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清华大学严飞教授作序:《失业,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吗?》
“原本以为打拼奋斗了多年的职场,是我们居住在大城市中收入和安全感的来源。可是不曾想到,上班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就被公司劝退,当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岗位,似乎又难以再度找寻到新的轨道。一瞬间,房贷、老人、二孩、伴侣的压力纷至沓来,沉重无比。深处人生的低潮,要如何才可以面对和解决?或许你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答案。”
经典纪实著作《我在底层的生活》的作者,隐瞒调查记者身份,实地探查美国白领阶层向下流动的真实情况。
学历高、资历深,作为企业中间阶层的白领群体,为什么失业率节节攀升?选择职业教练一对一指导、线上线下海投简历、密切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为什么还是找不到工作?为人处事可亲、忠诚、顺从、热情,好感度爆棚却被裁员,真的可以重新出发?
世界中的“奶酪”一直在动,在下沉年代,中、下阶层需团结一致,有勇气为改变而努力。
生意只有成功吗?顾客品位一成不变吗?科技会停滞不前吗?企业的确不能为员工提供一个完全稳定和成长的环境,但为企业减税、提供政府补助或放宽法规,不是为了企业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吗?员工都是有血有肉的人,趋利避害、身心俱疲的达尔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生存启示录,为失业白领、为焦虑的在职白领而写。企业当然不能为员工提供一个完全稳定和成长的环境,但随时待命、放弃休假、开夜车、全力以赴、身心负荷达到极限的不安定感,已有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并未为白领做好准备。通过七个月“失业白领”的失败求职经历,调查记者芭芭拉·艾伦瑞克实地探查美国白领阶层向下流动的真实情况。通过选择职业教练一对一指导、线上线下海投简历、密切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作者不仅批判九型人格、MBTI性格测验的荒谬,职业训练、社交活动对既有不当体制、机制的维护,更呼吁白领阶层应该在态度上改变、在心理上转换——持续完善简历,建立和维系稳定的人脉网络,有勇气与中、下阶层团结合作。
|
關於作者: |
芭芭拉·艾伦瑞克(Barbara Ehrenreich),美国知名调查记者、作家,洛克菲勒大学细胞生物学博士。长期关注劳动力市场、医疗、贫穷、女性处境等议题,文章散见于《时代周刊》《进步》《哈泼》《国家》《新共和》等知名媒体。已出版二十余部作品,代表作有《我在底层的生活》《失控的正向思考》《我的失序人生》等。
译者简介
林淑媛,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语言学硕士。旅居美国十余年,译有《破窗》。
|
目錄:
|
推荐序 失业,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吗?(严飞)
序章
第1章 绿野寻师踪
第2章 踏进关系网络的世界
第3章 训练营余生
第4章 改头换面
第5章 和上帝攀关系
第6章 胸怀远志
第7章 “工作”上门了
第8章 向下流动
结 语
致 谢
注 释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
失业,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吗?
严飞
今天,中年人的职场危机已经愈发成为社会重视的问题。原本以为打拼奋斗了多年的职场,是我们居住在大城市中收入和安全感的来源。可是不曾想到,上班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就被公司劝退,当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岗位,似乎又难以再度找寻到新的轨道。一瞬间,房贷、老人、二孩、伴侣的压力纷至沓来,沉重无比。深处人生的低潮,要如何才可以面对和解决?或许你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芭芭拉·艾伦瑞克(Barbara Ehrenreich),是一位视角尖锐、行文泼辣的美国调查记者和作家。她的尖锐和泼辣,来源于她对于社会群像细致而入微的观察,以及手的在场式写作。在她上一部作品《我在底层的生活》(Nickel and Dimed: On [Not] Getting by in America)中,为了揭示美国蓝领阶层(working poor)的生活真貌,芭芭拉刻意隐藏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去应征服务员、清洁女工、看护、收银员等职位,以借此观察、体验美国底层低薪人士是如何挣扎求生。
而在这本书中,芭芭拉再一次卧底,将自己化身为一位失业的白领,记录了自己一年中各种努力试图找到一份享有中产阶级薪水与福利的工作,却惨遭失败的经历。借由这段亲身的体验,芭芭拉带领我们探究了美国白领阶层向下流动的真实情况。
这本书的英文版初版于2006年,出版之后,旋即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尽管此次中文版的出版,距离作者的调研写作时间已过去十多年,这期间世界经历了金融危机的考验,国际政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增长和结构也产生了新的方向,但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诸多问题,比如,年龄歧视、工时过长、失业白领再就业的困境等等,依然存在于今天的社会之中,特别是我们每天工作的职场上。
在书中,芭芭拉呈现了一幕幕无奈而又残酷的现实问题:很多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曾经在企业里担任中层职位的白领,勤勤恳恳地为公司奉献精力、终日加班、随时待命、全力以赴、身心负荷达到极限……即使是这样的节奏也并不能让白领换来一份稳定的工作,不得不接受再就业困难所带来的生活质量下行。他们原来还拿着一年六位数的工资,一旦失业,只能再领取几个月的失业补助,然后就得依靠自己的积蓄再支撑一年半载—这期间,车贷、房贷、子女的学费还需照样支付。但如果在这段缓冲期中,仍然没有办法找到一份工作可以爬回到原来的高度,家庭生活的各方面就会陷入窘境。比如,医疗保险无着落,失业者不得不自己支付比较高昂的保险。另外,现在的就业市场对职业履历中的空隙十分无情,失业的时间越久,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就越处于劣势。
综合各种因素,芭芭拉发现工作难找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在这一年的求职历程中,她可谓运用了一切可以想到的办法,包括花费了6000美金聘用专业的职业教练(career coach),参加求职魔鬼训练营、就业博览会以及各种社交课程,以期从头到尾地改变自己,却始终没能找到一份理想且适合的工作。那么,阻碍白领阶层求职成功的因素真正在哪里呢?
对此,作者做了回顾和反思。其中一个对求职者非常不利,却无法改变的因素,就是年龄。“假如年过40岁,雇主会认为你不再用大脑思考了。过了50岁,他们就认为你已经油尽灯枯了。”作者在书中犀利地引用了一位华尔街雇主的原话。
的确,对于年龄的歧视已经成为求职劲敌之一。年龄越大,就意味着经验越丰富、资历越深,所期望的薪资水平也就越高,而同时可以转型到新的部门岗位、拓展新领域的可能性也相应降低。现在很多企业宁可选择便宜的价格进行外包,也不愿意雇佣有经验的中高龄正式员工,因为后者往往需要付出更高的工资。
而在中国,这个年龄界限甚至可能还要更早一点。很多35周岁以上的人就已经感受到了严重的职场危机。之前有一则某知名科技公司的程序员被劝退后跳楼的新闻,一时间就引发大众的热议。为什么当在学识、经验值、体力、决策力、心态等各方面都来到一个比较成熟、稳定的阶段的时候,却是在职场上受到歧视、冷落、甚至抛弃的开始?是我们的社会心态出现了问题?还是行业定位、发展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当有技能和经验的专业人士屡屡不能被人尽其才的时候,那就表示一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已经重新解构了我们的社会和传统价值观。
另一方面,芭芭拉发现,除了医生、律师、大学教授等有专业组织作后盾,或是那些有执照和受到认证的职业,大多数白领的岗位,比如管理、销售、公关,因为缺乏一套透明化的评价机制来评鉴他们的工作表现,所以也不能保护他们免于任意开除的命运。残酷的是,在职业道路上的成败与否似乎和个人的成就并没有太大关系。比如,有些失业者是在整体经济下行的背景中,大幅裁员后的无辜受害者,有些则明明正处于职业生涯的上升期却突然遭遇解雇。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是,能够提供终身职位给白领阶层员工的职业,已经是上个世代的事情了。即使白领对于“C字辈高级管理人办公室”的人表达完全的忠诚,也并不能够得到可靠的回报。
对于企业的发展策略,芭芭拉也是毫不留情面地指出,有些企业为了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追求利润化,将员工看作巨大机器上的零配件,把人性和道德观念丢弃在一边。会有人因为道德观和公司所追求的巨大利益不符,被迫丢掉工作。甚至还会被人反问:“你的价值观会比你的薪水值钱吗?”的确,在消费主义时代,不乏信仰金钱就是上帝的人。很多企业正是带着这样对于金钱的极度崇拜,将利润至上当作企业发展的标准。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齐美尔有句名言,“金钱只是通向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梁之上的”。在齐美尔看来,“金钱是我们时代的上帝”的说法绝非比喻。早在100多年前,他就下过这样的论调:金钱超越了所有具体事物,显得可以调解一切生活矛盾。人们相信金钱,如同信赖上帝全能。齐美尔曾经在《现代文化中的金钱》一文中指出,“通过金钱可以获得的对象范围大大增长,这使金钱获得了中心的地位,它将光芒照射到现代生活的许多具体特征中。金钱使个体完全满足自己愿望的机会近在咫尺,更加充满诱惑。……金钱在人和他的愿望之间插入一个中介阶段,一种缓和机制。凭借金钱这种手段可以获得数不胜数的其他东西,就使人们产生了这样的幻想,好像我们比以往更容易获取所有这些东西。” 这样的幻想让很多企业完全被金钱关系所主导,改变了企业与雇员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关联。过去,企业把员工视为可培养与发展的长期资产,而现在则更多的是把员工视为应当缩减的短期开销。一些企业对雇员则不带情感,认为员工不过是种“东西”,是生产方式中的一个变量,当盈亏数字不如所愿时,是可以丢弃的“东西”,而完全忽视了对于人性潜能的尊重。
经济学中有一个“理性人假设”,它来源于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有关经济人的论述:人类的行为都是理性和利己的,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化。通过追逐个人利益来增进社会利益,实现社会的平衡。整个经济学的大厦就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之上。对此,芭芭拉直言不讳地指出,对于企业来说,有两种合法的赚钱途径:增加销售或削减开支。很多CEO在经济的考量下选择了裁员,“人事精简”可能多少都成为取悦股东的例行常规,高级管理阶层可能通过削减他人的工作机会,来提升自己的薪水。另外,过去几年来,外包让CEO们获得了的报酬:服务型工作外包多的50家美国公司,薪资增加的速度比其他没有外包的公司快了5倍。这无疑是企业追求极致效率的产物。
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失业白领重返岗位之路变得愈加举步维艰。为了支撑家庭,有时候只能先找一份兼职工作,赚取基本的生活费以坚持生活下去。芭芭拉在书中就举例,她认识的一位有着两个孩子的非裔单亲妈妈,曾经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但是当离婚之后搬迁到新的州居住,在原州考取的教师资格证书就不再有效,迫不得已只能寻找一份新的工作。在长达8年的求职过程中,这位单亲妈妈做过电力公司的卡车司机、打印店职员、瓷砖和地板安装工等等多份低薪、卑微的工作。她甚至沮丧地认命,觉得自己已经几乎不再有可能找到一份曾经的全职教师工作。还有,一位由程序员失业转为巴士司机的中年男子,当一天工作10到14个小时下来,实在很难继续再去寻找新的工作,每天所剩的时间和精力只够啃一口汉堡而已。
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只有在美国发生。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型和行业变革,很多企业在大浪淘沙中黯然退场。论及个人,职场压力、行业竞争与日俱增,也让很多人遭遇了上述非裔单亲妈妈和程序员相似的无奈境遇。我曾经就遇到过一位专车司机,原本是一家国企的中层技术骨干,没想因为企业效益不佳,被迫离开工作了20多年的岗位,重新求职。然而,年龄、技能、创新能力等等因素都让他再就业的道路比想象中要困难许多。迫于生计,他只能先开专车,一天行驶在路上10多个小时。他告诉我,上有老下有小,总是要先维持生计,他打算一边开专车一边再寻找长期工作的机会。
事实上,失业的时间越久,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就越小。那些像服务生、销售助理、巴士司机之类的工作,即使可以填补简历的空窗期,但并不是什么吸引人的记录。一旦掉进低薪、谋生工作的陷阱里,那么长期滞留在“过渡地带”的概率就会很大,求生的挣扎已经让这些失业人员顾不上自我技能的提升。长此以往,只是机械麻木和日复一日地上工、放工,倒头即睡。在阅读这一段阐述之前,你可能和我一样,非常不理解他们,为何不去努力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呢?当读完芭芭拉的调查和苦口婆心的解释之后,就会明白他们并不是主动选择向下流动的生活,而是被动地陷入生活的泥沼中,没有能力爬出来。
这本书英文原版的副标题是:The (Futile) Pursuit of the American Dream,对美国梦的(无效)追求。首先,我们要了解美国梦究竟意味着什么?在作者接触的这些积极找寻工作的白领们心中,美国梦是寄希望于通过努力工作来获得安逸的物质生活作为报偿。长期以来,无论在影视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美国梦给了普通民众一个“机会平等”的美好期许—不论肤色、出身、阶级,只要你愿意努力,就一定会实现人生的飞跃和成功。然而事实上,现今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多数人的工资也根本不能和付出的辛勤劳动成正比。可以说,这些年来,美国梦正在逐渐衰落中。社会的贫富差距愈发扩大,阶级壁垒日益森严,社会分化也愈加严重。主要表现在,跨阶级的婚姻越来越少。孩子努力的天花板是父母的阶层,奋斗可能并不会改变阶层的流动。因此,这些大环境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职业选择和前景。
对于美国梦的向往与追求,后得到的却是一场辛酸的苦痛,这更像是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反讽。从“失业白领”这个话题打开,我们跟着芭芭拉的脚步一起去探寻求职者的梦想与挣扎,就会发现结构性的社会不平等所导致的求职困境,美国梦已碎。“如果有任何人能够为美国梦的消失做可靠见证的话,那就是失业白领。”随着美国去工业化的脚步加速,实体经济逐步让位于占据优势的金融业和服务业时,越来越多人难以真正享受到经济成果所带来的利好。当传统行业被挑战,失业潮来袭,更多人无法充分就业,只能过着顺流而下的生活,甚至沦落到衰败的地步。失业者要想改变这一切,从孤独的绝望中离开,需要的不仅仅是正视现实的心理,还有破除诸多无形社会壁垒的勇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