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NT$
5390.0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NT$
780.0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NT$
250.0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NT$
230.0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NT$
500.0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NT$
254.0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NT$
653.0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NT$
2540.0
|
內容簡介: |
本书在梳理与比较中美两国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导向的历史演进过程、理论探讨不同目标导向下企业风险态度及行为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与内部控制的“财务报告导向”和“经营管理导向”相对应的两大假说——“矫枉过正假说”与“合理管控假说”;然后,分别以公司现金政策、兼并与收购、税收规避为切入点,实证检验内部控制在企业融资、投资以及利润分配三大财务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均支持“合理管控假说”。后,以企业多元化战略为例,检验之所以得到这一与美国相反的结论是因为SOX后中美两国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导向的差异——美国是以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为核心的“财务报告导向”,而相比之下中国更偏向于以终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经营管理导向”。
|
目錄:
|
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1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5
1.3主要创新与贡献9
第二章 文献综述14
2.1 国外研究综述15
2.1.1 文献统计分析15
2.1.2 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16
2.2 国内研究综述26
2.2.1 文献统计分析26
2.1.2 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28
2.3 本章小结31
第三章 理论假说34
3.1美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导向34
3.2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导向38
3.3 两种目标导向之争41
3.4 假说的提出44
3.5 本章小结46
第四章 内部控制与融资:基于企业现金政策的视角47
4.1引言47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49
4.2.1 现金持有量的理论假说49
4.2.2 内部控制与现金持有量52
4.3 研究设计53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53
4.3.2 模型设定54
4.3.3 变量选取54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55
4.4.1 描述性统计55
4.4.2 单变量分析56
4.4.3 多元回归分析58
4.5 进一步检验59
4.5.1内部控制与超额现金使用方式59
4.5.2内部控制与现金持有价值61
4.6 稳健性检验63
4.7 本章小结67
第五章 内部控制与投资:基于企业并购的视角69
5.1 引言69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71
5.2.1 并购业绩之谜与动因假说71
5.2.2 内部控制与并购频率及倾向72
5.3 研究设计74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74
5.3.2 模型设定74
5.3.3 变量选取74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75
5.4.1 描述性统计75
5.4.2 单变量分析78
5.4.3 多元回归分析78
5.5 进一步检验79
5.5.1 内部控制与并购整合能力79
5.5.2 内部控制与并购业绩82
5.6 稳健性检验84
5.7 本章小结86
第六章 内部控制与利润分配:基于企业避税的视角89
6.1 引言89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93
6.2.1 企业避税的驱动因素93
6.2.2 内部控制与一般筹划95
6.2.3 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96
6.3 研究设计97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97
6.3.2 模型设定98
6.3.3 变量选取98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100
6.4.1 描述性统计100
6.4.2 单变量分析101
6.4.3 多元回归分析103
6.5 进一步检验104
6.5.1 内部控制的分要素分析104
6.5.2 Change分析104
6.6 稳健性检验105
6.6.1 调整样本和控制变量105
6.6.2 其它内部控制质量指标105
6.6.3 其它避税指标106
6.7 本章小结120
第七章 内部控制与企业战略发展:基于多元化战略的视角121
7.1 引言121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22
7.2.1 多元化溢折价之谜122
7.2.2 内部控制与多元化价值124
7.3 研究设计125
7.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125
7.3.2 模型设定126
7.3.3 变量选取126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127
7.4.1 描述性统计127
7.4.2 单变量分析128
7.4.3 多元回归分析131
7.5进一步检验133
7.5.1 内部控制的分要素分析133
7.5.2 内生性问题134
7.6稳健性检验137
7.7 本章小结140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局限142
8.1 研究结论142
8.2 研究局限143
第九章 新近进展与研究展望146
9.1 新近进展146
9.2 研究展望151
参考文献153
后记
|
內容試閱:
|
本研究的创新与贡献在于:,立足本土实践、跳脱美国范式,从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本质出发,证实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经营管理导向及其优越性,并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积极成就、发出了中国声音、彰显了中国智慧,对于扎根本土情境、构建中国气派的学术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第二,有助于缓解社会各界对内部控制及与之相关监管改革(如SOX)的质疑。实务界抱怨,内部控制牵制了企业活动,使得经理人“畏手畏脚”;监管者也公开表达了对企业可能过度规避风险、不利于企业创新及其长期发展的忧虑;部分研究也为此提供了支持性证据。而本书 文则发现内部控制在企业现金政策、并购活动、税收规避及多元化战略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这将有助于缓解争论,并辩证思考内部控制的价值及其作用方式。
第三,本研究丰富并拓展了已有关于企业现金持有、并购、避税、多元化战略等方面的文献,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如“并购业绩之谜”“避税不足之谜”“多元化溢折价之谜”等,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
此外,本书文还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对企业而言,应进一步加深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它并非总是处处设障、羁绊经理人活动的枷锁,如若运用得当便可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企业的当务之急是要在权衡财务报告目标与企业战略发展和价值实现目标的基础上选择与企业内在需求相适应的控制手段与水平——“不宜过松,也不宜过紧”,并将其落实到实处。作为政策制定者和监管部门,应当深入思考如何在整体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范围内给予企业适当的灵活性,使得它们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同时不会损害其价值创造。唯有如此,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才会得到企业的真正拥护和切实执行,而不致于被视为纯粹由监管者强加的政策负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