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彼得·莱文
》
售價:NT$
295.0
《
复原力
》
售價:NT$
345.0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NT$
440.0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
古文观止(上+下)(2册)高中生初中生阅读 国学经典丛书原文+注释+译文古诗词大全集名家精译青少年启蒙经典读本无障碍阅读精装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书籍国学经典
》
售價:NT$
440.0
《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售價:NT$
360.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基础性的导论式教材。本书从传媒业态万象(一至四章)、传媒生态扫瞄(五、六章)、传媒产业营销(七、八章)、传媒人才培养(九章)4个方面阐述内容,旨在让读者对传媒有一个全面、纵深的了解。本书知识点、能力点明确,结合大量典型案例写作,视野开阔、视角独特、可读性强。 本书可作为新闻传播等媒体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供从事传播媒介研究的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
目錄:
|
章 传媒发展历程 1节 传播概述 1一、口语传播 2二、标记传播 3三、声光传播 3四、图形传播 3第二节 文字传播 4一、文字的产生 5二、书写材料的改进 5三、人类早期的手写传播 5四、中国唐代的进奏院状 6第三节 印刷传播 8一、印刷传播的产生 9二、近代报刊的发展 10三、图书的产生与发展 14四、杂志的产生与发展 16五、新闻通讯社的产生与发展 18第四节 电子传播 20一、广播的诞生与发展 21二、电视的诞生与发展 24第五节 互联网传播 31一、互联网的产生 33二、互联网的发展 33三、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34第二章 印刷媒介 38节 报纸 38一、报纸的基本概念 39二、报纸的传播特点 40三、报纸的版面 42四、报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45第二节 图书 49一、图书的基本概念 50二、图书的传播特点 51三、图书的结构组成 52四、图书出版的基本知识 53五、我国图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54第三节 期刊 58一、期刊的基本概念 59二、期刊的传播特点 60三、期刊的结构组成 61四、我国期刊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61第三章 电子媒介 65节 广播 65一、广播的基本概念 67二、广播的传播特点 67三、广播的语言符号系统 69四、广播节目 70五、广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71第二节 电视 73一、电视的概念 74二、电视的传播特点 75三、电视的语言符号系统 76四、电视节目 77五、世界电视事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80第三节 电影 83一、电影的基本概念 85二、电影的传播特点 85三、电影种类的划分 86四、世界电影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87第四章 网络媒介及新媒介 92节 网络媒介 92一、网络媒介概述 93二、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体的关系 100三、网络媒介发展中的问题 102四、网络媒介的经营 104第二节 新媒介 108一、新媒介的概念 109二、新媒介的传播特点 109三、新媒介的兴起和发展 112第五章 媒介生态 121节 传媒的性质与功能 121一、传媒的性质 122二、媒介的基本功能 126三、媒介的负面影响 129第二节 传媒与社会 133一、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 134二、媒介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134第三节 传媒与政治 136一、政治对媒介的影响 137二、媒介对政治的影响 138第四节 传媒与经济 140一、传媒的经济要素 141二、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 142三、传媒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43第五节 大众传媒与文化 145一、传媒文化 147二、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载体 147三、大众传媒对于文化的消极影响 149第六章 传播理论 152节 传播媒介论 152一、媒介的概念 153二、媒介的分类 153三、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154第二节 传媒过程论 156一、传统的线性理论和模式 157二、控制论传播模式 160三、社会系统模式 161第三节 传播效果论 164一、传播效果理论概述 164二、传播效果理论研究手段 165三、传播效果经典理论 166第四节 传播受众论 182一、大众社会理论 183二、传播受众研究的经典理论 184第七章 传媒业的产业化运作 191节 传媒产业与传媒产业化 191一、传媒产业的内涵 193二、传媒产业化 195三、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传媒产业之变 198第二节 传媒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201一、传媒集团化战略 201二、传媒品牌战略 203三、传媒资本运营战略 206第三节 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发展战略 210一、数字化与传媒数字化发展战略的内涵 211二、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探索 212三、传统媒体数字化战略的发展重点 214第八章 传媒营销 219节 传媒内容产品营销 219一、传媒营销的相关概念 220二、报纸发行 221三、电视节目营销 222四、传媒营销的主要策略 224第二节 传媒广告营销 228一、传媒广告经营概说 229二、几种主要的广告媒体 230三、传媒广告营销的重点 235 第九章 传媒人才与传媒教育 241节 传媒人才的职业定位 241一、传媒人力资源与传媒人才概说 242二、平面媒体的主要职位 243三、广播电视媒体职业岗位 245四、网络媒体职业岗位 247五、媒体相关行业职业岗位 248第二节 传媒从业人员的素质分析 252一、传媒人才的一般特点 252二、采、编、播、摄人才的素质分析 253三、经营人才的基本要求 254四、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256第三节 传媒人才培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259一、传媒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260二、传媒人才的培养途径 261三、大学生传媒素养教育 263参考文献 268
|
內容試閱:
|
施拉姆说,“人类文明在过去的四万年里所取得的日新月异的进步,对掌握传播系统的依赖程度要更大于对制造工具和材料的依赖程度。正是人们完全准确传播信息的能力不断增长,结果复杂技术不断向高级发展,并有了神话、传说、逻辑、习俗以及复杂的行为规范,从而文明得以产生。”媒介的进化与科技的发展同步,冶铁术、造纸术、印刷术、蒸汽机和电的使用,烛亮了六千年人类文明的历史。媒介见证、记录了社会的历史进程和文明财富。半导体技术、海底电缆、喷气式飞机、卫星通信、光缆、VCRs、VCD、DVD、卫星电视、有线电视、无线上网等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时代的人类逐渐结成密切互动的“社区”,地球变成了村落。可以说,今天的大众媒介成为了智能时代的社会中枢。麦克卢汉说:“你必须熟悉各种媒介,否则你如今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文化’的人。”而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引领读者走近媒介、理解媒介。 以下是本书的内容脉络。 首先,媒介发展纵览。本书的前四章先是将传媒发展的历史演进娓娓道来,然后分章阐述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及新媒介不同的传播符号和传播特点,旨在让读者了解媒介,不是孤立地看待每一种媒介,而是要以变化的、动态的眼光予以解析,在媒介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梳理新的媒介促进了旧的媒介的变革的历史,以及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共存的现状。 其次,媒介生态扫描。在信息传播无国界的今天,要将媒介放到一个更大的背景中进行考察。第五章和第六章从媒介生态、媒介理论两个维度探究媒介的性质与功能,审视媒介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将媒介论、过程论、效果论、受众论等经典传媒理论,作为解读当今社会种种媒介现象的钥匙。 再次,媒介产业省察。随着市场经济与传播模式的变迁,产业化是传媒业的必经之路。第七章和第八章从传媒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传统媒体的数字化突围战略以及传媒营销的角度引领读者了解电视间的相互竞争、报纸间的争霸逞雄、互联网络的合纵连横。 后,媒介人才培养。有人说,当今不变的就是变化。传媒变革时期的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人才结构层次呈现扩展性,人才知识类型呈现多样性,人才使用流动呈现变化性,拔尖人才培养呈现复合型,人才快速成长具有紧迫性,这些都对传媒人才素质有了新的要求,传媒人才培养必须创新。第九章从传媒人才素养与传媒教育层面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战略。 本书的修订适逢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立项契机,较之以往的两次修订,第三版呈现以下新的特点。 ,在框架体系方面的构建既有宏观视野,又有深入细致的微观省察,逻辑性更强。第二,本书在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每章前均用经典案例或者热点案例导入,既增强了趣味性,又能引人思考;每章均有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力求开宗明义,有的放矢;每节后均有延伸阅读,有助于读者感性理解、多见多闻;课后布置有思考题,以期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第三,在写作风格和语言表达方面,本书将学术研究的严谨和普及读物的通俗相结合,具有较广的普适性。 本书的参编人员或在媒体领域工作多年,或来自教学一线,均具有丰富的传媒实践经历和教学经验。全书由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冯一粟统筹规划,具体撰写分工如下:前言、第四章及第六章由王利华编写,章、第三章和第五章由朱丹编写,第二章、第七章~第九章由叶奕编写。此外,廖艳琼参与了第二章及第七章案例的编选,岳伟参与了第四章案例的编选。 本书的出版同时也得到了有关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4年2月10日 于长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