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NT$
398.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NT$
203.0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NT$
611.0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介绍了82味常用中药的临床应用,常用验方210多个,主要是对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男科常见疾病的阐述,是作者35年来应用中药的经验智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全书为突出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是后生学中医的理想的书,也是创新的借鉴与参考的书。本书共分为四章:章,几个中医常识问题。第二章 常用中药的临床应用(按音序排列)。第三章,辩证使用中成药。第四章,医案精选。全书介绍了82味常用中药的临床应用,常用验方210多个,主要是对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男科常见疾病的阐述,是作者35年来应用中药的经验智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全书为突出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是后生学中医的理想的书,也是创新的借鉴与参考的书。
|
關於作者: |
申风河,男,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中医医师,出生于中医世家,为家族第二代传人。其父申现自幼学医,20世纪80年代在当地就小有名气。申风河现年60岁,1979年高中毕业跟父亲学习中医,1983年参加了石家庄市中医函授学习两年,1990年随父在正定城关镇卫生院中医门诊工作,1992年在正定县荣国府荣宁街开设申家草药铺,后改成申家中医诊所,行医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不论外感,内伤杂症,妇科无不通晓,加之临床治病深思敏悟和医德医风较好,深得同行及患者的敬重与爱戴,早年即有“神医”之称。
|
目錄:
|
章几个中医常识问题
一、何谓辨证论治?辨证的方法有哪些?
二、何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三、治疗为什么还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四、中药的性能是什么?在药方中有何实际意义?
五、中药的应用包括哪些内容?在方剂中如何运用?
1药物配伍
2中药的禁忌
3药用剂量
4中药的煎法
5中药的服法
六、药方类型有几种?
七、 如何看待“中药配方颗粒”?
第二章常用中药及验方的临床应用(按音序排列)
一、艾叶
二、八角茴香
三、巴戟天
四、白茅根
五、白及
六、白芍
七、白术
八、白头翁
九、白鲜皮
十、白芷
十一、白蒺藜
十二、百合
十三、柏子仁
十四、败酱草
十五、板蓝根
十六、半夏
十七、槟榔
十八、薄荷
十九、苍耳子
二十、苍术
二十一、柴胡
二十二、陈皮
二十三、川楝子
二十四、川芎
二十五、穿山甲
二十六、磁石
二十七、大黄
二十八、丹参
二十九、当归
三十、党参
三十一、地骨皮
三十二、阿胶
三十三、莪术
三十四、防风
三十五、茯苓
三十六、附子
三十七、干姜
三十八、甘草
三十九、葛根
四十、钩藤
四十一、桂枝
四十二、海螵蛸
四十三、何首乌
四十四、红花
四十五、黄柏
四十六、黄芩
四十七、黄连
四十八、黄芪
四十九、藿香
五十、金钱草
五十一、金银花
五十二、桔梗
五十三、决明子
五十四、款冬花
五十五、莱菔子
五十六、连翘
五十七、龙骨
五十八、麻黄
五十九、麦冬
六十、木香
六十一、牛膝
六十二、蒲公英
六十三、全蝎
六十四、人参
六十五、桑寄生
六十六、桑叶
六十七、升麻
六十八、生地黄
六十九、石膏
七十、柿蒂
七十一、土鳖虫
七十二、菟丝子
七十三、吴茱萸
七十四、五味子
七十五、香附
七十六、辛夷花
七十七、益母草
七十八、益智仁
七十九、远志
八十、栀子
八十一、知母
八十二、枳壳
第三章辨证使用中成药
一、感冒类中成药制剂
二、肺疾病类中成药制剂
三、脾胃疾病类中成药制剂
四、肝胆疾病类中成药制剂
五、心脑疾病类中成药制剂
六、肾疾病类中成药制剂
第四章医案精选
一、咳嗽(肝火犯肺)
二、心悸(痰热内扰)
三、心悸(心血虚)
四、失眠(心肾不交)
五、失眠(肝气郁结)
六、眩晕(肝阳上亢)
七、眩晕(痰热内盛)
八、头痛(肝肾阴虚)
九、偏头痛(肝经郁热)
十、痰饮(外寒内饮)
十一、郁症(郁伤心神)
十二、郁症(郁怒伤肝)
十三、郁证(肝郁化火)
十四、郁证(痰气郁滞)
十五、鼻鼽(风热侵肺)
十六、鼻渊(肺经热盛)
十七、胃脘痛(肝胃不和)
十八、胃脘痛(脾胃虚寒)
十九、痛经(寒凝气滞)
二十、带下(湿热下注)
二十一、闭经(肝郁血虚)
二十二、泄泻(上热下寒)
二十三、痢疾(湿热型)
二十四、痢疾(虚寒型)
二十五、痢疾(寒湿型)
二十六、便秘(阴虚血亏)
二十七、便血(脾肾阳虚)
二十八、便血(肠道湿热)
二十九、牙痛(风火)
三十、脱发(肝肾不足)
三十一、耳鸣耳聋(肾精不足)
三十二、斑秃(肝肾不足)
三十三、腰痛(劳倦所伤)
三十四、腰痛(寒湿停滞)
三十五、阳痿(湿热下注)
三十六、阳痿(肝郁不达)
三十七、肥胖(脾虚湿阻)
三十八、五十肩(风邪乘袭)
三十九、岔气(经络受损)
四十、瘀证(血瘀)
四十一、乳癖(肝气郁结)
四十二、膏淋(湿热下注)
四十三、膏淋(脾虚下陷)
四十四、皮肤癣(风湿热郁)
四十五、杂症(刺血疗法)
中西医病名对照表
常见疾病病症索引
验方索引
参考文献
编后语
|
內容試閱:
|
自序
作为一名有35年临床经验的老中医,从繁忙的诊疗工作中抽出一定的时间整理编写这本书有三个原因。
,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在医疗和中国文化中的价值,每一个中医人都应该行动起来。2016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江中药谷制造基地时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国务院原副总理吴仪曾在2008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说:“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对人类健康和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中医药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实践经验总结,使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深受其益,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中医药也对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世界传统医药领域独树一帜。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并努力将其发扬光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6年12月6日发表了《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将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是中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有义务对本人一生挚爱的中医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写一本验方荟萃就这样有了初心。
第二,写作本书是为了向民众普及中医,和同行交流心得。每日在繁忙的诊务中,我已不能一对一地为每位寻医问药的患者诊治。面对日益增多的患者,难以落实为每一个人辨证论治,于是我就有了写一本验方荟萃的想法。一来通过书,教给民众一些基础的中医药知识,二来可以和其他中医师交流我的心得经验,或可使他们更好地掌握中医治病的理法方药。这样每一位患者才可能得到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安全有效的治疗。
第三,写作本书是为了纠正某些青年中医辨病套方的弊病。在国家鼓励中医药发展的大好时机下,各种各样的中医、中西医诊所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越来越多的大夫坐于诊所,用一套偏方、流行方或某病1号、2号、3号方……硬搬死套地为患者看病。没有用中医辨证论治,而单纯套用西医的理论辨病。这样做的后果是,患者复诊率低,有些诊所因此关了门。这类青年中医不知道占多大比例。医生不同于其他职业,不能速成,经过学校学习之后,如果不积累临床经验,在医疗行业也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我觉得有必要给青年中医写一本验方荟萃,让他们学会看病,并把中医好好传承下去。
初心所在,于是我精心筛选家传效方和临床验案等,认真编写两年有余,方成初稿,以期为传承中医、振兴中医、造福人类出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我的行医之路
我出生在医学世家,自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走上了中医这条路。1979年高中毕业后,我随父在家学中医,白天抓药,晚上抄方子,帮父亲整理医案。1983年开始,在石家庄市中华中医函授学校中医专业学习两年,系统地学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古典医著、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等十几门中医课程,初步掌握了中医理论,为以后临床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父亲说:“中医药是我们祖宗传下的宝贝,学习中医药就得多学多用,积累经验,领悟其中的奥秘才能当好一个纯正中医。那些经方都是前圣古贤传下来的效验良方,在几百或几千年的传承过程中,不断得到验证。掌握住了这些经方,证简单者一方可以处理,证复杂者合方可以处理。同时,应当多参考借鉴当代明医的时方。”在之后的临床实践中,我也接受了辨证论治的思想,临床上大多用的是经典古方。行医至今,35年了,我更能体会到经典古方在临床上的魅力所在。比如外感风寒,表虚自汗,桂枝汤主之;外感,寒热往来,小柴胡汤;外感,无汗,发烧用麻黄汤;寒积便秘用大黄附子汤;阳明腑实证用大承气汤;产后自汗易感风邪用玉屏风加桂枝汤;外感喘证用麻杏石甘汤;风湿痹痛桂枝芍药知母汤……又比如运用这些经典古方加减组合,治疗现代的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代谢疾病,营养疾病等,都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也特别重视当代明医的医话医案,同道前辈的临床经验,因为良方绝招就在医案中。我们可以把间接的经验变为自己直接的经验,比如刘奉五的清热保胎方,臧堃堂的咳喘七子汤、抗敏汤,姜春华的利胆排石方,高辉远的变通理中汤,张子淋的平肝止晕汤等,都是非常好用的方子。
总的来说,临床治病就像修理汽车一样,车修得多了,车一发动,听听声音就知道啥毛病,也就是经验多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判断方法,诚如我们医家的一句话所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床多”。
我因为有家传,比那些自学成才的中医少走了弯路。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成为一个纯中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一个纯中医,即传统的、正宗的,未西化的中医,具备思维能力的中医,能够拥有极强的“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中医,能够不需任何仪器设备的帮助,用四诊来诊断疾病的中医,能够熟练运用理法方药的中医,能够辨证施治的中医,姓中的中医……为了做一个纯粹的中医,我愿意付出一生精力,博览群书,潜心学习领悟,吸取前圣古贤智慧,与自己的临床经验融为一体,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
我的中医之路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一个合格的中医就是这样炼成的。我为我的事业而骄傲。守着这个事业一辈子,不一定会轰轰烈烈,但三个指头,一根银针,凭自己的一技之长,可以过得很充实,很丰富,也很平静。能够与中医事业相伴始终,是人生的一种机遇,一种福气。
申风河
2018年8月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