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NT$
653.0
《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售價:NT$
398.0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NT$
254.0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NT$
352.0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NT$
407.0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NT$
398.0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NT$
857.0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NT$
602.0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根据教育部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的“信号与系统”课程基本要求,并充分考虑各院校新一轮修订专业教学计划中该课程的学时数及现代电子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潮流编写而成。其主要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实频域分析、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共7章内容。全书各章节均配有习题、思考题,书末附有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以方便教学。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的教材,对从事电子类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目錄:
|
前言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信号 111 信号与信息 112 信号分类 113 信号的基本运算 114 信号的时域变换 115 思考题 12 系统 121 什么是系统 122 系统的分类 123 系统的描述 124 思考题 13 信号与系统分析概述 131 分析与综合 132 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133 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 134 思考题 14 习题第2章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21 单位阶跃信号与单位冲激信号 211 单位阶跃函数和单位冲激函数 212 单位冲激函数的性质 213 思考题 22 LTI连续系统的时域响应 221 微分方程经典解与自由、强迫响应 222 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分别求法 223 思考题 23 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 231 冲激响应 232 阶跃响应 233 思考题 24 卷积积分及其应用 241 卷积积分的基本运算过程 242 卷积积分运算规则 243 卷积积分应用于LTI连续系统分析 244 思考题 25 习题第3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实频域分析 31 连续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与频谱 311 傅里叶级数 312 周期信号的频谱 313 周期信号的功率、有效值和信号带宽 314 思考题 32 连续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与频谱 321 从傅里叶级数到傅里叶变换 322 常用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23 思考题 33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331 线性性质 332 时移性质 333 频移性质 334 尺度变换特性 335 对称特性 336 时域卷积定理 337 时域微分特性 338 时域积分特性 339 思考题 34 LTI连续系统的实频域分析 341 周期信号激励下系统的响应 342 非周期信号激励下系统的响应 343 思考题 35 滤波器 351 无失真传输系统 352 信号通过理想低通滤波器 353 思考题 36 采样器 361 理想取样 362 实际取样 363 时域取样定理 364 从已取样信号fs(t)中恢复原信号f(t) 365 思考题 37 调制器与解调器 371 调制器 372 解调器 373 思考题 38 习题第4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41 拉普拉斯变换 411 从傅里叶变换到双边拉普拉斯变换 412 单边拉普拉斯变换 413 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对 414 思考题 42 单边拉普拉斯变换的重要性质 421 线性性质 422 延时特性 423 复频移性质 424 尺度变换特性 425 卷积定理 426 时域微分特性 427 时域积分特性 428 思考题 43 拉普拉斯逆变换 431 查表法 432 部分分式展开法 433 思考题 44 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电路与系统 441 拉氏变换求解微分方程 442 拉氏变换法分析电路 443 思考题 45 系统函数分析 451 系统函数H(s)的零、极点 452 零、极点分布与时域响应 453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454 H(s)与H(jω)的关系 455 思考题 46 习题第5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51 单位阶跃序列与单位脉冲序列 511 单位阶跃序列 512 单位脉冲序列 513 思考题 52 LTI离散系统的自由响应、强迫响应与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521 离散信号的差分运算与累和运算 522 LTI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 523 差分方程的迭代解法 524 差分方程的经典解与自由、强迫响应 525 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分别求法 526 思考题 53 单位序列响应与单位阶跃响应 531 单位序列响应 532 单位阶跃响应 533 思考题 54 卷积和及其应用 541 卷积和定义及运算过程 542 卷积和的运算规则 543 卷积和应用于LTI离散系统分析 544 思考题 55 习题第6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复频(Z)域分析 61 Z变换 611 从拉普拉斯变换到Z变换 612 Z变换定义 613 收敛域 614 常用函数的Z变换对 615 逆Z变换公式 616 思考题 62 Z变换的性质 621 线性 622 移位(序)性 623 Z域尺度变换性(序列乘ak) 624 时域卷积定理 625 Z域微分性(序列乘k,又称时域线性加权) 626 Z域积分性(序列除k+m) 627 时域反折(转)性 628 累和性(部分和性) 629 初值定理 6210 终值定理 6211 思考题 63 逆Z变换 631 查表法 632 幂级数展开法 633 部分分式展开法 *634 留数法 635 思考题 64 应用Z变换分析LTI离散系统 641 Z变换解差分方程 642 系统函数 643 应用Z变换分析框图描述的LTI离散系统 644 s域与z域的关系 645 思考题 65 应用系统函数H(z)分析LTI离散系统特性 651 由H(z)的零极点看系统的时域特性 652 由H(z)看系统的因果性与稳定性 653 由H(z)看系统的频率特性 654 思考题 66 习题第7章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 71 系统的状态、状态变量与状态方程 711 系统的状态、状态变量概念 712 由电路引出系统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 713 动态方程的一般形式 714 关于状态变量分析中几点应明确的概念 715 思考题 72 动态方程的建立 721 连续系统动态方程的建立 722 离散系统动态方程的建立 723 思考题 73 连续系统动态方程的求解 731 时域解法 732 状态方程的变换域解 733 求状态转移矩阵(t)即eAt 734 思考题 74 离散系统动态方程的求解 741 时域解法 742 状态方程的变换解 743 (k)=Ak的求法 744 思考题 75 习题部分习题参考答案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家庭生活中使用的大、小家用电器,还是工农业生产中各种自动控制生产线,或是科学研究中使用的各种精密实验仪器、测量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无处不用信号与系统。具体说,人们听收音机、看电视、打电话要用信号与系统,工厂自动生产线的控制、航天器(比如我国的嫦娥1号、神六、神七)飞天的控制、水下核潜艇的潜与浮的控制、汶川地震救灾中使用的生命探测仪等都要应用信号与系统。当代大学生,特别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大学生,学习好这门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涌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输与处理高速实时、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可能,特别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嵌入式系统、人机交互、信息安全等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使得现代的信息化社会更加灿烂辉煌。 考虑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新趋势和电子类专业新教学计划的修订情况,遵循教育部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的“信号与系统”课程基本要求,结合国家电工电子基地建设中对“信号与系统”课程改革试点所取得的经验与教训,参考国内外同类教材中好的编写理念,本书采用如下的编写思路。 1) 考虑到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迅猛、招生毛入学率急剧增加这种新形势下的学生基础情况,并注意到各普通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新教学计划修订中对“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学时数限制(约60~70学时),还应顾及高等院校的类别、本科生的层次,所以本书在内容选材上不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不追求数学上的更加严密性,而注重工程上够用为度、实用为主。比如,讲授冲激函数定义,只给出工程实用的狄拉克定义,而不讲述数学上更为严谨的分配函数定义。对于已成熟的经典理论、方法,先人已给我们后人留下丰富的“知识遗产”,我们只需很好地承接应用这些成果,而不必什么都要刨根问底追溯源头,去费时费力地重复先人复杂的演算、推证,而得出的又是同样的结果或结论。例如,讲授傅里叶级数,本书中未从信号的正交分解讲起,而是明确什么样的周期信号能够展开为傅里叶级数(狄氏条件),给出级数展开形式、展开系数公式、如何用来展开工程中实用的周期信号为傅里叶级数形式,结合工程实际,对展开式中如何赋予它合理的物理意义。 2) 信号与系统是密不可分的,组织教材内容时要将系统与信号一并考虑,将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得自然浑为一体无“接缝”,便于教学。 3)本书的编写理念是: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削枝强干思想;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法、基本技能的训练,不追求太多的技巧性;对核心知识点讲解透彻,注重物理概念定性解释,对必要的数学定量推导,交代清楚思路、推导过程简明扼要,结论醒目,便于读者掌握使用。 4)内容讲解的出发点是:讲解基本概念准确、文字表述通俗易懂、讲授基本分析法步骤明确、举例联系工程实际,便于读者仿效演练;对重要的定理阐述简练,应用范围、条件明确,结合编者几十年的教学体会全面归纳了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对经典内容取舍合理,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介绍适度。 5)教辅材料安排是:每节配有辅助概念理解、引申问题的思考题。正文的讲解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一个问题的深入理解,可以多角度地观察,可以逆向思维,可以联想,也可以“突发奇想”,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供读者思考很有必要;每章配有难度适中、题型搭配合理的习题;书末附有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这些配置对教师施教、学生自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使用本教材的参考学时数约为64学时,建议参考教学实施计划如下:章 序讲授学时数备 注1628建议1、2章合上习题讨论课2学时312410建议3、4章合上习题讨论课2学时510610建议5、6章合上习题讨论课2学时78 本书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永瑞主编,负责统稿、定稿。西安工业大学尚宇、惠州学院曹建忠任副主编,太原理工大学强彦、赵涓涓及西安邮电学院杨乐参与编写。其中,尚宇编写第1、2章,曹建忠编写第3章,强彦编写第4、5章,赵涓涓编写第6章,杨乐编写第7章。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在此对参考文献中的诸位作者表示感谢,他们书中好的编写理念、思想,对这本书的编写有很大启发。 由于编者学识水平有限,书中定会有许多不足或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张永瑞 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年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