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內容簡介: |
“南海子”(现指以南海子公园为中心的地带)位于北京 市大兴区,属京南永定河冲积平原,是辽金元明清五代皇家 猎场和元明清三代皇家苑囿。在清代,南海子地区形成完善 的行宫体系,是清代帝王于紫禁城之外在北京城中修建的 早的一处居园理政之所。本书汇集了2018年、2019年两届“北京南海子文化高端论坛”的主旨发言,从政治、经济、 生态环境、古建筑等各方面为南海子历史文化做了学术定 位,收录了体现南海子相关研究学术脉络的代表性成果,并 做了明清时期南海子历史大事编年和代表性档案资料汇编, 从多重视角系统展现了北京南海子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
|
關於作者: |
刘文鹏,河北宁晋人,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史所副所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清代驿站史研究”首席专家,兼任国 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秘书组组长、《清史编 纂通讯》主编、《清史研究》编委会成 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政治史、边疆民族史,现已出版《清代驿传及其与疆域形 成关系之研究》(2004)、《盛世背后: 乾隆时代的伪稿案研究》(2014)、《清代驿站考》(2017)、《问清:他们的清朝》(2020 )专著4部,主编论文集《清朝 的国家认同一“新清史”研究与争鸣》(2010),发表《内陆亚洲视野下的“新 清史”研究》等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 完成多个国家课题,曾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访问学者(2008.2—2009.2)。
|
目錄:
|
“北京南海子文化高端论坛”回顾
生态篇
南海子的启示王其亨
城市公园的文化生态:南海子麋鹿苑之行的反思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
永定河水灾对南海子地区的影响朱浒
历史上的流泉与北京城唐晓峰
历史上的南海子湿地与永定河水环境的关系邓辉
历史篇
南海子:清朝园林理政模式的起点杨念群
盛世遗产:南海子宫廷御苑的历史地位
——兼论南海子御苑和避暑山庄的互补性朱诚如
从春水捺钵到居园理政:北京南海子从辽金到明清的政治角色转变刘文鹏姜海若
清代南苑的历史发展及其功能刘仲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下的南海子营建史张龙王越
南海子:清代行宫体系的咽喉朱蕾张庆宏王成
南海子与北京城历史文化李建平
当代篇
南海子: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张宝秀
新时代关于中华麋鹿文化传承的思考白加德
南海子历史文化研究成果选录
契丹捺钵文化探论黄凤岐
捺钵与行国政治中心论:辽初“四楼”问题真相发覆陈晓伟
南苑建置考略王璞子
特殊的贱民:明代海户浅探黄阿明
“足民食”与“祖宗之制”的抉择:嘉道以后南苑私垦查禁与招佃垦种之议刘仲华
制度与政策影响下的北京南苑环境变迁孙冬虎
清乾隆朝京南永定河湿地恢复赵珍崔瑞德
明清时期南海子大事编年李凯华
南海子珍稀档案摘编王科杰李伯禹
后记
|
內容試閱: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各民族在互相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璀璨的物质精神文化。清朝是中国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由满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游猎的满族在与农耕的汉族的交融中,既继承了以往各民族交流的成果,又共同创造了诸多新的物质精神文化。
南海子,是清代重要的皇家苑囿,也是游猎满族与农耕汉族交融的结果。南海子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息息相关,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晶。南海子得名于明朝永乐年间,史载为与紫禁城北之“海子”(今积水潭)相区别,故称该地为“南海子”。清朝入关之后,始改称为“南苑”。不过,其历史久远,它的形成与北方民族南下占领中原地区有莫大的关系,可追溯至辽、金、元时期。辽、金、元先后将北京定为“南京”、“中都”与“大都”。这三个朝代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游牧打猎既是其经济形式,也是其民族习惯。建都北京后,他们仍然要有个打猎的地方,去坚守本民族的民族习惯。元朝占领中原后,曾经计划把整个中国都变成牧场,不过终受到劝阻而未施行。但为了继续保持游牧传统,以便打猎与练兵,元朝还是需要在其都城附近设立一个牧场。辽南京、金中都和元大都东南地区的一片地势低洼、水系丰富的沼泽地,就成为少数民族捺钵、练兵、打猎的选址。元朝以前的南海子还不是很成形,到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后,南海子才初步成形了。明朝的皇帝基本上都去南海子避暑,这里当时还没有避暑山庄,而且西郊全是太监坟墓?D?D中关村原名“中官村”就是这个原因?D?D所以,南海子在明朝得到极好的开拓与发展。
清朝入关后,满族统治者对于南海子的利用更加多元。南海子不仅是满族统治者避暑、休养、打猎、练兵的处所,更是清朝前期的一个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满人也需要一个避暑、打猎的地方,他们在明朝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利用南海子。清初的顺治、康熙、乾隆都爱往南海子跑,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去避暑。因为从北方来的人到南方不习惯,气温太高,容易得天花。北方来的游牧民族南下以后,因为得天花而死的不计其数。顺治皇帝是得天花死的,康熙皇帝正因为他小时候出过天花,才当上的皇帝。第二个原因是打猎,南海子那里飞禽走兽很多,还有老虎出没,据记载,康熙在南海子避暑的时候就曾经打过一只老虎。为了更好地满足清朝统治者的需要,南海子建立了很多行宫。团河行宫就是当中为著名的一个行宫,在这个地方发生了很多与清朝历史相关的大事。南海子中还有一个著名的建筑叫“晾鹰台”,是元朝时建成的,有六丈高,专为打猎而设,后来成为皇帝大阅的指挥台。为重要的是,清前期的皇帝更加注重南海子的政治功能。顺治年间,五世达赖进京朝见顺治皇帝,顺治就是在南海子旧衙门行宫接见的他。乾隆年间,六世班禅进京朝觐,乾隆帝也是在南海子德寿寺接见他的。清朝皇帝到南海子避暑休养的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创作。乾隆皇帝好写诗,而且都是长诗,长诗中不仅有诗文,咏颂亭台楼榭、花鸟鱼虫,还有很多叙事,叙述很多清朝较大的历史事件。当时的官僚士人对南海子亦格外关注,诸如《天府广记》、《日下旧闻考》,乃至《顺天府志》等地方志,都记载了很多
关于南海子中的行宫、庙宇、河流等的内容。此外,清廷还注重对南海子的土地开垦。清朝制度规定,当时南海子设有海户一千多人,他们除了日常看护南海子外,每人还可获得20亩地进行耕种。到了咸同以后,皇帝便很少再去南海子了。南海子的土地开垦日趋扩大,甚至在清季时招佃垦种。
南海子在清代历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丰富对清代南海子的认知,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当今,国家重视对南海子文化的发掘与打造,我很高兴。南海子这个地方是宝地,它靠近北京城,而且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它比西郊的历史要悠久,但是比西郊遗留下的东西要少得多。我们的经济要发展,我们的文化更要发展,而文化发展需要依靠一些传统的文化精品。我们应该深思熟虑,清楚地认识到清代南海子文化与当下社会有着何种联系,并按照这种原则去挖掘、打造南海子文化。我个人认为,在挖掘打造南海子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
其一,我觉得发展文化首先要梳理清楚南海子的历史。古时候的人是怎么生活的?游牧民族是怎么进入的
?他们的进入又给中原地区带来了什么?辽、金、元都打进来了,并建立了王朝,他们该怎么适应汉族地区?这里气候炎热,没有那么多野兽可以打,那么他们该怎么办?他们就要创造自己的文化。少数民族政权将这么大面积的一片场地变成围猎的场所,在南海子这个地方展现了自身独特的文化,持续了几百年的时间,但是现在又没有了,我们要把它再现出来。中国的历史无非游牧民族跟农耕民族的交往,或是和平的交往,或是兵戈相见。南海子的形成就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相互交流的结果。游牧民族南下后,其要把农田变成牧场,将这个地方变成打猎的地方,维持其原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