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思考的框架3 巴菲特芒格马斯克推崇的思维方式 风靡华尔街的思维训练法 沙恩·帕里什 著
》
售價:NT$
295.0
《
森林疗法:拥抱大自然、获得幸福的季节性方法
》
售價:NT$
340.0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
亚马逊六页纸 如何高效开会、写作、完成工作
》
售價:NT$
349.0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NT$
180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售價:NT$
290.0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NT$
430.0
|
編輯推薦: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汉译名著本)》是现代各国经济增长的数量特征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它主要的是对国民产值及其组成成分的长期估量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的。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全书内容涉及10多篇专论,其总标题是《各国经济增长的数量》。内容囊括了作者于1956年10月和1967年1月之间,作为《经济发展与文化动态》季刊的文章,以及1969年5月作者在剑桥大学的马歇尔讲座发表的两次讲演的内容。全书资料翔实,数据分析到位,深入浅出地对经济理论进行了剖析,读后可使你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
關於作者: |
西蒙·库兹涅茨,俄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美国的G.N.P.之父”。 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1955年提出了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的曲线--倒U曲线,是发展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又称作“库兹涅茨曲线”。
|
目錄:
|
前言
章 经济增长率的水平和变化
一、平均的增长率:证据概要
二、总体增长率的几个问题
(一)增长率差异的国际含义
(二)增长率的长期趋势
(三)增长率的长期波动
第二章 生产率增长与非常规费用
一、生产率增长
(一)劳动投入
(二)资本投入
(三)结合投入和剩余生产率
二、经常性和资本化的非常规费用
第三章 总产值中的部门份额——截面的考察
一、人均产值与部门份额间的联系
二、国家大小的影响
三、截面联系总评
第四章 总产值中的各部门份额:长期趋势
一、份额的变动:三个主要部门
二、份额变动:I部门和S部门的细分部分
三、长期趋势与截面:总评论
四、长期变动与截面差异的对比
第五章 劳动力的各部门份额:截面考察
一、人均产值和部门份额的联系
二、不同部门的每个工人的产值
三、劳动力数据所包括的范围的调整
(一)对劳动力所包括的范围的调整
(二)分类问题
四、每个工人产值的部门间不等量
第六章 劳动力的部门份额:长期趋势
一、份额的变化:三个主要部门
二、份额的变化:I部门和S部门的细分部分
三、时间趋势和截面
四、每个工人部门产值的变化
第七章 总结及相互关连
一、结论概要
二、再举一例说明:总体增长和生产结构间的关系
三、总的评论:总体增长和生产结构改变间的关系
四、高增长与低增长成分和总体增长的限度
五、经济的和非经济的结构的变化
六、结构变化的连锁影响和增长
|
內容試閱:
|
本书是一项范围初要广泛得多的计划的产物。原计划涉及10篇专论,其总标题是《各国经济增长的数量》。这些专论曾于1956年10月和1967年1月之间,作为《经济发展与文化动态》季刊的一部分或增刊出版过。本来打算整理这些专论,消除明显的错误,至少对写得较早的专论加进资料,把10篇专论编成一本较为有用的参考书。
但事实证明,修订工作一开展起来,就很难只进行编辑和补充资料的工作。我们不可能不研究新增加的重要资料,不可能不注意这10篇专论的内在联系,而当初撰写头几篇专论时,却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清楚地看出这种联系。结果,修订已发表的头三篇专论中关于经济增长的结论就花了三年多工夫。这三篇专论中的结论涉及总体增长和各生产部门产量在总产值中的份额及各生产部门劳动力的份额(这三篇专论分别发表于1956年10月、1957年7月和1958年7月)。因为完成整个计划所需要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长得多,而且不能肯定终能否完成,所以,看来好还是先出版已经修订好的专论。无论以后是否修订和出版其他专论,这几篇专论本身都将引起人们的兴趣并给人们以帮助。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汉译名著本)》:
(一)部门的确认问题可以用如下的提问来说明:当我们对比一个发达国家在1840年代和1960年代的农业部门份额时,我们是否在论述一个同一的部门?首先,考虑到操作技术的巨大差别和对其他部门(例如机械、化肥或杂交种子)的依赖程度;其次,考虑到专业化程度的显著差别,以及从19世纪初的能生产形形色色非农业产品的自给自足的农村人口转变到今天这样专业化的农民。因此,把发达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农业(譬如说美国的农业)视作一个同一的部门这样的一种方法是否符合实际?同样地,也是考虑到技术和专业化程度的巨大差别,当我们把发达国家的同亚洲或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欠发达国家的农业部门对比时,将它们看作为同一的部门是否符合实际?在涉及制造业时也出现同样的问题,它的变动范围从巨大的、大规模的、借助于资本的工厂直到家庭手工业。对服务业来说,其变动范围则从具有高度技能的专业工作直到无须技能的佣仆。
这些问题也许可以这样来回答:如指出农业是给人类的消费供应必不可少的食物的,它在今天的发达和欠发达的国家中是这样,在19世纪初也是这样;农业依靠土地,相对地说是一种小规模的活动,赋予它的参加者以一种不同于更为集中的城市职业的生活形式——在今天的发达和欠发达国家中以及在19世纪初的形式中都是这样。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确实的。农业的确构成了一个部门,它可以在发达和欠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的今天和19世纪之间进行对比。同样的论据也适用于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或服务业。从这种意义上说,尽管在技术和专业化程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别,明显的部门确认性还是普遍地存在着的。
但是,由于我们这种分类不能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之间、在以手工制造业和畜力运输为一方和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运输业为另一方之间作出区别,从而低估了与现代经济增长相联系的生产结构的变化,则也是确实的。它掩盖了发达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生产结构上的许多国际差别。对专业化程度差别的影响有可能也会作出粗略的调整,例如,在处理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时,有可能在要对支付工薪的全日雇佣劳工和不支付工薪的家庭劳动力之间作出区分;这样,当然在对比同一部门(不同时间的或不同空间的)按工人平均的产值时就出现了某些差异。但是,生产部门的分类,在说明技术使用的程度方面,与说明产品的性质和生产的广泛条件的主要差别方面相对比,则显得特别缺乏说服力。因此,记住以下这一点是重要的:在计量伴随着现代经济增长而出现的部门份额变化时,有很大程度没有把生产结构中的长期变化以及这种结构在发达和欠发达国家间的国际差别的实情充分表达出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