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读写桥梁书”系列,名家名师为孩子搭建的从阅读到写作的桥梁。
深受孩子喜爱的专栏作家许亚历,用文字打造了怪兽世界,通过十二种怪兽和十二个邻国的故事,向孩子展示了二十四种写作技巧。
儿童阅读专家王林作序推荐,一线教师、过程性写作研究者付咏梅纸上授课。
和许亚历一起探索怪兽世界,每篇故事搭配使用指南,突破写作瓶颈!
|
內容簡介: |
深受孩子喜爱的专栏作家许亚历,用文字打造了一个充满梦幻和趣味的怪兽世界,通过十二种可爱的怪兽和十二个各有特色的邻国的故事,向孩子展示了二十四种写作技巧。每篇故事搭配使用指南,帮助小读者突破写作的瓶颈。
|
關於作者: |
许亚历,儿童文学艺术教育工作者、创作者,喜欢打破常规后的自我觉察。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系,拥有多年教学经历,擅长以游戏互动激发写作创意,善于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体察内心,表达自己。少儿杂志专栏作家,多年连载作文教学栏目,文风幽默却不失深度,深受孩子的喜欢。著有散文图文集《这个˙世界˙怪怪的》等。
|
內容試閱:
|
自序 怪兽之心
怪兽和创作,到底有何关联呢?
虽然没人能拍胸脯定义怪兽的模样,但要画出一头前所未见的怪兽真的好难。曾有一次编辑约稿,我必须为绘者写出绘制一座塞满怪兽的电梯所需要的描述文字,文稿和图稿来回涂改,画出的不是动物的拼凑大集合,就是和动画里的怪物角色相似度极高。
那回真的太挫折了,沉淀了好些天,才有办法再接再厉。但在完稿之际,我领悟到:所谓想象事物,其实都是动用着已知,一遍又一遍重组勾勒,等待满意的形象,宣告诞生。我想书写也是这样。调度词汇,裁剪着星罗棋布般散落在脑海里的记忆。
在编织文字的过程中,这些脑海里的已知将慢慢向作者展现未知的趣味,作者常常因这些无法掌握的过程感到惊喜,直到后,见证它成为一篇能表达心声的作品。
这样想,每一次创作,都是在造一头怪兽。怪兽国中每一头怪兽的起点均来自我的教学日常。孩子们善于诉说夸张的句子和故事,就像套着一件怪兽装,看起来既欢闹又强烈,只要细心聆听,便能解读出那些想象里头包裹着现实的心情与经历。
转换到书里,怪兽和邻国朋友们各有难题,也许是生活遭遇瓶颈,也许是内在自我的低潮期,而创作提供一套纾解方案,它没有标准解答或模式化的操作程序,但允许每一颗迷惘的心灵,以文字摸索方向,寻找可能的出路。当然,透过书写,我们也能反刍美好的事物,将之升华为永远的珍藏。
既然没有标准答案,书中的创作提示都是为了创作者自在的挥洒。更好的做法是,参考创作提示后,进一步跳脱它的指引——因为的创作指引就是心啊!按着胸口,感受它像只好动的小兽扑通扑通跳着,回想起某一件相关的重要事件,召唤出潜藏在深处的情感,写下的字句才不仅是一场表演,而是一次动人的表白。
在创作上,无论怪兽或人,无论动用哪种语言,能够相通无碍的关键,非心莫属。
后,要谢谢每个穿着“隐形怪兽装”的孩子,他们守护、充实我的心,让我成为“人模人样”的大人后,仍能时刻切换至兽族的生猛、怪相的诙谐,在思想中闯荡出一片奇幻。
相传只要在正午时分,找到天边后一片正在午睡的云,想尽办法抓住它,乘上它,云朵被唤醒后,将会往和世间相反的方向飘动,把天空的边界继续扩张,不用多久,就能抵达至今仅有寥寥几人亲身拜访过的神秘国度——怪兽国了!
怪兽国的居民全是样貌各具特色、个性和能力也截然不同的怪物与奇兽,但他们同样热爱这片种满花树,风一吹便把花香送往各处的土地。无论发生什么事,大家总会说 :“怪兽国的每一天,都是为了迎接新的一天。”
怪兽国用山茶花树林作为国界,冬天到春天,一树接一树盛放的花朵就是好的掩护。
树林里住着独眼怪家族,他们大而发亮的黄眼睛,恰好嵌在红色面容正中央,占去三分之一的脸蛋,远远看,就像一朵又一朵吐露着黄色花蕊的山茶花。
每当花期结束,零落的枝丫失去遮蔽功能,就是独眼怪家族出动的时候!视力绝佳的独眼怪,代代传承,身负护卫国土的重责。他们站上岗位,环视看守,一有可疑的风吹草动随即通报。多亏了独眼怪家族,怪兽国平安度过了许多个夏天与秋天。
下个夏天,怪兽国一对连体双胞胎——独眼怪大大和力力,将接下这个家族任务。哥哥大大和弟弟力力并肩相连,虽然各自拥有灵活的右腿与左腿,另一条腿却紧紧粘在一块儿,从小到大,他们就像玩“两人三脚”般形影不离。受限于体形,除了朝向正前方,大大只能往右转头,力力只能往左。兄弟俩总看不到对方在另一侧见到的风景,这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惊吓、受伤频频上演。自从开始学说话,他们便使用简单的字句说出自己看到的事物,既是分享景致,也提醒对方可能的意外。在林里散步时,大大会说:“山茶花开了。”力力也会叮咛:“头低一点,千尾鸟飞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