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所谓大师之作的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大抵就是这个样子。
章先生素以骂人知名,此书所论鄙薄者多,中意者少,果然是书如其人。
《诗经》《楚辞》,发自性情,一字千金。《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自老杜以后的历代诗作,多数斧凿痕迹严重,动辄引经据典,说是诗道中衰却也很在理。
|
內容簡介: |
《国学概论》是章太炎先生于1922年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变,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等都有精湛、独到的评价。《国学略说》主要讲述了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五个国学门类的基本知识。帮助普通读者鸟瞰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系统性的认知。
|
關於作者: |
章太炎(1869—1936),浙江余杭人。曾改名炳麟,后改名绛,号太炎。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学家、经学家、中医文献学家、民族主义革命者。早年师从经学大师俞樾,专攻经、子之学,晚年偏重理学。一生研究颇广,除经、子、理学外,在史学、文学、佛学、医学、政治学、书法等领域也学养深厚,多有建树。
|
目錄:
|
目 录
序 / 1
章 概 论 / 002
一、国学之本体 / 003
二、治国学之方法 / 008
第二章 国学之派别(一) / 019
一、今经文与古经文 / 020
二、南学与北学 / 026
三、宋学与汉学 / 027
四、今文、古文复兴与衰落 / 031
第三章 国学之派别(二) / 032
一、先秦儒道及其他 / 032
二、汉唐经学、佛教及其他 / 038
三、程朱理学及其他 / 040
四、阳明心学及其他 / 043
第四章 国学之派别(三) / 053
一、无韵之文——文之分类 / 054
二、西汉至清之文学派别 / 057
三、有韵之文——诗 / 062
四、先秦至清诗歌之演变 / 064
第五章 结 论 / 072
一、经学——比类知原 / 073
二、哲学——直观自得 / 074
三、文学——发情止义 / 075
章 小学略说 078
一、文字学 / 079
二、音韵学 / 098
三、训诂学 / 108
第二章 经学略说 114
一、六经、五经、十三经 / 114
二、古文经与今文经 / 119
三、易经 / 127
四、尚书 / 134
五、诗经 / 147
六、三礼 / 156
七、春秋 / 168
第三章 史学略说 / 182
一、史之分类 / 182
二、正史 / 187
三、编年史 / 195
四、政书类 / 201
五、明辨史实 / 207
第四章 诸子略说 / 215
一、诸子流别 / 215
二、儒家 / 219
三、道家 / 241
四、墨家 / 254
五、法家 / 260
六、名家 / 265
第五章 文学略说 / 272
一、著作之文与独行之文 / 272
二、骈文、散文各有体要 / 277
三、周秦以来文章之盛 / 280
四、文章之分类 / 287
|
內容試閱:
|
章 概 论
我在东京曾讲演过一次国学,在北京也讲演过一次,今天是第
三次了。国学很不容易讲,有的也实在不能讲,必须自己用心去读
去看。即如历史,本是不能讲的;古人已说“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
现在更有二十四史,不止十七史了。即《通鉴》等书似乎稍简要一
点,但还是不能讲;如果只像说大书那般铺排些事实,或讲些事实
夹些论断,也没甚意义。所以这些书都靠自己用心去看。我讲国学,
只能指示些门径和矫正些近人易犯的毛病。今天先把“国学概论”
分作两部研究:
一、国学之本体
(一)经史非神话
(二)经典诸子非宗教
(三)历史非小说传奇
二、治国学之方法
(一)辨书籍的真伪
(二)通小学
(三)明地理
(四)知古今人情的变迁
(五)辨文学应用
一、国学之本体
(一)经史非神话
在古代书籍中,原有些记载是神话,若《山海经》《淮南子》
中所载,我们看了,觉得是怪诞极了。但此类神话,在王充《论衡》
里已有不少被他看破,没有存在的余地了。而且正经正史中本没有
那些话。如盘古开天辟地,天皇、地皇、人皇等,正史都不载。又
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那种神话,正史里也都没有。经
史所载,虽在极小部分中还含神秘的意味,大体并没神奇怪离的论
调。并且,这极小部分的神秘记载,也许使我们得有理的解释。
《诗经》记后稷的诞生,颇似可怪。因据《尔雅》所释“履帝
武敏”,说是他的母亲,足蹈了上帝的拇指得孕的。但经毛公注释,
训帝为皇帝,就等于平常的事实了。
《史记·高帝本纪》说高祖之父太公,雷雨中至大泽,见神龙
附高祖母之身,遂生高祖。这不知是太公捏造这话来骗人,还是高
祖自造。即使太公真正看见如此,我想其中也可假托。记得湖北曾
有一件奸杀案:“一个奸夫和奸妇密议,得一巧法,在雷雨当中,
奸夫装成雷公怪形,从屋脊而下,活活地把本夫打杀。”高祖的事,
也许是如此。他母亲和人私通,奸夫饰作龙怪的样儿,太公自然不
敢进去了。
从前有人常疑古代圣帝贤王都属假托;即如《尧典》所说“钦
明文思安安,克明俊德……”等的话,有人很怀疑,以为那个时候
的社会,哪得有像这样的完人。我想,古代史家叙太古的事,不能
详叙事实,往往只用几句极混统的话做考语,这种考语原容易言
过其实。譬如今人做行述,遇着没有事迹可记的人,每只用几句极
好的考语;《尧典》中所载,也不过是一种考语,事实虽不全如此,
也未必全不如此。
《禹贡》记大禹治水,八年告成。日本有一博士,他说:“后
世凿小小的运河,尚须数十年或数百年才告成功,他治这么大的水,
哪得如此快?”因此,也疑禹贡只是一种奇迹。我却以为大禹治水,
他不过督其成,自有各部分工去做;如果要亲身去,就游历一周也
不能,何况凿成!在那时人民同受水患,都有切身的苦痛,免不得
合力去做,所以“经之营之,不日成之”了。《禹贡》记各地土地
腴瘠情形,也不过依报告录出,并不必由大禹亲自调查的。
太史公作《五帝本纪》,择其言尤雅驯者,可见他述的确实;
我们翻看经史中,却也没载盘古、三皇的事;所以经史并非神话。
其他经史以外的书,若《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确有可疑者在。
但《竹书纪年》今存者为明代伪托本,可存而不论。《穆天子传》
也不在正经正史之列,不能以此混彼。后世人往往以古书稍有疑点,
遂全目以为伪,这是错了!
(二)经典诸子非宗教
经典诸子中有说及道德的,有说及哲学的,却没曾说及宗教。
近代人因为佛经及耶教的《圣经》都是宗教,就把国学里的“经”,
也混为一解,实是大误。“佛经”“圣经”的那个“经”字,是后
人翻译时随意引用,并不和“经”字原意相符。经字原意只是一经
一纬的经,即是一根线,所谓经书只是一种线装书罢了。明代有线
装书的名目,即别于那种一页一页散着的八股文墨卷,因为墨卷没
有保存的价值,别的就称作线装书了。古代记事书于简。不及百名
者书于方,事多一简不能尽,遂连数简以记之。这连各简的线,就
是“经”。可见“经”不过是当代记述较多而常要翻阅的几部书罢
了。非但没含宗教的意味,就是汉时训“经”为“常道”,也非本意。
后世疑“经”是经天纬地之经,其实只言经而不言天,便已不是经
天的意义了。
中国自古即薄于宗教思想,此因中国人都重视政治。周时诸学
者已好谈政治,差不多在任何书上都见他们政治的主张。这也是
环境的关系:中国土地辽广,统治的方法亟待研究,比不得欧西
地小国多,没感着困难。印度土地也大,但内部实分着许多小邦,
所以他们的宗教易于发达。中国人多以全力着眼政治,所以对宗
教很冷淡。
老子很反对宗教,他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孔子对
于宗教,也反对;他虽于祭祀等事很注意,但我们味“祭神如神在”
的“如”字的意思,他已明白告诉我们是没有神的。《礼记》一书
很考究祭祀,这书却又出自汉代,未必是可靠。
祀天地社稷,古代人君确是遵行;然自天子以下,就没有与祭
的身份。须知宗教是须普及于一般人的,耶稣教的上帝,是给一般
人膜拜的;中国古时所谓天,所谓上帝,非人君不能拜,根本上已
非宗教了。
九流十家中,墨家讲天、鬼,阴阳家说阴阳生克,确含宗教的
臭味;但墨子所谓“天”,阴阳家所谓“龙”“虎”,却也和宗教
相去很远。
就上讨论,我们可以断定经典诸子非宗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