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
編輯推薦: |
世界上没有天生的父母,做父母都是需要学习的。
|
內容簡介: |
作者根据二十年的亲子关系教育培训,以及心理辅导实践经验,从六个大的主题展开,以大量的案例分析,生动地阐述了在亲子关系中,家长如何通过建立规则、和谐家庭关系,树立榜样的力量,有效沟通与配合,尊重亲子之间的界限,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情绪、时间、目标和关系的管理,从而充分发挥天赋潜能,激发孩子探索知识和未来的热情,在学习效果上达成良好的发展状态。
|
關於作者: |
张晓红从事心理辅导与培训工作近二十年,个案咨询与辅导不计其数,积累了丰富的个体治疗与团体辅导经验,在业内被誉为“实战派疗愈导师”。常年在全国各地及台湾讲授课程,闲暇累计参训学员超过 20万人次。其著作《妈妈,爱我你就抱抱我》影响了很多父母和孩子,并被很多心理从业者作为专业课本之一。
|
目錄:
|
01激发孩子的学习意愿
1.规则意识的建立 /014
2.独立意识的引导 /031
3.责任意识的培养 /046
4.积极意识的鼓励 /060
02家庭关系的影响
1.爱的缺失与表达 /079
2.榜样的力量 /096
3.父母关系 /113
4.爱与忠诚 /126
03人际关系
1.有效沟通 /145
2.尊重与接纳 /163
3.界限与角色定位 /176
4.配合与支持 /189
04自我管理
1.情绪管理 /207
2.时间管理 /222
3.目标管理 /237
4.关系管理 /253
05天赋潜能
1.左右脑的使用 /271
2.思考模式 /285
3.学习模式 /300
4.行为模式 /310
06学习效果
1.发散性思维培养 /325
2.高效记忆 /337
3.兴趣与热情 /349
4.实践应用 /361
|
內容試閱:
|
妈妈爱我请你帮帮我
1.爱的缺失与表达
现在有个流行的说法,对孩子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爸爸妈妈相亲相爱。每一个孩子内心对父母的爱与忠诚都是完全平等的,不论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做过什么样的事。虽然孩子们对待父母的标准或方式有差异,但爱是一样多的。
有一位妈妈焦虑地对我说,儿子和自己的父亲如何如何对抗,已经有几个月没有跟父亲说话了,她用了各种办法缓和父子之间的关系都以失败告终。孩子为了抗拒父亲,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她实在没有办法就带着孩子来找我了。
我跟孩子交流的时候,孩子的成熟度已经超过13岁的年龄。孩子真的是连一句关于父亲的坏话都没有,他非常冷静地给我描述爸爸的人际关系有多么多么糟糕,妈妈以及一直住在家里的外婆有多么讨厌爸爸,爷爷奶奶和叔叔对爸爸多么冷漠……说到后,孩子的眼里含满了泪水,他强忍住眼泪问我:“老师,我好担心,如果我以后考上大学了,爸爸老了,谁来管他?老师,我好生气,他为什么就不能争气一些?他为什么就不能改改自己的脾气?我都要被他气死了……”
我经常在讲课的时候告诉所有的成年人,我们总是远远低估了孩子体谅我们的能力。就像这个男孩子,表面上看他是在对抗父亲,实际内心却在为不能好好管理情绪的父亲担忧未来;表面上看他的叛逆影响到了学习成绩,实际他内心深处在抗拒自己提升学习能力,害怕考上大学以后,坏脾气的父亲就没有人管了。
我在辅导当中经常发现,现在有很多休学在家的孩子,并非都是真的不喜欢学习或学校环境,而是家庭里有很多矛盾冲突让他放心不下:妈妈跟奶奶的关系太糟糕、爸爸拒绝外公外婆住在家里、父母之间争吵不断感情恶劣、爸爸无力感很强在家庭里没有地位、妈妈总是一副受伤的样子从来没有快乐……
对于孩子来说,或许我牺牲自己守着你们更放心;或许我留在家里可以替你们在老人那里尽孝心;或许我出了问题就可以成功地把你们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我这里,相互不再争吵打闹;或许我在爸爸身边可以给他一份支持;或许我把妈妈的痛苦接过来一些,妈妈就能快乐一些……
有个9岁的男孩子,半年来找各种理由不去学校上课,如学习压力大、作业太多、功课太难、同学不好相处、班主任太严肃等。妈妈带着孩子来做个案,通过系统排列的呈现很快就明白真相了:因为父亲的过错,父母离婚了。父亲重新组建了家庭,孩子跟妈妈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而且父母之间依然有很深的积怨。
在孩子的心里,如果爷爷奶奶都跟他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就相当于给父母重新在一起留下了可能性。他很快就会发现,只要自己学习有问题,父母就会互相埋怨、纠缠。结果孩子就不断地在学习上出问题,以此把父母紧紧牵连在一起,似乎可以满足孩子一家三口依然在一起的愿望。
有个17岁的女孩子,眼看着还有一年就要高考了,突然提出要搬出家去租房住。妈妈死活不同意,她干脆离家出走了。电话不接信息也不回,妈妈都要急疯了,到处找她。一周后,她又去学校上课了,老师询问后得知,她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在外面租了房子。
因为孩子坚决拒绝见自己的妈妈,爸爸又远在他乡,妈妈只能央求老师带着孩子来见我。
孩子在我面前哭得很伤心。她断断续续地告诉我:父母离婚后,父亲去了外地生活,并且重新组建了家庭,而母亲却一直生活在对父亲的仇恨当中无法自拔。前几年母亲几乎每天都要在自己面前骂父亲的无情无义。两年前知道父亲再婚后,母亲不再怨恨父亲,好像终于死心了,孩子以为妈妈从此就可以好好生活了。
可是,她完全没有想到,母亲突然把所有的关注都放在了她身上,拼命对女儿好,从早到晚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女儿的一举一动,随时都能够像弹簧一样跳起来,哪怕只是因为女儿喝牛奶的时间到了……
孩子哭着说:“老师,她真的就像精神出问题了一样,我好担心,她没有自己了,好像我就是她的全部生命。我真的好害怕,万一我去上大学了她怎么办?怎么活?我想逃离她的身边,让她像爸爸一样好好过自己的生活,否则,她活不好,我也永远活不好。我已经给她说了,如果她还要我回家让她侍候,我就彻底不上学了,待在家里满足她……”
我们经常都认为是孩子不争气、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却很少想到,或许正是因为我们在婚姻关系中情感匮乏,将情绪转移在孩子身上,以操控孩子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和价值感,那就真的是硬生生地拖住了孩子为自己的未来自由奋斗的脚步。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有责任意识,可是,如果作为父母,都不能很好地承担在家庭中的责任,经营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怎么能够指望给孩子做榜样示范呢?
有个小男孩的妈妈在我面前投诉:11岁的儿子在家里总是乱发脾气、大吼大叫,跟同学交往也有问题。结果孩子说:“你也总是大吼大叫地跟爸爸吵架,还摔东西……”
妈妈辩解:“老师,不是这样,我跟他爸爸很少吵架的……”孩子马上说:“这周都吵三次了。”妈妈呆望着儿子,无话可说。孩子在家庭关系里是敏感的接收器,无论父母说与不说,孩
子都能察觉出家庭氛围的所有变化。试想想,如果一个小孩子知道父母关系不好,他可能整天想着的事情都跟父母有关:要是父母不吵架就好了!爸爸的脾气为什么总是那么暴躁?妈妈少唠叨几句多好!他们真的会离婚吗?如此一来,孩子哪里还有心思学习?
曾经有个15岁的男孩子对我说:“我不想去上学了,成绩也不好,我妈妈没有钱供我上学。我要想办法报仇。我还想找个工作挣钱,帮助我妈妈。”
我说:“你小小年纪,要找谁报仇啊?”他硬硬地回答:“那个男人,就是我爸爸。”我问他:“要报什么仇呢?”他不安地扭动了一下身体,低头
考虑了好一会儿才回答我:“他不要我了,他跟别的女人结婚了,
就是我现在叫阿姨的那个女人。他太狠心,抛弃了我和妈妈。”我问他:“那你打算怎样报仇呢?”他胸有成竹地说:“杀死他的狗。我以前很讨厌他的狗,现
在已经跟它混熟了。等哪天我爸爸和那个女人不在家的时候,我就可以把狗骗出来,找个地方杀死它。我有个朋友说还可以卖狗肉呢。”
我说:“看来你已经计划好久了。可是,我觉得那条狗好无辜啊,它没有对你不好吧?”
他马上说:“因为我爸对他的狗都比对我好。”
我也马上问他:“是谁这样对你说的?”
他来不及防备,立刻回答:“我妈妈。我妈妈说他宁可养一条狗,也不愿意多给我一些抚养费。”说完又后悔了,感觉出卖了妈妈,顿了一下补充说,“我爷爷也说,他是个不负责任的人。”
男孩子的父母离婚多年,相互之间却一直没有放下怨恨。近年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更是为了孩子的抚养费问题吵来吵去:女方说现在孩子大了用钱的地方多,男方说她以养孩子为借口居心不良。两个人不能放下过去,经常拿孩子说事来延续他们之间的恶劣关系。
在这样的亲子关系里,孩子是缺失关爱的。妈妈把他送到我们这里来做心理辅导,目的是想让他好好学习,可是,这位妈妈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孩子处在这样畸形的亲人关系中,如何能够心无旁骛地学习?
孩子夹在相互指责、怨恨、纠缠不休的父母之间,不仅没有因为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而受到更多关爱保护,有意无意地,还被父母当成了可以要挟对方的筹码,或者攻击对方的武器。
他跟妈妈生活在一起,不可避免地迷失在妈妈无尽的怨恨和指责当中,年龄越大与父亲越对抗。虽然他也承认节假日去父亲那里的时候,父亲和继母对自己挺好的,但还是坚持说要报仇。
因为妈妈总是吵着跟他爸爸要更多的抚养费,又导致孩子认为妈妈没有钱,想退学早点儿工作挣钱帮助妈妈。可是,大人们往往意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个缺爱的孩子,依然深深地爱着自己纠结的父母。他用对抗父亲来表达着对妈妈的爱和维护,又带着“报仇”的心思经常去爸爸那里小住,表达他对爸爸的爱和忠诚,唯独没有对自己人生的清晰认识和规划。
父母总认为自己的事情跟孩子无关。可是,就像孩子的事情父母不能坐视不管一样,对于父母的事情,孩子也是非常敏感、关注的。
近有个16岁的女孩子不想上学了,父母急疯了:刚上高一就不想去了,以后怎么办?他们罗列了很多孩子从小到大的问题,给我证明孩子的不求上进。
可是,孩子在我面前,焦虑和担忧的全部都是父母之间恶劣的夫妻关系:爸爸在家里除了批评就是一言不发,妈妈总是歇斯底里、哭天喊地,姨妈们又向着妈妈从中搅和……从小生活在充满争吵的家庭里,她要承受爸爸对妈妈、对自己的不满意和批评,也要承受妈妈对爸爸、对自己的抱怨和指责。
父母又把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经常转移、投射在女儿身上,爸爸总是认为妻子照顾女儿不够周到,导致女儿的学习成绩太差。女孩说:“从小到大,爸爸对我都是非常失望的。”
妈妈总是认为女儿学习不够努力,才导致丈夫对自己不满意。女孩说:“从小到大,妈妈从来都对我没有满意过。”因此,在学校里,她对老师的看法和评价也特别敏感,越来越无法静心学习,注意力很难集中,甚至想过逃离家庭或者自杀……女孩对我说:“老师,我也很努力,也有成绩好的时候,比如上学期达到全年级前十名了,可是我爸妈还是不满意。现在成绩又掉下来了,我怎么努力都没有用,越来越不想上学了,提到学习就头疼。”
所有的孩子都想成为父母眼里好的孩子,而孩子有能力回报父母之爱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学习成绩优秀。
现实就是,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很难有满足的时候:80分不满意;孩子努力学习考了90分,父母还要孩子努力;孩子考了95分,父母还是觉得不够;孩子再努力考了99分,父母依然很遗憾;孩子真的考了100分,父母更加严厉地警告:一定要保持住哦!
经常有家长问我:我的孩子总说我不爱他,为什么?
孩子对父母的爱的需求是无限索取的,而且随时都在用各种方式验证“父母是不是真的爱我”。即使是很小的孩子,都有办法来验证爱的真实性。
比如不小心把玩具弄坏了,他不会因为怕挨骂就藏起来,而是拿到你面前展示:“妈妈,我把玩具弄坏了。”如果你说:“玩具坏了就不能玩了,好可惜!下次要小心一点哦。”他就会很满意,感觉妈妈是爱他并且包容他的。如果你批评他:“为什么不小心一点?再破坏玩具就不给你买新的了,多浪费钱啊。你这个孩子真不乖。”他就会很伤心,感觉在妈妈心里,玩具和钱比他更重要。
有一位经营玩具商店的学员,曾经给我描述在她的店里发生的让她有点震惊的一幕情景:三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在她的玩具店里,边看玩具边惊叹不已,突然一个小女孩说:“唉!你们看吧,我不看了。我看了也没有用,我妈妈是不会给我买的,她一点也不爱我。”另一个小女孩接着说:“我看还是可以看的,虽然我妈妈也不会给我买。她像你妈妈一样,一点也不爱我。”已经是两个小男孩妈妈的店主有点吃惊,注意看第三个孩子的反应,结果那个孩子说:“我是可以看的,如果我想要,我妈妈也会买给我的,虽然她像你们的妈妈一模一样,一点也不爱我。”
这位学员困惑地问我:晓红老师,究竟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呢?
在亲子沟通中,孩子内心渴望的是被爸爸妈妈“看见”。如果孩子观察到妈妈的眼睛总是没有看到他,就会怀疑妈妈是否真心爱他。所以,我们去拥抱、爱抚孩子或者说爱他的时候,要看着他的眼睛说或做,让他感受到你在认真看他、听他、感受他,此时此刻你在意的是他,那么,孩子就能充分感受到你的爱。
可是,我们很多父母眼里看不到孩子,因为眼里看到的都是孩子做得好的或者不好的事情:考试得了多少分?作业完成了没有?上课注意听讲了吗?有没有听老师的话?是不是跟同学闹矛盾了?放学有没有按时回家?衣服弄脏了没有?天冷了有没有加衣服?头发长了会不会影响学习?孩子早恋了怎么办?今天有没有偷偷玩手机?零花钱用到哪里去了?都跟哪些孩子交朋友?……
而孩子更想父母能够了解的是:你今天快乐吗?跟同学相处开心吗?在学校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可以讲给妈妈听听吗?你有什么新奇的想法和目标吗?……
世界是由人事物组成的,一样都不能少。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太过关注事物,甚至把事物放在了比生命更重要的位置上。如果在孩子那里,把孩子的成绩好坏看得比孩子更重要,孩子心里就会有爱的匮乏感,用多少物质满足都无法弥补。
有一位男士一直在预约我的咨询,两三个月后终于约到了。当我的助手通知他周五过来的时候,他提出能不能安排在周六,我的助手回复“周六老师又要讲课,所以只有周五有时间”,他居然说不能来了,因为周五他要上班。
要知道,他17岁的儿子已经患有比较严重的抑郁症,目前在乡下奶奶家里住着,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拒绝与人交流,拒绝洗头洗澡,浑身都已经发臭了,家人一点办法都没有。
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父亲,把一天的工作看得比儿子的健康更重要,才导致儿子变成现在的样子。
跟孩子的健康和生命相比,一天的工作真的很重要吗?
有一个12岁的女孩子被妈妈带来做心理咨询,因为孩子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好,可是跟老师和同学的关系都不好,一会儿说哪个老师不喜欢她,一会儿又说哪个同学故意说她坏话,来来去去都是孤独的一个人,变得越来越敏感计较。现在,面临小升初的关键期,她却不想去上学了,总说别人都讨厌她。
我跟女孩子单独交谈的时候,她先是什么话也不说,一个劲儿地默默掉眼泪,我说:“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你如果愿意,可以哭出声音。”她摇摇头,任由压抑的泪水默默地流。我又说:“我的时间很紧张的,有好多事情等着我处理,所以,你哭是可以的,从现在开始,只能哭五分钟,否则我就无法帮到你了。”她看了我一眼,继续哭。
五分钟之后,我说:“时间到了。”她果然马上停止了哭泣。由此可见,她从来就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
她声音小小地开始跟我交谈:爸爸是个军官,很少回家,回来了也不爱说话,总是很严肃地问她的成绩好不好;妈妈是个会计,工作很忙,只要求她学习好就行了,别的都不管她。
她从小到大学习成绩都很好,可是老师们并不喜欢她。有个老师还在课堂上说她太闷了,是不是脑子学傻了,结果同学们都哄堂大笑,气得她直发抖。
以前本来有两个离她家近的女孩子愿意跟她玩,可是现在都不跟她玩了,同学都说她的脾气很怪。我说:“那么你觉得自己脾气怪吗?”她想了想说:“我说的事情她们没有兴趣,她们说话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说什么。我也想跟她们说话的,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我在家里都是一个人,妈妈工作很忙,下班也会去跟别人逛街、玩耍。”
她还说自己在电脑上查过了,她肯定是得了抑郁症,后的结果都是要自杀的,所以现在上不上学都无所谓了。
通过了解,我知道这是一个妈妈守在身边也缺爱的孩子。后来我让孩子的妈妈进来,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她很清楚,可是孩子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以及现在的困扰,这位妈妈一无所知。
我引导她们母女俩做一个现场体验:妈妈坐在椅子上,女儿站在旁边喊“妈妈”。女儿看着妈妈,嘴唇颤抖了好一阵子才叫出口:“妈妈!”妈妈表情僵硬地看着女儿,没有回应。女儿再叫:“妈妈!”她犹豫了一下才回应:“哎。”女儿突然开始流泪,妈妈的眼睛瞪大了,女儿再叫:“妈妈!”她呆呆地看着女儿,依然回应:“哎。”就是这样,女儿哭得越来越厉害,断断续续地边哭边叫了六次“妈妈”,她连续回应了五次,就是没有动一下身体。我都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对她说:“你真是孩子的妈妈吗?孩子哭得这么厉害,叫妈妈叫得这么可怜,你都不能站起来抱她一下吗?”她这才站起身来,可以说是非常笨拙地抱了一下女儿,脸上的表情很平静,没有一点感动。
即使这样,对孩子来说,已经足够了。对于情绪受伤的孩子来说,妈妈的怀抱是好的疗愈。她被妈妈抱了之后,情绪变得很平静,非常配合地做完了后面的辅导,第二天去学校上课了。
后来在孩子初三的时候,学习压力很大,有点儿焦虑。因为成绩好又总是被老师时刻盯着,她更是感觉到压抑。有一次,老师说她的发型太怪了,不好看,她一生气就跟老师大吵了一架;过了两天课间操的时候,校长看到了也批评她发型太怪,她又跟校长吵了一架。校长很生气,让妈妈带她回家反省,她一赌气,又不去上学了。
过了两天她平静下来了,主动提出来要见我。正好我从外地讲课回来,在课程间隙给她安排了一次辅导。我问她额头边留着长长的刘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眼睛都遮起来了?她说好像自己的额头太宽了,想遮挡一下。
我跟她打趣说:“人家都说额头宽的人聪明,怪不得你的成绩一直这样好。现在可好,你不仅不感谢这个智慧的额头,还想把它遮挡起来,太忘恩负义了吧?”她也被逗笑了。我说:“不过我觉得,这样的发型确实够丑的,反而会吸引人特别关注你的额头,难怪会被老师和校长注意到。实际上,额头宽一点的女孩子梳一个马尾辫,又简单又大气,你要不要试试看?”她顺从地把头发扎起来了,我还现场给她拍照对比,她也觉得束发更好看。
只有在爱的呵护与关爱下,孩子才会带着充分的信赖和配合,那么,我们帮助孩子成长的指令,也会更加真正顺利、有效地落实在孩子身上。不被一些似懂非懂的事情干扰,有信赖的人在身边指导,孩子才能够专注自己的学习,勇敢探索未知的世界。
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创伤,大多数都是来自不良的亲子关系。父母希望孩子什么事都能按照自己的要求做,可是孩子的自身能力不足够。而反过来呢,孩子能够表达爱的方式,却是能够很好地完成父母的期望。亲子关系往往就是如此矛盾而纠结。
对于父母来说,我不满意你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而对于孩子来说,我不满意你们永远看不到我的努力和成绩……父母在孩子那里经常是只懂得负面强化,不愿意正面肯定。
孩子把事情做对了、做好了,父母就认为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一切OK,就不用说什么了,连句肯定都没有。
就像前面举例的这个女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父母觉得就足够了,至于你是否快乐,父母一点想要了解的意愿都没有。孩子没有做对、做好事情,父母就开始指责、批评、拼命地纠正……岂不知,在不对的事情那里,恰好起到了一个负面强化的作用,更容易导致孩子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这些不好的事情上。
如果小时候是孝顺懂事的“乖孩子”,总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和期望,努力表现成熟懂事的一面,那么作为一个小孩子,活泼好动、无拘无束的另一面就被压抑下去了。
成长过程中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优秀、懂事,相信“听话”等于“被爱”,依赖于父母的意见规划未来,无法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人生的选择。成年后,很容易把生活、工作中的不顺,归咎于父母的干涉。即使一直很顺利,也可能会因为从来没有按照自己的期望行事,从而对父母有怨气。
曾经有位女士在课程上问我,为什么自己的女儿硕士毕业在香港找了很好的工作,还会对父母说“活着没有意思”?我说“因为她从来没有按自己的期望”行事。她一下就明白了,但还是辩解了一句:“因为我和她爸爸都是搞教育的,所以……”
我说:“搞教育的,是可以在学校里教育你的学生,可是在家里,孩子应该首先是被父母爱的。如果你把她当作是你的学生一样,那么一个没有亲情连接的孩子,怎么可能会觉得生活有意义呢?”
是啊,作为老师,也没有权利在学生做人生选择的时候,强加自己的意愿,可是,作为父母,却可以利用老师的身份和优势,忽略孩子的个人意愿和感受,影响孩子的选择。做老师是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的,做父母却是无证上岗,把一件事的经验完全照搬在另外一件上,肯定不是很恰当的。
如果小时候是被忽视或者曾经有过分离创伤的,那么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被“看见”或照顾的创伤,就会让自己心里的某些部分停留在受伤的小孩状态,在父母或者权威面前,总是有一种委屈或受伤的情绪,时不时冒出来逆反一下,这是情绪投射,也是情绪报复。
如果小时候是被否定、被指责的孩子,成长过程中无法用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和爱,多数时候就会把原因归结在自己身上,认为自己不够好才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和爱,经常会显得无力、沮丧,在情感和人际关系中被动、敏感,容易受伤。
压抑隐藏的负面情绪长久积压,成年以后,虽然能够理解、接受事情背后正面的动机,比如父母用批评帮助孩子成长的方式,可是小时候的创伤一直在心里,所以,面对父母,常有愤怒情绪。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事物。我们自己已经明白,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做一个完美的人,那么,我们也要接受“父母并不完美”这个事实,慢慢学会放下过去,感恩生命的传承,真正接受父母本来的样子,在他们的经验里学习让自己成长得更好,更懂得做父母的意义。
同样,在孩子眼里,我们也不敢说自己是完美的父母。如果我们本身并不完美,更不可能要求孩子是完美的。
有一次在“快乐父母119”的课程中,一位男士很激动地提问:“老师,如果你辛辛苦苦培养孩子成长,为他做了很多事情,他现在才14岁,却变得跟你像仇人一样,怎么办?”
我说:“责任和爱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父母非常尽责任地给孩子吃好、喝好、穿好,教孩子认真学习、好好做人,可是,跟有没有情感的连接,真的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他说:“我们真的很爱他,可是他不理解,也不愿意去上学了,什么话都听不进去,还说要报复我们,我真的想不通……”一个大男人,当着所有人的面,难受哽咽得说不下去……
他的妻子和小儿子也在课堂上。小儿子才7岁,听课时候的表现,简直是远远超出年龄的成熟与懂事。他妻子说:“老师,我们现在所有的关注点都在大儿子身上,都根本顾不上小儿子,但是大儿子他一点都不接受,还说我们教育了他这样一个失败的儿子,又教育了弟弟这样一个成功的儿子。”
我说:“如果他这样说,就说明他心里有不公平感。你们觉得对他的关注更多,可是他觉得你们只盯着他的不好,对弟弟很宽松。”
她说:“是的,从小什么东西都要跟弟弟争,实际上他得到的都比弟弟多,他还是要争。我生他的时候很年轻,真的不懂得如何做妈妈,还经常觉得他是个负担……现在知道做错了,想要改变自己多帮助他,可是,他拒绝跟我们交流。”
通过几天的学习,孩子爸爸终于明白了亲子教育中自己的误区,他后来在课程里分享:“我从小就是被父母宠爱长大的,被照顾得很周到,我也想让孩子像我一样长大,真的是很溺爱他。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生意遇到了不好的状况,身上只有一万多块钱了,可是,孩子有什么需求,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完全满足他,要什么买什么……”他抹了好一阵子眼泪,又接着说,“我以为这样
就能够给孩子足够的爱,可是,通过几天的学习我才明白了,我根本没有了解过孩子真正的意愿和感受。”
是啊,再多的物质满足也不能代替真正的爱。而且孩子会一边不断索取物质的满足,一边又焦虑这是否能代表真正的爱。况且,以孩子的能力和经验,根本不懂得用更好的方式表达对爱的需求,结果就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反复用物质需求的满足与否,去验证父母是否真的爱自己。
比如说,孩子不断要求买新玩具,可是玩具到手了并不珍惜甚至只是过过手而已,并非真的想要玩这个玩具;比如孩子不停地要零花钱买零食,你又会发现很多零食他并不真喜欢吃,甚至会连包装都懒得撕开就扔一边去了……
所以,他要的不是这些东西或者零花钱,而是一遍遍透过这种方式在验证你是否爱他:得到满足了就很高兴,证明你是爱他的;没有得到满足就很受伤,你是不爱他的。
为什么会反复索取呢?因为,真正的缺失是心里的,得到满足的却是外在的,不管得到多少,心里爱的缺失依然存在,无论如何,无法用物质来取代,所以,才会反复地要求和索取。
曾经有一对大学教授夫妻,不知从哪里听说我到了他们所在的城市讲课,天上课就找到了上课地点。可是,那次的课程是一个专业技术课程,他们没有经过前面阶段的培训,不能进入课程学习。
而我都是白天讲课,晚上在做个案疗愈,根本没有时间跟他们交流。所以,他们在我的教室门外守了整整四天,在课程全部结束了以后才有机会跟我交流。
相信大家都猜到了,只有孩子身上发生的问题,才能使父母
如此焦虑和执着。他们说,女儿15岁,刚上高一,莫名其妙就不愿意去上学了,问什么都不说。他们去学校配合老师调查了好几次,没有发现有任何不对的地方,也没有早恋现象。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很懂事听话的,虽然性格内向,可是自己知道努力学习,经常学习到凌晨才会睡觉。我问他们:“你们对她的成绩满意吗?”他们迅速相互看了一眼,妻子犹豫了一下才说:“可以,她的成绩在班上一直排在前十名,老师也说她学习很努力的,她自己也想考得更好……”我打断她的话,说:“所以,你们对她的成绩并不满意,对吗?”丈夫低头不说话,妻子又犹豫了一会儿才说:“她没有考上重点班,班级前十,在年级都排到三百多名了,我们的目标是北大,至少前一百名才有希望……”我说:“你是说‘我们的目标’?究竟考上北大是女儿自己的目标,还是你们父母的目标呢?”这位妈妈说:“我和她爸爸都是北大毕业的,我们一直希望孩子也能考上北大,从小就给她灌输这样的概念,不断激励她把考上北大这个目标放在首位,她本人也是一直同意的……”
很显然,孩子被这个“我们的目标”压垮了,根本没有信心完成强加了父母意愿的目标,也没有足够的底气考上北大,完成父母的期望,表达对父母爱的回报,所以,干脆停下来不干了。
我在交流中了解到,身为大学教授的父母从来不打骂孩子。孩子在小学、初中一直都是成绩名列前茅,是父母的骄傲,也是整个家族的骄傲,甚至在亲戚朋友当中,都被当成了一个传说。所有人都坚定地相信,这一家人都会是骄傲的北大毕业生,是大家学习的楷模。
可是,在中考的时候,可能是压力大神经太紧张,女儿的成绩虽然考上了全市好的高中,却没有能够进入重点实验班。中考结束以后,孩子一个暑假都没有出门。
家长虽然失望,还是努力调整心态,尽量安慰孩子,只要成绩再像以前一样好,不在重点班也能考上北大。孩子也更加发奋努力地学习,成绩却无论如何都不能在全省的尖子生中脱颖而出了。
所以,自从升入高中,全家人都盯着孩子的分数。几乎每次考试成绩下来以后,孩子看到的都是父母失望的脸色,听到的都是父母忧郁的叹息,感觉到的都是家里冰冷僵硬的气氛……
孩子拼命地学习,每天都熬夜学习到凌晨。她多么想让父母的期望能够在她身上实现,可是,那个没有任何其他选择的目标,多年来已经变得像山一样沉重,把她压得喘不过气来。
她先是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后来连节假日也不愿意出门,更不愿意跟父母走亲访友,害怕别人问她的学习成绩。有一次去爷爷奶奶家吃饭,姑姑看她闷闷不乐,就安慰她说:“没有考上重点班也没有关系,我们家里有两个北大生了,你即使考不上北大也没有关系……”姑姑的话还没有说完,孩子就放声大哭着冲出门,而且坚持不坐车,就好像惩罚自己似的,硬是自己走了三公里路步行回家。
没有想到,孩子刚跨进家门,爸爸冷冷地看着她说了一句话:“你的软弱让我很失望,我们对你只有这一个要求。”然后转身回书房去了。妈妈有点心疼女儿,又怕心一软女儿更加松劲,看着泪流满面的女儿,叹息了一声,也转身走开了。
夫妻俩生着气,迷迷糊糊地睡到半夜,妈妈听到女儿还在客厅里哭泣,她忍不住想要去看看,可是丈夫拉住了她说:“你明白,她必须成功。”妈妈说到这件事的时候,哭得非常伤心,一个劲儿地念叨:“都怪你,都怪你,都怪你……”因为,从那天晚上开始,孩子有好长一段时间都不叫爸爸妈妈,每天默默地上学,默默
地回家,默默地写作业……直到一个月前的一天,她突然在晚饭桌上说了句:“我不去上学了。”然后回到自己房间把门反锁起来,无论父母怎样劝说、责骂、砸坏门锁进去打她,她都不吭一声,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如果不过去拖她过来,她连饭也不会吃。
后,孩子的爸爸强忍着泪水说:“或许,我们从一开始就错了,太自以为是了,根本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想到女儿,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真是觉得连自己的学生都无颜以对。如果能够重新来过,如果还有机会弥补,我一定不给她提任何成长的条件。”
试想一下,如果家长在亲子之爱里不再附加条件,如此懂事努力的孩子,又怎么可能让父母失望呢?如果父母能给孩子多一些选择的空间和权利,可能孩子更能轻松地专注于学习的精进,而不需要一直活在父母的期望里迷失自我。
成长本来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小树长成大树,只要有合适的土壤环境,外力的支持只是浇灌、修剪,它就会努力向上成长。但是,如果偏要剪断枝头限制它的自由生长,得到的一定是无法顶天立地的矮树丛;如果把它扭曲、塑造成我们想要的形状,得到的只能是改变了本来面目的观赏木;如果害怕长得慢拼命拔高它的尺寸,得到的很可能就是一棵渐渐失去生命力的枯木……
2.榜样的力量
有一次我从郑州结束课程,坐高铁到北京。有一家三口跟我在同一个商务舱里,他们家女儿只有两岁半,口齿伶俐,有样学样,特别可爱。
妈妈冲着爸爸喊:“别睡了,快到北京了。”小家伙放下手里的玩具,慢悠悠走过去,趴在爸爸身边说:“别睡了,快到北京了。”爸爸睁一下眼睛又闭上,说:“车还没有到站呢。”小女孩又转身对妈妈说:“车还没有到站呢。”妈妈打开箱子收拾东西。每放进去一件东西,小女孩再拿起来重新放一下。过了一会儿,妈妈说:“你别捣乱,过去收你的玩具。”她说:“车还没有到站呢。”一会儿,妈妈说:“快点把玩具拿过来,我要关箱子了。”她拿着玩具站在窗边,头也不回地回应妈妈:“车还没有到站呢。”妈妈无奈,说:“我要去洗手间,你去吗?”边慢慢走边回头看着女儿。小女孩慢悠悠地放下玩具,又重复了一遍妈妈的话:“我要去洗手间,你去吗?”她往前走了两步,一抬头看到妈妈背着双手,也有模有样地背起手跟着妈妈出去了……
模仿可能是人类自然本真的成长方式之一,无论是说话、走路,还是做事,孩子始终在身边成年人影响下,有意无意地通过模仿、学习,掌握生存、成长的基本能力,再慢慢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模式。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对象,也是一辈子的模仿对象。
女儿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去学校接她。在校门口,有很多家长在等候。我看到一个小男孩,一路飞奔着向妈妈冲过来,人还没有站稳,就开始满脸通红地给妈妈讲述学校里的事情,没想到,刚说了几句话,他的妈妈突然用四川话对孩子大吼一声:“说普通话!”那个孩子当时就蒙了,张口结舌地愣在那儿。一直到妈妈气哼哼地推过自行车,孩子眼泪汪汪地爬上车后座,母子俩骑车离
开,我再没有听到孩子说一句话。
我不知道那个妈妈基于什么样的目的,想让孩子学说普通话,我也相信背后一定有美好的动机。可是,且不论妈妈引导孩子的方式或态度有问题,从妈妈本人就说方言这件事情里,我们知道,家庭里并没有说普通话的环境支持,也不能很好地帮助孩子学习应用普通话。
曾经在一次企业培训课上,一位女士提问:“老师,我的孩子才一岁零九个月,脾气特别大,一生气就胡乱扔东西,请问老师这是什么原因?”
我说:“除了孩子,你家里还有谁在生气的时候乱扔东西?”结果,她听完以后就默默地坐下了。下课以后,她的领导告诉我,那位女士的夫妻感情非常不好,她经常在家里跟丈夫吵架、打架,家里的电视机都被摔坏好几个了。
从出生开始,孩子的所有行为,几乎都是需要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父母和身边的其他重要成人,往往是孩子容易模仿的对象。
曾经有个7岁的小男孩,被父母带来做心理辅导,因为他的破坏性特别强,经他手的东西几乎没有能够完整存在的,经常被老师和同学投诉。当时,他跟父母坐在我面前,双手环抱在胸前,一副很倔强的样子。妈妈越说越生气,还举例说:“就在昨天傍晚,我带他出去散步的时候,他居然对着街道边的路灯使劲踹……”没想到那个孩子突然插了一句:“那个路灯不亮了的,就是爸爸踹坏的。”父母一下愣住了……
或许对一个想要跟爸爸一样表现勇敢的小男孩来说,像爸爸一样大声地说话、像爸爸一样背着手走路、像爸爸一样在热天光着膀子、像爸爸一样爱指挥别人、像爸爸一样做冒险的事情等,都是一个勇敢的男子汉才有的表现。
那么,对一个想要跟妈妈一样表现爱美的小女孩来说,像妈妈一样娇气、像妈妈一样喜欢漂亮衣服、像妈妈一样梳好看的辫子、像妈妈一样爱照镜子、像妈妈一样珍藏一个“百宝箱”等等,都是一个爱美的女孩子应该具备的表现。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模仿似乎成了人类发展自然、本真的成长方式。因为个体在体验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发现,对于自己不懂、不会甚至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模仿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少费劲,更快速取得自己想要追求的价值。
有一次我去台湾讲课的时候,同机有七八个小学生,由两位老师带队去台湾参加一个游学项目。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小女孩正好坐在我身边,她是次坐飞机,很兴奋也很紧张,可是又要表现得矜持,努力忍着不问我太多问题。慢慢从初的慌乱不安中安静下来,她就开始观察我的一举一动并且模仿,我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我调整一下安全带,她也会调整一下;我拿杂志浏览,她也拿一本杂志翻来覆去地看,虽然杂志上都是成年人的文章,她看不太懂也没兴趣;我要果汁,她也要果汁;我要鸡肉饭,她也要鸡肉饭;我放下座椅睡觉,她也放下座椅睡觉;我睡醒了从包里取一本书,她也从书包里找一本书出来……真的非常有趣!
看到她的表现越来越稳定,我完全相信,等下一次搭乘飞机的时候,她都可以很自如地教别人如何做了。
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因为他们的思想很单纯,也没有经验性的思考、判断或质疑,只要感觉是对的或者好的,他们就能迅速做出同样的效果。因此,以身作则,应该是父母教养孩子容易有效果的方式之一。
但是,有的父母因为注重“获得”感,会教孩子一些“损人利己”的行为,认为这样是对自己孩子好的保护,却没有考虑到这样的行为是做了不好的榜样,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有一次我在自己的会场上开了一个大型公益课。因为是周六,有家长带了孩子过来。家长听课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在其他的工作室里绘画、在电脑上观看动画片或者做沙盘游戏。下课后,孩子还是舍不得离开,都挤在沙盘室里。
我看到一个小女孩拿了几个沙具,可是沙盘旁边都站着孩子,她的沙具没有位置可以放,便跑过来找妈妈。我正好路过看到了,就对她的妈妈说:“小会议室旁边还有一个沙盘,可以带她过去玩。”小女孩的妈妈答应了一声,可是,一抬头,突然发现一个小男孩离开沙盘去展示架上拿沙具,马上对女儿说:“你看他走开了,赶快去,赶快去占着位置。”我当时真的很生气,马上阻止了孩子,然后拿了一个小工具箱给孩子,对她说:“你去再找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然后我带你去那边的沙盘里摆,可以做一个非常漂亮的沙盘作品。”等孩子走开后,我严厉地批评了这位妈妈:“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你明明知道那个男孩还没有完成作品,为什么要教自己的孩子去争去抢呢?你教她的这个做法真的合适吗?一个学会了要去跟别人争抢利益的孩子,以后出去会受人欢迎吗?能够得到别人对她的尊重和支持吗?”
很多家长都在有意无意地进行“利益教育”,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就开始给他们灌输这样的信念: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一个好大学,以后找一个好工作;你一定不能比别人差,否则好机会都会被别人抢走了;你要积极去争取自己的利益,不能吃亏……
万事万物对每个人的存在都是公平的,如果我们教孩子用不正确的方式去“获得”利益,很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失去”——失去公平竞争、失去良好的人际关系、失去学习经验的机会、失去靠自己也能成功的信心和勇气……
我们对孩子所做的应该是“未来教育”,教会孩子未来人生中可以照顾自己、发挥潜能、建立成功快乐人生的能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以身作则,就是好的影响力。我们不能像微信段子里形容的亲子关系一样: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家长矫正孩子不良行为的做法,经常导致相反的效果,比如孩子在外面跟小朋友打架了,家长接到投诉拖过孩子就开打,边打边教训他:“让你再出去打人,让你再敢打人。”或许孩子一边哭一边在心里想:疼死我了,看来我打架还不够狠。那个可恶的小明害我挨打,下次见到他,我要打得更狠一点,让他也疼得哇哇大叫……
还有一些孩子的攻击性,来自于大人的“纵容”或“鼓励”。什么意思呢?对于有时候孩子无意中表现出来的错误言行,比如,孩子生气了胡乱骂人、打人,家长因为宠溺而忽略或包容,甚至觉得好玩,故意惹孩子重复错误的言行,导致孩子认为这样不是错误,或者如此发泄情绪是被允许的,从而固化成了不良行为习惯。
所以说,大人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模式,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如果发现孩子有模仿到错误的言行,要及时教会孩子正确的方式,让孩子学会分辨和避免再次发生。
当然,没有父母愿意做坏榜样,也不会有意误导孩子。我们还要了解一个重要的点:并非只有大人的错误言行孩子才会模仿。很多时候,孩子因为误读了大人的言行,也会模仿出错误的模式。
比如:大人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故意高声说话逗闹,孩子就学会了总是用大喊大叫的方式发出请求或要求满足;大人要安排孩子做其他事项,随手拿掉孩子手里的玩具扔在一边,孩子就认为可以随意从别人手里抢夺东西,并且对自己拥有的物品到处乱丢,不会有珍惜的感觉;大人喜欢把幼小胆怯的孩子从背后硬拉出来,强迫他叫叔叔阿姨,显示自家孩子的礼貌,而孩子以为让所有人都关注到自己,就是大人眼里的“好孩子、乖孩子”,结果变成了让人头疼的“人来疯”;大人整天手机不离手,孩子就会对手机游戏流连忘返……
我们往往会认为,只有小孩子才会模仿父母。实际上,即使已经成年,我们还是会在很多方面模仿父母:思考问题的模式、表达沟通的方式、行为表现的一致性,甚至像父母一样生病等。
因为,我们总是在内心深处坚信:“只有一样的,才是联结好的。”对于小孩子来说,重要的就是与父母有良好的联结,满足依赖、肯定和照顾的需求,获得被爱的安全感。
有一次课程里,一个7岁孩子的父母说,他们当初不懂得如何更好地教养老大,结果老大的行为习惯有很多问题,所以,现在很注意在老二这里多一些规则,比如,孩子用手机玩游戏的时间一周才有一次,一次半小时,而且他们还尽量给到老二更多的陪伴。谁知道孩子马上在旁边反驳:“你们没有陪伴我。你们总是说得好好的,回家来陪伴我,可是,一坐到我身边就拿起自己的手机玩,根本没有陪伴我。”父母尴尬地看着孩子,无言以对。
你看,父母害怕孩子玩手机游戏上瘾,特意规定了每周只能玩一次,每次只有半个小时。可是,自己又每天在孩子面前痴迷地看着手机。这是现代版“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或许孩子心里的不服气就在这里:你们拼命给我说玩手机不好,会影响健康和学习,却又在我面前拼命玩手机,证明手机真的非常有趣。
父母经常会塞很多书在孩子手里,告诉孩子书本是人生的精神食粮,好好读书才有好的前途,自己却守在电视、电脑前面离不开,或者手机不离手。
曾经在上海的一次课程中,我建议大家上课时把手机关机了,好中午休息的时候都不要打开,坚持到下午课程结束。结果下午上课时一问他们,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没有坚持住,中午吃饭时就把手机打开了。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位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太喜欢吃甜食了,这样对身体健康不利,可是怎么说孩子都不听。后来她想到,儿子对当地的一个智者很佩服,就带着儿子去找那个智者,希望他对儿子说不要吃甜食了。
智者听完妈妈的话,认真思考了一会儿,对那个满脸充满殷切希望看着他的孩子说:“孩子,你过一周再来吧。”一周后,妈妈带着孩子又来了,智者看着孩子,还是同样的一句话:“孩子,你过一周再来吧。”
就是这样,连续几周都是同样的一句话,直到有一次再来的时候,智者的话改变了,他看着孩子,认真地对孩子说:“孩子,真的不要再吃甜食了。”孩子马上回应说:“好的。”孩子妈妈特别想不通: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呢?智者说:“因为我也喜欢吃甜食,虽然想改掉这个习惯,却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去改变。我以为,一周的时间就足够我改变了,可是很
显然,我根本没有想到,会用这么长的时间才能改掉吃甜食的习惯。”
就像前面所说的,我们没有的东西根本无法给到别人。古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智者之所以能够成为智者,正是因为他们可以自信坚定地做给你看——原来人生可以用这样的状态活出更好的效果。
《论语》里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能够以身作则,远远大于给孩子讲很多的道理。
那么,父母在生活中,主要从哪些方面给孩子做榜样,才能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呢?
一、人际沟通
孩子总是从家里先学会如何进行人际沟通,如何使用交流、沟通的语言。以前有个家长带孩子到我这里来辅导,原因是刚上小学的儿子喜欢说粗话,很难纠正。结果孩子当场表示委屈:“你们也总是用粗话吼我呢!”
辅导结束后,我布置了家庭作业,接下来的一周看看家里共同改正的情况如何。一周后孩子跟妈妈再来咨询室,快乐得像小鸟一样飞进来,还不断地催促妈妈把家庭作业拿出来……相信你们已经猜到了,孩子做得远远比父母还好。
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讲话,一定要注意措辞和尊重,尤其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避免孩子模仿父母或者受到不良影响。
一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女孩,跟同学闹矛盾,居然偷偷把同学的水杯盖子拧松,再放回同学的书包,结果书本都被浸湿了……老师和对方家长特别想不通,才6岁的孩子,怎么会做出如此恶意
伤害别人的事呢?
被家长狠狠打了一顿的孩子,在我面前很胆怯,不怎么说话。我看到她摆出来的沙盘画面,知道父母在我面前说谎了——夫妻关系应该是非常糟糕的,而不是他们所说的“很好呀”。于是,我直接问孩子:“爸爸妈妈平常在家里生气吵架以后,是爸爸先去破坏妈妈的东西,还是妈妈先去破坏爸爸的东西?”
她想了一会儿说:“有一次爸爸很生气,偷偷把妈妈的牙刷掰断了,他们两个就打架了,妈妈受伤了。前天,妈妈还把爸爸的衬衣扔在地上使劲踩,我都看到了,没有告诉爸爸……”
所以,孩子在家庭环境里没有学会好的沟通方式,在社会环境里也不懂得如何跟他人处好关系。而人际互动和沟通的障碍,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阴影,让他们常常无法很好地融入团体,也很难信任他人,变得越来越敏感、封闭、自卑、攻击性强。
二、读书学习
我们不能总是讲孩子不爱学习,却从来不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从离开校园开始,就把学习这件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环境熏陶非常重要,所以才会有所谓的“书香世家”。
太多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问如何才能使孩子爱上学习。如果我们建议家长来学习亲子关系教育的相关内容和技巧,家长的反应往往是:孩子有问题,我为什么要来学习?
孩子不是自己带着问题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刚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所有的人生色彩,都与我们成年人的有意涂写和无意挥洒有关。所以,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
有个13岁的女孩子不愿意去上学了,整天在家戴个耳机摇头晃脑地听歌曲,不管父母在家里说什么话、讲什么理,反正她都没有听进去,等于白费口舌。
她给我的理由就是:妈妈被单位裁员以后,不找新的工作也不学习,每天都出去跟朋友打麻将,给她说什么她都不懂;爸爸一个人工作很辛苦,脾气很大,每天下班回来也不好好说话,除了跟妈妈吵架,就是对着我吼“学习,学习,学习”……
这孩子后请求我:“老师,我刚才看到你们的教室了,里面有很多叔叔阿姨学习心理学呢。你让我妈妈也来学习吧,可能她学习了心理学,就懂得我和爸爸的心理了,就能把家里搞好了……”
当然,也有家长会说:“我工作了一天好辛苦,回家又要做饭又要照顾老人还要督促孩子学习,哪里有时间看书看报啊?”那么可以跟孩子共同学习,而且这种学习方法还能直接帮助孩子提升成绩。
这也是我在“快乐父母119”课程里讲过的,帮助孩子有效记忆的秘诀之一:只要在周一至周五,每天抽一点时间,听孩子给你讲讲他在学校里学到的主要内容,哪怕每个学科只讲几分钟,就能让孩子在讲述的过程中,一面复习提炼了当天的功课,一面又感受到了父母对他的倾听、陪伴和共同学习的乐趣。
更重要的是,我们帮孩子把白天通过意识学习记忆的内容,睡前挑出重点内容复习一遍,能促进潜意识在睡觉以后继续加深记忆。
家长们想想看:作为孩子的榜样,你给孩子留下了爱学习的印象了吗?如果没有,从现在开始,不管自己的学习能力如何,哪怕是每天在孩子身边拿一张报纸看看,读书看报的行为和形象,在孩子那里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如果想让孩子爱上学习,那么就和孩子一起来学习吧。
三、德行修养
我们常说“厚德载物”,跟世间人、事、物的连接,需要从小到大良善方面的修为。父母在做,孩子在看。公交、地铁上你会给老人让座,孩子也就学会懂得给老人让座。你孝敬自己的父母,孩子长大也会孝敬你。你出去注重维护环境卫生,孩子从小就有环保意识。你对人有礼貌,孩子也会尊重他人……
有一次在课程中,一个妈妈带着8岁的孩子来上课。孩子在课间看到很多叔叔阿姨都在喝咖啡,也找妈妈要喝咖啡。妈妈赶快拿了一个纸杯,把自己泡好的咖啡给孩子倒了一些。没有想到,孩子喝了一口皱着眉头说:“嗯,不好喝,太苦了。”居然顺手就把纸杯丢出去了。旁边的人吓了一跳,都惊呼着躲开了。妈妈一边大声呵斥孩子,一边拿了一包纸巾开始擦地毯上的咖啡渍……让所有人更没有想到的是,她居然一边擦拭地毯,一边顺手把脏纸团全都抛到了附近的墙边……不难想象,正是妈妈平常的所作所为,让孩子跟着学会了随手乱丢垃圾,而且根本没有顾及他人的感受。
所以,为人父母,在我们的身边,始终有孩子纯净的眼睛在观察着我们的一举一动,然后模仿、学习,感受过程并因此获得结果。家长要从小事做起,教会孩子正确的、与人为善的行为。付出了总会有回报的。耐心引导和示范,孩子一定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诚实守信
孩子非常在意家长答应他们的事情,他们会期盼你的兑现,并且会记忆很久。如果父母经常说谎,那么孩子也会对你说谎。没把握的事情不要轻易答应,答应了就一定要兑现。
在一次课程中,一位男士迟到了,还大摇大摆地走到前排,理所当然地指挥别人让一让,挤到了中间的一个空位上。正是早晨的答疑时间,他很快抢到了话筒提问:“晓红老师,我儿子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拖拖拉拉,早晨还爱睡懒觉,每天他妈妈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把他从床上拉起来,请问这种情况如何纠正他?”我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儿才说话:“我一直在考虑怎样回答你的问题,才不会让你太难堪,可是我想来想去都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直说了。我想请问你,我们是九点上课,你为什么会拖拖拉拉地快九点半了才走进来,还能理直气壮地挤到前排就座,甚至还敢抢话筒提问题?”全场哄堂大笑,他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们经常会抱怨孩子做事拖拉,不按时完成作业,那么父母应该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经常拖拖拉拉不守时。孩子是父母面前明亮的镜子,如果父母以身作则先做好了,孩子自然也会做好。
五、生活习惯
好习惯等于好人生,有一个好习惯非常非常重要。如果父母把每天的生活打理得井然有序,那么孩子做起事来也会很有章法。如果父母的生活一团糟,孩子肯定会每天都在找东西。
前几天看到一篇写亲子关系的文章,其中有段话写得很好:
父母艰辛,孩子就学会珍惜;
父母勤奋,孩子就明白了努力;
父母冷静,孩子就学会观察;
父母认真,孩子就能学会方法;
父母尽责,孩子就明白做人要担当;父母宽容,孩子眼里计较的事就少了;父母开怀,孩子眼里快乐的事就多了;父母仁爱,孩子的心一定是宽广善良充满阳光。
有一位妈妈带着12岁的女儿来到课程中,并且申请做一个家庭系统排列的个案。主要的诉求是:12岁的女儿有抑郁症,经常拿美工刀划自己的手腕,行为举止和言语表达都不成熟,还会说一些要自杀、不想活了之类的话。
孩子在课程中,总是塞一副耳机,不是拿着手机入迷地看,就
是跟别人不断地说一些很偏执吓人的话,比如:“你看我的手腕,你猜我都是用什么刀划的?“我有几个朋友,我们都是抑郁症,我们经常拿着美工刀玩
耍,轮流划自己的手腕,都说不想活了。“我想杀死我以前的朋友。我们本来关系很好,可是考上初中
以后她不跟我玩了,她背叛了我。“我跟这个朋友,反正不是她死就是我死。”当然,大家都明白这个孩子是有问题的孩子,想法偏执而且
敏感多疑。可是听到她妈妈的分享,你就知道问题又是出在家长身上。这个妈妈在课程中讨论、分享的时候说:“我没有朋友。因为我觉得别人总是会背叛我,不会真心跟我交朋友,所以,我不相信别人,我喜欢一个人……”
所有在场的人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妈妈就认为别人都会背叛她,所以她的女儿才会对朋友的疏远有如此的反应。我经常在讲课的时候说,在家庭系统的亲子关系里,孩子常常会一边对抗着父母,一边又把父母说的话毫无保留地全盘收进心
里。
他对抗的是父母一成不变的教养态度或模式,对抗的是父母对孩子武断霸道的操控,对抗的是父母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期望,对抗的是父母不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做法,等等。可是,基于生命中对父母的忠诚和爱,孩子又会下意识地把父母的话收进去,有意无意地影响到自己的方方面面。
这样的情况,在我们成年人的身上也常常会有一些典型表现。比如,一个女孩子爱上了一个男孩子,父母觉得男孩子不够好,坚决反对,可是女孩子坚持自己的爱情,跟男孩子结婚成家。奇怪的是,结婚以后真的就会越过越不好。就好像为了证明女孩子父母的正确一样,男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不足,在女人看来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结果导致关系障碍甚至以离婚收场。
真的是父母看得特别准呢,还是男人结婚以后变坏了呢?都不见得正确。或许,正是女孩子在对抗父母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收进去了父母说对方不够好的话,才变得特别敏感计较,只要发现一点不如意的地方,本能地就会去对应父母当初说的话,使不好的那些部分变得更加明显和夸张。
因此,你会发现在生活中,如果父母在孩子眼前呈现出来的都是比较悲苦的人生,那么,不管孩子如何能干如何富有,都会让自己的人生某些方面变得很悲苦……
因为在孩子心里总有一个信念:只有一样的才是能够连接得好的,所以我要变得像我的爸爸妈妈一样,不管是好的部分还是差的部分,只有这样,我才能够跟爸爸妈妈有更好的关系连接。
有位女士认为自己的家庭生活不幸福。因为工作的关系,夫妻俩只能两地分居,丈夫经常是一两周才能回来一次,她觉得丈夫对家庭的支持不够,一直觉得孩子缺少父爱。
我问她:“他是不愿意回来工作呢,还是必须在外地工作?”
她说:“我在家管两个孩子,没有上班,他在外地工作收入高。”
我说:“那么如果让你做个选择,你是希望他回来工作,宁可收入少一些也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还是像现在这样,虽然一两周回来一次,可是收入更高一些?”
她说:“肯定是收入高一些。就他一个人挣钱,我们要养两个孩子,家里的开销还是很大的。”
我说:“你说他对家里的支持不够,现在又说是他一个人挣钱养家,那么经济支持是足够的。回家以后的表现呢?他会帮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事务吗?会陪伴孩子吗?”
她说:“可能就是因为经常不在家,他想补偿吧,回来以后他就把家务全包了,接送孩子、管孩子学习这些都是他做,也愿意陪孩子玩,每次回来孩子都特别高兴……”
我问她:“那么你所说的孩子缺少父爱,就很不客观喽。”
她辩解说:“因为他不能天天在家,孩子也说爸爸不爱他们……”
我说:“好,我们来分析一下你刚才说的三个问题:一、两地分居是为了有更高的收入,你是愿意的;二、他挣钱养家,回家又能够包办家务来补偿,还愿意陪伴孩子,支持也足够;三、孩子特别高兴爸爸回家会陪伴他们,同时又说爸爸不爱他们,实际只是单纯地从妈妈这里接收了‘因为爸爸不能天天在家,所以对家庭支持不够’这个信息而做出的反应,并不是孩子自己真实的感觉。你觉得对吗?”她愣在那里,半天才反应过来,点头表示同意。
孩子在12岁以前,更在意妈妈是否每天都陪伴在身边。只要爸爸在家的时候,愿意陪伴他们、肯定他们,就足够了。可是这个妈妈有意无意地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感觉,影响到了孩子对父爱的真实判断。
课间的时候,她还是觉得自己委屈,对身边的一个学员说:“你怎么那么阳光快乐啊?我怎么就觉得命这么苦呢?”没想到这位学员直接给怼回去了:“我哭的时候不会让你看到。”
她不知道,跟她坐在一起的这位学员,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女企业家,在国内国外都有公司和企业。后来,这位女企业家跟我分享的时候说:
“我是从我的父亲那里学习到的坚强和乐观,我父亲是改革开放后批出来做生意的人,是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别人眼里看到的只是我们的企业越做越大,挣钱越来越多,可是他们看不到的,是我们创业时候的艰辛。
“那时候我们兄弟姐妹还小,生活艰难,父亲出来打拼,是想让全家过上好日子。所有的事情都是亲力亲为,跟工人同吃同住。我们几个孩子也是一边上学,一边要跟着父母住在库房里扛大包。那时候真是苦,也累得哭过……
“可是,我父亲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是:‘哭有什么用,干就是了。说有什么用,干就是了。’我觉得父亲就是我们人生的榜样:坚强、积极、乐观,哭也在背后哭,想要过好的生活只能靠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咬着牙也要坚持到底……”
正是因为有父亲这个榜样,一直用正向积极的力量引导孩子,所以,他们兄弟姐妹都在各行各业非常优秀和成功。
我们为人父母,都应该像这位父亲一样,给孩子做真正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3.父母关系
一个14岁的男孩子休学在家,理由是现在学校里的教育体制很不合理,太摧残人的天性。所以,他不打算去学校了,准备在家里自学成才。不管是老师劝还是家长骂,无论如何不愿意去学校。
后来,他妈妈经朋友介绍,带着孩子从外地来上我的课程,一上课就迫不及待地咨询孩子的问题。我问她孩子是哪一个,她说:“他没有来。因为他不愿意出门,我就说带他去旅游,想办法把他骗来了,结果来了以后他一听是上课,就非常抵触,躲在宾馆房间里不出来。早晨我劝了他半天也不管用,他还说我肯定是遇到了像我一样的骗子,才跑来外地交钱上课,把我气得不行。”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她也不好意思地跟着笑。笑够了,我问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如何,她说:“成绩和人际关系都是挺好的,特别是学习成绩,一直都没怎么让家长操过心,老师也很喜欢他,也有要好的朋友。本来休学在家一周后,他有一个好朋友来劝他,他又去了学校一天,老师也说一切正常,放学回来我问他怎样,他也说很好,我就去做饭了。做好了饭等他爸爸回来,总也不回来,打电话也不接,我很生气,就叫儿子过来跟我先吃饭。吃着饭我问他作业多不多,他突然就很生气,恶声恶气地说:‘明天我又不去上学,做什么作业?’我一听就傻了:这不是才上了一天课,刚才都说得
好好的,为什么又不去了?结果他直接扔下碗筷回到房间把门一反锁,怎么叫都不开门,就这样,一直在家里待着都快一年了。”
我说:“哦,我现在知道孩子不去上学的原因了,是因为你们家庭关系的不和谐。你们夫妻俩的关系这几年一直都不太好,对不对?现在已经很严重了吗?”她没有说话,却情不自禁地连连点头。我接着说:“所以,先不管孩子愿不愿意来上课,关键是你们家长也要学习成长,处理好家庭里的关系,不要让孩子也纠缠其中,无法安心做自己的事情。往往在分裂的夫妻关系里,大人觉得自己情感不顺非常痛苦,岂不知无辜的孩子夹在中间更是痛苦。”她边听边不停地抹眼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下课以后,她告诉我,夫妻俩闹了好几年时间了,吵也吵过、打也打过,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这两年更是长期冷战。夫妻俩已经分房睡两年多了,半年前签好了离婚协议,准备再坚持两年,等孩子一考上高中,马上就去办理离婚手续,这些事都一直瞒着孩子。我说:“你们真是太小看孩子的智商和感觉了。你以为孩子真不知道啊?那么聪明的孩子,他早就知道了,所以才不去上学。”她说:“不可能吧,我们在孩子面前一直尽量克制自己,很少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害怕对孩子影响不好,孩子也从来没有问过。”我说:“哪个孩子愿意自己的父母离婚呢?他再怀疑这件事情都不会问的,因为害怕得到证实。父母离婚了,他该如何选择?选择了妈妈等于背叛了爸爸,选择了爸爸又等于背叛了妈妈,这种选择性的痛苦并不亚于父母离婚的痛苦。无法证实,心里又不踏实,那么对孩子来说,好的办法就是放弃自己学习的事情,回家守着父母,甚至用自己表现不好的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力,避免坏的结果发
生。”
我教了她一些跟孩子沟通的方法,让她下课后回到房间先对儿子道歉,说自己不应该把他骗到这里来。儿子听了,抵触情绪明显减少,顺从地跟妈妈出去吃了晚饭,回来后还主动给妈妈讲了他正在看的书里的故事。
晚上睡觉前,妈妈对孩子说:“儿子,今天上课的时候,老师说我和你爸爸太小看你的智商和感觉了……”孩子的笑容一下消失了,敏感地接话:“你想说什么?”她愣了一下,硬着头皮继续说:“妈妈要认真严肃地告诉你一件事情,是关于我和你爸爸的事情……”孩子直接打断了她的话:“你们要离婚了吗?”她只好承认:“是的,我们一直瞒着你,不想你受到影响,可是今天晓红老师说你这么聪明的孩子,肯定早就猜到了。不过你放心,我和你爸现在都不吵架了,我们已经签好了协议,等你考上高中再去办理手续。”儿子听了以后,长出了一口气,又放松地伸了个懒腰,说:“离婚就离婚嘛,反正你们也过不到一块儿去,不用非要等我考上高中。我现在又不是小孩子,你们还不如一个没有见过面的老师了解我。你不要太贪心了,把出租的旧房子收回来,你和我爸一人住一套吧。你住旧房子也行,我陪你。”这个妈妈感动得哭了好久。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孩子也跟着妈妈起床了,他说:“我也想去听一下你们的课,见识一下晓红老师和你说的好学问。”
上了一天课,我过去逗他:“帅哥,见识了一天有没有后悔?”他红着脸连声说:“没有没有,我觉得挺有意思。”
在我20年的心理咨询培训工作中,接触了很多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我发现,很多时候,并非孩子本身意识不清分裂了,而是因为他身边的重要关系分裂了。
比如,爸爸妈妈关系不好,经常在家里吵架打架,可怜的孩子又害怕又无助,想帮也帮不上父母,就只能在心里“做工作”了:上课的时候或许在想,今天回家后爸爸妈妈会不会又吵架;写作业的时候也在想,如果爸爸脾气不是那么暴躁该多好;跟小朋友玩耍时又在想,如果他们知道了我爸爸妈妈总在打架怎么办;回家的路上还在想,如果妈妈不要总是唠叨,惹得爸爸不高兴该多好……
就是这样,慢慢、慢慢地,他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脑子里全是爸爸妈妈的事情,结果把真正的自己一点点丢了,自我意识都不清晰了,当然就会迷茫或者无精打采、自言自语、莫名亢奋,甚至情绪不稳、妄想被害……后变成被恶劣的家庭关系塑造出来的、年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在那一次的课程里,有一位大学老师听到我讲的这些话,非常吃惊地想到自己儿子的所作所为很可能也是他们糟糕的夫妻关系造成的。她给大家分享说:“我13岁的孩子,本来从小很听话的,后来就变得越来越不积极,越来越没有学习的动力。成绩也是非常不稳定,可以突然升上去考前几名,也可以突然掉下来考倒数几名……刚才老师说孩子会用自己的不好表现,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我仔细回想了一下,他这学期几次成绩很差的时间,好像真的都是我们夫妻俩闹矛盾特别厉害的时间。现在真的是越想越可怕,这么多年,我们都从来没有注意过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老师,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我说:“别闹了,好好过日子!”
她老老实实地回答:“是,知道了,以后不敢闹了,谢谢老师!”不过她还是有点怀疑,犹豫了一下又说,“老师,你说真这么神奇吗?父母关系好了,他的成绩马上就提升了;父母关系不好了,他的成绩马上降下来了——我的意思是说,他真的能做到吗?”
我给所有人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案例:
曾经在我的课程中,有一位男士,是非常优秀的大学老师,他给大家分享过一件自己青少年时期叛逆的事情:从小到大,父母对他的期望值一直都很高,总希望他永远都能考名。他没有考好的时候,父母会追问分是多少,前面有几名;考了第三名,会追问前面两个人是谁;考了第二名,会追问名是谁,他差人家几分;考了名也会追着说“千万不能骄傲,一定要保持住”。
父母的高要求和高期望,让他很受伤很生气。初中的时候,他突然有一天决定,以后只考第二名——不用努力保持名,也不会太靠后让父母失望。果然,从此以后,只要考试,他一定是班上的第二名,到了高中也是如此,进了大学居然还能做到。
这件事情,直到现在,在他的同学和老师眼里,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迹”。别人无论如何想不通,从初中到大学,一直保持第二名,他是怎么做到的?简直太牛太牛了。
他对我们说:“我也不知道,开始可能就是为了跟父母赌气吧:就不考,偏偏考第二,看看你们会把我怎么样,如果你们还不满意,我就继续考第二……”结果他真的做到了,而且能够维持那么多年。相信很多人都同意,这真的是“奇迹”!
在我辅导过的个案中,类似的案例很多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与孩子对父母的爱往往是对等的,父母认为自己可以为了孩子牺牲生命,可是孩子为了父母,也可以上刀山、下火海。
孩子们在这个铁三角亲子关系里,紧密地关注着父母的一举一动,因为,对于需要依赖父母支持才能好好成长的孩子来说,任何一点不和谐的因素,都会威胁到他在家庭关系里的安全感。
我曾多次在课程里讲过一个案例,每次讲述,都能够带给在场的人深深的触动。
这是一个两岁九个月孩子的故事。
我去一个城市讲“快乐父母119”亲子教育课程,有一位女士告诉我,她跟丈夫的关系已经非常糟糕,正准备要离婚。孩子才两岁多,她想多学习一些亲子课程,以后教育女儿的时候更有效果。
我对她说:“你很爱自己的小女儿,肯定也愿意为她做更多的事情。能够结婚成为一家人并不容易,说离婚却是很容易的事。孩子还那么小,你应该想一想,为了不离婚,还可以做些什么。只要愿意学习改变,就会有一些新的方法。如果努力了还是没有办法在一起,也要想到孩子在中间,即使离婚了,因为孩子,你们永远有一份连接,所以,为了孩子,也要尽量做到好聚好散。”
过了三个月,我再去那个城市讲课的时候,她又出现在我的课堂中,并且告诉我,她已经离婚了。她说:“老师,我真的努力了,可能是问题积累太久了,已经没有办法再回到以前。不过,我按照您说的,后没有再吵架、纠缠,尽量做到了好聚好散,和平分手了。”
我安慰她说:“既然已经离婚了,就多看看未来吧。孩子还小,你要好好安排生活和工作,尽量减少离婚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上课地点是一个长方形的会议室,我们用了三分之二的场地,主办方在中间用一个大屏风做了隔断。
第三天是周六,她两岁九个月的孩子没有去幼儿园,跟着妈妈来上课。妈妈肯定给女儿认真讲过了规则,所以孩子很听话。我们上课的时候,她就会到屏风后面去玩自己的玩具、画画、贴画;下课的时候就跑到前面来找妈妈玩,旁边的叔叔阿姨也很喜欢她。
课程中间,我让大家做一个书面练习。孩子没有听到我讲课的声音,以为下课了,马上从后面跑过来找妈妈。妈妈对她说:“还没有下课呢,赶快过去自己玩。”她很失望,又抬头看看周围,叔叔阿姨们都在低头做练习,也没有人理她。当她看到我在讲台前面巡看学员的练习时,就慢慢绕过人群朝我走过来。
我发现她的意图后,就站定了等她过来。小孩子走路很好玩,她不会直接走捷径,而是一面不断看着我,一面在座位之间绕来绕去。终于绕到了我面前,抬起小脸看着我,奶声奶气地说:“老师,你陪我玩一会儿嘛。”我说:“好吧。”我把手一伸,她立刻把小手放在我手里,带着我往会场的屏风后面走去。我问她:“你在玩什么呀?”她说:“我在玩贴画。”走近一看,地上已经有个被贴了一半的动物造型——至今我都不知道是公鸡还是孔雀——色彩非常艳丽。我说:“哇!好漂亮!你会做这么漂亮的贴画,谁教你的啊?我都不会贴哦。”她好骄傲地说:“我妈妈教我的。”我说:“你妈妈好爱你哦,教你贴这么漂亮的贴画,对不对?”她很高兴,欢快地回应:“对!”她蹲下身去拿了一片贴画,突然抬起头来对我说:“老师,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
我知道她在平衡爸爸妈妈对她的爱,因为我刚才说了妈妈好爱她,她当然很想让我知道,爸爸也很爱她。所以我赞同她说:“是啊,你爸爸也好爱你哦,给你买了这么漂亮的贴画,对不对?”她点头回应我说:“对!”然后低下头去贴了一片,又仰起了小脸专注地看着我。我心头一震。你们知道吗?我次在一个两岁九个月的孩子脸上,看到了满脸、满眼的忧伤,真的是忧伤。她的声音低了好多,悠悠地说:“可是,老师,他们两个分开了。”我也慢慢地回应,试图让她听得明白一些,我说:“是啊,他们两个分
开了,可是,他们还是好爱、好爱他们的宝贝女儿,所以爸爸给你买了这么漂亮的贴画,妈妈还教你贴这么漂亮的贴画,对不对?”她的声音不再带任何感情色彩,低声回应:“对。”她低下头去贴了一片,又抬起头来了:“老师,他们两个老吵架。”我说:“是啊,他们两个老吵架,就不快乐,现在分开了,就快乐了。他们快乐了,就更爱他们的小宝贝了,所以才给你买这么漂亮的贴画,教你贴这么漂亮的贴画,对不对?”她低下头去默默地贴画,我一直都不能确定她是否回应了我……
后来我告诉孩子妈妈的时候,她都惊呆了,流着泪一个劲儿问我怎么办。孩子的妈妈告诉我,家里人根本没有告诉她父母离婚的事。孩子爸爸本来就常出差,离婚以后还没有找到住处,出差回来依然会回到这个家陪伴孩子。他们还特意商量了一下:也不能瞒一辈子,究竟什么时候告诉孩子呢?后孩子的爸爸建议,等孩子四五岁以后再告诉她真相……
我经常对家长朋友们说,孩子是家里敏感的接收器。很多事情,即使父母不说,孩子也能够感知到问题的存在。
这就是父母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哪怕是如此小小的人儿,你不告诉她,她都能感应到父母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都会在小小的心里留下一团阴影,因此变得忧伤而无奈。
所以,夫妻之间的不和谐情况,比如吵架、打架,千万不能被孩子看到太多,否则他们的不安情绪会远远大过我们的想象。
有个7岁小女孩跟妈妈来上课。她妈妈说孩子现在越大越黏人,总是跟在妈妈身边,一刻都不想离开,只要爸爸靠近她就驱赶:“爸爸,这里没有你什么事,走开,赶快走开。”这次听到妈妈要来上课,死活都要跟着来。没有办法,妈妈只好在老师那里帮她请了两天假,带着她来上课了。
女孩子特别喜欢下课的时候往我身边凑,可是我身边总有一些学员在咨询问题,她也插不上话,就挤来挤去地听我们都在说什么。一开始大家都没有在意,后来我就发现,她看着我的时候眼睛里有内容。第三天上午课间的时候,我对跟她一样凑过来的几个学员说:“不好意思,这孩子在我身边挤了几天了,我想跟她聊聊。”她好开心,一下冲到了前面。看到叔叔阿姨都退开了,她走近我身边,迅速往身后扫了一眼,压低声音说:“老师,我妈妈想杀死我爸爸。”我以为听错了:“我好像……没有听清楚。”她马上凑得更近,依然压低声音说:“老师,我妈妈想杀死我爸爸。”我听清楚了,仔细地看着她的眼睛,知道她没有说谎,想了想,对她说:“去,叫你妈妈过来。”她立马爽快地说:“好的。”那表现好像一直就在等着,希望能够有人来制止一个重大事件。跳下讲台的时候,她又回过身来说:“老师,不要说是我说的哦!”我说:“你放心吧。”过了一会儿,她把妈妈找来了,还对围在我身边的其他人说:“让一下,让一下,老师要见我妈妈。”我直接问她妈妈:“你跟丈夫的关系不太和谐吗?”她看了女儿一眼,说:“是的,老师,就是因为这样,我才来学习的。以前我总觉得是他有问题,学习了两天,我知道了,我也有很多问题。”我说:“那么,不和谐到什么程度了呢?特别生气的时候,有没有严重到甚至想杀死丈夫呢?”她急忙否认:“没有没有,哪里有那么严重啊?不过,有时候气极了,也会乱喊不想活了之类的。”她女儿在她背后用手比画着小声说:“用刀,用刀。”我对她妈妈说:“哦,对了,我听说你准备用刀杀死丈夫呢。”她已经猜到女儿可能在我这里说了什么,转身看着女儿:“你说的吗?你怎么能给老
师胡说八道呢?”她缩着脖子从妈妈身后钻出来,不敢看妈妈,看着我说:“真的,用刀剁着菜板说的,要杀死我爸爸。”我故意逗她:“我可没有说是你说的吧?是你自己暴露了对吧?”她连连点头。在她的一再提醒下,妈妈终于回忆起来了,几个月前因为琐事又跟丈夫大吵了一架,吵完了还是得做饭吧,她依然生着气在做蔬菜煲,就一边剁着菜丁一边对着菜撒气地念叨:“杀死你,杀死你,杀死你。”谁知恰好被因不放心妈妈而跟过来的女儿听到了,以为妈妈是想杀死爸爸呢。
女孩妈妈一下联想到,当时女儿在身边的感受,以及这几个月来不让爸爸靠近妈妈的行为……原来,孩子是为了保护爸爸啊!她真吓出了一身冷汗。没有想到,夫妻俩所有的言行,都在女儿的眼里,而且带给孩子如此大的不安和恐惧。
美国著名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明白一件事: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现在和将来。
曾经有个13岁的男孩子,初中一年级,在城外一个半封闭式的实验学校里住读,学习成绩还不错。只是他有一些比较反常的举动,让老师和同学都很不安:他在学校里反复自残,总是用手指甲抠手臂,经常是伤疤刚结痂又揭掉,抠得手臂鲜血淋漓。家长和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复劝说他停止这样做,但怎么说都不管用。
没有办法,老师建议家长带他到医院去检查,医生的诊断结果是“焦虑症”。拿回来了好几种药服用,两个多月了依然不见好转,后来听人介绍就带着孩子来找我。
刚开始交流的时候,孩子的话很少,只是很配合我而已。我就直接带他去做沙盘,通过沙盘游戏的呈现,发现他的焦虑来自家庭关系:感觉自己没有被父母看见,很孤独,而且父母关系不和谐让他很担心。另外,在学校里应该是有人欺负他。
他听到我对他的沙盘解析,一个劲儿地点头,话也多起来了。他还告诉我,同宿舍两个总是欺负他的同学,前几天终于被生活老师抓到了,正在跟学校申请把他们调整到新的宿舍。
说到家庭的时候,他重新变得沉默了。我问他:“父母的关系有一些问题,是吗?”
他点头默认。我问他:“严重到什么程度了呢?如果已经影响到了你的学习状态,我是有必要跟你父母沟通这件事的,说不定能够给他们一些建议。而且,父母都希望你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相信为了孩子,他们也愿意做一些改变。把你的愿望告诉我,我才能知道从哪里来帮助你。”
他努力了好一会儿,终于说了一句话:“我妈妈在睡沙发。”
他的爸爸妈妈是从外地来的,开店做建材生意,有了孩子后买房定居本市了。因为家事和生意经常搅到一起,总有很多争吵,妈妈也经常哭着说要带儿子回老家去。本学期开学没有多久,他在一个周末回家住的晚上,无意中发现妈妈睡在沙发上。
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敢问妈妈,更不敢问脾气有点暴躁的爸爸,所以,在学校里的时候总是不安心,特别害怕父母离婚。如果妈妈真的带他回到陌生的老家,该怎么办?如果只留了爸爸一个人在这个城市工作,谁给他做饭吃?
有一次,他不小心把手肘划破了皮,结疤的时候有点痒,他就把伤疤揭开了。从此以后,他就无法控制自己了,几乎每天都在抠
伤疤,结果疤痕越来越大,他也越来越烦躁、焦虑……
我跟他父母交流的时候才发现,父母虽然争吵不断,却并没有打算真的离婚。妈妈睡沙发的原因,是在店里帮忙的时候不小心伤到腰,医生建议这几个月要睡比较柔软的床,可是他们家一直习惯了睡硬板床,所以,她就选择晚上睡在柔软的沙发上……
男孩子知道了真相后,马上释然了。我又教了他一些矫正习惯性动作的小方法,他回去以后真的很快就好转了。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在原生家庭里,孩子对父母的爱与忠诚是完全平等的,不会因为父亲或者母亲是什么样的人,从而对哪个的爱多一点或少一点。
如果母亲不尊重作为父亲的丈夫,孩子在家庭里也不会认可父亲的权威,那么,父亲在孩子那里的影响力就无法呈现,对孩子的教导也不被重视。同样,如果丈夫在家庭里比较轻视妻子,孩子也会无视母亲的贡献,往往一边享受着母亲的照顾,一边对抗着母亲的教导。
每个孩子生命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如果孩子的父母否认其中的一方,实际上在孩子心里,等于你也否定了他像爸爸或者像妈妈的那一部分,那么,孩子的心理世界就无法完整了。
记得十几年前我在医院心理门诊工作时,有一次接待了一对父女:父亲是一个中学教师,从穿着打扮看得出来,是很讲究生活品质的男人;女儿穿一身牛仔衣,剪着短短的头发,一副中性的打扮。
虽然女孩子的装扮像个大大咧咧的男孩子,说话的时候声音和神情却又是娇滴滴的女孩子。她跟着爸爸进来后,不叫我医生,也不叫我老师,而是细声细气地叫我“阿姨”。
女儿在接待室填写咨询表格的时候,父亲偷偷告诉我,大三的女儿整天跟一帮男孩子混在一起,从来不跟女孩子玩,而且在家里的表现很乖,学校老师反映的却是一个他们完全不认识的野孩子,他有点害怕女儿的性取向有问题。
我开了单子,让这个父亲下楼去缴费,半小时后再进来。没有想到,父亲出去以后,女孩子完全变了一个样,她粗声粗气地对我说:“老师,我知道我爸爸担心什么,他也委婉地问过我,不是那么一回事。我有时候也跟女孩子玩的,只是女孩子事太多了,动不动就不高兴了,我不太喜欢。那些男孩子都是我哥们儿,他们都是很照顾我的,跟他们在一起玩很放松……”
她还告诉我,妈妈在家里整天就是愁眉苦脸、哭哭啼啼,总是怀疑爸爸在外面有女人,害怕爸爸不要她了。她很笃定地说:“不过,我妈真的配不上我爸。我妈没有文化,说话做事都很粗鲁,还整天哭啊、猜疑啊,折腾得没完没了,我也觉得挺烦的。我爸爸就不一样了,他是非常优秀的英语老师,长得帅又懂得多,别人都很佩服他。当初如果不是我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强迫,我爸爸不会娶我妈妈。我很崇拜我爸爸的。唉!可能在这个世界上,能够配得上我爸的女人只有我了,可我又是她的女儿,没有办法……”
因为老一辈的世交约定,大学毕业的爸爸和高中毕业的妈妈结婚后,因为没有感情基础,夫妻俩的关系一直很糟糕。妻子因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以及工人身份,在丈夫面前始终表现得自卑又强势,不仅追查丈夫的行踪,还经常猜疑丈夫与其他女人的关系。
结果妻子越是闹腾,丈夫越认定她这是没有文化、没有教养的表现,夫妻关系越来越差。丈夫经常借加班、补课等种种理由,尽量晚回家甚至不回家,在女儿那里也会指责她妈妈没有文化;妻子又会在女儿那里哭诉抱怨,说她爸爸是当代陈世美。
女儿从小生活在各方面都表现得极不协调的父母之间,她没有办法帮助父母,只能自己使劲。妈妈无法获得丈夫的支持,生活过得很辛苦,所以女儿会努力把自己装扮得像男孩子,期望能够代替爸爸,给妈妈一份男人一样的支持。
同样,她又努力在爸爸那里做事。妈妈不够温柔,她在爸爸面前说话声音都是娇柔的,似乎觉得这样就可以补偿爸爸在妈妈那里没有得到的,也通过与父亲连接更紧密的方式,帮助妈妈把爸爸留住。
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在家庭关系里,如果夫妻情感关系不和谐或者比较分裂,孩子总会成为其中无辜的受害者。当然,这份对父母的支持都是我们看到的表面现象,真相是,孩子会在意识的层面支持一方,在潜意识的层面又会支持另一方。
所以生活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妈妈总是批评爸爸,孩子就会支持妈妈,却使自己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像爸爸……比如,妈妈批评爸爸脾气暴躁又不负责任,那么孩子会理所当然地站在妈妈一边,用他同样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支持妈妈对抗爸爸,可是,妈妈却会惊讶地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像爸爸,脾气暴躁又不负责任……
在孩子的内心里,会认为如果他在生活的层面表达了对妈妈的爱,那么,他就要在行为的层面,变得越来越像爸爸,以此表达对爸爸的爱。
4.爱与忠诚
经常有家长问我:离婚了应不应该告诉孩子?
我的建议是,离婚了肯定要告诉孩子。其实,即使你选择不告诉孩子,他也能感觉得到。
前面已经说过了,因为没有很多经验性的判断和分析,孩子的感觉往往是本能而精准的反应。在家里,孩子就是敏感的接收器,特别是来自父母的信息,根本没有办法在孩子面前隐藏。
当孩子无法在父母分裂的关系中,自由地表达爱和忠诚的时候,心里就容易产生扭曲和愤怒的情绪。比如,如果父母离婚了,他会怨恨离开的那个人:“你为什么不要我了?”可是,他也会怨恨留在身边的这个人:“你为什么没有本事把他留住?”
2017年8月,民政部官网发布了《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离婚率整体攀升。2016年有超过830万人离婚,2017年更严重。
因此,如何跟孩子有效沟通父母的离婚事件,以及如何让孩子尽量不受到太多伤害,是众多离异家庭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要让孩子正确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改变中成长,无论是信念、价值观,还是做事的方式方法。所以,就像孩子之间会发生吵架、争执一样,成人之间也会因为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无法统一意见,发生矛盾冲突,产生不和谐,甚至造成婚姻关系失败。
即使父母离婚分开生活了,只是父母之间的关系改变了,不再住在一起了。可是,父母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永远不会改变,爸爸永远是爸爸,妈妈永远是妈妈,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永远不会改变。而孩子对父母的爱也是自由的,不需要做任何选择。
这样跟孩子沟通,有利于孩子对这件事情的正确理解,也不会因为父母离婚感觉到亲子关系的不完整,或背负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当然,我们说到也要做到,千万不能因为大人之间的怨恨,把孩子当作筹码或武器。否则,孩子会想当然地把所有的罪过归因在自己身上,很容易出现一些的行为方式,有意破坏自己的人生。
比如,有孩子知道了父母瞒着自己离婚的事情后,愤怒得想制造炸药炸死所有不诚实的人;有的孩子突然情绪反常,无法控制自己反复用美工刀划伤自己的自残行为;有的孩子怀疑又害怕证实,出现不安全感或疑神疑鬼得了恐惧症;有的孩子从此变得沉默寡言,甚至留下书信离家出走……
有一位女士说,夫妻俩没有办法继续经营情感关系,因为孩子太小了,先选择了分房居住。她无法给5岁的孩子解释清楚这件事,又想趁机教育一下孩子,就对他说:是因为你睡觉的时候太吵了,所以爸爸才搬出卧室了。
如此做法,直接把孩子拉入了分裂的成人关系当中。才5岁的孩子,根本无法靠自己的能力辨别是非对错,只能信赖身边重要成人的引导和灌输。在夫妻离婚的事情里扯上孩子,事实上是把离婚的一部分责任,转嫁到了孩子身上。
这位妈妈的说法,会让孩子非常困惑。知道爸爸搬出卧室是因为自己太吵,如果是比较敏感的孩子,心里已经有愧疚感了;过几天爸爸搬走了,那么,他会怎么想呢?他会认为是自己不够乖,吵得爸爸不能在家里住,甚至会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如果有一天他知道父母离婚了,又会怎样想呢?他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事情,才导致父母离婚的,父母在家里的幸福快乐是自己破坏的,自己是有罪的……
我们经常会把大人之间的事情,有意跟孩子联系起来,理由也很多,比如:趁机吓唬孩子一下让他听话,正好改掉他一个毛病,使他跟我更亲近,让他知道生活的艰辛,等等。
结果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来做心理辅导时,总是非常确定地告诉我:“我是多余的,我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上,我就是爸爸妈妈离婚的罪魁祸首,如果没有我的存在,他们就不会离婚了。”
有的家长认为,选择不告诉孩子真相是为了保护孩子。有位女士离婚后用很合理的借口瞒了儿子一年多。现在孩子上小学二年级了,她很犹豫要不要告诉孩子真相,所以来找我咨询。
她告诉我,离婚以后她带着孩子住在娘家,对孩子的说法是,妈妈上班和孩子上学都很近很方便。而且,孩子爸爸也每周都尽量跟孩子一起吃饭、玩耍,所以,孩子真的不知道爸爸妈妈已经离婚了。
我告诉她,孩子根本不可能毫无察觉。如果不想让他从别人那里证实后更受伤,就应该由父母给孩子说明白,并且用心陪伴孩子,共同度过一段比较艰难的情绪动荡期。
她接受了我的建议。有一天晚上,等儿子写完了作业,她就把他叫过来很认真、慎重地说:“儿子,你仔细听着,妈妈想给你说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话音未落,儿子突然放声大哭,边哭边说:“我知道,你和爸爸离婚了,对不对?我早猜到了,你们太坏了,我讨厌你们……”寂静的夜晚,母子俩相拥着伤心地哭了很久……
孩子都希望父母尊重自己在家庭里的知情权,能够平等地参与家庭事务,而不是被排除在外成为一个旁观者。在家庭关系里,父母无论做怎样的选择,都要顾及孩子的感受,尽量不要破坏父母在孩子心里的形象,也不要让孩子在父母之间做痛苦的选择。
因为有可爱的孩子,即使离婚了,透过孩子依然有一份很深的连接,应该尊重对方在孩子心里的位置,友好地处理两人的情感关系。因为从系统的角度,即使离婚了,双方在对方的家庭系统里,永远都有一个位置。
做不成夫妻可以做朋友,离婚了依旧是家人,为了孩子,随时都可以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协商如何更好地支持到孩子,承担为人父母真正的责任和义务。对孩子来说,这就是心灵里面真正“完整的家”,永远有爸爸、有妈妈的“完整的家”。
所有的孩子,都会选择用接过父母痛苦的方式,去爱和忠诚于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有苦难或不幸的命运,孩子就会义无反顾把父母不幸命运的责任承担过来,不管是否能真正帮到父母,无论自己是否有力量、有能力、有资格承担,还是要拼命去这样做,期望用牺牲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和忠诚。
有个女孩子说,自己从小到大都特别不接受父亲的生活状态,感觉他很懦弱,神经总是绷得很紧,也没有朋友……现在让她更不能接受的事情,就是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像父亲:总是强撑着自己,不敢放松,人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