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
編輯推薦: |
★诗人光未然之子深情回忆父亲生平,讲述伟大爱国诗人的成长之路
★讲述中国现代音乐史的史诗之作《黄河大合唱》背后的故事
★重拾传唱八十载的经典作品所传递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
★冲破牢笼的怒吼——追溯黄河精神,传递革命先烈的爱国热情
|
內容簡介: |
父亲出生后取名为张文光,那时战乱频仍,祖父希望他能够识文断字、光耀门楣。
1931年,十八岁的父亲不负所望,去武汉读大学,后以“光未然”为笔名,写下了《五月的鲜花》等抗日名曲。在此之前,他早已投身革命的洪流,五卅惨案发生后上街为民众呼喊,十五岁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经历过大革命的失败,他不忘求学救国,以笔作枪。
1937年,二十四岁的父亲和冼星海首次相识,当诗人遇到了音乐家,他们怀抱为民族呐喊的使命,一起创作了《赞美新中国》《保卫大武汉》等歌曲。
1939年,诗人和音乐家二度合作,二十六岁的父亲仅用五天时间,便完成了四百行的长诗《黄河吟》。“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一曲《黄河大合唱》从此气势磅礴地回响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向全中国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
本书以诗人之子的视角、深情细腻的笔触,呈现了《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光未然鲜为人知的成长和奋斗经历。光未然和冼星海两位艺术家联手,他们以高度的心灵契合,共同谱写出了一首饱含时代情怀、影响无数中华儿女的民族音乐史诗。
|
關於作者: |
张安戈,艺术家、插画家。曾为多部儿童绘本创作插图,主要作品包括《马儿跑向落基山》《夏日小渔民》《石头船》《爷爷和火车》《冰球前锋》《难忘的日子》,其中《冰岛的故事》获得加拿大儿童图书奖。他的近作《中华之歌》荣获加拿大文学艺术创作基金。张安戈曾数次担任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绘本评委,并应邀走访学校和图书馆,为孩子们介绍自己的新书,努力向孩子们推荐优秀的儿童读物。
|
內容試閱:
|
我的父亲是《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者光未然。记得小时候,父亲给我讲过《黄河大合唱》和他的好朋友作曲家冼星海的故事。这部不朽的音乐作品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几十年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传唱。
201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中国的很多城市都隆重举办了《黄河大合唱》的纪念演出。同时,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泰国,都有华人合唱团自发演出《黄河大合唱》,以纪念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我们三兄妹分别受邀参加了多场音乐会,向观众介绍父亲在抗日战争期间创作《黄河大合唱》的经历。观众里不乏青少年,他们非常喜欢这部作品,有兴趣了解其更多的历史背景。
《黄河大合唱》诞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 发轫于侵略者铁蹄之下中华民族面临危难的时刻。
在这里,我想讲讲我的父亲和《黄河大合唱》的故事。
父亲的一生充满戏剧性,使用过的名字不下十几个,有些是笔名,如未然、蓝枫、张望、华山、华夫等,还有一些化名是出于从事地下工作的需要,通过改名换姓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新中国成立后,父亲用的名字是张光年,但为人所熟知的还是他作为诗人的笔名光未然。
1946年,父亲应邀到华北大学任教,在登记处办手续时他报的姓名是张光年。登记处的同志说:“我们名单上没有这个人。”父亲问:“那你的名单上有没有光未然呀?”那个同志眼睛一亮,说:“有啊!您就是光未然先生吗?我们唱过您写的《黄河大合唱》!”
1913年,父亲出生在湖北光化县的老河口,那是汉江边上有名的码头,位于鄂、豫、渝、陕四省市接合部,古有“襄渝要道,秦楚通衢”之称,既是历代兵家必争之
地,又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父亲说,老河口当年号称有七十二条街,十几万人口。那时候,绿色的汉江上帆樯如林,乡间土路上响着骡马的铜铃。陕西的商人运来贵重的皮毛和药材,四川的商人运来烟草,汉口的商人运来绸缎布匹和洋货,山地的贩子运来桐油,乡间的农民挑来各种农产品……这个小镇上挤满了操着各种口音的商人,甚至还有来自英国、美国、瑞典和日本的商人。繁华的时候,小型钱庄和银号多达九十家。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老河口往日的繁荣便一去不复返了。
父亲告诉我,我的曾祖父张学贤是陕西华山脚下华县人。他习琴棋书画,喜喝酒赋诗,却科举考试落第,郁郁不得志,后决意远走他乡另寻出路。他渡过黄河,翻越秦岭,来到遥远富庶的湖北老河口,开了一间醋坊,把陕西有名的制醋秘方带到湖北,他做的醋在当地大受欢迎。曾祖父用心经营,生意慢慢做大,醋坊在老河口路家巷有三间门面的店堂,雇了好几个伙计,城里人、乡下人都带着坛坛罐罐跑来买醋,店堂里总是十分热闹。他做的醋甚至可以卖到河南、陕西和鄂北的许多乡镇去。父亲依稀记得两岁的时候,做醋的伙计们逗他玩,喂他喝下一大汤勺酸溜溜的清醋,因而酸软了乳牙,从此以后都不喜欢吃醋了。
曾祖父去世后不久,大约在父亲三岁的时候,家里不明不白地着了一场大火,曾祖父多年积累的财产和赖以生存的醋坊被烧得精光,老人家珍爱的琴棋书画也化为了灰烬,自此一家人的生计就落在了祖父的肩上。
我的祖父张云程,为人忠厚老实,学上得不多,自十五岁起就在本地冯老板的裕通钱庄干活儿。他从学徒做起,断断续续干了几十年。在战乱频繁的年月,裕通钱庄的这份工作也不稳定,祖父经常处于半失业的状态。父亲是长子,后来又有了四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全家人虽然没有饿肚子,却也经常为钱的事发愁。祖父给父亲起名叫张文光,期盼他长大能像曾祖父一样识文断字,找一份好工作,过上好日子。
自从家里遭了火灾,父亲就被送到曾外祖母家住了一年多,直到家里的住处安顿好才被接回家。曾外祖母的娘家是当地有名的世家,因为出了败家子而家道中落。曾外祖母靠开茶馆维生,每天的下午和晚上,茶馆里都热气腾腾的,水烟袋散发的气体与水蒸气混成眯眼的云雾,满地都是花生壳和瓜子壳。客人们吵吵嚷嚷,曾外祖母跟大家有说有笑。
附近道观里的白胡子老道士,是茶馆的常客。他总是笑眯眯的,特别慈祥。他很喜欢父亲,父亲也喜欢他。他给父亲讲故事,父亲就坐在他的膝上玩他的长胡子。虽然父亲那时还很小,但曾外祖母就让他磕头拜师,请老道士教他识字,学《三字经》。老道士没有课本,因此几个月后又教父亲念了半本《油盐杂志》,那是一本由“油、盐、酱、醋”一类单字编成的唱本,其中有些字是很难认的,父亲尽管不明白有些字的意思,却也学得津津有味。老道士是他的个老师。
裕通钱庄的冯老板是个维新派,爱写旧体诗,收藏了一些古代名人字画。钱庄铺面的墙上就挂着几幅书法,其中有一幅是明代画家董其昌的书法对联,古香古色。祖父是裕通钱庄的老伙计,品性诚实温厚,深得东家信任。五岁的父亲虽然家境清贫,却聪明懂事,钱庄的伙计们都很喜欢他。他经常到钱庄去看祖父,也乐意在账房里帮祖父做点事。他会把地上的废纸捡进纸篓,给祖父端茶,帮祖父研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