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NT$
203.0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NT$
254.0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352.0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丛书既注重全国宏观脉络梳理、经验阐释,又注重地方特色和典型案例剖析;既注重政策的顶层设计研究,又注重地方群众首创探索、实践研究;既注重理论阐释、经验总结,又注重实践历程性梳理。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研究丛书中的一种。本书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农村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历史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和反思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成效和差距。本著作着眼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来检视我国农村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不仅包括识字率的提高,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掌握,享有文化产品的丰富;更在于科学世界观的树立,科学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风气的改善,等等。本著作不仅从宏观上探讨国家相关政策的演变,运用相关统计数据来揭示总体发展状况,同时还运用丰富的案例来揭示我国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改变历程。
|
關於作者: |
黄艳红:1975年生,湖南永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科技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科学院科学史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包括中国科协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课题研究项目《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参加者)、《徐晓白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主持)以及中国社科院的《北京大学生信教群体调查研究》(主要参加者)、《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与大学教育》(主持)。出版著作2部(《中国科学院人物传》(第1卷)(合编),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举重若重:徐光宪传》(合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包括AHCI收录刊物1篇,境外学术刊物1篇),并撰写内部报告多篇(包括《加强青少年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等)。
|
目錄:
|
章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内容、意义和任务1
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2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和认识过程2
二、精神文明建设的定位和作用9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13
第二节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的重要组成部分16
一、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定位和作用16
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和特征20
第三节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23
一、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意义23
二、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26
三、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28
第二章“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978—1990年)33
节农村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34
一、普及小学教育34
二、扫除青壮年文盲37
三、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提出和实施41
四、农村教育结构改革初步展开43
第二节农村科普工作蓬勃发展46
一、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47
二、开展科普活动53
三、科普网络和阵地建设57
第三节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59
一、文化事业的发展60
二、卫生事业的发展67
三、体育事业的发展69
目录中国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发展研究第三章科教兴农战略下的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991—2004年)75
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77
一、“三下乡”活动启动的背景78
二、“三下乡”活动的具体内容78
三、“三下乡”活动的影响和效果81
第二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88
一、普及农村义务教育89
二、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96
三、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99
第三节农科教结合102
一、农科教结合提出的背景和目的102
二、农科教结合的内容及实施105
三、农科教结合的成效109
第四节农村文化建设112
一、文化建设工程112
二、农村反伪科学、反邪教工作118
三、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20
第四章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下的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005—2011年)123
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力度加大126
一、政策力度加大126
二、重点工程实施129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36
第二节农村教育事业的新发展139
一、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140
二、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146
三、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和远程教育150
第三节科普工作的全面开展154
一、农村科普基础设施和科普资源建设154
二、科普活动的蓬勃开展157
三、农民培训计划和活动161
第五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的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012—2018年)167
节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169
一、加大经费投入169
二、义务教育均衡化175
三、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191
第二节农村文化建设新举措197
一、大力推进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帮扶行动197
二、乡村文化建设202
三、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207
第三节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215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要求215
二、乡风文明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218
第六章对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发展的反思和前瞻221
节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发展四十年的基本经验222
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222
二、及时确定和调整国家关于农村发展的战略目标223
三、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符合农村发展要求和趋势224
第二节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问题反思226
一、当前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现状226
二、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232
三、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238
第三节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未来思考242
一、加强党对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领导242
二、坚持农村的全面振兴和统筹发展244
三、建立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发展的长效发展机制246
参考文献255后记258
|
內容試閱:
|
总序
改革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率先开始了一系列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改革。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被称为“启动历史的变革”。
中国农村改革自1978年安徽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历经40年,敢闯敢试,波澜壮阔,影响深远,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1978年至1984年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启动阶段。农村改革从改变基本经营制度开始,推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等责任制,逐步形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成为自主经营的生产者,农户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1985年至1991年是农村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探索阶段。随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逐步确立,农村改革进入探索市场化改革阶段,改革重点主要在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培育农产品市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非农产业发展等方面。
1992年至2001年是农村改革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的南方谈话和10月中共十四大的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农村改革由此进入了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初步建立了农产品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在调节农产品供求和资源配置等方面逐步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2002年至2011年是中国农村全面综合改革阶段。这一阶段农村改革的突出特征在于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国民经济整体格局下,聚焦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抓手,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强城乡统筹,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总序中国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明确了深化农村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关键领域、重大举措和实现路径,是十八大以来农村改革重要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对深化农村改革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2017年中共十九大以后,启动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农村改革进入向纵深推进阶段。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性领域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体系。这五大领域的改革,对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制度体系,具有“四梁八柱”的作用。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巨大变化,使广大农民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坚定了跟着我们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农村改革的成功实践和经验,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农村改革在促进增产增收、解决吃饭问题和贫困问题等方面的效果极为明显。1978年至2017年,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13400多元。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当时的贫困线标准为100元/(人·年))为2.5亿人,贫困发生率为30.7%;到2020年,要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主体,农民的公民权利得到实现,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极大调动,农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
农村改革发展40年,经验很多,主要有下面五条: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二是正确处理国家与农民关系,保障农民经济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满足农民的精神需要;三是尊重客观规律,尊重自然规律、农业规律、经济规律;四是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这个社会主义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五是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还很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我国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实现乡村振兴,需要高度重视下面几个问题。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农村的制度。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和本位。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就要坚持土地集体所有。
第二,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在动态中稳定农民的家庭承包经营权益。
第三,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集体经济是农村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构建集体经济治理体系,形成既体现集体优越性又调动个人积极性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引领农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深远历史意义。要按照分类有序的原则推进改革,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保护和发展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以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为重点任务,以发展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为导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为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我国的农业经营目前主要以小农形式存在,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25日在安徽省小岗村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一方面,我们要看到,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分散的、粗放的农业经营方式难以建成现代农业;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改变分散的、粗放的农业经营方式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需要时间和条件,不可操之过急,很多问题要放在历史大进程中审视,一时看不清的不要急着去动。他多次强调,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农民的土地不要随便动。农民失去土地,如果在城镇待不住,就容易引发大问题。这在历史上是有过深刻教训的。这是大历史,不是一时一刻可以看明白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创新农业经营体系,不能忽视了普通农户。经营家庭承包耕地的普通农户仍占大多数,这个情况在长时期内无法根本改变。由于小农户将长期存在,在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实践中需要探索如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问题,准确把握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规模经营的度,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适应。
中国农村改革经过40年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的农村改革仍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农村发展水平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整体水平。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农村改革的初心,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终实现全体农民共同富裕!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2018年9月
后记
中国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发展研究教育和教师是受人尊重的。我小学一二年级是在家门口念的,学校离我家就隔着一个池塘,校舍是村里人一起出钱出力盖的。学校只有一位姓李的老教师,备受人们尊敬。我的父亲也是一名小学教师,他通常在另外一个村里教书。经常有学生交不起学费,他就拿自己的工资去抵,甚至多年后还会有家长来还学费。全国人口普查时他还担任普查员,常常放学后挨家挨户去查询,所以大家也都认识他。我和弟弟从小就被教育,一定要好好读书,只要能考上中学、大学,家里砸锅卖铁也会供。我的六个姑姑都上过中学。那时候升学率低,但是尽力让孩子上学是大家的共识。
那时候的城乡差距的确也很大。我就读的是镇上的初中,当年全班只有两个同学考到市里的高中,因为农村学生的录取分数比城里考生要高100分。高中期间,农村户口身份也曾令年少的我感到十分烦忧。因为家里离市区有40多公里,我坐车晕车,背不动住校需要的大米,只有父亲趁着到市里开会或者学习的时候帮我背去。而城镇户口的同学只需要带上粮本就行。村里人开始出去打工,和我同龄的没考上高中的同学陆续都去了广东等地打工。后来,没有考上高中的孩子几乎都出去打工,甚至有的初中都没毕业也去了。再后来,连50岁以下的村民都出去打工了。村里的常住人口锐减,文化活动就只剩下了看电视。
如今家乡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了。我家门前是村里的公共大坪,曾是晾晒稻谷、开大会的地方,也是放电影的地方。爷爷常年义务清扫和拔草,直到80多岁。村里的三眼井,曾是大家用水的地方,也是互相交流的地方,更是夏天乘凉的好地方。以前每年村里都会定期组织年轻人清理井里的淤泥。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建起了楼房,也用上了热水器、洗衣机和冲水厕所等现代化设施。于是,大坪上长满了野草,井里的淤泥越积越深,塑料垃圾遍地。礼堂早就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因为不再住人,老式的建筑已经破败,大门上的锁扣也变得锈迹斑斑,只剩下屋檐上雕刻或绘画的图案还依稀可见。村里常年只有留守的老人和儿童,池塘也几乎快被淤泥和垃圾填满。只有在春节前后,村里才开始热闹起来。村里平时热闹的地方往往都是打牌或者赌钱的地方。曾经因为赌博成风,当地政府下大力气抓了一批,现在大规模的赌场虽然没有了,但是这种不定期的赌博活动仍然盛行。而且,婚礼上竟然出现了许多不知从哪儿来的习俗,里面多了许多低俗的内容。
这是多次在我梦中出现的故乡吗?如何满足农村人口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乡村文化的振兴道路又在哪里?浙江的农村比较富裕,重建了一座座文化礼堂,这些文化礼堂逐渐成为集思想道德建设、文明礼仪活动、文化娱乐和知识普及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新疆开设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也成为一个个特殊的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基地。要实现乡村的文化生活、社会秩序和意义秩序的重建,我们可能还需要长久的努力。
十多年前,爷爷曾口述让我记下他的遗嘱。我记得遗嘱中提到,希望他的子孙们将来能够帮助村里建立一间老年文化娱乐活动室。当时村里的老人,80岁以上的就有十来个。如今,这些老人几乎已经全部过世,村里还是没有建起这样一间活动室。不是因为没房子,主要是没人管理,没有人组织开展活动。行政村中心建立了村委会,有专门的办公用房,但还没有村级活动中心。即便有,由于自然村(组)之间相隔并不近,日常的文化活动估计也很难开展起来。
三年前的冬天,爷爷尚在世,只是脑子开始有些糊涂。我回家看他,他说,每天晚上一躺下,就看见那些已经去世的村民,在我家门前的大坪上开会。他开心地说起他们当年一起劳动的场景,仿佛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在眼前。他后感叹道,这些人都没过上好日子。家里人都觉得他中邪招鬼了,可他坚定地跟我说,他是共产党员,不信迷信。他要求我一定要告诫家人,千万不要因此去搞什么迷信活动。我想,这是一名老共产党员的情怀,他对乡村文化建设的认识和期待,值得我们去思索。
对于我家乡的村民来说,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是每顿饭吃好,住楼房,用上洗衣机、热水器,他们还有更多的、更高的文化和精神的需求。去年,堂弟问我能否给他推荐一些书读一读。他初中毕业后出去打工多年,突然跟我说他以前读书少,现在年纪大了想要读书了。期待有一天,多数农村的村容村貌能像《向往的生活》节目里的那样,有漂亮宽敞的学校,有能读书下棋的文化礼堂,还有能唱歌跳舞的广场,教师受人尊重,老人安享晚年,儿童可以在屋外放心地玩耍……那也是我梦想中的故乡。
作者
2018年冬于北京建国门
精彩文摘1:
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任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性纲领。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时期,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该决议还明确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不仅仅是思想文教部门的任务,而是各条战线和一切部门的任务,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共同的长期的任务。可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目的是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物质文明一手硬、精神文明一手软的情况始终存在。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精神文明建设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主要原则、任务及着重点等做出了系统阐述。决议指出,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工作中,忽视思想教育,忽视精神文明,“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决议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根据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总要求。
十四届六中全会上,对于精神文明建设不力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他认为很重要的一条是对两个文明的关系缺乏全面理解,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两种相互联系的伟大成果,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两个密切相关的组成部分。一方面,精神文明的发展,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经济建设搞好了,生产力发达了,就会给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充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不能简单地把精神文明看作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精神文明有它的相对独立性。那种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而物质条件差,精神文明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也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实践证明,两个文明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它们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十六大报告在总结十三年的社会建设经验时提出,其中一条就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报告重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报告在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不仅提出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还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同时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包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
从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我们党的文化建设战略思想合乎历史与逻辑的发展,又是依据时代和实践发展趋势的新要求做出的战略部署。党中央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包括意识形态对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决定作用、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发展思路等,从而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例如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等。
精彩文摘2:
习近平总书记很早就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他指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把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建设贯穿于脱贫致富的整个过程。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53页。2012年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他强调治贫先治愚。
习近平还多次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2013年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他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2014年,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说,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所以,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书记对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有着深刻的理解。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指出人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必须抓好经济社会建设,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物质需求是位的,吃上饭是主要的,所以说“民以食为天”。但是,这并不是说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就是可有可无的,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
二、精神文明建设的定位和作用
(一)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1982年,全国开展“五讲四美”活动,1982年3月成为个“全民文明礼貌月”。5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转发〈深入持久地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争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胜利〉的通知》中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极其重要的特征”。1982年十二大报告首次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定位和性质进行了系统的说明。报告阐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报告指出,除了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外,社会主义还必须有一个特征,就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报告强调,“没有这种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史上的新论断,它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为全面和深刻。
首先,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是由一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一定的文化或精神文明构成的完整的统一体。文化和精神文明作为上层建筑,虽然由经济基础决定,但又对特定社会形态的稳定和发展起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显著的表现就是与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特定的文化体系一旦形成和确立,就会以强大的凝聚力维持特定社会形态的稳定。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每一种社会制度里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应该具有特定的用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稳定的文化和精神文明。所以,列宁认为,没有一场文化革命,要完全合作化是不可能的;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5页。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5页。这说明真正的社会主义不仅物质上不能贫穷,而且精神上也不能贫穷。因此,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建设好了,才是完整的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常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因为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一种形态。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应比资本主义优越。但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在短时间内不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与资本主义存在差距。因此,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只有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才能赶上甚至超过资本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眼光看,社会主义有科学的思想理论,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政治目标,有强大的凝聚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将得到迅速发展,社会主义优越性也必将充分发挥出来。所以,邓小平满怀信心地说,“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页。。
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这是从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中得出的必然结论。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大多数经济理论的真正指向,归结起来主要是追求经济增长,以高速增长为目标的工业化政策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人类带进了工业文明。然而,正当人们欢天喜地享受自己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被危及人类生存的全球问题所困扰,这些问题既包括人与自然的矛盾,也包括社会内部的矛盾。人类反思过去的单一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开始确立新的发展观。因此,我们决不能只重视物质文明建设,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而应当强调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尤其应该加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将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精彩文摘3
现代化就是社会全面发展前提下的整个社会全方位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目标也是与社会全面现代化相适应的一个目标体系。因此,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总体概念。在这个总体中,精神文明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精神文明,就会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没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残缺不全的,不是全面的现代化。在全面现代化中应有精神文明的重要地位。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后,邓小平正是从现代化角度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总体目标。1978年以后,在他的力主下,经济现代化被确立为全党和全社会的中心工作。他提出,“必须把我们整个工作的重点转到建设四个现代化上来,把建设四个现代化作为几十年的奋斗目标”《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4页。。但他同时也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只是物质经济的现代化,而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道德在内的整体性社会变革。因此,他又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远意义的六条指导方针之一,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写进党的基本路线,作为我们党在这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其中,“富强、民主、文明”中的“文明”就是指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
精彩文摘4:
(一) 农村相关政策制定方面有所欠缺
首先是重视程度不够,领导者相关意识缺乏。我国文化建设普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多年来,我国在文化事业方面的投入大部分都在城市,直到近年来才开始有意识地向农村倾斜。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改变农村风貌,对农村文化建设却重视不够。贫瘠的文化不会孕育出高速增长的经济,没有文化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扩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面,让文化更好地服务农村发展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个时期以来,农村的文化事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够,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还依然存在,许多基层文化活动站设施陈旧、无人问津。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少、质量低,文化人才匮乏、队伍严重老化的现象,决定了闲暇之余农民很少能够受到文化的熏陶,新形势下农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农村基层组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群众没有真正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一些地方出现形式主义的做法。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够,缺乏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动性,不少人视为麻烦和负担。总的来说,农村各级领导还没有真正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共识和合力,对城镇改造、道路整治、绿化、公益事业投入较多,对社会风气、综合治理、文明行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投入较少。
同志曾指出:“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然而,现实是基层政府以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作为重要的政绩考核指标,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轻视或漠视农村社会风气等文化建设工作。重物质文明建设而轻精神文明建设,导致农村文化建设长期投入不足,文化阵地“空壳”问题严重。尽管后来文化建设开始有了一定的投入,但为了追求政绩,往往只重视“硬”投入,而忽视了文化建设的“软件”投入和长期培育,尤其对乡村内在的民风民俗、村规民约等很少涉及,导致农村文化建设成为“盲区”。文化建设的缺失,使得乡村治理缺乏内在的文化纽带,农村和农民普遍缺乏“精神食粮”。
其次是政府的供给政策模式存在不足。广义上来说,农村文化是适合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能够为农村提供秩序规范,体现终极关怀的一整套娱乐方式、道德规范;是一种既包含价值观、文化认知等内在文化元素,又包含交往和生产、生活方式等外在文化元素的乡村文化形态。农村文化,是农村文化设施、农村文化组织、农村文化人才、农村文化体制以及农村文化活动等方面的集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是公共文化产品或服务,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无法通过市场手段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需要政府来主导,政府就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也就是说,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既是制度体系的供给者,也是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者。但现有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难以完全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且差异化的需求。
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模式,往往会忽略农民的参与意识和现实文化诉求,在实际建设中大多数项目成为短期见效的政绩工程。由于供给决策过程中农户参与很少,农户的不同文化喜好也就不会对公共文化供给产生很大影响。在文化需求层面,政府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往往在下乡过程中忽略农村活动主体的需求和农村的需求层次,尤其是“空心化”日益严重的留守村庄。所以,尽管政府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但是仍有不少农民依然感觉无聊和空虚。
另外,我国目前仍然是“穷国办教育”,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全部需求,公共事业经费仍然十分短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仅依靠政府的补贴和转移支付维持学校的日常运营,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提高办学水平。而且国家义务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依然较低,也就是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不足,同时还往往出现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因此有的农村地区还出现了辍学率升高的现象。
后是基本上放弃了科学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工作。封建迷信沉渣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年来我们放松、淡化甚至放弃了科学普及和宣传工作,致使我们的民众缺乏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哺育。广大农民中科盲本来就多,再加上我们缺乏对农民进行科技教育,使得农村基本上成了科学的盲区,已经开展的科普工作对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的效果十分有限。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很多现象原本可以通过科普活动来解决,但是我们现有的科普工作没做到位。多年来我们开展的科普活动基本上还是以技术推广活动为主,比如蔬菜大棚技术等。这种科普活动基本上只有技术层面的东西,而没有精神层面的东西,因此对农村思想观念的改变影响不大。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农民从事生产的效能,但是对农民掌握科学方法以及用于解决生活问题和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能力提升就十分有限,尤其是对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很弱。比如,农民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生老病死、祸福吉凶等问题,无法通过现有的科普活动得到解决。这就需要依靠科学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活动,才能够得到根本的解决。
当前某些地区的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其中很少体现出科学无神论的思想。农村的不少文化建设活动是围绕传统文化来开展的,比如《弟子规》进校园、《二十四孝故事》上围墙、地方文化进礼堂等。不过要想传承和提升传统文化,还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现代中国的发展。另外,我国描写农村的文艺作品很少,且思想性普遍不太高。许多关于农村或者在农村广泛传播的文艺作品里面,相当一部分内容中有神论的色彩还较为浓厚。
此外,目前的道德建设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相对单一,缺乏时代性。而且,部分活动还比较分散,没有针对性。靠这样的文化活动来实现农村文化素质的提升,基本上不大可能。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系统性地加强科学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工作,必须有一系列的政策规划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虽然已经提出要加强农村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工作,但是还有待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二) 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管理不到位
党和政府制定了农村各种好的政策,但是农民似乎并不买账。这是因为不仅在政策制定的时候考虑不够,执行也往往出现变样。比如,一些地方以恢复封建迷信的方法搞所谓的招商引资、开发旅游。还有一些地方,特别是东南沿海的农村,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他们先富了起来,但他们中的一些人却把致富之源归于神灵和祖先的荫功,因而大搞封建迷信,直接污染了人们的思想,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还因为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滞后,加上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整体不高,不能深刻全面地理解国家政策,也缺乏参与社会公共决策和进行判断的能力。
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不力。虽然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农村文化消费还是较为落后,农村文化消费基数低、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较为单一、消费需求层次偏低,需要通过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水平、革新农民文化消费观念、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和教育结构、挖掘农民文化消费潜力、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增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手段来推进农村文化消费。我国农村文化市场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中,基层党委、政府重视不够,管理部门多且权力分散,乡镇综合文化站监管缺位,管理力度亟待加强。比如,在文化市场的发展中存在着诸如无证经营销售文化产品,或者生产和销售各种“黄赌毒”或封建迷信、低级趣味的文化产品,这些都是由于缺乏对文化市场的正确引导和管理。
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不够,工作效果欠佳。在我国,大多数的宗教组织和信教群众在农村。在有的农村地区,宗教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着影响甚至已经影响和干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社会生活的管理。农村基层组织由于自身建设不够、社会生活管理能力不足,无法起到引领宗教组织的作用。市场化改革导致村庄社区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包括村庄文化的变化。在市场化改革之前,农村村庄的熟人社会具有很强的社会整合功能。但是,市场化凸显了人们自利的一面,导致村庄成员的“原子化”,村庄的社会整合功能大大下降,成员的组织归属感弱化了许多。所以,需要重新树立基层政权的“为公”形象,提高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望,增强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党和政府真正成为农民的知心人和领路人。同时,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也具有加强村民间交流、提高其组织归属感的功能。农民的公共文化生活可以积极培育农民的新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增强农村社区的内聚力。
第三节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未来思考
一、加强党对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样,能否取得成效以及取得成效的大小,终取决于能不能切实加强党对这项工作的领导。重视和做好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传统、一大优势。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应当被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以后,我国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一方面基础薄弱,另一方面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层出不穷。例如,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农村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农村文化建设产生的消极影响,实现小康水平后的农民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新需求,等等。
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物质的复兴,更是精神的复兴。各级党委必须始终坚持“两于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两个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和专业水平,不断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农村在经济建设、社会保障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解决。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如何总结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些都是同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领导有关系的重大课题。
同时,要搞好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还必须加强农村党组织自身建设,必须坚持从严治党,端正党风。农村基层组织的党风直接决定着农村社会风气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状况,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是其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加强党组织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坚持抓好反腐败斗争,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维护好党的良好形象,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