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NT$
305.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NT$
505.0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編輯推薦: |
有助于了解光纤布拉格光栅全光双稳开关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制作技术方法
|
內容簡介: |
本书围绕非线性光纤布拉格光栅(NLFBG)双稳开关的光学特性及应用作系统的理论研究,由9章组成,内容包括:NLFBG双稳开关研究背景,FBG理论基础、光学特性及制作方法,均匀结构NLFBG双稳开关性能影响因素及引入线性切趾、相移、啁啾技术开关特性的优化,相移、啁啾型分布反馈半导体光放大器(DFB-SOA)动态双稳特性,两个对称FBG形成光栅F-P腔的光双稳开关特性。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光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参考。
|
關於作者: |
田剑锋,太原师范学院物理系副教授,2007年7月毕业于西南大学光学专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18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光学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现主要从事激光技术、非线性光学以及量子光学方面的研究。
|
目錄:
|
章绪论(1)11引言(1)12光学双稳概述(2)13光学双稳现象分类及研究进展(2)131色散型光学双稳(3)132吸收型光学双稳(8)133双模光学双稳(9)14光学双稳态应用简述(10)15小结(11)参考文献(12)第二章非线性光纤光学理论(20)21非线性光纤光学发展概况(20)22非线性光纤光学原理(20)221非线性光纤光学效应(20)222光纤折射率随光强度变化而引起的非线性效应(21)223受激光散射效应(23)224光孤子(30)23光纤光栅的非线性效应简述(30)24小结(31)参考文献(32)第三章光纤布拉格光栅线性光学特性(35)31引言(35)32光纤光栅概述及分类(35)33布拉格模式耦合理论(37)331波导模式耦合理论(37)332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模式耦合方程(38)333均匀光纤布拉格光栅条件下耦合模方程的解(40)34传输矩阵法(43)35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反射和相位谱(45)351折射率调制不变时光栅长度对光栅反射谱的影响(46)352长度不变时折射率调制对光栅反射谱的影响(47)353长度和折射率调制对光栅相位谱的影响(49)36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的耦合模理论(51)37小结(53)参考文献(53)第四章光纤光栅制作技术(56)41引言(56)42光纤的制作(57)421光敏光纤的制备(57)422光源(58)43光纤光栅制作方法(58)431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制作(58)432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制作(63)433啁啾光纤光栅的制作(68)434切趾光纤光栅的制作(75)44小结(79)参考文献(79)第五章光纤布拉格光栅非线性双稳开关特性研究(84)51引言(84)52FBG双稳特性理论分析(84)53双稳特性模拟分析(87)531δL为定值,κL取不同值时双稳特性曲线(87)532κL为定值,δL取不同值时双稳特性曲线(88)533κL为定值,L取不同值时双稳特性曲线(89)534δL为定值,L取不同值时双稳特性曲线(90)54降低非线性双稳开关阈值的方法(91)541提高所用光纤光栅的非线性(91)542改变所用光栅的非线性折射率(92)543设计特殊的光开关结构(93)544增益光纤光栅双稳特性(94)55小结(95)参考文献(95)第六章非均匀光纤布拉格光栅双稳特性的理论研究(98)61引言(98)62线性切趾型布拉格光栅(LT-NLBG)(98)621理论分析(98)622结果与讨论(102)623结论(108)63线性啁啾型布拉格光栅(LC-NLBG)(109)631理论模型(109)632结果与讨论(110)633结论(112)64λ/4相移光栅(112)641理论模型(113)642分析与讨论(113)643小结(119)参考文献(119)第七章分布反馈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动态双稳特性(122)71引言(122)72理论模型(122)73结果与讨论(125)731DFB-SOA动态关闭响应(125)732DFB-SOA开启延迟效应(128)74结论(130)参考文献(130)第8章用非线性光纤连接布拉格光纤光栅对的双稳开关器件(133)81引言(133)82用非线性光纤连接FBG对的F-P谐振腔(133)821理论分析(134)822器件的双稳特性研究(138)83小结(140)参考文献(141)第九章总结与展望(1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