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赵村铺村依山顺梁而建,经历代修缮扩建,村中标志性建筑,如龙王庙,古戏楼,长福阁,保泰阁,文昌阁,魁星阁,村中古宅老院,保存完好;石磨,石碾,石臼,石碌碡,石槽,石台阶等随处可见;手工技艺独具特色;传统节日魅力十足;传统物产,地方小吃别具一格;古今圣贤声远名远杨。赵村铺村是一个文化小山村,文人名医辈出。千百年来流传的精彩传说,遍布这里的山水草木,村落街巷,庙、墓碑刻,使赵村铺村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文化活库。
|
內容簡介: |
赵村铺村位于太行山东麓低山地带,属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北正乡管辖,是河北省井陉县对外交流的窗口。赵村铺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文化名村,是一个灵山绿野孕育出的神奇古村落,也是保留着大量文化遗迹的传统村落。村庄延土梁而建,秦皇古驿道自西向东穿村而过,村中有东、西、南三条大街,街区不仅有丰富的文物古迹,还留存着不少历史建筑。
|
關於作者: |
该丛书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编写,总主编为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邱运华。丛书河北卷组成河北省编委会。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河北赵村铺》
编委会
顾问:马佶马泽平焦利军赵彦珍
主任:王彦生
副主任:杨雨来
主编:高禄淘 赵占林
编委会:(以姓氏笔画)
王彦生 王秋元 王海生 王桂保 王润保 刘香林 赵连元 高玉文 高青涛 高禄淘 杨雨来
摄影:何柯宁 杜建文 赵占林 刘贵良 康笑伟
|
目錄:
|
引言
章 历史溯源
历史回望
历史事件
挂在匾额上的历史
人文古村落
第二章 古建名胜
古街巷
民居 祠堂
古槐 古柏 石狮 古井
五龙桥 秦皇古驿道
庙宇楼阁
第三章 风俗大观
鲜活的生活习俗
多彩的节日民俗
民间信仰礼俗
第四章 文化荟萃
晋剧
拉花
武术
民间文艺
第五章 趣闻轶事
民间故事
童谣
谜语
谚语
第六章 名优特产
特色物产
传统手工艺
风味小吃
结语
附录
后记
|
內容試閱:
|
赵村铺村位于太行山东麓低山地带,属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北正乡管辖,东南距井陉县城13公里,南距北正乡政府驻地4公里,秦皇古驿道自西向东从村中穿过,西距汉唐天护古城2公里,井陉矿区政府4公里,东距威州古城7公里。
赵村铺村,500户,2000口人主要姓氏有高、王、杨、张、焦、胡、李、许、贾、孟等。村东为坡梁地,赵村铺村坐落在井陉盆地三川之首横涧川,历史上这里地底下有大量的煤炭资源,现该村以农业为主,林果为辅,耕地2200亩,山场500亩,林果200亩,5000株,主要为核桃,苹果,梨,柿等品种。
赵村铺村位于北纬38|、01、18—38、08、03、东经113、58、50,—114、06、08,之间,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早春麦苗绿油油,春意融融,盛夏玉米挺拔屹立,生气勃勃,暮秋,农家挂柿,硕果累累,隆冬,雪山冰壁,银装素裹。
赵村铺村依山顺梁而建,聚落呈带状分布,建筑面积达2.35平方公里,村庄面积370亩,始建于不详,经厉代修缮扩建,村中标志性建筑,龙王庙,古戏楼,长福阁,保泰阁,文昌阁,魁星阁,高氏宗祠、王氏宗祠、牌楼、古桥,村中古宅老院,保存完好。石磨,石碾,石臼,石碌碡,石槽,石台阶等随处可见;手工技艺独具特色;传统节日婚丧嫁娶,魅力十足:传统物产,地方小吃别具一格;古今圣贤声远名远杨。赵村铺村是一个文化小山村,文人名医辈出。千百年来流传的众精彩传说,遍布这里的山水草木,村落街巷,庙、墓碑刻,使赵村铺村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文化活库。
赵村铺村是历镶嵌在太行山麓一颗璀璨的文化村明珠。新中国成立以来,厉届县委,县政府极其重视文化村和村中古迹保护。
1987年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名村”,
1997年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小康村”,
2001年县委,县政府评为“首批文化示范村”,
2013年为井陉县“八大拉花培训基地”之一,
2013年为井陉县“农村文艺辅导基地”,
2014年河北省民间协会评为“民俗文化名村”,
2014年井陉县举办“首届民俗文化游暨赵村铺村第十二届农民文化艺术节”,
2014年河北省文化厅艺术处,河北省群艺馆有关领导到村视察指导,
2019年6月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村。
赵村铺村成为河北省井陉县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赵村铺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村。赵村铺村是一个灵山绿野孕育出的充满与神奇的古村落,赵村铺村是一个洋溢着文化遗迹的传统村落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