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我国有组织犯罪的企业化趋势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以后呈现快速发展之势,并显示出明显的本土性特征。有组织犯罪的企业化发展除了由其本质属性决定外,还受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有组织犯罪企业化发展存在有组织犯罪的企业化和企业的有组织犯罪化两种基本路径,而且在组织管理、行为方式、组织文化方面具有明显的企业化表现。企业化发展趋势给我国有组织犯罪刑事治理的机制与观念、立法体系、司法以及防控带来诸多挑战和疑难问题,应在结合我国实际并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重塑和调适应对有组织犯罪企业化趋势的犯罪观念与刑事治理政策,构建精准应对有组织犯罪企业化趋势的刑事立法体系,调适应对有组织犯罪企业化发展规律的刑事司法机制,健全协同应对有组织犯罪企业化趋势的综合治理机制。
|
關於作者: |
蔡军,河南大学法学院院长,犯罪控制与刑事政策研究所所长,法学博士,教授,河南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河南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学者。近年来发表论文六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各一项,主持完成中国法学会重大委托项目等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出版专著六部,多次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河南省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犯罪学学会理事等学术职务。受聘为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河南省法治智库专家、河南省法官检察宫遴选委员会非常任委员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