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NT$
199.0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編輯推薦: |
本研究通过分析测试辩论法研究中的逻辑错误,探索适用于科学研究的辩论方法,提出累进辩论法。同时,结合语言测试的累进辩论,提出累进效度观和话语信息认知处理能力观。
|
內容簡介: |
本研究基于累进辩论的思想提出累进效度观。累进观借鉴整体观的“分数解释与使用”,提出“数据解释与使用”,并将测试过程分解为设计、开发、实施、评分、使用和参照等六大环节。由于每个环节都会产生数据,所以累进观将测试的所有测试环节都纳入了效度的概念范畴和验证过程。累进观强调每个环节的数据都应该得到合理的解释和使用,因此每个测试环节都具有效度,并且当前环节的效度是所有前任环节效度层级累进的结果,即累进效度。这种观点注重当前环节对后续环节的影响,有利于倡导在当前环节进行证伪辩论,限度控制测试风险
|
關於作者: |
邓杰,男,汉族,湖南省祁阳县人,1968年6月出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英语教育方向学士、计算数学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方向硕士、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语言测试学博士,英国“英语语言学习与测试研究中心(CRELLA)”高级访问学者。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编辑。
长期从事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参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和《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研制工作。主持国家社科课题1项、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教育部网络社区示范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和教改课题4项,出版专著4部、译著2部,发表论文20余篇。高考自主命题期间,多次被聘为湖南省高考英语科目命题组成员和湖南省高考英语科目考生水平评价小组组长。担任精品课程“英语视听说”课程组负责人和首席主讲教师,相关教学成果获第六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
目錄:
|
第1章绪论
1.1辩论的理性逻辑机制
1.2测试辩论研究中的谬论
1.3整体效度观的局限性
1.4语言能力研究的不足
第2章辩论逻辑
2.1三段论形式逻辑
2.1.1逻辑结构
2.1.2形式逻辑
2.1.3推理规则
2.1.4不足之处
2.2图尔明理性逻辑
2.2.1逻辑结构
2.2.2理性逻辑
2.2.3辩论思想
2.2.4不足之处
2.3测试辩论法研究中的谬误
2.3.1分数解释辩论
2.3.2测试设计辩论
2.3.3测试使用辩论
2.3.4真假图尔明模型
2.3.5一脉相承的谬误
2.4测试辩论法研究的启示
2.4.1对立假设的排除
2.4.2测试辩论的焦点
第3章累进辩论法
3.1基本概念
3.2辩论结构
3.3累进机制
3.4统计基础
3.4.1计量尺度
3.4.2频数分布
3.4.3数据分布特点
3.4.4正态分布
3.5假设检验
3.5.1小概率原理
3.5.2显著性水平
3.5.3两类错误
3.5.4检验步骤
3.5.5常用检验示例
第4章测试效度
4.1效度概念的演变
4.1.1效度分类说
4.1.2整体效度观
4.2累进效度
4.2.1总体框架
4.2.2环节效度
第5章语言能力
5.1语言能力研究综述
5.1.1交际语言能力
5.1.2认知活动能力
5.1.3信息处理能力
5.2话语信息认知处理能力
5.2.1话语信息认知处理系统
5.2.2话语信息的认知处理能力
5.2.3话语信息的认知量化计算
5.2.4信息化命题方法
第6章测前辩论例析:选项可猜性评判与控制
6.1研究背景
6.2辩论规划
6.2.1评判量表
6.2.2累进框架
6.2.3具体问题
6.3辩论实施
6.3.1层级I——可猜因素辩论
6.3.2层级II——量表质量辩论
6.3.3层级III——评判一致性辩论
6.3.4层级IV——选项可猜性辩论
6.4辩论声明
第7章测后辩论例析:考生水平评价及教学建议
7.1研究背景
7.2辩论规划
7.2.1累进框架
7.2.2具体问题
7.3辩论实施
7.3.1层级I——设计效度辩论
7.3.2层级II——开发效度辩论
7.3.3层级III——考生水平分析
7.3.4层级IV——日常教学建议
7.4辩论声明
第8章结语
8.1本研究的“破”与“立”
8.2创新之处及研究价值
8.3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