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NT$
454.0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NT$
1214.0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NT$
398.0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无法摆脱的“梦魇”
大英帝国称霸欧洲的“撒手锏”
法兰西帝国始终忘不了的“痛点”
德意志帝国垂涎欲滴的“肥肉”
看不尽的苏伊士运河的前生今生
说不完的四大帝国的兴衰史
|
內容簡介: |
《苏伊士运河史》是欧洲学界的公认的地缘政治名著,讲述了苏伊士地峡发现、苏伊士运河开凿与通航、争夺苏伊士运河控制权的历史。从苏伊士地峡到苏伊士运河,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英国与法国发生了哪些争端?埃及地方势力在苏伊士运河开凿过程中起到了哪些作用?拿破仑·波拿巴对苏伊士运河的认知和构想是什么?法兰西人是如何在争夺苏伊士运河开凿权、经营权、管理权的过程中占据上风的?苏伊士运河的通航如何改变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英国与法国的矛盾为什么变得空前激烈?英国采取哪些策略逐步控制苏伊士运河、改变战略劣势的?苏伊士运河在英国的管理下的经营状况如何?为什么苏伊士运河成为英国维持全球霸权的关键钥匙?本书将详细解答。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阿诺德·T.威尔逊,英国地缘政治学者,牛津大学政治学教授,皇家历史协会会员,《每日电讯报》政治栏特约撰稿专家。其重要的代表作品《苏伊士运河史》是《泰晤士报》1960年推荐的“地缘政治、历史书目之一”。
译者简介
梁力乔,资深翻译,“儒易杯”中华文化国际翻译大赛优秀奖得主,主持广东省省级翻译项目《英语军事文献的翻译:从老兵回忆录入手》与翻译项目《涉海英语语料库建设及翻译策略研究——以中国海洋类博览会为例》。
|
目錄:
|
第1章
苏伊士运河的初发展
第2章
苏伊士运河动工的早期谈判(1854 年到 1865 年)
第3章
苏伊士运河的完工与通航(1866 年到 1873 年)
第4章
英国政府收购赫迪夫的股份
第5章
苏伊士运河吨税之争(1870 年到 1884 年)
第6章
苏伊士运河的中立化
第 7 章
1889 年到 1914 年苏伊士运河情况及 1910 年关于延长特许权的尝试
第8章
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财政状况
第9章
世界大战中的苏伊士运河
第 10 章
竞争对手:巴拿马运河
第 11 章
议论、批评与回应
第 12 章
结 语
附录 1
埃及总督授予修建和运营苏伊士运河及
地中海到红海之间的附属设施的特许权
附录 2
埃及总督授予修建苏伊士运河及其
附属设施的特许权及施工作业规范
附录 3
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章程
附录 4
埃及总督与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间的公约(节选)
1866 年 2 月 22 日于开罗签署
附录 5
苏伊士运河航行规则(1933 年 1 月)
附录 6
关于苏伊士运河吨税的信
附录 7
苏伊士运河对海洋动物迁移影响的笔记
译名对照表
|
內容試閱:
|
故事要先从远古说起。当时,现在叫“埃及”和“西奈”的地方地表是花岗岩,上面沉积有努比亚砂岩。在这片土地沉入海底后,原来的地表沉积了白 垩纪和始新世的石灰石。在始新世末期,地层折叠,并再次升高到海平面以上—苏伊士湾和红海的海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
海沟在中新世时期被地中海水域入侵,但尚未与印度洋水域连接。海沟 动物群落直到上新世中期才变成纯地中海群落。当时,地中海南部海域的海水流入海沟后,两片海域的海洋生物开始共同生活。
我们不知道苏伊士湾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与地中海相隔的。但我们知 道,过去三千年,位于苦湖和苏伊士之间的土层厚度增加了三米。这一过程可 能始于上新世晚期,并且可能仍在持续。可以肯定的是,在更新世时期,地峡 上存在着一个淡水湖,湖泊的淡水可能由尼罗河补充。
淡水湖的边界延伸到哪里还尚不清楚,但我们知道苦湖在远古时期与苏伊士湾相连,实际上是苏伊士湾的延伸。埃及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或尼科二世挖出一条运河—也有两位法老共同修建的说法,将尼罗河东端普鲁西亚 支流与红海北端相连。
希罗多德首次在《历史》第二章《欧忒耳佩》百五十八段向世人描绘了这一情况:
普萨美提克一世有个儿子叫尼科,后来也成了埃及的法老。尼科是个着手修建至红海的运河的法老,但完成这一工程的是波斯人大流士一世。这条运河的长度是四天的旅程,宽度足以让两艘三桅帆船并排行进。运河的水是从尼罗河引来的。起点在布巴斯提斯上方一个叫“帕托莫斯”的阿拉伯城镇附近,一直流入红海。运河开始挖掘的地方是在埃及平原离阿拉伯近的一部分;向孟菲斯方向延展的,也就是有采石场的那座山脉,距离平原很近。河渠就沿着山脉低低的山坡自西向东走很长一段,进入一个峡谷,接着折向南流出山区而流向阿拉伯湾。修筑运河征用了大量劳动力,少十万名埃及人因此而死。后,尼科因神谕“所有的劳动都将变成野蛮人的果实”的告诫而放弃了修筑运河的事业。
斯特拉波也做了这样的记录:
在阿耳西诺厄城,另一条终止于阿拉伯湾的运河有时被称为克利奥帕特里斯(也作“苏伊士”)。运河穿越苦湖。过去湖水的味道真是苦的,但自运河开凿、与尼罗河水交融后就变得甜美了。如今,尼罗河盛产肥美的鱼和水禽。这条运河是辛努塞尔特三世在特洛伊战争前修建的。有人说,普萨美提克一世的儿子尼科首先开始挖掘运河,在挖掘过程中去世了。之后,大流士一世继续这项事业,但因“红海比埃及海拔高,将红海与埃及之间的地峡切断势必没埃及于水下”的错误观点结束了挖掘工作。托勒密王朝的工匠反驳了这个错误,并通过修堰或水闸的方法使运河畅通无阻地通向大海。靠近阿耳西诺厄城的是海洛姆和克利奥帕特里斯两座城市,后者位于阿拉伯湾的凹处。这里拥有港口、住宅区及几条与湖泊相邻的运河。通往红海的运河始于法库萨——菲隆村与之相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