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NT$
539.0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NT$
2215.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NT$
5390.0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NT$
780.0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NT$
250.0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NT$
230.0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NT$
500.0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本书结合科学传播和科学课程的优秀案例,阐述科学传播的模式和特点等知识,探索出开发文字、音频、视频等科学传播的思路与方法,使读者能够高效、清晰地了解如何开发科学课程和科学传播的相关内容。
|
內容簡介: |
本书结合科学传播和科学课程的精品案例,阐述科学传播的模式和特点等知识,探索了开发 文字、音频、视频等新媒体科学传播的思路与方法,并提炼出了可推广的通用经验,进而总结了 科学课程开发的原则、通用方法和路径,使读者能够高效、清晰地了解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相 关内容,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本书可作为中小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科技馆所等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的培训用书,也可 作为教师提升科学素养,提高专业能力,开展教学活动的参考用书。
|
關於作者: |
郑剑春,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组成员,北京市骨干教师。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十佳教练。著有《机器人结构与程序设计》《ROBOTC与机器人程序设计》《JAVA与乐高机器人》《Labview与机器人科技创新活动》等多本专著。兼任清华大学出版社《青少年科技创新丛书》《创客教育丛书》主编,丛书入选2015年教育部中小学校馆配书目。指导学生参加国际、国内机器人比赛,获奖200余人次,多次刷新比赛记录。
|
目錄:
|
第1章 科学传播与课程开发概述
CHAPTER1
1.1 什么是科学传播 /2
1.2 科学传播的变迁 /4
1.2.1 传统科普阶段 /4
1.2.2 公众理解的科学阶段 /4
1.2.3 科学传播阶段 /5
1.3 科学传播模式 /6
1.3.1 科学传播模式的演变 /6
1.3.2 科学传播要素的新变化 /8
1.4 科学传播的价值 /10
1.5 科学传播课程开发 /11
1.5.1 科学传播课程开发的依据 /11
1.5.2 科学传播课程开发的流程 /15
1.5.3 科学传播课程开发的评价 /18
第2章新媒体科学传播
CHAPTER2
2.1 什么是新媒体科学传播 /22
2.2 新媒体科学传播的特点 /22
2.2.1 新媒体科学传播的优势 /22
2.2.2 新媒体科学传播的局限性 /23
2.3 新媒体科学传播的形式 /24
2.3.1 文字传播 /24
2.3.2 视频传播 /25
2.3.3 网络音频传播 /26
2.4 科学传播的精品案例和通用经验 /26
2.4.1 案例1:四地“5G MR”全息物理名师公开课 /26
2.4.2 案例2:互联网 教育集群 /37
第3章 科学课程的前世今生及与国家课程开发的结合
CHAPTER3
3.1 科学课程的概念和内涵 /52
3.1.1 科学课程的概念 /52
3.1.2 科学课程的内涵 /53
3.2 世界科学课程的变迁 /54
3.2.1 科学课程合法化阶段 /54
3.2.2 科学课程活动化阶段 /55
3.2.3 科学课程结构化阶段 /55
3.2.4 科学课程综合化阶段 /55
3.3 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 /55
3.3.1 引进和改革探索阶段 /56
3.3.2 建设中国特色的科学课程阶段 /57
3.4 科学课程与国家课程开发 /58
3.4.1 课程及国家课程的概念 /58
3.4.2 国家课程开发的条件和原则 /58
3.4.3 科学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开发的联系 /59
第4章青少年科学课程的开发
CHAPTER4
4.1 青少年科学课程的开发原则及路径 /62
4.1.1 以学生发展为本原则 /62
4.1.2 生活化原则 /62
4.1.3 活动性原则 /63
4.1.4 综合性原则 /64
4.1.5 探究性原则 /65
4.1.6 联系性原则 /66
4.1.7 时效性原则 /66
4.1.8 青少年科学课程开发的路径 /67
4.2 家庭科学课程 /69
4.2.1 什么是家庭科学课程 /69
4.2.2 家庭科学课程案例 /69
4.2.3 通用经验 /80
4.3 科技馆科学课程 /81
4.3.1 什么是科技馆科学课程 /81
4.3.2 科技馆科学课程案例 /81
4.3.3 通用经验 /89
4.4 学校科学课程 /91
4.4.1 什么是学校科学课程 /91
4.4.2 学校科学课程精品案例 /91
4.4.3 通用经验 /117
第5章展望未来119
CHAPTER5
5.1 科学传播要素的发展 /120
5.2 科学传播主体的发展趋势 /120
5.3 科学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 /121
5.3.1 虚拟现实技术在科学传播中的应用 /121
5.3.2 增强现实技术在科学传播中的应用 /123
5.3.3 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传播中的应用 /123
5.3.4 智能双师系统在科学传播中的应用 /124
5.3.5 5G网络技术在科学传播中的应用 /124
5.4 自媒体模式对科学传播的影响 /124
参考文献 /126
|
內容試閱:
|
科学传播是传统科普的飞跃,是一个比传统科普更包容、更广泛的概念。当前,科学传播已经发展成为科学领域和社会领域一个重要的分支,成为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基本途径之一。科学传播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事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开展工作。为加强科学传播人才队伍建设,2019 年北京市率先启动了科学传播专业职称的评定工作,随后天津、浙江也积极推进,有力拓展了科学传播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通道,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
为了促进大家对科学传播的理解,本书部分对科学传播的概念、历史变迁、传播模式和价值及当前新媒体科学传播的特点和形式进行了系统阐述。为了解决大家在科学传播实践中的实际困难,本书具体介绍了文字传播、音频传播、视频传播的各种新媒体科学传播形式,当前影响比较大的科学传播主体以及科学传播精品案例,并从案例中总结、提炼了能够推广的通用经验。
科学课程是科学传播的主要载体和途径,科学课程的开发是科学传播的前提和基础。本书第二部分对科学课程的概念、内涵及世界科学课程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科学课程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科学课VIII 课程开发与科学传播程开发的七个原则。然后遴选了家庭科学课程、科技馆科学课程、学校科学课程的部分精品案例,认真分析、提炼了科学课程开发的通用方法和路径,以提升大家的科学课程开发能力,解决当前科学课程资源性短缺和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本书旨在帮助广大中小学科学教师、科技教师、通用技术教师、信息技术教师、人工智能教师、学科教师及家长提高科学课程的开发、实施和科学传播能力。本书的后部分对科学传播和科学课程的开发、实施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本书的主审专家都在科学传播与课程开发研究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使本书能够对标国际水平,展示科技前沿。本书的编者是北京市重点中学的科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人工智能及各学科的骨干教师,长期处在科学教育的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书以注重实用为原则,侧重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提炼。本书的案例都来自编者的科学教育实践,十分鲜活、新颖,并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易于操作。本书的论述语言符合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学习特点,易于他们理解和接受。
本书的编写与出版,旨在全面提升一线科学工作者科学传播、自主开发科学课程和开展创新科学教学的能力,为中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若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编委会
2020 年12 月本书勘误及教学资源更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