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通过大学教育实现对理性传统的守护
为什么所中美合作创办的国际化大学是上海纽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在合作办学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和挑战?让双方达成共识、解决问题的教育理念又是什么?
纽约大学老校长约翰·塞克斯顿在本书予以解答。
|
內容簡介: |
世界的相互关联正日益紧密,但是在过去的60年间,一种无法通过对话或理性来解决的教条主义,却逐渐掌控着美国的政治对话领域——无论是居庙堂之高的政治家,还是处江湖之远的普通百姓,均缺乏理性。
作者根据自己担任纽约大学校长期间,参与筹办上海纽约大学及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的亲身经历,分享了自己创建“全球体系大学”,通过大学教育对理性加以守护的思考、探索与实践。
|
關於作者: |
约翰·塞克斯顿 是纽约大学前校长,法学院前院长以及法学院Benjamin Butler教授。在他担任校长期间(2002-2015),纽约大学成立了阿布扎比分校,并和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创立了上海纽约大学。早些年曾兼任美国法学院协会主席,纽约科学院主席,美国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毕业于福特汉姆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还有哈佛大学法学院(法博士)。出版过《纽约时报》畅销书:《棒球作为通往上帝的道路》(Baseball as a Road to God) 和《重新定义联邦法院的作用》(Redefining the Supreme Court’s Role)。
译者
刘虹霞 上海纽约大学国际组织代表,前副校长。纽约大学文理研究生院院长顾问。北京大学法学士,纽约大学政治学硕士。
王慧慧 上海纽约大学行政管理人员,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文学硕士。
周雅明 上海纽约大学行政管理人员,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文学硕士。
译校
赵中建 上海纽约大学文理学部前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原国际教育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
|
目錄:
|
理性传统与大学理念——读约翰·塞克斯顿著《据理必争:教条主义时代中的大学》/童世骏
中文版序:来自大学的世界/罗伯特·伯达尔
前言:查理送我踏上求知之路
章 教条主义:复杂性及公民对话
第二章 传统大学作为对话的神圣空间
第三章 以普世主义世界为目标的大学
第四章 终要素:使有意义的入学机会普及大众
结束语 不负于丽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