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匠心冶陶,以器名天下。一本带你重新认识“世界瓷都”景德镇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图书。
1、《遇见景德镇》是继《遇见手拉壶》《遇见莞香》《遇见普洱》之后的又一本“薪传立体图书”。书中不仅有关于“世界瓷都”景德镇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还有全球化视野下传统工艺的继承与复兴。
2、以美文美图加小视频,串起一幅陶瓷和制瓷人的人文地图;且以二维码形式,打通与陶瓷品鉴、收藏的串联。
3、“中国z美的书”获奖团队精心设计,图文并茂,四色印刷。
4、薪传立体图书,纸上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
內容簡介: |
《遇见景德镇》是一本从全球视角出发,重新认识“世界瓷都”景德镇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图书。作者从大英博物馆中国瓷器馆的元青花、汝窑天青、十二花神杯等中华文明的稀世珍品谈起,引领读者认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走访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启对中华文明的重新思考;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天价中国瓷器的洗礼下认知文化是无尽藏;随后来到景德镇,围绕御窑博物馆展开中国各时期陶瓷文化的故事讲述,点出世界的景德镇重新复兴,也是中华文化的复兴。
|
關於作者: |
蔡妙芳,广东青年作家、诗人。首届潮人文学奖诗歌奖得主。
陈达舜,诗人、生活美学践行者。近年来致力推广红酒、茶、茶艺等现代时尚生活美学,尤其是潮州手拉壶和潮州工夫茶的推介。
陈镜顺,广州薪传文化公司董事长、茶语网合伙人、网易严选茶叶顾问、评茶师,致力于茶文化的推广。
|
目錄:
|
序: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景德镇
小引:遇见
第一章 故事,从博物馆开始
第一节 大英博物馆里的景德镇陶瓷
第二节 中国瓷,世界文物收藏拍卖史
第三节 景德镇陶瓷博物馆的静默时光
第二章 抟泥成器,帝国的密码
第一节 景德镇的阳光和泥土
第二节 御窑的前世与今生
第三节 七十二招,抟泥成器
第四节 陶瓷修复,是一门绝技
第三章 一苇渡江,从china到CHINA
第一节 china陶瓷,CHINA中国
第二节 世界上早的工业城市
第三节 丝绸之路?中国瓷器
第四章 薪火传承,大国华章
第一节 匠从八方来
第二节 器成天下走
第三节 薪火相传 浴火重生
第五章 岁月清供,在器与用之间
第一节 瓷之美
第二节 历代茶器谈謶
第三节 器物,是一种生活态度
尾声:也许是另外一种开始
|
內容試閱:
|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景德镇
陈镜顺
我思故我在。本质上,我们每一个活在当下的人,都是历史人文的传承者。从时间的维度去看待文化的薪火相传,每一个个体都在不知不觉中,共同构建着人类生命共同体。
遇见景德镇,再一次让我们通过历史的传承,感受到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并从中获得那份一往无前、走向未来的信心。
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培养一种可以通向未来的艺术的能力。我们在遇见景德镇的同时,何尝不是在遇见自己。
景德镇仅仅是这人世间弱水三千中的一瓢,我们通过“遇见”这样一种阅读历史、书写艺术、创想未来的方式,去挖掘那些流传千年的文化故事,认识一个城市背后折射的历史演变,接触那些传承数百年、数千年的制瓷技艺,感受那些择一业、从一生的匠人,借由人、事、物窥见不同的生命版本与活法,从而让自己的生命得以丰富。
局部即整体,用有限的认知去窥见无尽的历史,奇妙无穷。御窑厂里遗留下来的有着800年历史的官窑瓷器碎片,犹如一个个充满故事的生命体,讲述着那个倾举国之力创作艺术臻品的时代传奇。遍布在景德镇地下的民窑瓷器碎片,“生”于这片土地,又反哺这片土地,润养着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景德镇人砥砺前行。
透过中国陶瓷博物馆,我们回到了景德镇的缘起。宋元时期,高岭土使用价值的发现,推动了景德镇制瓷产业“二元配方”制胎法的产生,使景德镇瓷器由低火度的软度瓷转变为高火度的硬度瓷,完成了中国瓷业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奠定了景德镇成为“世界瓷都”的基础。
历经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如今的景德镇高岭村与东埠,依旧保持着完整的古街巷、古店铺和古码头,时间仿佛被定格在了历史的某一个瞬间,曾经的辉煌岁月消逝在参天大树与磨光的石板桥背后,这个曾影响了世界商贸的“海上丝绸之路”源头,到如今,只可追忆。
行走在这片土地上,河边妇人搓洗衣服的欢笑,才是今天这个乡村的真实写照。外来人总是比本地人更加怀念过去的时光,那些我们通过历史遗留的碎片拼凑起来的辉煌。但到了后,平和、美好的生活,才是我们终极的向往。
从元朝的浮梁瓷局开始,因南宋的能工巧匠南逃珠山,景德镇奠定了汇聚人才的基础。丰富的高岭土资源,让手艺人得以发挥自己巧夺天工的技艺。元青花用的苏麻离青与元朝贸易的全球化,打开了景德镇那扇通向世界的大门。明朝御窑厂的设立,官窑精细分工协作的制度,使得景德镇成为当时全世界为兴盛的座工业化城市。说到此处,我脑中幻想浮现,不知洪武大帝朱元璋是否是一个未来穿越到过去的人?他为什么能在那个没有化学、物理、机器的时代,可以将一件瓷器的制作拆分成72道工序,通过72个血肉之躯的人工智能协作完成?
在河运商贸时代,昌江河仿如一条大动脉,将景德镇生产的瓷器输送至全国各地;黄山丰富的松木资源,让景德镇的窑火燃烧千百年。历代帝王对瓷器的热爱,使景德镇的瓷器得以百花齐放、延续千年。这个“世界瓷都”在历史人文的沉淀中,不断地进化。而景德镇制瓷业之前因种种原因造成的短暂的停顿,或许只是打了个盹儿,为了在大国崛起与东方文明复苏的今天,重新翻开艺术的新篇章。
从御窑厂到民窑,从官窑贡品到茶器用品、生活用具,景德镇的窑火传承不息,一代又一代的工匠、手艺人、管理者、文人、商人和消费者,犹如一块块窑砖,在土与火之歌中,基于历史又融入历史。
瓷器,是时代的语言。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贵族气质与烟火气息在景德镇这座城市里完美融合。
御窑厂,是全世界瓷器艺术的殿堂。而景德镇,就像是一座封存着中国人极致生活趣味与品位的宝库。今天,御窑厂里一件考古修复的青花镂雕绣墩,都是如此精美绝伦;中国古代,皇家连一张凳子都堪称时代的艺术品,这让我不禁汗颜,自己过去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是多么的匮乏。
凌晨4点的景德镇,“鬼市”在昏暗的灯光和闪亮的手电筒照射下开始人头攒动。这里聚集了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收藏家、骨灰级陶瓷爱好者、揣着发财梦的倒爷,以及各级古玩爱好者。如今的“鬼市”,延续着遗风,虽然繁荣不再,但每周一凌晨三四点的开市,依旧可以感受景德镇的民间烟火艺术气息。“鬼市”虽小,却是一代又一代景德镇手艺人借古学习与修炼的道场。
在陶艺街、陶溪川、三宝村,在景德镇的每一间作坊里,在这片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艺术沃土上,传统是骨骼,创新如血脉,让这座城市处处焕发生机。一代又一代的景德镇人,与世界各地追寻艺术而来、扎根在此的“景漂”,持续地刷新着不一样的景德镇。
透过瓷器,从生活的角度窥见文化进步与社会演变,景德镇本身就是一本跨越了时间、空间、文明与信仰的书籍。我们穷其一生的智慧也无法写出完整的景德镇。这样一种失落的情绪,在写这篇序的时候被多维度的世界观所取代,我们并非生于窑火中的匠人,抑或一生追寻创作的艺术家,我们都是在固定的文化里、规矩中形成了不完美的自我风格。对于所见所思的认定,仅仅只是一种认定。任何一种认定,必然会排斥其他的可能。而冲突与矛盾,又是所有文化形成的必然基础。
在采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自己作为一个历史记录者的不完美,也看到择一业、终一生的人们美好的匠心。我们尊重且欣赏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存在与每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
阅读历史人文的深度越厚实,越发感到我们这群人仅仅是景德镇烟火里的尘埃。曾经存在过,却又未曾拥有过。历史告诉我,我只是一粒尘埃,欲望却说我就是全部,于此之间,生活既梦幻又真实。
人对世界的认知,无外乎两种方式:一种是知识的认知,一种是感受的认知。原谅了自己对景德镇的肤浅认知,也坚信再微小的事都具备历史意义。
愿《遇见景德镇》,可以为您带来一点别样的趣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