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续刊(第三卷)

書城自編碼: 365117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征订教材
作者: 王承略、刘心明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581888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4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无端欢喜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NT$ 398.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10
《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续刊 第十三卷 》
+

NT$ 695
《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续刊 第八卷 》
+

NT$ 711
《 少儿推拿规范培训教材 》
+

NT$ 210
《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第三版)(21世纪高等继续教育精品教材·国际贸易系列) 》
+

NT$ 1058
《 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论(1840-1911) 》
+

NT$ 315
《 学前教育评价 》
編輯推薦: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续刊》一部史志目录汇集与整理的大型丛书,主要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在《萃编》的编纂过程中,一些苦寻未果的史志目录,今陆续又有发现,亦包括民国学者发表在期刊上的大量史志目录研究之作;第二,《萃编》的收书截至1949年,1949年之后,海内外学者对于史志目录的考补研究之作;第三,《萃编》限于体例而未能收录的清代及民国学者的史学著作中考论艺文经籍志的部分。《续刊》对所收之书,每种都精选底本,加以标点校勘,旨在学学界提供质量上乘、便于阅读的版本。
內容簡介: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续刊》是一部史志目录汇集与整理的大型丛书,对所收之书,每种都精选底本,加以标点校勘,旨在学学界提供质量上乘、便于阅读的版本,是史学、目录学、文献学、图书史、学术史、文化史、科技史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者的之书。《续刊》在《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的基础上,对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之作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编纂整理。本书为《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续编》第三卷,收录《汉书艺文志举例》(李笠)《汉志诗赋略广疏》《汉志辞赋存目考》《汉书艺文志讲记》等七种。
關於作者:
王承略,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理事,山东周易研究会副会长。致力于先秦两汉文史文献、目录版本学、中国经学史的研究,在史志目录、《诗经》学、《后汉书》、子学等研究领域成绩突出。担任《两汉全书》副主编,《儒藏精华编·经部诗类》主编,《子海精华编》主编。有《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李焘学行诗文辑考》《郑玄与今古文经学》等著作。出版《诗毛氏传疏》等古籍整理著作25种,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刘心明,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为山东大学古籍研究所硕士生讲授古籍版本学、古籍校勘学、汉语史·文字学、古代书籍制度史、古代石刻文献研究等课程。其他学术专长包括古籍版本鉴定、手稿文献释读等。近十几年来,主要从事文献学理论、古代石刻文献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目錄
漢書藝文志補注
漢書藝文志補注補正
漢書藝文志補注補正
自序
《國立成都高等師範國文學會學刊》本
《志學》本
漢書藝文志疏證
一、 序
二、 六藝略





漢書藝文志窺管
讀漢書藝文志拾遺
內容試閱
自序
李兵按: 徐仁甫《漢書藝文志補注補正自序》原作於民國癸酉年(1933)夏,發表於《志學》(1942年,總第8期),然多處漫漶。今據《乾惕居論學文集》(徐仁甫著,徐湘霖編訂,中華書局2014年版,下簡稱“中華本”)所收後署1961年6月徐氏《漢書藝文志補注補正自序》補全,並在腳注中標明二者文字差異。
自典籍燔於秦火,漢儒起而拾殘補闕,去古未遠,實事求是,故所撰述,
“撰”,中華本作“傳”。有足徵者。二劉總治《七略》,刊正脱誤,稽覈同異,擴目録校讎之蔀,其功盛姚遠矣。班氏録之,以志《藝文》,又創千古史法; 後論自注,本諸劉氏,新入省出,靡不注明,
“注”,中華本作“法”。其兢慎之意蓋至。是以《録》《略》雖久放佚,
“佚”,中華本作“逸”。而二劉之業,猶得藉以考見於今者,不可謂非班氏之賜也。乃議者好求人疵,謂劉《略》班《志》,分類多舛,録書未備,甚以劉氏次于長爲抑忠臣,録房中爲逢君; 又斥班氏不録《輯略》,且多所省併者,若斯之倫,安知夫劉氏親領中秘,分類取舍,自具通識。而班氏所裁爲史志,其體要當異於專目。在彼皆非不知而作者,夫何鑿空以相譏議哉。至於誇者又譽之過情,其書本單行也,
“行”,中華本作“引”。而謂之别裁; 官守分職也,而謂之互著。且無例而爲有例,發微而實不微者,張皇姝暖,
“暖”,中華本作“緩”。何其諂也。蓋稽古之道,宛若寫真,形體色理,適於畢肖而止。苟任情增損,妍媸出於愛憎,或失則過,或失則不及,其於離真,一也。要非治學者所宜式矣。班《書》傳今二千年,自顔注以訖王氏補注,
“訖”,中華本作“迄”。所採無慮數十家,而耑治藝文者,自王氏《考證》以迄顧氏《講疏》,亦且十數種。其卓然有識者,固已多矣。然自古智者有失,愚者千慮,抑容有一得焉。況其間又不無或闕或謬者,後之人亦安可不補其闕而正其謬哉。余雅好是《志》,
“雅”,中華本作“惟”。治之有年,每於講授之暇,輒間有所是正,自本文以至《補注》,略者補之,誤者正之,昔賢所得者,亦多援引之。歷久成帙,凡如千事,都爲二卷,非敢窺隙攻難,專矜己智,架屋叠床,徒來人譏。蓋不如是,
“蓋”,中華本作“益”。則其知有所未盡,理有所未明,昔賢實事求是之道,固如是耳。傳曰: “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夫以余之識小,而亦冀有一得焉,甚矣,其不自量也。雖然,目録校讎,當世顯學,是非公論,不可誣已,
“已”,中華本作“也”。方聞君子,其亦幸而覽教之。癸酉夏日大竹徐永孝。
“癸酉夏日大竹徐永孝”,中華本作“一九六一年六月”。

《國立成都高等師範國文學會學刊》本

昔仲尼没而微言絶,七十子喪而大義乖
王先謙曰: “二語亦見《劉歆傳》。”
永孝案: 本書《劉歆傳》“仲尼”作“夫子”,“喪”作“終”,蕭統《文選》同,惟“喪”又作“卒”,均字異而實無殊也。
有《術數略》
永孝案: “術數略”當作“數術略”。上文曰“太史令尹咸校數術”,下文曰“凡數術百九十家”,又曰“數術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職也”“故因舊書以序數術爲六種”,皆作“數術”,不作“術數”。二字聲近,他書亦多誤倒,故正於此。
今删其要,以備篇籍
顔師古曰: “删去浮冗,取其指要也。”
章炳麟《小學答問》曰: “《漢志》‘今删其要,以備篇籍’,蓋‘删’與‘穌’一語之變也。《説文》: ‘穌,杷取禾若也。
“杷”,四庫本《説文解字》作“把”。’蓋凡刊剟艸木,於彼則爲删除,於此則爲穌取。古但有‘穌’字而已。其始讀如魚,後稍變如今音,引申爲削除簡册。遂孳乳爲‘删’,而音誼猶與‘穌’近,故得爲取誼。《十二諸侯年表》曰: ‘爲成學治古文者要删焉。’要即約,删即穌,約穌猶約取也。”
孟氏京房十一篇
永孝案: 《太平御覽》卷四引劉向《七略》曰: “《京房易説》云:
“房”,原誤作“氏”,據叢刊本《太平御覽》卷四改。 ‘月與星至陰也,有形無光,日照之乃有光,喻如鏡照日即有影見。月初光見西方,望已後光見東方,
“方”字原脱,據叢刊本《太平御覽》卷四補。皆日所照也。’”本《志》無《京房易説》,或即此書與。
及秦燔書,而《易》爲筮卜之事,傳者不絶
永孝案: “筮卜”當作“卜筮”。《史記》云: “所不去醫藥、卜筮之書。《秦始皇本紀》。《李斯列傳》同。”本《志》云“謀及卜筮”引《書》。“婁煩卜筮”“蓋參卜筮”,皆“卜”在“筮”上,可知“筮卜”之誤倒也。
尚書古文經四十六卷
永孝案: 《御覽》六百七十卷引《七略别録》云:
“别録”二字,叢刊本《太平御覽》卷六百一十八無。“《尚書》五十八篇。古文或誤以‘見’爲‘典’,以‘陶’爲‘陰’,如此類多。”此蓋劉氏校書之所得也。
歐陽章句三十一卷
沈欽韓曰: “章句者,經師指括其文,敷暢其義,以相教授。《左·宣二年傳》疏,服虔載賈逵、鄭衆、或人三説,解‘叔牂曰,子之馬然也’,此章句之體。“體”下原有“類然”二字,此脱。解故者,《管子·刑法解》《墨子·經説》《尚書大傳》《毛詩傳》之類。解故不必盡人能爲,章句各師具有,煩簡不同耳。”
永孝案: 《漢書疏證》此文原在“大小夏侯解故”下,王氏移此,未當。若謂注宜注其先見者,則“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
“氏”字原脱,據殿本《漢書·藝文志》補。在“歐陽章句”之前,王氏不注於彼,此何説也。仍沈書之舊,則“章句”二字雖已見前,而與“解故”共釋,則得所矣。不然,“章句”雖有所指,“解故”則無所歸矣。
故哀樂之心感,而哥咏之聲發
“哥”,殿本《漢書·藝文志》作“歌”。
永孝案: 《詩正義》引此文“心”字作“情”,義較勝。
明堂陰陽三十三篇
永孝案: “陰陽”下當脱一字。王應麟曰: “《唐會要》引《禮記·明堂陰陽録》,牛弘亦引《明堂陰陽録》,似脱一‘録’字也。然《隋志》作‘記’,以下文《王史氏記》《曲臺后倉記》兩“記”字均脱,上“記”字當補,説詳後; 下“記”字當補,王氏念孫已言之矣,《補注》已引。例之,似當脱一‘記’字。”
王史氏二十一篇
王先謙曰: “案《隋志》作《王氏史氏記》,蓋誤。”
永孝案: “王史氏”下當脱一“記”字,下文《曲臺后倉》九篇,王念孫曰: “‘后倉’下脱‘記’字。”此當與之同。且下文有曰“及《明堂陰陽》《王史氏記》所見,多天子諸侯卿大夫之制”,“王史氏”下正有“記”字,斯可證也。然則《隋志》雖誤,以王、史爲兩姓,而“氏”下存一“記”字,蓋有所受也。王氏未分别觀之,而統曰“誤”,奚可哉。
明堂陰陽説五篇
莊述祖《載籍足徵録》曰: “《周書》有《周月》《時訓》《明堂》三篇。”蓋其流也。
軍禮司馬法百五十五篇
王先謙曰: “《隋志》云: ‘亦河間獻王所得。’今存五篇。”
莊述祖曰: “《隋》《唐志》‘《司馬法》’皆三卷,司馬穰苴撰,今其書存者有五卷,蓋後人所編緝也。”
鄒氏傳十一卷
沈欽韓曰: “齊有三騶子,莫知爲誰。”
成都龔向農先生云: “史記齊有三騶子者,忌、衍、奭也,與此傳《春秋》之鄒氏無涉,沈氏語殊誤。”
馮商所續太史公七篇
韋昭曰: “馮商受詔續《太史公》十餘篇,在班彪《别録》。”
洪頤煊《讀書叢録》曰: “《張湯傳贊》: ‘馮商稱張湯之先,與留侯同祖。’如淳曰: ‘班固《目録》: 馮商長安人,成帝時以能屬書待詔金馬門,受詔續《太史公書》十餘篇。’班彪《别録》、班固《目録》,疑是一書,或疑《别録》是劉向《别録》之訛,非是。”
夾氏未有書
王先謙曰: “口説流傳,未著竹帛也。”
永孝案: “夾氏未有書”者,承前“《夾氏傳》十一卷”,班固自注云“有録無書”,而爲言也。王氏於彼曰: “‘有録’者,見於二劉著録。然則‘無書’者,未見中祕藏有是書耳,非初未著之竹帛也。特昔著於竹帛,而後原文不傳,獨有目録而已,故曰“有録無書”。若初未著竹帛,則並録亦無有也。”王説不其自相刺謬與。
訓纂一篇
王應麟曰: “《揚雄傳》: ‘史篇莫大於《倉頡》,作《訓纂》。’”
永孝案: “莫大”,本傳作“莫善”,其文曰: “以爲經莫大於《易》,故作《太玄》; 傳莫大於《論語》,作《法言》; 史篇莫善於《倉頡》,作《訓纂》; 箴莫善於《虞箴》,作《州箴》。”是《易》與《論語》言大,《倉頡》與《虞箴》言善,其義蓋有别也,惟引書多混耳。下文曰: “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善於著龜。”引《易》。而《易·繫辭》“莫善”原作“莫大”,義雖相近,無關宏恉,而錢大昭亦有説焉。
虞氏春秋十五篇
永孝案: 《史記》本傳曰: “《節義》《稱號》《揣摩》《政謀》凡八篇,以譏國家得失,世傳之曰《虞氏春秋》。”《十二諸侯年表序》: “虞卿上采《春秋》,下觀近世,亦著八篇,爲《虞氏春秋》。”《正義》云: “按其文八篇,《藝文志》云十五篇。”蓋唐時兩書篇數已不合,故張守節表而出之。
賈誼五十八篇
錢大昭曰: “今《新書》止五十六篇。”沈欽韓曰: “《隋》《唐》皆九卷。”
永孝案: 賈誼著述,《隋》《唐》稱《賈子》,《新唐書》乃稱《賈誼新書》,此其始也,今仍之。而《隋志》“《賈子》十卷,録一卷”,《舊唐書》乃云“九卷”,沈氏謂“《隋》《唐》皆九卷”者非也。
鬻子二十二篇
沈欽韓曰: “今本其糟粕耳,小説亦有《鬻子説》十九篇。”
永孝案: 《漢書疏證》無“小説亦有《鬻子》”句,疑此乃王先謙語,“小説”上當脱“先謙曰”三字。
列子八篇
班氏自注云: “名圄寇,先莊子,莊子稱之。”
永孝案: “圄寇”,《莊子》作“禦寇”。圄者,禦也。《釋名·釋宫室》。古字通。《戰國策》《新序》“圄”作“圉”,“圉”亦與“禦”同。《管子·輕重甲》“守圉之國,用鹽獨甚”注。
捷子二篇
葉德輝曰: “《元和姓纂》入聲二十九葉‘捷’下引作‘三篇’,又引《風俗通》云: ‘邾公子捷菑之後,以王父子爲氏。’又‘接’字下引《三輔決録》云: ‘接子所著書十篇。’是‘捷子’與‘接子’爲二。邵思《姓解》一‘捷’下引《三輔決録》作‘接昕子’,與《姓纂》引異,然則‘捷子’‘接子’疑非一人。”
永孝案: 捷子即接子也。以字而言,“捷”“接”聲近義通,《爾雅·釋詁》: “接,捷也。”《莊十二年》左氏經文“宋萬弒其君捷”,《僖三十二年》“鄭伯捷卒”,《文十四年》
“十四”,原誤作“十六”,據《十三經注疏》本《春秋左傳正義》改。“晋人納捷菑於邾”,《公羊》“捷”並作“接”,皆其證。以書而言,《捷子》列於道家,《莊子》亦道家也。故《則陽》篇稱之: “少知曰: ‘季真之莫爲,接子之或使。’注: 接子曰‘道或使’,‘或使’者,有使物之功也。疏: 接子,齊之賢人,游稷下,謂道有爲使物之功。”是其學説亦相符也。葉氏以各書所引不同,遂疑其非一人,不知古書之互歧者多矣。一人而字無定形,一書而篇有出入者,豈可勝數哉?能考其情實,亦可以解惑矣。
及邪人爲之,則上詐諼而棄其信
永孝案: “邪人”當作“邪者”。上文曰“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又曰“及放者爲之”“及拘者爲之”“及刻者爲之”“及譥者爲之”“及蔽者爲之”。下文曰“及盪者爲之”“及鄙者爲之”,與此文法皆同。而均作“者”字,不作“人”字,則此“人”字當作“者”字可知矣。
孫卿賦十篇
王應麟曰: “《荀子·賦》篇: 《禮》《知》《雲》《蠶》《箴》,又有《佹詩》。”
胡元儀《郇卿别傳考異》曰: “《漢志》列‘孫卿賦十篇’於詩賦,今《郇卿書·賦》篇僅有賦六篇,讀者莫明其故,蓋即《郇卿書》中之《賦》篇、《成相》篇也。賦者,古詩之流,《成相》亦賦之流。自‘請成相,世之殃’,至‘不由者亂,何疑爲’,是篇; 自‘凡成相,辨法方’,至‘宗其賢良,辨孽殃’,是第二篇; 自‘請成相,道聖王’,至‘道古聖賢,基必張’,是第三篇; 自‘願陳辭’,“願”上脱“請成相”三字。至‘託於成相以喻意’,是第四篇; 自‘請成相,言治方’,至‘後世法之成律貫’,是第五篇。合之《賦》六篇,實十有一篇。今《漢志》云‘孫卿賦十篇’者,亦脱‘一’字,當作‘十一篇’也。”
成相雜辭十一篇
王應麟曰: “《荀子·成相》篇注: ‘蓋亦賦之流也。’淮南王亦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