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文中收录的清华校友企业是基于创新力调研评选出的优秀企业,呈现了清华校友高科技创新和高科技服务企业的创业成长之路,通过个体的案例参照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
內容簡介: |
为进一步发掘和弘扬清华大学校友创新创业精神,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好地激发提升广大在校师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清华校友总会联合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遴选了16位知名校友进行采访,形成了16篇文章,讲述校友们生动的创新创业故事。每篇文章分校友简介、创业范例和案例点评几个部分,可以让读者深切地领会到清华校友对创新创业梦想的执着和坚守,以及追梦路上他们所体现的企业家精神。《清华大学校友创新创业采风丛书》汇集了多个清华校友创新创业的精神和经验,展现了企业家们在不同领域勇立調头、奋勇争先、亮丽多姿的风采。
|
關於作者: |
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于2016年4月成立,是清华大学校级学术机构,由经管学院、材料学院、软件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电机系联合发起成立,依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行建设。
|
目錄:
|
排序不分先后
1 完美—池宇峰 / 1
2 海纳医信—崔彤哲 / 25
3 超算长跑者—陈健 / 52
4 创新创业 承担超越—黄代放 / 68
5 用创新铺一条向善的路—李竹 / 86
6 上善若水,柔而制胜—逯利军 / 102
7 卓尔不同—瞿晓铧 / 120
8 快乐创业,践行梦想—任天挺 / 129
9 中文在线—童之磊 / 149
10 5G 8K领域先行者—温江涛 / 169
11 清华园走出来的创业先锋—许军普 / 182
12 兆易创新—朱一明 / 202
13 捷通华声—张连毅 / 210
14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张赛 / 222
15 历经艰辛矢志不渝,攻艰克难创新不辍,产业报国初心不改 —同方威视 / 240
16 同方环境20载 / 257
致谢 / 266
|
內容試閱:
|
本书收录了十六个清华校友企业的创业故事,记录了企业创办、发展、成长、壮大的心路历程。这十六家企业遴选入书,是基于2017年清华校友总会与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联合开展的“清华校友企业创新力调研评选”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专家评审产生出获奖企业。调研评选由校友和企业自愿参与,故收录进书的企业只是众多清华校友企业的一个缩影,编委会撷取浪花,采集样本,呈现清华校友企业群体画像中的一些共性,希望读者窥一斑而见全豹。
清华校友创办企业,有哪些共性呢?编者尝试梳理出以下几点:
1.强于技术创新。无论是这十六家企业,还是我们调研过的其他几百家清华校友企业,绝大多数都是高科技制造和高科技服务类企业,行业涉及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能源与生态环境等领域。这些企业普遍经过多年技术积累,紧密契合国家战略高科技发展趋势。在中国经济过去长时期以房地产投资拉动为主要增长点的浪潮中,它们的探索和实践显得尤为宝贵和重要,体现了清华这所以工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培养的企业家的优势。
2.着眼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清华校友创业的初衷不同,道路迥异,但普遍具备一个特征:积极投身于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探索实践,主动将企业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所以他们不是追求在同质化的、技术门槛低的领域打残酷的价格战,而是着眼国家经济发展全局去布局产业,研发技术,发展企业。
3.传承清华“行胜于言”的作风。这些清华校友有的与同窗知己、师兄师弟创办企业,从同学变成搭档;有的投资校友的企业,用信任与资本
支持帮助后辈;有的彼此成为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伙伴。校友文化培育了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中,大家互相支持帮助,共同进步。在编者调查走访过程中,很难捕捉到这些清华校友有什么一鸣惊人的语言,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实事求是是他们一以贯之的作风。这种“行胜于言”的作风似乎也渗透到了他们所带领的企业中,成为企业的一个品质。
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选择创业,意味着选择了一个充满冒险、煎熬和未知的人生,但这也正是创业的魅力所在。创业者就像探险者,无论旅途多么艰辛都必须坚持走下去,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遇见路途中不一样的风景。
对于创业者,这是一个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挑战的时代。国家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已经到了历史性关口,百年未有的世界变局扑面而来。这一切会创造诸多新的机遇,也必将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清华创业者、企业家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更应该勇挑重担,焕发更加蓬勃昂扬的激情、创造力,付出更加艰苦卓绝的辛勤和努力,用实干破难题、抓机遇、迎挑战,与国家和民族经济同频共振,为时代发展交出满意答卷。我们期待着这些校友企业清芬挺秀,茁壮成长,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期待更多的清华校友企业加入清芬领航队伍,践行企业家使命,为社会创造源源不断的价值和财富!
编 者
2020年8月于清华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