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说:“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所,也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有家庭就一定有家风。家和万事兴,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古往今来,有许多的榜样和楷模,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景仰。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杭州师范大学组织编写了《红色记忆:家风故事》一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家风故事,折射出100年来家族世代更迭的传承中,长辈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地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他们无论是共产党人还是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在时代思潮的感染下,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
|
內容簡介: |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代,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所有的幸福安宁都以廉洁家风为基础。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家风,既是家风建设的财富,也是小家和大家长远发展的“护身符”。廉洁好家风,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力气,是一汪清润甘甜的泉水,是一股潜在无形的正能量,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学习它、研究它、传承它,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本书从三个部分,分别从老党员、中青年党员、新党员角度讲述廉洁家风的故事,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
關於作者: |
李泽泉,浙江龙泉人,杭州师范大学纪委书记、哲学博士、研究员,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和教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