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

書城自編碼: 365909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何俊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69456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6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尼泊尔史:王权与变革
《 尼泊尔史:王权与变革 》

售價:NT$ 430.0
战争事典085:德国人眼中的欧战胜利日:纳粹德国的最终失败
《 战争事典085:德国人眼中的欧战胜利日:纳粹德国的最终失败 》

售價:NT$ 499.0
步履匆匆:陈思和讲当代人文(杰出学者陈思和的人文之思、情怀之笔!)
《 步履匆匆:陈思和讲当代人文(杰出学者陈思和的人文之思、情怀之笔!) 》

售價:NT$ 299.0
宋朝三百年
《 宋朝三百年 》

售價:NT$ 790.0
礼制考古经典选读
《 礼制考古经典选读 》

售價:NT$ 1340.0
MATLAB实用教程(第六版)
《 MATLAB实用教程(第六版) 》

售價:NT$ 695.0
中国思想的再发现(壹卷:近观系列,沟口雄三教授以其精湛的学术洞察力,旨在呈现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中国思想图景)
《 中国思想的再发现(壹卷:近观系列,沟口雄三教授以其精湛的学术洞察力,旨在呈现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中国思想图景) 》

售價:NT$ 325.0
骨科康复学(第2版)
《 骨科康复学(第2版) 》

售價:NT$ 114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096
《 存在主义三部曲(新套装全3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存在与时间+存在与虚无) 》
+

NT$ 414
《 帛书老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全2册) 》
+

NT$ 1248
《 艺术哲学 》
+

NT$ 4194
《 西方哲学史(1-5卷) 》
+

NT$ 353
《 苏格拉底的申辩 》
編輯推薦:
本书在方法上,以哲学的讨论为核心,又将具体的哲学见解放在整体的历史背景与时代问题中来看待,将思想与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作者对晚明传入之西学及士大夫之回应的研究就显示出了相当的深度,富有立体感。书中创见迭出,尤其是从明代思想演进的内在脉络,即中国本身的问题意识出发来看待西学在晚明的传播过程,令人耳目一新。在研究历史的同时,也观照了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
內容簡介:
本书是作者本重要的著作,主要在晚明思想裂变的大背景下,讨论西学的传入与晚明学者的回应。作者认为,明代在王阳明以后心学流弊丛生,佛门衰颓,思想界呈“裂变”态势,如何落实道德实践成为一个重要的难题。以晚明的这种现实问题为基本立足点,作者讨论了西学的传入过程、策略与基本内容以及相对应的晚明学者的回应,对西学之无法解决当时的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对晚明学者立足儒家立场所进行的道德实践探索作出了精到的分析。
關於作者:
何俊,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曾任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兼国学院院长、教授;杭州大学、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燕京学社、清华国学研究院、台湾大学东亚儒学研究中心等访问学人,日本文部省重大研究领域海外学术评议人,全国朱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思想史研究,代表作有《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南宋儒学建构》《事与心:浙学的精神维度》,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哲学研究》《历史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
目錄
引言1
章晚明思想的裂变1
节王阳明留下的任务2
第二节封域于意识的功夫展开7
第三节良知的内外落实与流产20
第四节佛门之衰颓、改造与失效37
第五节纠弹与问题43
第二章从世俗伦理到天主实义50
节目的与手段50
第二节论友道54
第三节斥佛合儒的原因73
第四节天主及其存在的论证77
第三章以耶易儒或以耶补儒97
节以耶易儒:不可能与不必要101
第二节以西政西,以中化中109
第三节云栖袾宏的斥耶115
第四节以耶补儒:科学的与教化的122
附:《辟略说条驳》的言说风格与身份意识145
第四章存于现世而面对后世的人163
节论灵魂164
第二节灵魂永恒的证明173
第三节人的位置190
第四节合目的与手段为一体的后世204
第五章为何破邪与如何破邪213
节南京教案214
第二节从行政禁抑到学理征伐226
第三节僧俗联手斥耶之自诠240
第四节全方位的破邪246
第五节破邪者的问题259
第六章《七克》:克性之谓道266
节《七克》的性质、文体及对儒家术语的袭用268
第二节服从上帝与后世报应278
第三节克性之谓道291
第四节改过与积善303
第七章《人谱》:成就人生之谱311
节回应邪说314
第二节性体及其展开321
第三节过错的产生及其分类329
第四节改过的方法342
结论350
参考文献353
后记361
再版后记365
索引366
內容試閱
引言
发源于欧洲的现代化过程对于非欧洲地区的人民来说,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客观上似乎都是以向西方转型的特征进行着。面对这种强烈的冲击,中国人自清末以来一直在寻找前进的道路,而认识西方、反观中国,以及进而探寻彼此间的会通则成为学术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其中,作为中西交通的一段故事,晚明前清的天主教东传及其挟带着的西学东渐,成为一面观照和梳理这一问题的历史镜子。
这段故事,本质上是由欧洲的天主教传教活动所引起的,但我们却标以“西学”而论之,这是因为:一方面,虽然传教士的宗旨是要向中华帝国传播天主的福音,但客观上传入的却不只限于基督教(由于本稿关注的对象是确定的,故我们没有在用语上区分基督教与天主教),而是一个西学东渐的过程,尽管这西学并不完整;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人也没有清楚地对传入的新东西作出宗教与世俗的区分,天学、天教、西学这样的名词成为人们指陈传入的新文化通用的术语。至于我们对这一历史的考察限于晚明,则是因为西学东渐固然是兼跨了明清两朝,但作为接受一方的中国,由于明清的易位,已致使思想的演进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不宜将西学在明与清的情况混为一谈。而此处所谓的“晚明”,是从思想史的角度讲的,主要是指王阳明以后的时代。
明末的中西文化交流,没有像晚清那样是在一片硝烟中进行的,这诚然使得后世中国学者可以摆脱情感上的屈辱而进行客观的认识,但在我们看来,选择晚明的这段历史作为研究对象,还有学理上的原因。作为基本上是独立发展起来的截然不同的中西文明,当历史的因缘使它们在16世纪末相遇时,彼此都处在发展的同一水平线上,尤其是耶稣会士们所代表的尚不是已开始兴起的欧洲近代文明。因此,相近的历史发展阶段使得中西文化具有极大的可比性。
从我们的研究对象出发,首先产生的问题就是:天主教神父们究竟想给中国带来什么?以及事实上带来了什么?而由此问题自然会引出这样的问题:中国社会究竟需要什么?中国人对于自己的需要是否有明确的自觉?显然,这一跨文化的传播与接受是发生在彼此之间的事情,因此必然会引发出进一步的问题:双方的愿望在多大程度上是吻合的?如果不吻合,又怎么办?回答这些问题,便是本书的目的。而要真正回答这些问题,分析与讨论这一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思想,便成为必须做的工作。当然,回答上述的问题,切入点有多种,我们所选择的是,从晚明思想的演进来考察这一历史过程,并进而回答上述的问题。
如果说思想史的主题是探讨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的环境的意识反应,而哲学史的主题是分析呈现于这一过程中的思想本身以及思想间的关系,那么我们上述所要做的工作既属于思想史的研究,又属于哲学史的研究。其中,哲学史的研究构成了我们研究的具体问题,而这些问题又被置于思想史的研究中加以处理。换言之,本稿在方法上是取以哲学问题为主的专题研究,但专题的研究并没有与历史的过程相脱离。
因此,本稿在结构上,首先是通过对晚明思想的梳理,指出了晚明思想有待推进的问题(章);继而是考察西学的传入,以及分析由此传入在思想层面上所展开的基本内容(第二、四、六章);后是讨论晚明学者如何基于自身的问题的解决,来理解与处理西学(第三、五、七章)。由于西学在晚明的传播存在着一个因时间上的延续与空间上的拓展而带来的中土人士认识上的深化的问题,故我们在结构上没有将传播方与接受方截然放在两部分中作集中讨论。根据西学在传播中客观存在着的前后期,并结合其传播中对道德与科技的工具性使用,以及在思想层面上所呈现出的基督教天主观、灵魂观与修习观,我们有意识地分而论之;自然,中土人士的回应同样是作相应的展开。总之,思想的演进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展开的,我们不希望这种客观的结合被人为地分开。
四百年前的晚明思想,因人世之嬗变而至异,更有中西异质思想的对话渗入其中,陷身其局者,各就彼此所是非者而言之,至明亡亦未了。面对先贤留存的著述,我虽细玩深思,冀能想见其人,想见其世,然质钝而工不足,于心喻其情志处,自觉欠缺,诚祈前辈与时贤指教。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