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NT$
539.0
《
实用对联大全
》
售價:NT$
225.0
《
想象欧洲丛书(7册)欧洲史
》
售價:NT$
1880.0
《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
售價:NT$
149.0
《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教育文集版)
》
售價:NT$
230.0
《
数据驱动法律
》
售價:NT$
390.0
《
对话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馆长
》
售價:NT$
995.0
《
揭秘立体翻翻书--我们的国宝
》
售價:NT$
490.0
|
內容簡介: |
书稿修订自硕士论文《汪荣宝诗歌研究》(2014年),并杂收近五年来写作的一部分清代(及近代)文史短札。
书稿来得快,从毫无心理预期到出版流程展开并没有经历太长的时间,当然这主要感谢学院的经费支持以及对青年教师的颇多关照。另一方面,“快”其实也呼应了自己近年来的状态,在论文写作方面一门心思想要提速,却总会落得个心有余而力不足。
|
關於作者: |
李晨,1989年出生于江苏省泗洪县,2007-2017年就读于苏州大学文学院,先后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明清文学,已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
目錄:
|
引言
章 《思玄堂诗》概论
节 汪荣宝诗集的版本问题
第二节 汪荣宝诗歌的系年和辑佚
第三节 汪荣宝诗歌的分期
第二章 诗学生成:汪荣宝“诗宗玉溪”论(一)
节 家族:诗学的起点
第二节 地域:诗学的渊源
第三节 流派:诗学的成型(“西砖酬唱”考论)
第三章 诗学实践:汪荣宝“诗宗玉溪”论(二)
节 汪荣宝对李商隐诗歌用典艺术的接受
第二节 汪荣宝诗歌的艺术风貌及其成因
第三节 楚雨:关于晚近吴下诗人集李商隐诗的文献考察与文本探微
第四章 戊戌·旁观者:诗史精神与婉曲心态(一)
第五章 鼎革·亲历者:诗史精神与婉曲心态(二)
节 “中原真见海横流”——鼎革之际的汪荣宝及其诗歌响应
第二节 “空将清泪注漳流”一一一汪荣宝诗涉袁世凯的历史语境
第六章 驻外-远游者:汪荣宝诗歌之新变(一)
第七章 民国·参与者:汪荣宝诗歌之新变(二)
第八章 中日关系与汪荣宝后期诗歌
节 近代以来驻日公使主导下的中日诗歌交流述略
一一以汪荣宝为中心的考察
第二节 汪荣宝、郑孝胥交游考论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前后汪荣宝的诗歌创作
第九章 汪荣宝的诗歌史定位
结语
附录一 汪荣宝诗歌编年
附录二 汪荣宝诗文发表、出版编年录
附录三 悼汪荣宝挽联、挽诗辑录
附录四 清代(及近代)文史短札十四则
一、清初僧诗之繁盛
二、黄绍箕的儒教观
三、夏曾佑的儒教观
四、吴文溥生卒年及其诗集问题补证
五、《涤庵日记》《乙亥年日记》作者考
六、《淮海日记》作者考
七、关于“舂音词社”的两则材料
八、《王熙凤词》撰者“寄恨”考
九、人山惟恐未山深——读苍雪读彻《山居四首》
十、梦忆前朝——余怀《咏怀古迹》诗选读
十一、洪水与看客——读梅曾亮《归舟至江东门》
十二、云中佛境——读易顺鼎《云海歌》
十三、靖难史鉴——读王伯沆《过明故宫》
十四、词人笔下的“晚清日暮”一…读朱祖谋《烛影摇红》
后记一
后记二
|
內容試閱:
|
书稿修订自硕士论文《汪荣宝诗歌研究》(2014年),并杂收近五年来写作的一部分清代(及近代)文史短札。
书稿来得快,从毫无心理预期到出版流程展开并没有经历太长的时间,当然这主要感谢学院的经费支持以及对青年教师的颇多关照。另一方面,“快”其实也呼应了自己近年来的状态,在论文写作方面一门心思想要提速,却总会落得个心有余而力不足。
于是难免回忆“从前慢”,“慢”对应着硕士研究生的三年。“快”与“慢”有着直观对比:写硕论,两年时间集中研究一位诗人;写博论,两年时间研究了十一位诗人。或许读博的自己在论文写作上更加纯熟,但文献积累岂是一朝一夕的工夫,相较之下硕论写作较为从容,对这样单一诗人的集中探讨也深入一些。“慢”又是超功利的,“汪荣宝诗歌研究”于我而言是一项学术训练,是近代诗歌研究的起点。它更多地意味着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不用强求所谓的研究深度,论文是否“漂亮”,不用考虑是否有利于向“C刊”投稿,也不用纠缠于研究一位二三线诗人是否拥有足够的价值。我更愿意把这项研究视为探索未知的旅程,在这旅程中,似有一扇扇窗不断打开,自己又能不断将刹那间的想法落于实践。可能在某一晚,突然发现上海图书馆(以下简称“上图”)藏有某位与汪荣宝交游的不知名文人的诗文集,于是便去订购车票,第二天一早奔向上图查阅,结果一天下来并没有从那部诗文集中发现任何可用的材料,但同时也能在上图收获其他方面的知识。可能在另外一天,突然想去探访汪荣宝的墓地。汪荣宝墓据记载在陆墓山,然而陆墓山在哪里成了难题,于是通过查阅《吴郡西山访古记》以及检索地图,把目标锁定在越溪张桥村。真正抵达张桥村,面对着连绵的山头,仍是失了方向,向村民打听亦无结果。好在其间颇得野趣,其后误打误撞进入建设升级中的旺山景区,即又不虚此行了。总之,“汪荣宝诗歌研究”为我真切地带来了学术研究的乐趣和充实感。以汪荣宝为起点扩展开,认知近代诗歌的文献世界,感受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也慢慢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这,便是书稿的产生缘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