反思,可以吗?不可以。一个教师只有经验而没有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即使是有20年的教
学经验,那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如果不善于反思和总结,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就非常受限——终导致
教学的平庸。“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才能获得更深刻的认识,教学反思在教学
实践中正是起到这样的作用。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
学家的。”科学家搞研究要善于思考,教师搞教学同样要善于思考。实践是源泉,反思是灵魂、是升华。实践
与反思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智慧不断提升。
科学课程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有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可谓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可以说,
科学课程就是一部百科全书。要上好科学课,教师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智慧,这就需要不断地学
习,向书本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广阔的科学海洋里,我们永远都是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孩子。
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科学课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
师随机应变,灵活机动地处理和应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
学相长。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多年来,如果说自己在专业成长
方面有些进步,很多时候都该感谢我的孩子们,因为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所有这些东西都是一笔宝
贵的财富。将我和孩子们的故事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就不再是简单的教学工作了,而是一种创造性
的研究工作。在这份研究工作中,既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又有研究成果,还有学生的敬佩和同行的赞誉,
这难道不是人生的幸福吗?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写作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教学反思、教学研究,说起来只是简单的几
个字,但是其背后却凝聚着无数的辛勤和汗水。创造和收获总是辛苦勤劳的产儿,怠惰无为只会浪费年华生命。
鲁迅先生说:“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
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当我们真正去做的时候,我们才会理解这些名言的真正含义。多年来,自己埋
头于实验室,埋头于教育实践,读书、思考、研究,撰写教学文章……除了吃饭睡觉,满脑子都是这些事情。
很多业余时间和节假日也都忙得不亦乐乎。人不入迷难出奇。正是这些全身心的投入与付出,才换来了一些富
于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鲁迅先生说过:“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这句话用在教学反思(教学研究或教育科研)上,也是
特别合适的。我们写的教学反思只是素材,素材要积累很多很多,才能形成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写了很多教学
反思,但是,后的研究成果可能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我写的教学反思有多种形式,如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实录、教育日记等,这么多的文章形式也是在
“写”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本书也按照这些形式进行了分类,但这种分类未必十分科学,如教学案例和教育
叙事之间可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的教育日记可能就是一篇教学叙事。文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写出
高质量的教学反思,其实也不必太在乎文章的形式。
本书收录的教学反思,完全是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记录和总结。但本书的逻辑性并不算十分严谨,所列举
的事例是有交叉的,其中的内容可能会有小部分的重复。
多年以前,我就有过“出本书”的想法。有的老师也和我说过发表了那么多文章,为啥不出本书呢?但是
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付诸实践。这一次,我终于下定决心要把从前的“想法”变成现在的“现实”。书是人类
进步的阶梯。自己撰写的文章,让更多的教师、读者看到,把好的教学经验传播出去,我想这是一件十分有意
义的事情。
本书既是本人专业成长的文集,又是一本催人奋进的励志之作。书中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说是一部
“百科全书”。里面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案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创造性、可读性、趣味性,语言通
俗易懂,朴实无华,没有枯燥、空洞的理论说教。不管您是教师还是学生,抑或普通的读者,相信阅读本书,
一定可以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并且会受到很多启发和教益。
创新起飞——教学案例
从学生的“卖弄”想到的
这节课是六年级的一节科学课,课题是《动物与环境》。课堂上,同学们首先观察了课本插图中的几
种动物:蝴蝶、蛾子、鱼、骆驼、猴子、北极熊,思考了它们各自生活的不同环境,初步得出了“各种动
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的结论。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摆弄着自己带来的实验材
料——纸盒、蚯蚓、蜗牛、干土、湿土等,同学们很快设计好了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蚯蚓或蜗牛
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教学顺利进行到了后一个环节——认识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不同动物。我先让同学们仔细观察了书
中的幅插图,接着提问:
“图中是什么环境?这里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图中的环境是热带森林,这里的环境特点是树木茂盛,气候温暖、湿润。”张力同学站起来不慌不
忙地回答。
“在这里生活着什么动物?除了图中画的,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生活在这里?”我继续问。
“在这里生活着大象,其他的像老虎、兔子、蛇,也可以在森林里生活。”张力同学依然从容地回答。
“还有狐狸、刺猬、狼、虫子……”其他同学也跟着七嘴八舌地回答,一时间,同学们议论纷纷,课
堂气氛十分活跃。看来,同学们对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
“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我极力地表扬着。这时,我忽然发现班里平时非常活跃的贾自强同学在举
手,我示意他站起来。
“你有什么问题吗?”我问。
“老师,我想反驳张力同学。”
“你想反驳他?反驳他什么呀?”
“老师,我想给他提个问题。”
“好,那你说吧!”
“张力,我想给你提个问题,你知道插图中的大象是什么‘象’吗?”
“当然是‘大’象了!”张力在匆忙中机智地回答,他把“大”字读得特别重,此时班里的同学都哈
哈大笑起来。
“我知道是大象,我想问的是图中到底是什么大象?”在大笑声中,贾自强同学并没有自乱阵脚,他
不慌不忙,继续向张力同学追问着。
此时,张力不能再回答了,他在竭力思考着,难道大象还有不同类别吗?这时教室里也显得异常安静,
同学们都在努力思考着,如果这时谁能回答出这个问题,那一定会语惊四座!可是,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
了,班里没有其他同学再站起来。
大象还有其他种类吗?说句心里话,作为科学教师,我也不清楚插图中的大象到底是什么大象?这个
问题我也不能解答。
解铃还须系铃人!看着贾自强同学胸有成竹的样子,我对他说:“好,大家都不清楚,那就请你谈一
谈自己的观点吧!”
“好,”贾自强自信地解释着,“大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亚洲象,一种是非洲象。亚洲象一般生
活在热带森林里,而非洲象一般生活在热带草原里,课本插图里画的是热带森林,所以我认为图中的大象
应该是亚洲象。”真是语惊四座!贾自强的解释有理有据,逻辑性极强,充满了智慧!
“真是太精彩了!”我极力地表扬着。
“老师,我还想说。”他继续说。
“亚洲象和非洲象在外形上有较大的不同,这同样说明了不同的环境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多么富有
创造性的见解!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惊奇地问。
“我是从《小哥白尼》上看到的。”
“你喜欢看书,知识丰富,并且利用所学知识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真了不起!你就是当代的小哥白尼!”
我激动地表扬说。
“哗……”此时,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晚上,我打开电脑,在网上查找了有关亚洲象和非洲象的资料,发现贾自强的看法是正确的,只是个
别资料略有不同。我还是不放心,为了弄个水落石出,几天后,我又去了唐山市的新华书店,翻阅了
许多书,终于找到了需要的答案。
教学反思:
1.知识是想象和创造的源泉
几天过去了,贾自强同学精彩回答的镜头依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他之所以能对书上的插图提
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根本的原因在于他读书多,知识丰富;思考多,见解深刻。
刘默耕老师说:“没有科学知识,就没有科学能力,很难想象一个头脑空白的人如何解决一些复杂的
科学问题。”知识是想象和创造的源泉。没有科学知识,想象和创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科学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居于次要地位,但这并不是说学习知识就不重要了,
必要的知识是要学的,而且要学好、学透、学扎实。我们反对的是只知道死读书,只知道死记硬背,学到
的知识不会灵活运用,不会根据所学知识有所发明和创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天的孩子在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体伴随的环境中成
长,他们在信息跑道上常常领先于家长和老师,在学习上有更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鼓励学生阅读
课外书,学会上网查阅资料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教师,也要不断学习,以前讲“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
一桶水”,现在想来,这恐怕是不够的,教师要有“一潭活水”,要让学生创造思维的小石子激起层层的
涟漪!
2.呵护学生质疑与批判的火花
质疑与批判是创新精神重要的体现。质疑是结合自己的独立思考提出质询和怀疑。批判是在质疑的
基础上,有根据地对现有知识或结论进行批驳与评判,敢于向权威和陈规挑战,从而建立新的观点。
六年级的科学课本,我使用好几年了,年年讲到这个环节,自己也没有产生过疑问;许多学生也仔细
观察过这幅插图,也没有提出过质疑。教参中的说明也不过是“森林里生活着大象”一句话。令人惊喜的
是,今天由自己的学生打破了这个“编者、教师、学生同唱一首歌”的局面,大胆提出质疑,提出了“插
图中的大象为亚洲象”的新观点。
“一个敢于挑战权威的人往往是有创造精神的人。”作为教师,在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时,我们要弯
下腰来,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让自己的思维与孩子的想法共舞,精心呵护他们的异见,这样,他们的创
新思维才会不断闪光!
3.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
人格是环境的产物。创造性人格的培养需要营造宽松民主的环境与之相适应。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是
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气候和土壤”。只有在这样的“气候和土壤”中,学生才会有人格的舒展和绽放,
才会有思维的活跃和激荡,才会有创新智慧的迸发。
上述教学中,教师丢掉师道尊严,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不搞“一言堂”,给学生创造了“七嘴
八舌”的空间和条件,才有学生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本文发表于《湖北教育:科学课》2016年第2期)
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小学四年级科学《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第二课时,我让同学们通过分组活动认识了摩擦力的无处不
在,找到了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教学的后环节,我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开放性且富于思考性的问
题:如果没有摩擦力,世界会怎么样?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进行了大胆的设想。
有的说:“没有摩擦力,我们就不能写字,也不能用橡皮改正错误。”
有的说:“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就无法走路,用手拿东西也非常困难。”
有的说:“没有摩擦力,塑料尺就不能和头发产生静电,它也就不能吸引轻小物体。”
有的说:“没有摩擦力,流星就不能在天空和大气迸发出火花。”
有的说:“如果没有摩擦力,汽车、火车根本就无法停下来,交通事故就会频繁发生,整个世界就会
乱作一团。”
“想象力真丰富!”我随即表扬了这位同学的大胆想象,正想做一个小结,来结束本课的教学,忽然
又有人站起来反驳:“如果没有摩擦力,汽车、火车根本就跑不起来,交通事故又怎么会发生呢?那样整
个世界就会陷入一片瘫痪状态。”
这时又有几位同学表示赞同,于是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开始争论起来,谁也不服气。看到这些,我也一
怔,是呀,两位同学的想象推理都是合乎道理的,但为什么正确的想象和推理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呢?我的
大脑思维在飞速地运转,随即终于恍然大悟。于是我引导同学们在各自的推导前提上找找原因,双方同学
又重新陷入了沉思、讨论。一会儿,同学们终于发现,原来,两个推导的前提是不一样的,前一个推导的
前提是:物体(汽车、火车)在开始时是运动的;后一个推导的前提是:物体(汽车、火车)在开始时是
静止的。此时,我和同学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我想,在同学们的这些大胆想象和推理之中,无疑渗透着牛顿的惯性定律的思想,如果我们的学生早
出生几百年,没准儿也是牛顿、哥白尼一样的大家呢!
教学反思: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
类的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科学课的教学如果只停留在结论的获得上,是不完美和不深刻的,
教师还要深挖教材以外的创造因素,引导学生大胆思维,充分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自由地探索科
学的奥秘。在上面的教学中,同学们认识了摩擦力的存在,教师提出“没有摩擦力,世界会怎么样”的问
题后,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不仅说出了没有摩擦力,写字、走路等普通生活不能发生的结论,还提
出了没有摩擦力,静电、流星等自然现象就不能产生的设想,并且提出了两个看似矛盾、实则合乎道理的
大胆推断。学生的想象天上地下,海阔天空,许多想法真是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从这些想法中
不难看出,创造性思维火花在学生的想象中闪烁!
想象,就是创新,创新发端于想象。学校要培养创造型人才,重点在于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因此,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积极倡导学生各抒己见,据
理力争,标新立异,尤其是不同意见更要保护和珍视。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抓住矛盾焦点,进行讨论
交流,甚至展开激烈的争辩,形成思维激荡、高潮迭起的课堂氛围。在以上教学中,学生提出了两种观点,
一种是“没有摩擦力,汽车火车不能停下来,交通事故就会频繁发生。”另一种观点是“没有摩擦力,汽
车火车根本就不能跑起来,交通事故不会发生。”两种观点奇特而新颖,推理正确,但结论却不一致,这
就是矛盾的焦点,究竟谁的观点正确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继续讨论交流,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
充分拓展思维空间,终于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境地。学生通过这种
创造性想象,摆脱了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定势的禁锢,从而提出新观点,而这些新观点就具有了一
定的新颖度和新高度,这就是创造性想象的力量!也许答案并不重要,过程才是美丽的。在讨论交流中,
学生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评价,不但学到了知识,培养了想象力,而且体会到了自我成功的快乐。
此外,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很关键。好的问题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他们思维活跃,有所发现和
领悟。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围绕问题只是简单思考一下,就草草结束,这样的教学并不深刻和完美,
我们的教学还应该前进一步。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的教学才会
更加生机勃勃。同时,教师本人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和丰富的学识,否则的话,在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面
前,教师也许会无所适从。以前讲“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想来,这恐怕是不够的,教
师要有“一潭活水”,才能保证让每个学生把创造性思维、想象的小石子投在你的水中,而能激起层层的
浪花。
(2004年,我在唐山市开平小学会议室交流了这篇教学案例,一鸣惊人,受到了教育局李玉芝老师、教育总校
张伟老师的赞誉。这次交流看似普通,但却是我专业成长的起点,也是我人生的新起点。这篇文章发表在全国
很有名的刊物《教学仪器与实验》2005年第1期,后来一发不可收拾。)
蜗牛吃纸吗
那是去年九月的一节科学课,上课时同学们带来了许多材料,有蚯蚓、湿土、干土,其中李朋威同学
带来了40多只蜗牛,实验时,他用蜗牛代替蚯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课上我极力地表扬了他。下课了,
同学们陆续走出教室,我看见李朋威同学也跟着走出来,手里拿着许多蜗牛,就对他说:“实验后的这些
蜗牛,你打算怎么处理它们?”“我想把它送回原处。”“这样做很好,现在老师也想研究研究它,就把
它送给老师吧!”“当然可以。”李朋威一边说,一边把蜗牛递给了我。
我来到准备室,把这些蜗牛放在桌子上。这些蜗牛用一个磁带盒装着,蜗牛很多,盒子很小,这么多
蜗牛就在里面挤着,许多蜗牛早把身子缩到了壳里面,也有的把身体还留在了外面,腹部紧贴着磁带盒的
内壁。
下午下班的时候,我又想起了这些蜗牛,它们在一个盒子里很拥挤,也很闷,把蜗牛放在里面,肯定
不利于饲养,于是我找来了一个培养皿,把培养皿放在桌子上,将三只蜗牛放在里面,也没有盖上盖儿。
我想,蜗牛也不喜欢运动,就是运动了爬行速度也很慢,该不会跑多远吧。
第二天早晨,我走进准备室,发现放在桌子上的培养皿里的蜗牛一只也不见了,咦,蜗牛跑到哪里去
了呢?再仔细观察,桌子上有白色发亮的黏液的痕迹,我想,这些痕迹是不是蜗牛留下的呢?于是我顺着
痕迹寻找蜗牛,没有找到。我又想,蜗牛一定是不喜欢这个环境,或者饿了,去寻找食物了吧!此时我的
脑子里又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蜗牛的爬行速度那么慢,一夜之间又会跑到哪里去呢?既然找不到答案,
就索性不去想它,还是干点别的事吧!于是我拿起书开始备课,看了一会儿,我又拿起一本杂志,忽然我
发现杂志的一角缺了一小块,好像是被什么东西给啃了似的。再仔细一看,“蚕食处”还留有发白发亮的
痕迹,和刚才桌子上的痕迹一样,此时我突然明白过来,这痕迹是不是蜗牛留下的呢?如果是的话,那杂
志上的“缺口”是不是蜗牛吃的呢?蜗牛会吃纸吗?一连串的问题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想了好久,我决定
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一下我的猜想。
说干就干,我准备好了实验材料:饲养槽、馒头、纸等。我先把馒头、纸放在饲养槽里,在馒头和纸
之间放上30多只蜗牛,随后我在旁边开始观察蜗牛的动静。奇怪,此时的蜗牛好像受到了惊吓,一个个把
身体藏在了壳里,都不出来。可能时间不够吧,我于是先躲开了。大约过了40分钟,我再去看,发现蜗牛
还是躲在壳里,一动也不动,难道是蜗牛的环境不够潮湿?我又在蜗牛的身体上面淋了一些水。过了一会
儿,我再去看时,蜗牛还是不出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此时我忽然想起,蜗牛喜欢潮湿的环境,同样
也喜欢黑暗的环境,准备室里阳光充足,蜗牛当然是不敢出来了。于是我又把饲养槽放在实验室的一个角
落里,并用黑布包好,便离开了。
两节课之后,我来到实验室,打开黑布,一种似乎是意料之中的景象出现在眼前:饲养槽里的馒头上
叮着好多只蜗牛,数了数,馒头上有7只,白纸上有6只,馒头上有明显被啃去的几个部分。让我惊奇的是,
白纸上也叮着几只蜗牛,白纸上也有几处“缺口”,这“缺口”正是蜗牛吃掉的,呀,原来蜗牛真的是吃
纸的。饲养槽的底部,有几只蜗牛在那里爬着,还有几只蜗牛互相粘在了一起,好像拥抱着、亲吻着。还
有几只蜗牛爬到了饲养槽的上面直角处,叮在了那里,一动也不动。
蜗牛吃纸,这是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的,要不要把这个研究结果告诉给学生呢?当然应该,这不正是
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好机会吗?于是,在科学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进行了如下科学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教师先把前天自己饲养蜗牛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当讲到自己的杂志一角被“啃”、桌子上
留下了发白发亮的痕迹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杂志的一角是被谁啃去一块儿呢?”
做出猜想:根据杂志一角被啃去的大小、周围留下的痕迹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杂志的一角是被蜗牛啃
去的,蜗牛很可能吃纸。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后,讨论实验方案,交流后确定以下方案,把蜗牛放在一个
圆形缸子里的中心处,在距离蜗牛相同距离的圆上位置放上白菜叶、小块馒头、小块白纸等,在缸子上蒙
上一层黑布,把缸子放在实验室的黑暗的角落,隔一段时间仔细观察蜗牛的活动情况,并进行记录。
汇报交流:学生在细心的观察下,终于发现,有5只蜗牛爬到了白菜叶上,有4只蜗牛爬到了馒头上,
有4只蜗牛爬到了白纸上,白纸出现了小窟窿,这显然是蜗牛吃掉的。有几只蜗牛在缸子的底部,还有几只
蜗牛爬到了缸子上面。通过分析,学生得出自己的研究结果:
蜗牛除了吃白菜、馒头等食物外,也是吃纸的。
得出研究结果后,许多同学乘胜追击,提出质疑:蜗牛为什么会吃纸呢?同学们经过充分思考后认为,
蜗牛喜欢吃植物的茎和叶,茎和叶里含有大量的纤维,纸也是由纤维构成的,蜗牛可能是喜欢吃纤维吧!
这大概是蜗牛吃纸的原因吧!
教学反思:
“蜗牛吃纸”这个结论是以前自己所不知道的,书上也没有见到过,但现在自己知道了,应该归功于
自己亲自饲养了蜗牛(当然这个蜗牛是学生捉到的),并且自己及时利用所看见的偶然现象,经过猜想、
设计实验等环节,亲身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结果有了新的发现——得出蜗牛吃纸的结论。这
使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科学家搞发明创造要亲自去实践,科学教师
要有所发现,也要亲自去实践。作为学生要想获取真知,也要亲自去实践。认识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
这是多么正确的真理啊!
新课程强调,要让学生真刀真枪搞科学,要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作为科学教师,要进行科学教学活动,是不是
也应该亲身经历学生要研究的每一项活动呢?答案是肯定的。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也应该首先做到。要
求学生饲养蜗牛,教师也应该饲养蜗牛;要求学生观察蜗牛,教师也应该观察蜗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师也应该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科学教学的需要,才能真正担当起“组织者”
“引领者”“发现者”的重任。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教师没有亲自饲养蜗牛,教师怎么会有新的发现呢?
如果教师没有新的发现,又怎么能指导学生做出新的发现呢?在科学探究中,教师有了新的发现,再去引
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并且有所发现,这真是一举多得啊!
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是科学活动的引领者、参与者,但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当教师有了新
的发现时,教师并没有把“蜗牛吃纸”的发现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真正使学生亲身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
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无疑会有很大帮助的。
在上面的案例中,事情的起因是由一位同学带来的40多只蜗牛引起的,看来学生对小动物、对科学是非
常感兴趣的。然后这40多只蜗牛又激发了老师的“科学兴趣”。随后,教师的“科学兴趣”引发了科学发现,
后这些“科学发现”又再次影响了学生,可以说,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在这种良性循环中,教师和学
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也可以算作是一种“教学相长”吧!既然这种“教学相长”有那么多
的好处,就让我们的科学教学多一些“教学相长”吧!
(本文发表于刊物《科学课》2009年第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