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盛世修史,以史励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地方史书、志书中蕴含的深厚历史积淀、浓郁家国情怀、崇高精神追求,对激发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使他们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宁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历史悠久,地貌多样,人文景观多姿多彩。在六盘山与贺兰山之间的大地上,黄河浩荡,奔流不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形成既有塞上之雄浑厚重,又有江南之清秀柔美的鲜明特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目錄:
|
绪论 培根筑魂高峰梦,栉风沐雨文学林/1
卷一诗歌
导论抒写地域而歌咏民族的宁夏诗歌 /17
章 古代:雄浑与秀丽并存的创作风格/22
节唐宋元:边地诗词相对单薄/23
第二节明代:从想象到亲历的逐渐丰富/25
第三节清代:多样化的风情面貌与艺术特质/34
第二章近现代:一条纤细而未断流的诗歌血脉/45
第三章 当代:贺兰与六盘间的潺湲歌吟/55
节政治与生活、民歌加古典的共同影响/55
第二节 继承边塞诗传统的西部诗歌 /69
第三节 回到诗歌本身的个体化倾向/81
第四节古体诗词创作队伍亟待壮大/91
第五节独具诗美意味的60后诗人/103
第六节因被遮蔽而奋力突围的70 后诗人/138
第七节勇于张扬个性的80后、90 后诗人/154
第八节阵容相对滞后的女诗人 /164
第九节,宁夏新边塞诗研讨会 /182
卷二 散文
导论相对沉寂,努力求新/187
章 古近现代:论说为主,兼顾其他 /191
第二章 当代:宁夏散文波澜起伏 /207
节来自生活的社会人生体悟/207
第二节价值取向和艺术追求的独特表现/216
第三节作品地域性--是特点也是局限 /239
第四节 新一代作家的多样化倾向/257
第五节独处一隅的散文诗创作/270
第六节紧扣时代脉搏的杂文创作/275
卷三 小说
导 论从一棵绿化树到郁郁葱葱的文学林 /289
章新时期:地域性、民族性和现代性互相交织/292
节宁夏出了个张贤亮 /292
第二节一批作家相继加人而跨越世纪/299
第二章 新世纪:宁夏文学的第二次辉煌 /343
节郁郁葱葱的文学林/343
第二节共同背景下的个性化呈现。/381
第三节网络文学: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403
卷四 文学研究与批评
导论 文学研究与批评的在场建构/421
……
卷5 儿童文学与纪实学
附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