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心跳重置
》
售價:NT$
269.0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NT$
214.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NT$
356.0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
收尸人
》
售價:NT$
332.0
|
編輯推薦: |
新时代海派文化是海派文化的现代表述,指在对历史概念海派文化扬弃焕新的基础上,以上海为核心承载区并形成明确想象路径,在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伟大的创新实践中孕育生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未来发展的一种文化类型。习近平总书记将上海城市精神提炼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同时又提出新时代的上海具有“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不仅传承了历史的积淀,且体现了海派文化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基本特征,具有我们今天所要倡导的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时代特质。关于新时代海派文化时代特质和价值取向的当下阐释,本书以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为基本遵循和主要指引,提出了具有内在联系且互为支撑的五个层面的特质和取向,包括人民本位的价值追求、开放引领的融合优势、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包容共生的活力源泉和经世济用的实践路径,为海派文化建设的当下与未来提供了基本的价值遵循。
|
內容簡介: |
本书全面梳理海派文化的形成、延续、传承、流变的脉络,对各个文化门类逐一梳理和研究,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海派文化知识体系,为正确认识和理解海派文化提供扎实准确的史实基础。在全面辨析史料文献和历次文化论争的基础上,理清海派文化的准确内涵和合理外延,深入挖掘海派文化精髓与当代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的内在契合之处,为新时代的上海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和文化动力。本书适合相关研究人员阅读,也可用作高校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徐锦江,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文化、大众传播。出版有《愚园路》《流言研究》等10余种书籍,另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领衔多项关于城市软实力和城市文化方面的研究课题。
郑崇选,博士,研究员,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徐汇区政协委员,《上海文化发展报告》执行主编。出版专著《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叙事》等5种。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多篇;独立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近年主要从事城市文化、文化政策、公共文化等相关领域的基础及决策咨询研究。
|
目錄:
|
总序/1
绪论 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时代特质和价值取向/1章海派文化的历史流变与时代建构/9
一、 海派文化研究的成果梳理/9
二、 海派文化的生成演化和研究脉络/14
三、 海派文化内涵的多重视角/28
四、 新时代海派文化与城市软实力提升/44第二章从传统到新变: 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52
一、 江南文化的历史与变迁/52
二、 江南文化的特性/61
三、 江南文化的新变: 从江南文化到海派文化/70
四、 从江南到长三角: 海派文化的未来/81第三章海派书画的代际演变和群体评述/87
一、 海派书画的概念梳理与历史确认/87
二、 海派书画崛起的社会成因与经济基础/89
三、 海派书画的风格认知与流派界定/91
四、 代海派书画家群体/93
五、 第二代海派书画家群体/98
六、 第三代海派书画家群体/109
七、 海派书画对海派文化的整体影响/124第四章海派京剧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娱乐空间的建构及其
影响/126
一、 “文化娱乐共同体”: 大众传媒、消费空间与休闲
观念/127
二、 从茶园到剧场: 戏曲观演空间的兴替与突显/136
三、 岂止是京海颉颃: 海派京剧作为海派文化之
表征/145
四、 集成与创新之上的担当: 周信芳作为海派京剧
之“利剑”/155
五、 人民文艺与人民城市: 从新中国戏曲改革看
新上海的文化改造/162第五章海派文学的传承与突破: 一种学术史的考察/171
一、 从“前洋场”到“沦陷区”: 海派文学的发生与
演进/173
二、 海派文学的审美机制/182
三、 新时代海派文学的新变与展望/192第六章海派生活文化与域外文明: 近代上海公共文化空间
的形成/199
一、 移民文化/201
二、 传教士文化/210
三、 国人引进来的西方文明/219
四、 结语/242第七章海派民俗: 中西古今交融下的现代民俗形态/245
一、 海派民俗的概念与特征/245
二、 海派民俗的发展历史/252
三、 海派民俗的内容/262
四、 结语/275第八章海派电影: 紧贴时代脉搏、反映市民趣味/277
一、 大浪淘沙的早期影片/277
二、 数雄并立的20世纪30年代/282
三、 “孤岛”“沦陷”沉寂期/287
四、 “战后”创作爆发期/290
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意识形态转型
发展期/292
六、 “文革”停滞期/296
七、 改革开放再出发期/297
八、 “新千年”探索期/302
九、 海派电影与海派文化反哺共生/306第九章海派学术: 江南、家国与世界/310
一、 海派学术述要/312
二、 江南底蕴与世界眼光/324
三、 国家情怀与地方意识/329
四、 求新精神与务实态度/334后记 /338
|
內容試閱:
|
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时代特质和价值取向
海派文化是一种发端于上海,但并不局限于上海区域的现代性城市文化类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产物。海派文化以近代上海开埠以后的城市发展为时代背景,在江南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主体性的文化发展立场,积极吸收和融合各种中西新的文化滋养而形成。关于海派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甚至不同语境下,各有不同的理解,不断损益、代谢、嬗变、拓展和深化,大致经历了一个发轫、争议、沉寂、新生、倡扬的发展脉络。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海派文化早已内化为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的重要体现,原有的争议和贬损随着上海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基本失去了生存的历史语境。置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海派文化以其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品格,与红色文化、江南文化交相辉映,在世界文化交融激荡中绽放独特光彩,为上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本书谓之“新论”,一方面是因为书中各个章节关于海派文化某个领域的专门论述都有新的深化和拓展,表现在论述的史料文献、研究视角、论述过程、研究结论等各个方面。对于新意迭出,虽心向往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但是我们努力尝试站在既有丰富的研究基础上,能够在海派文化某些具体研究方向上有一些新的判断和新的理解,尤其是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之下,以本书的出版引起对海派文化研究和实践的再出发。新论之新更为重要的考虑是我们研究的是新时代语境之下的海派文化,在概念的选择上与近代的海派文化有比较明晰的区分。新时代的时间跨度,宽泛一点可以指改革开放以来,核心一点的范围重点在侧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吻合。之所以要特别关注新时代的海派文化,是因为在新时代的语境之中,海派文化存续和发展的定位与方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2017年首次以上海市委、市政府文件提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种形态区分之后,海派文化就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担当。因此,本书尽管依旧采取原有海派文化的形态划分,但在每一种具体文化形态的研究中,我们都融进了新时代视角的重新审视,在传承城市文脉和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努力提炼新时代海派文化的精神特质,这可能是新论之新更为看重的一个方面。
理解新时代海派文化之于上海的价值与意义,我们需要建立综合立体的时空维度。
一是历史的维度。新时代的海派文化在城市文脉的传承上有很多近代海派文化的文化基因,比如近代上海开埠以来形成的上海城市空间、文艺形态、文化设施、名人名作等都为新时代海派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新时代的海派文化不是历史虚无的文化断裂,而是在新的时代语境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近代海派文化有本质不同的是,新时代海派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革命文化、传统文化,还是先进文化,新时代的海派文化都有丰富而具体的呈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新时代海派文化提供了为鲜活的思想力量。对于新时代海派文化与近代海派文化的解读和阐释,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对上海在不同历史阶段城市定位的根本性不同,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远东大都市的根本区分。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本质性内涵主要来源于改革开放之后上海经济社会的创新实践,来源于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所形成的新的上海现代城市格局,更来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
二是空间的维度。对于新时代海派文化当下实践与未来发展的研判,要放在世界、中国、长三角和上海四重空间所构成的整体格局之中,上海在这四重空间中的方位和方向决定了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样态和趋势。当前全球发展趋势充满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逆全球化的力量和意识形态的矛盾不断形成新的文明冲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扛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旗,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中西文化的吸纳与贯通为全球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提供独特的中国经验。新时代海派文化具有开放性的品格和包容性的胸怀,鼓励多样性文化的繁荣共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旨归一脉相承,坚守和弘扬了人类共同价值。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本质性资源。面向2035年,上海提出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建成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不仅要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功能,同时更要具备鲜明特质的城市文化,而海派文化就是体现上海全球城市卓越性的文化特质。全球城市是所在国家文明与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代表和象征,上海作为中国的全球城市,要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上海探索和上海样板。海派文化立体展示着中国特色现代全球城市的独特文化魅力,新时代的海派文化将对中西不同的文化形态进行充分的吸纳、聚集、融合,创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面建成。改革开放以来,海派文化从江南文化的土壤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完成了从承继江南文化到熔铸江南文化,再到引领江南文化的历程,从而推动了上海文化在整个江南文化格局中心地位的确立。在长三角一体化成为重要国家战略的背景之下,新时代的海派文化将引领江南文化的现代转化,构建长三角文化共同体,为高水平打造长三角城市群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从城市文化意象构建和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的角度来看,海派文化已经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特质的核心表达,不同于红色文化和江南文化覆盖区域的不确定与不,海派文化与上海之间则形成指向明确的想象路径。如何丰富新时代海派文化的内涵和影响,打造具有时代魅力和世界影响的新时代海派文化高地,对于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海派文化是海派文化的现代表述,指在对历史概念海派文化扬弃焕新的基础上,以上海为核心承载区并形成明确想象路径,在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伟大的创新实践中孕育生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面向未来发展的一种文化类型。习近平总书记将上海城市精神提炼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同时又提出新时代的上海具有“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不仅传承了历史的积淀,且体现了海派文化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基本特征,具有我们今天所要倡导的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时代特质。关于新时代海派文化时代特质和价值取向的当下阐释,本书以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为基本遵循与主要指引,提出了具有内在联系且互为支撑的五个层面的特质和取向,包括人民本位的价值追求、开放引领的融合优势、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包容共生的活力源泉和经世济用的实践路径,为海派文化建设的当下与未来提供了基本的价值遵循。
人民本位。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人民本位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理念贯穿上海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历史时段。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率先提出的人民城市发展理念为海派文化人民性的发展向度指明了价值上的建设要求。对于上海来说,人民性是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区别于资本主义国际大都市的本质性特点。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上海把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转变为“生活秀带”的全国样本;一江一河岸线贯通,彻底还江与民;一处处老建筑、老街区成为网红打卡地,无数个城市空间被赋予浓浓的烟火之气。人民本位既是对近代海派文化市民性的价值超越,更是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核心要义,充分体现了海派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契合。当今上海,不是西方超大城市发展之路的再版和翻版,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城市的新版。
开放引领。应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的上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一直领全国开放风气之先。在海派文化生成、演化并不断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开放都是其生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自近代以来,上海就一直是中国观察和了解世界的窗口,中西文化先在这里相遇、碰撞,许多新的思想和文化从这里孕育,然后再向全国传播。历经改革开放40余年,上海不仅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氛围,更为重要的是在多元融合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丰硕的城市文明成果。改革开放把上海推向“距离世界近的地方”,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1990年4月18日,开发开放的春雷唤醒了浦东大地和浦江两岸,“走开放路”铸就了海派文化的博大胸怀。如今,浦东正以高水平改革开放为目标,努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和中国道路。“上海在过去历史上能够扮演新兴文化总代表的角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全面开放;今后也只有加强这一态势,方足以发挥它的胜长。”陈伯海: 《陈伯海文集》(第四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第243页。
创新发展。文化的生命力在创新。对于城市发展而言,文化是城市创新之魂,无论是在知识方法层面,还是在制度安排以及物化成果的转化方面,追求创新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生命表达,都是城市创新的内在动因。上海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上海用自己的改革探索和创新实践不断给全国以启示,以至于成为全世界看中国的一个窗口、一面旗帜。先行者和排头兵之称一直是对上海在全国发展格局中重要性的强调,翻开新世纪的篇章,创新发展的探索实践使上海成为“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的先锋城市。在这里,有“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吞吐能力的洋山深水港、打造“离世界近的地方”的自贸区、与全球分享中国机会的进博会、成为一体化发展试验田的长三角示范区等等,上海是一座光荣的城市,是一个不断见证奇迹、创造奇迹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及浦东的历史变迁,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显著优势,生动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包容共生。作为一种超越地域限制的文化类型,对多样性文化的包容心态、包容能力、包容空间和包容制度的健全使海派文化能够永葆活力并独具特色。正是因为具备了这种充分包容性的文化基质,海派文化才能够形成中西、雅俗、古今等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进而凝聚为广大市民所认同的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近代上海五方杂处的社会格局,多种社会管理体制的并存以及丧失国家权力的租界制度,客观形成一个包容各种文化形态的社会场域,在多元文化共生的基础之后融合成为近代意义上的海派文化。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历史进程积淀了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质。改革开放以来,海派文化包容性则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保障,体现了充分的中华文化主体性,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为多元文化形态的繁荣共生提供了价值观层面的根本取向,彰显了新时代海派文化的制度优势。未来的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甚嚣尘上的国际形势下,海派文化包容共生的价值取向必将为上海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注入更多的文化动力。
经世济用。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在上海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创新实践中,新时代海派文化的经世济用主要有两个指向,表现在对国家责任的自觉担当和对日常生活世界精致卓越的孜孜以求。近代概念的海派文化因为市场意识的高度自觉和市民行为的高度务实,表现出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改革开放以来,海派文化的市场和市民意识不断转型和升华,实用性之中的消极因素得以弱化和超越,呈现为与主流核心价值同频共振的正向价值。新时代要有新使命、新作为,上海要贯彻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在新时代坐标中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上海的使命并不只是体现在自身发展的水平上,更重要的是服务全国大局,集聚和配置全球要素资源,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竞争。要抓住“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全面提升整体水平,打造体现国际高端水平的新功能。要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长三角区域整体竞争力提升,为全国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海派文化中的精细和卓越在上海近年来的城市治理中有生动而具体的表现,上海提出要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努力解决好精细化管理超大城市的难题。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双管齐下,提升管理效率,增强人民幸福感,成为上海城市治理的名片。两张网建设,不仅有智慧,更有温度,为善治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海希冀不断寻找超大城市的治理新路,成为现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的全球典范,真正让上海成为在者舒心、来者倾心、未来者动心的魅力之城。
文化的存续不能脱离特定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海派文化的生成和嬗变过程见证了近代以来上海在中国和世界局势中的命运变迁。作为历史概念的近代海派文化曾经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鲜明的城市标识,同时也成为某种无形的制约因素,一定程度上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在新时代的语境之下,历史概念的海派文化经过改革开放之后的转型与创新,在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上都产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当前,我们来重新审视海派文化的内在特质和价值取向,归根结底要思考的是上海的当下和未来如何带给中国和世界一个独特的文化上海,在经济社会发展达到现代化的基础上,同步实现文化层面的现代发展,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上海示范和样板。
章海派文化的历史流变与时代建构
1917年“海派”这个词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至今已有百年。我们常说海派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相碰撞的产物,但传统儒家文化也好,开启西方现代文明的启蒙运动也好,它们都是由知识分子抑或是社会精英阶层自上而下推行开来的,海派文化在生成模式上则完全不同,它并不是由某一阶层或群体先提出“海派”的口号才得以普及的文化形态,相反,它是在无自觉无领袖的状态下自然生发的,市民阶层比文化精英们更早地接受并参与创造了海派文化,之后才引发学者们研究的兴趣,可以说,对于海派文化的研究始终处于一种“文化追认”的状态中,海派文化的概念、起源、特质的认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承载了不同的内容与责任,逐渐从模糊走向清晰。
一、 海派文化研究的成果梳理
海派文化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之后借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东风,蔚然而成显学,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 对海派文化进行整体研究的学术性论文与专著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不少以“海派文化”作为论述对象的文章,比如盛丰的《论“海派”文化的“边缘文化”特征及其历史作用》、陈旭麓的《说“海派”》、花建的《“海派”的历史特征》、沈渭滨的《海派文化散论》等文章,大多站在改革开放后重新审视上海文化传统的角度,分析海派文化的源头与成因,并剖析其文化特征。
之后出现了一些专门讨论海派文化的专著或者是论文集,但数量并不多,较早的有《海派文化概览》(张颖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从“上海人”的定义溯源,并将海派文化延伸至上海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剖析开埠以来上海的经济、方言、民族产业、建筑、文艺、出版业、教育、民俗等多方面的嬗变,但是全书并未对“何为海派文化”下定论。苏秉公主编的《新视角下的海派文化》(上海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以“什么是海派文化”为起点,从经济基础、契约精神、教育比较、建筑形态、文学艺术、城市生活和哲学视角等七个方面着重探讨了海派文化的内容与表现。法国学者白吉尔的《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以异国视角观察上海一个半世纪的城市演变历程,并剖析这种持续演变的背后对于现代性的不懈追求。论文集方面,稍早的有马逢洋主编的《上海: 记忆与想象》(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21世纪以后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海派文化精选集》(上海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甄选73位学者的代表性海派文化研究文章。
在对海派文化的整体研究中,也是为全面深入的,当属郭骥的《近代上海的海派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全文共五章,章谈“海派”这一概念与相关评价,以及与“海派文化”的关系,第二、第三章是论海派文化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发展史,第四章探讨海派文化的特征及其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调和,后一章从大众文化与文化转型两个角度重新审视海派文化的意义,也对海派文化未来的走向作出了展望。
(二) 围绕海派文化书写的叙述性专著
这一类著作相对而言比较多,譬如《海派文化的十大经典流变》(钱乃荣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以文学、流行歌曲、沪剧、滑稽戏、公众娱乐、连环画、越剧、电影、糖纸头、上海话这十个受到海派文化影响较大的文化领域为对象,着重叙述海派文化在这十个方面的变化过程,抒情色彩浓重,体例近似杂文而非学术论文。
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自2008年起推出《海派文化丛书》系列,从书画、文学、建筑、戏曲、民俗、电影等受到海派文化深度浸润的几个方面出发,重点突出这些领域中所展露的海派文化特色。
2002年同济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创办了《海派文化报》,2019年特别征集名家稿件,出版了《海浪花开: 〈海派文化〉报精粹》(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一种,分为海上风情、史料钩沉、文学艺术、人物、戏曲五个部分。
此外还有管志华的《转型与反思: 徜徉海派文化》(上海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谢柏梁的《海派文化与传播》(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谢柏梁、詹仁左的《海派文化与传播》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陈子善、张伟的《海派》(上海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等书,都是从上海名人、历史故事、生活习俗等角度对海派文化进行观察。
以上这几种著述大多局限于对海派文化的具体描述,并未进行学术层面的深入研究,其价值主要在于文献的收集与整理。
(三) 针对海派文化的细分研究
除了上述专著与论文之外,还有一些研究虽然并不是围绕海派文化展开,但是或多或少涉及海派文化,或者是针对海派文化的一个分支或某一表现形式进行的研究,这一类研究占了海派文化研究成果的大多数。
较早的有《海派商业文化论文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其中李天纲《简论近代上海商业文化》,周锡樵《简论海派文化和海派商业文化》,余兴发《论海派商业文化的几个问题》,花建《海派经商与闲暇产业》,郑伯俊、郑素侠《试论海派商业文化》等文章均聚焦于海派文化与上海商业文化之间的联系。此外还有朱英《商业革命中的文化变迁——近代上海商人与“海派”文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将目光聚焦于近代商人对于海派文化的领导力与影响力。谈到近代商业自然不得不谈到近代广告学与传播学,《海派文化视域下的中国早期广告版式设计》(河南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龚建培《摩登佳丽——月份牌与海派文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两种均是对海派商业广告文化进行研究的专著。
海派文学也是海派文化研究分支中颇引人注意的一支,有林雪飞《世界潮流中的海派文化与海派小说》(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年版)、陈绪石《海派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