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诗经》十五讲 十五堂《诗经》历史文化与文学课 丹曾人文通识丛书
》
售價:NT$
395.0
《
述异记汇笺及情节单元分类研究(上下册)
》
售價:NT$
475.0
《
环境、社会、治理(ESG)信息披露操作手册
》
售價:NT$
1190.0
《
桑德拉销售原则 伍杰 [美]大卫·马特森
》
售價:NT$
440.0
《
理论的意义
》
售價:NT$
340.0
《
悬壶杂记:医林旧事
》
售價:NT$
240.0
《
谁之罪?(汉译世界文学5)
》
售價:NT$
240.0
《
民国词社沤社研究
》
售價:NT$
640.0
|
內容簡介: |
1929~1930年,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陈翰笙领导了次无锡、保定农村调查。1958年,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时任所长孙冶方和国家统计局时任局长薛暮桥在次无锡、保定农村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了第二次大规模的无锡、保定农村调查。本书是两次调查所涵盖的两地22村数千农户生产、生活各方面情况的资料汇集,主要包括农户家庭状况、生产资料、农产品、家庭副业、收入、消费支出等各方面的汇总数据,连续、可靠,非常珍贵。这些数据反映了中国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历史性进步。
|
關於作者: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由20世纪20年代成立的两家研究机构改组、合并、更名,几经变迁发展而来。1926年7月,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于北平设立社会调查部,1929年改组成为独立的社会调查所;1928年3月,中央研究院于上海设立社会科学研究所。1934年,社会调查所与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成为新的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45年更名为社会研究所。1950年改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研究所,1953年更名为经济研究所。1977年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并发展至今(各发展时期以下统一简称经济所)。
自社会调查所组建,经济所先后经历了中央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时期。经抗战烽火之洗礼、见乱世中国之重生、立时代改革之潮头、发经济理论之先声,在国家经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代表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发展主流。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主要研究领域为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劳动问题、对外贸易、财政、金融、人口、统计、经济史、战时经济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所逐渐发展为以经济学综合性、基础性领域为主要研究方向,聚焦重大经济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坚持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并重,发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坚强阵地、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学术引领、中国重大经济问题研究的智库支撑”三大定位的综合性经济学专业研究机构。经济所目前设有14个研究室:政治经济学研究室、《资本论》研究室、宏观经济学研究室、微观经济学研究室、公共经济学研究室、发展经济学研究室、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室、外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室、经济增长研究室、收入分配研究室、人工智能经济研究室、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室;5个院级研究中心: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上市公司研究中心、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个所级研究中心: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决策科学研究中心;管理2个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有经济研究智库,1个全国性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管5个学术社团: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中国比较经济学研究会、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1个基金会: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
|
目錄:
|
无锡卷
1929—1957年无锡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黄土泾桥村/1
1929—1957年无锡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毛村/43
1929—1957年无锡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白水荡村/85
1929—1957年无锡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唐家宕村/127
1929—1957年无锡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苏巷村/169
1929—1957年无锡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龚巷村/211
1929—1957年无锡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邵巷村/253
1929—1957年无锡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前刘巷村/295
1929—1957年无锡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曹庄村/337
1929—1957年无锡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张塘巷村/379
1929—1957年无锡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东吴塘村/421
1929—1957年无锡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综合表/463
保定卷(上)
1930—1957年保定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李家罗侯村/1
1930—1957年保定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何家桥村/83
1930—1957年保定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东顾庄村/165
1930—1957年保定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南邓村/247
1930—1957年保定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东孟庄村/329
1930—1957年保定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大阳村/417
1930—1957年保定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固上村/505
保定卷(下)
1930—1957年保定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谢庄村/593
1930—1957年保定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大祝泽村/681
1930—1957年保定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薛庄村/769
1930—1957年保定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蔡家营村/851
1930—1957年保定农村经济调查资料 综合资料/933
|
內容試閱:
|
序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无锡、保定农村经济调查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是次调查的组织者和发起者为陈翰笙,发起这次调查的目的是“要对中国的社会作一番全面的调查研究”。因为当时对于中国社会以及中国革命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有着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中国已经是商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完成。但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有识之士认为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陈翰笙在位于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农民运动研究所工作时,也与在那里工作的匈牙利经济学家马季亚尔有过争论,在马氏看来,中国正处于亚细亚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前夜,而陈翰笙不认同这一看法,当然当时他也没有经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1928年,陈翰笙从苏联回国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社会学组主任后,即开始着手对中国社会进行调查。其时中国人口的85%是农民,因此,欲了解中国社会就需要首先了解中国农村。蔡元培曾经指出,经济是社会演进的关键,中国农村是中国社会的主体。因此,“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社会学组就拿中国的农村研究作为它的步工作”。陈翰笙正是由此开启了其领导无锡、保定农村经济调查之大幕。
陈翰笙计划调查江南、华北和岭南三个地方的农村,因为这些地方都有其代表性。正如其所主张的:“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工业资本的侵入,尤其是近金融资本的侵入,已经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工业化。其的影响即工业化和农产品的商品化,已渐次深入农村。这种社会的和经济的进化程序在中国的实际生活上,逐渐的,也是必然的,要动摇旧社会的基础。因此,社会学组主张在江苏,河北,广东,工业化程度的三省中,开始从事实地调查。”当然,由于一些原因,岭南的调查在他在中央研究院工作时并没有完成。
江南的调查选择了无锡。无锡是陈翰笙的老家,他对当地情况较为熟悉。无锡也是中国民族工商业为发达的地方,了解了无锡农村,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