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书主要以福州地区民俗为例,通过提炼、比较、分析、概括,旨在形成一种从问题出发对于民俗的审美阐释,研究“民俗美”其何以为美的内在依据及外部表现等问题。
|
內容簡介: |
全书从审美文化的视阈研究民俗,将民俗置于整个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中,从民俗审美的相关概念界说、民俗审美的发生等处着眼,用美学等观点观察、分析、研究民俗活动与民俗事象及其与美的关联,探析民俗的审美价值、审美特性以及民俗审美的构成等重要问题,力求另辟蹊径,以新的方式拓宽民俗研究的视野,弥补该领域研究的某些空缺。《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以福州民俗为例》适合读者有民俗学、美学、民间文化研究者、爱好者,各类大中专院校师生、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以及其他涉及民族文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的人员。
|
關於作者: |
闽江学院历史学系副研究员。曾主持福建省教育厅社科研究项目;参与福州闽都文化研究会相关课题研究;带领历史学专业学生参加”闽都文化专题”系列调研;参与《福州民俗文化述略》等著述的撰写;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多篇相关论文。
|
目錄:
|
目录
绪论
章民俗审美的相关概念界说
节研究的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研究的问题实质
第二章生命活动: 民俗审美的发生
节民俗审美的史前信息
第二节民俗审美的生态环境
第三节民俗审美的地域风格
第三章民俗审美价值的探寻
节民俗审美价值的内涵
第二节民俗中的“善”
第三节民俗审美价值的实现
第四章民俗审美的基本特性
节合序整饬之美: 民俗审美的有序性与整饬性
第二节乐生悦情之美: 民俗审美的浪漫性与愉悦性
第三节天人贯通之美: 民俗审美的神秘性与超越性
第四节神思兴象之美: 民俗审美的想象性与象征性
第五节多元共生之美: 民俗审美的混融性与民族性
第六节明德中和之美: 民俗审美的叙事性与抒情性
第五章民俗审美的构成解析
节主题与题材
第二节模仿与取意
第三节节奏与韵律
第四节色彩与线条
第五节材质与工艺
余论对民俗审美的再认识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