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
編輯推薦: |
这几部作品确实是研究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尤其是研究莎士比亚著作时的经典性参照作品,与莎翁作品相映生辉,不可或缺。
——辜正坤
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时,出版界为莎士比亚作品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然而,那个时代并非只有莎士比亚一位剧作家,其他如克里斯托弗·马洛、托马斯·米德尔顿、托马斯·基德、本·琼森等戏剧名家的作品同样历久弥新。《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选》收录的正是这些作家的经典代表作。对于国内出版界来说,这是一部填补空白之作;对于读者来说,这是一部充满智慧、极具才华的好书。
——止庵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选》的出版,既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与莎翁同时期剧作家的优秀作品,也是对当时星光熠熠的英国戏剧界风貌的一次颇为有益的补充。
——邱华栋
不了解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剧坛就不会理解莎士比亚何以伟大。翻译这本书是一大难事,也是一大乐事。向译者朱世达先生致敬。
——陆建德
英国文艺复兴时代现今常被称为英国“早期现代”,因为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它继承着古典的辉煌,承载着中世纪的神圣,又是通向现代的门槛。在该时期的剧作中,莎士比亚戏剧有较多的中文译本,而
|
內容簡介: |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选》系列丛书共三辑,本书为第二辑,收录了七部戏剧:
马洛的戏剧是伊丽莎白时期戏剧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他的《跛子帖木儿大帝》讲述了一个普通牧民帖木儿如何登上国王宝座,成为一个残暴无情的统治者的故事。帖木儿这一经典悲剧形象,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力量和权势的渴望和追求。《爱德华三世》是一部全部用诗歌写成的诗剧,被认为是莎士比亚的第39部剧作,该剧讲述了14世纪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数次与法国人、苏格兰人交战的故事。《托马斯·莫尔爵士》围绕莫尔的擢升、成就和坠落展开,刻画了一个高贵而宽厚、诙谐且富有学养的殉道者形象,被认为是该时期写得好的里程碑式的传记戏剧。《娘儿们小心娘儿们》和《假傻瓜蛋》是托马斯·米德尔顿两个重要的悲剧作品,前者描写了自我毁灭和暴力,揭示了金钱、淫欲和权力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讽刺了基于权力、谎言、强奸和欺骗的性;后者讲述了一个关于淫欲、谋杀和通奸的悲剧,揭示了罪恶的人性所造成的叛卖,被T.S.艾略特称为“它所处的时代除莎士比亚之外伟大的悲剧”。《齐普赛街上的贞女》则是一部城市喜剧,描述了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追求人道主义和个人价值的大背景下,人们在追求性、金钱、权力和信仰上帝过程中的命运。在《不信上帝的人的悲剧》这部剧中,复仇不是作为改正不公正世界的一种手段,而是一种必要性,它摆脱了伊丽莎白时期悲剧的窠臼,揭示了16、17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企业家的敛财本性。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选》为著名翻译家朱世达历时六载打造的心血之作,三辑共百余万字,收录的剧作多为国内首次译介,译本限度地还原了原作意韵,是戏剧迷不可错过的文艺复兴时期必读剧目。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马洛(1564—1593)伊丽莎白时期重要的悲剧戏剧家之一,创作有史诗性戏剧《帖木儿大帝》《浮士德博士的悲剧》《马耳他岛的犹太人》等。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被誉为“英国戏剧之父”。
安东尼·芒戴(1560—1633)戏剧写作生涯主要集中在16世纪90年代,代表作品《托马斯·莫尔爵士》。
托马斯·米德尔顿(1580—1627)继同代人莎士比亚之后“伟大的剧作家”,开创了城市喜剧这一戏剧样式。代表作品有《娘儿们小心娘儿们》等。
威廉·劳里(?—1626)与托马斯·米德尔顿合著的《假傻瓜蛋》是其主要的戏剧成就。
西里尔·图纳(?—1626)著有戏剧《不信上帝的人的悲剧》、悲喜剧《贵族》等。
译者简介:
朱世达,当代翻译家、作家、学者。安徽泾县人。复旦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毕业。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美国社会与文化研究室主任。著有长篇小说《相爱在哈佛》、《极乐鸟海岬》;专著《当代美国文化》;译著《一九一九》([美]约翰·多斯·帕索斯 著)、《青年艺术家画像》([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 著)等多部。
|
目錄:
|
前言 ···················1
跛子帖木儿大帝(部)··········克里斯托弗·马洛 /?1
跛子帖木儿大帝(第二部)··········克里斯托弗·马洛 /?115
爱德华三世 ················威廉·莎士比亚 /?233
托马斯·莫尔爵士 ·············安东尼·芒戴? 等 /?353
娘儿们小心娘儿们 ·········· 托马斯·米德尔顿 威廉·劳里 /?473
假傻瓜蛋 ···········托马斯·米德尔顿 威廉·劳里 /?629
齐普赛街上的贞女 ············托马斯·米德尔顿 /?747
不信上帝的人的悲剧 ···········西里尔·图纳 /?877
|
內容試閱:
|
前 言
当克里斯托弗·马洛还是剑桥大学学生时,和莎士比亚同年生的 20 岁刚出头的他创作了《跛子帖木儿大帝》(1587—1588)。这部才气超然的戏剧在伦敦公演很快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马洛于是紧接着写了第二部。《跛子帖木儿大帝》和《西班牙悲剧》是伊丽莎白时期 80 年代为伟大的两部诗剧。它们创作的时间都早于莎士比亚的处女作。马洛的历史诗剧宏伟的气魄,激情的气势,显然给了莎士比亚以巨大的启发。
马洛的戏剧是伊丽莎白时期戏剧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他创造了一种新的倾向,是一位富有天才创造力的戏剧家。他是伊丽莎白时期仅次于沃尔特·雷利爵士的浪漫派诗人。在许多方面他挑战传统和现存的秩序。《跛子帖木儿大帝》部的开场白本身就是一个宣言,公开嘲弄了传统押韵诗剧,他要走另一条路。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巴比特教授哈利·莱文将马洛戏剧中的人物称之为“雄心过大的人”(overreacher),这是接近希腊词“hyperbole”的一个单词。马洛的人物,都有一个追求夸大的不切实际的雄心壮志。在他的《雄心过大的人》(Overreacher, 1952)中,他说,克里斯托弗·马洛的主人公们,如帖木儿大帝,他想征服全世界;如浮士德,他想以知识作为权力,像马耳他岛的犹太人,他想获得无尽的财富。他说,他们“靠践行美德而获得成功,但这些美德按传统的道德观念则被认为是罪恶”。
马洛创造了跛子帖木儿大帝的悲剧形象。他自己认为他是命中注定要做伟大的事情的。“我是一位大人,我的行为将证明,/ 但我出身于牧羊人。”他公开宣示,“我,上帝的灾殃和愤怒,/ 世界的惧怕和恐怖”。和亚历山大大帝一样,帖木儿大帝在征服了地球之后,还想征服天空。“锡西厄的跛子帖木儿 / 用乖张的令人不寒而栗的语言 / 威胁整个世界,/ 挥舞他那征服者的利剑 / 将一个又一个王国 / 覆灭在他的铁蹄之下。”这是一个雄心过大的人,一个力量与愿望相互矛盾的人。
作为锡西厄牧羊人出身的帖木儿吸引伦敦观众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代表一种人文主义的思想,即人只要努力,他就可以让自己成为想成为的人。这种文艺复兴时期对权力和愿望的追求的思想具有革命性,让伦敦观众如醉如痴。但人的愿望具有建设和破坏的两重性。帖木儿破坏的一面表现在他一系列的征服上,对自己的暴力没有任何节制以及令人发指的冷酷。
披着亚洲军阀外衣的帖木儿形象实际上体现了英国当时一种帝国主义的冲动。雄心过大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本质的精神,而马洛是能代表这种精神的一位剧作家。如莱文所言,这是一种“libido dominandi”,也就是“the will to power”(权力意志)。马洛创造了索福克勒斯式的经典悲剧英雄,并使这些英雄生活在活生生的英国文化之中,为当时的英国民众所喜闻乐见。他以异国情调和背景,英国戏剧中绵长而又富有炽烈感情色彩的独白,新的伊丽莎白时期的英语词汇震撼了伦敦观众,继而震撼了英国乃至世界的戏剧界。他开创了无韵诗剧,吸收了西班牙语、法语、荷兰语和希腊语的语汇,并将它们融入伦敦大街百姓的英语之中。
赛诺科莱特的美、温和和同情心成为帖木儿冷酷性格的一种对照,在他的生活中起了一种缓和和对冲的作用。她的死提醒了帖木儿,他也不可能是永生的,总有一天他会像亚历山大大帝一样不可能再征服任何王国了。死亡终于战胜了他。终,也许是一种宿命,他自己不得不满怀萧瑟宣布,“帖木儿,上帝的灾殃,必须得死”。《跛子帖木儿大帝》将帖木儿不断伸张个人意志的野心戏剧化,将他作为“一面悲剧镜子”,让人们看到这种个人奋斗所包含的讽刺性和悖论。
《爱德华三世》是一部全部用诗歌写成的诗剧。《爱德华三世》被认定应包含在莎士比亚作品集中,是这三十年间在莎士比亚研究中一件十分重要的成果。有的研究家,如埃里克·山姆士(Eric Sams)从形象特点、语言、《圣经》和经典的引述、词汇、遣词造句、手稿特点、对偶,与其他已知的作品特别是《亨利五世》比较分析后,认为莎士比亚创作了全部的《爱德华三世》,应该名正言顺地归于莎士比亚全集中。但有的研究家并不认为这部戏剧完全是莎士比亚所作,但莎士比亚在早期(1594—1595)写了该剧的相当大的戏份。其合作者可能是创作《西班牙悲剧》的托马斯·基德。
目前仅存的《爱德华三世》的四开本由卡斯伯特·博比(Cuthbert Burby)出版于 1596 年和 1599 年。1595 年,在《出版物登记册》登记。该书的版封面写有“该剧在伦敦已演出许多次”,但没有作者的署名。作品不署名是当时的一种习惯,如《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和《理查三世》在出版时也都是不署名的。
研究表明,部四开本是基于一部权威的草稿,而此草稿是由不同的剧作家创作的一个组合。在伊丽莎白时期,大部分为公共剧场创作的剧作是几位剧作家合作的结果。1596 年出版的《爱德华三世》版本似乎是一个在一位或几位合作的剧作家的创作的基础上后的定稿。根据写作习惯判断,这后的定稿人不是莎士比亚。但在这初稿中塞了来自不同的剧作家的几页稿纸。根据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平,大部分莎士比亚批评家认为,幕第二场、第二幕和第四幕第四场毫无疑问应该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在第四幕第四场中,出现同哈姆雷特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关于死亡的沉思。同时,根据诗剧的语言和想象力的气势,根据拼写习惯,也可以断定第二幕伯爵夫人那场精彩的占全剧三分之一的戏应该是莎士比亚的手笔。点理由是“immured”拼写成“emured”,这种拼法只能在“爱的徒劳”第三幕场和第四幕第三场中找到。同时,在 1609 年出版的《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的四开本和在对开本中,特定词“emures(walls)”用作名词。这是莎士比亚特别的拼写法。另一点是该剧的
个四开本中“Cannot”一律大写,这种习惯人们在《托马斯·莫尔爵士》中也有发现,而《托马斯·莫尔爵士》包含这一拼写习惯的那一部分正是“作者 D”的部分,而作者 D 很大程度上被证明是莎士比亚。
《爱德华三世》自 1599 年出版后一直没有再版。在弗兰西斯·梅尔(Francis Meres)的《智慧宝库》(Palladis Tamia,1598)中,列举莎士比亚早期戏剧创作的作品名单中没有《爱德华三世》。在部对开本(1623)以及整个 17 世纪的对开本中都没有出现。其原
因在很大程度上是 1598 年出现的对歧视苏格兰的抗议,在剧本中有贬低苏格兰和苏格兰人的言论。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在 1603 年成了英格兰的国王,反苏格兰的戏剧更不可能得到公开的宣示。直至 1760 年,爱德华·卡佩尔(Edward Capell)出版现代英语拼写的《爱德华三世》,并坚持认为该剧是莎士比亚的创作。时隔一百多年后,约翰·潘恩·考利尔(John Payne Collier)出版了《爱德华三世:威廉·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用他的话说,“以期甄别莎士比亚对该剧的著作权”。1875 年,德国学者亚历山大·提特根(Alexander Teetgen)出版了一本小册子,署名为“一本愤懑的小书:竟然将《爱德华三世》荒唐地毁谤性地列为‘可疑的戏剧’”。他把他的发现寄给桂冠诗人丁尼生,丁尼生回信说,“毫无疑问很大一部分是莎士比亚的创作。感谢你给了我一次很好的欣赏机会”。
哈罗德·梅兹(Harold Metz)在对大量赞成或反对的意见做了研究之后,认为“根据对这部戏剧的结构、措辞和形象创作的特点的分析,应该认为莎士比亚的贡献不仅在这四个部分,还在于其他部分。也许认为整个戏剧是莎士比亚所作仍存有疑问,但也不能断然否认”。艾略特·斯莱特尔(Eliot Slater)对该剧作了详细的统计学上的分析(1981),其结果佐证了梅兹的研究。他将上述那四部分列为“A 部分”,其他部分列为“B 部分”。他认为,“B 部分”也许写于他更早一些的岁月,而“A 部分”则写于较为晚些时候。两部分都是他的创作,只是写于不同时期而已。
根据莎士比亚对集体创作的《爱德华三世》的贡献的广度和质量,莎士比亚研究专家吉奥吉奥·梅尔乔里(Georgio Melchiori)认为,此剧应该和《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早期的《亨利六世·上》以及《亨利八世》一样,归于莎士比亚的创作系列之中。剑桥大学出版社于 1998 年作为新莎士比亚系列出版《爱德华三世》,1999 年再版。加里·泰勒(Gary Taylor)在为牛津大学莎士比亚全集所写的《莎士比亚:一个文本研究》(William Shakespeare:A Textual
Companion)中说,“在所有还没有收入莎士比亚全集的戏剧作品中,《爱德华三世》是接近可能被收入全集中的作品”。2005 年,牛津莎士比亚全集第二版时收入了《爱德华三世》。早出版《爱德华三世》的是耶鲁大学出版社(1996),由埃里克·山姆士编辑。随后河畔莎士比亚全集也收入了《爱德华三世》。阿登(Arden)莎士比亚全集和牛津莎士比亚系列也计划出版作为莎士比亚作品的《爱德华三世》。
《托马斯·莫尔爵士》是一部描述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乌托邦》作者托马斯·莫尔爵士的戏剧。据考证,它应该成书于 16 世纪 80 年代至 1603 年之间。它围绕莫尔的擢升、成就和坠落展开剧情,在相互自然衔接的和谐的五幕结构中将他一生中的
几个生动的逸事传闻片段——他以智慧和雄辩帮助平定 1517 年的伦敦五月骚乱,他拒绝在亨利八世《至尊法案》上签字,他与荷兰学者伊拉斯谟的交往,他终被送上绞刑架——串联起来,表现了莫尔作为公众人物和作为私密的个人之间的统一与和谐。作品并没有刻意追求戏剧轰动效应,叙事是平和的,但情节在莫尔的辉煌而并不揶揄的机趣中展开,他拥有无穷的智慧,但从不居高临下,傲视大众。它不同于《哈姆雷特》和《西班牙悲剧》,是一种新型的悲剧,标志着一个现代人物模型的出现——他的英雄业绩并不在于他对公共事务的献身,而在于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托马斯·莫尔爵士》中的主人公是伊丽莎白时期戏剧中复杂的角色之一,只有《西班牙悲剧》中的西埃洛尼莫,《马耳他岛的犹太人》中的巴拉巴斯和《理查三世》中的理查三世可以与之相比。它从多视角描述了莫尔作为殉道者的无处不在的诙谐、深厚的学养、高贵而宽厚的品德和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这部作品被认为是英国伊丽莎白时期写得好的里程碑式的传记戏剧。作者是安东尼·芒戴(Anthony Munday),一个激烈的反教皇的人,同时正如伊丽莎白时期许多戏剧作品一样,还包括亨利·切特尔(Henry Chettle)、托马斯·戴克尔(Thomas Dekker)等合作者,在数位改稿者中还有威廉·莎士比亚。戏剧原稿三页增稿中保留了迄今为止莎士比亚存世的手迹。要是没有莎士比亚的参与,这部戏剧也许早就湮没于历史的尘埃里了。
一般研究者都认为,莎士比亚在那三页底稿中增写了第二幕第三场,五月骚乱的那段戏,以及很可能第三幕场中莫尔的那段独白。研究者对于莫尔那段独白的判断是基于对莎士比亚风格、遣词造句的习惯而做出的。
莎士比亚的同代人托马斯·米德尔顿的一生横跨了英国历史上戏剧为繁荣、为多产、为精彩的时期,他是继莎士比亚之后一位杰出的、才华横溢的诗人和剧作家。托马斯·米德尔顿和莎士比亚一样,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在悲剧和喜剧的创作中取得同等成就的多产戏剧家。这在任何国家和任何语言中都是非常少见的。他在悲剧、悲喜剧、历史剧和喜剧四个方面都获得仅次于莎士比亚的成就。这位“我们的另一位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和诗歌涵盖性、贫穷、疾病、腐败、宗教虚伪和宗派仇恨。当代英国戏剧家爱德华·邦德认为,托马斯·米德尔顿是“莎士比亚之后伟大的剧作家”。他和莎士比亚合作创作了《雅典的泰门》,在莎士比亚死后,应莎士比亚剧团之邀改写了《麦克白》和《一报还一报》。他删去了《麦克白》原稿的百分之二十五。由此可见他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后伊丽莎白戏剧中独一无二的地位。T. S. 艾略特对其评价道,他是一个“伟大的毫不恐惧、毫不自作多情、毫不偏见的人性的观察家”。美国莎士比亚研究专家萨缪尔·肖恩伯姆也说,“除米德尔顿以外,还没有人能将动作与对话、人物与主题如此和谐、如此有力地糅合在一起”。
《娘儿们小心娘儿们》是他一生重要的两个悲剧之一。它成书的时间十分不确定。一般研究者认为成书于 1612—1627 年,更为精确的话,可能在 1621—1624 年。图书商汉姆弗莱·莫斯利(Humphrey Mosley) 于 1653 年 9 月 9 日在同业公会注册登记。他于1657 年出版了这部剧本,剧本的封面写有托马斯·米德尔顿,其为作者。
托马斯·米德尔顿极其善于描写讽刺戏剧,《娘儿们小心娘儿们》反映了他一贯的揶揄甚至是冷嘲热讽的风格。它描写自我毁灭和暴力,对性心理有深刻的洞察力,毫不留情地揭示了金钱、淫欲和权力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讽刺了基于权力、谎言、强奸和欺骗的性。严厉的家长制是这部剧作批判的主要目标。他笔下的人物几乎都是家长制的产物。利维亚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她思维自由,但仍然受到家长制的制约,作为人们羡慕的富寡妇深陷于家长制结构的牢笼之中。碧安莎不顾任何的阶级偏见,舍弃了财富和商务代理人利安肖私奔,成为一个男人的占有物。利安肖把这看成是一种偷窃行为,一种“购买”。到后来,碧安莎干脆觉得既然必须成为一个男人的占有物,她还不如成为一个有钱有势的人物的占有物,从通奸很快就滑向了故意谋杀。而利安肖从对妻子的浪漫中摆脱出来之后,便不自觉地陷入了家长制的观念之中。其实在公爵之前他就强奸了碧安莎。
伊莎贝拉自从听说她与希珀里托没有血缘关系便安然地陷进了通奸之中。伊莎贝拉作为“宝物”“财产”“首饰”,如一匹售卖的名贵母马,成为卡狄阿诺和法勃里肖之间进行财务谈判的筹码。米德尔顿揭示了在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的欧洲,爱情不过是资本的附属物,女人只是性商品,所有女人作为性商品都屈从于资本,这在文艺复兴时期是具有相当进步的意义的。正如伊莎贝拉在剧中所言,“女人做出选择,/ 也不过是买来奴役罢了”。她还说,“男人购买奴隶,而女人购买主人”。对男人细加省视的伊莎贝拉,追求尊敬、财富、名望和权力的碧安莎,甚至皮条客和谋杀者利维亚都逃不出这个窠臼;无视阶级差别的爱情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同时,剧本通过碧安莎作为一个女人对主教大人的气势磅礴的指责,令人
叹为观止,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关怀。
剧本《娘儿们小心娘儿们》所讨论的话题也是现代人在探讨的问题,所以它具有一定的现代性,让现代人有一种亲和感。
《假傻瓜蛋》被认为是英国文艺复兴詹姆斯一世时期戏剧中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米德尔顿一生创作的戏剧作品中秀的悲剧作品之一。T. S. 艾略特在《散文选》中说,“《假傻瓜蛋》是它所处的时代除莎士比亚的悲剧之外伟大的悲剧”。该剧由托马斯·米德尔顿和威廉·劳里合著,由汉姆弗莱·莫斯利于 1653 年出版。根据研究,威廉·劳里撰写了幕场和第二场,第三幕第三场,第四幕第二场至第 16 行,第四幕第三场和第五幕第三场,托马斯·米德尔顿则撰写了其他部分。
《假傻瓜蛋》是一出表现愚蠢和疯狂的戏剧。剧名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指称安东尼奥,也指称所有“善于变异”的人,指称他们是一群傻瓜蛋。所以,剧中的人物都处于一种变异的状态之中。安东尼奥和弗朗西斯科斯在追求爱的过程中完成了“变异”。阿尔塞美罗、比阿特丽斯 - 乔阿娜和德弗罗在追逐各自的爱的过程中也“变异”了。
剧本是一个关于淫欲、谋杀和通奸的悲剧,揭示了罪恶的人性所造成的叛卖,原罪导向了撒旦式的“坠落”。整个剧本,不管其喜剧部分还是悲剧部分,都充斥了虚假,为了满足淫欲,安东尼奥装扮成一个傻瓜蛋,而为了同样的目的,弗朗西斯科斯假装疯子,而管理疯人院的洛里奥是另一类的“傻瓜蛋”,他同样为情欲所操控,淋漓尽致地表露出他的“疯狂”的一面。阿里比乌斯的疯人院实际上是外面世界疯狂、愚蠢和不道德的一个缩影。剧本生动地塑造了比阿特丽斯 - 乔阿娜和德弗罗两个人物,批评家认为这是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两个人物形象。比阿特丽斯 - 乔阿娜从一个虔诚的、循规蹈矩的女人而演变为一个拥有邪恶灵魂的女人,她具有一个情人的两面,一方面,对于阿尔塞美罗来说,她是一个理想的情人;另一方面,对于德弗罗来说,是一个堕落的女人。她终为她的情人所杀。她的“坠落”以激情开始,也因“激情”而毁灭。
剧本的一些精彩的对话和独白使它在英国戏剧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托马佐的一段哈姆雷特式的独白,表现了詹姆斯一世时期典型的忧郁,对生活失去了兴味,对所有的人和人的动机都抱有怀疑。在描述比阿特丽斯 - 乔阿娜和德弗罗两个人物的戏中也表现
了它非凡的艺术魅力。
《假傻瓜蛋》剧本沿悲剧主线和喜剧副线展开主题,副线对主线起了极其重要的辅助性的讽刺作用,创造了一个喜剧性的调包床戏,和莎士比亚的《一报还一报》非常相似,但《一报还一报》的床戏以原谅、宽恕结束,而《假傻瓜蛋》却以死亡告终。促成《假傻瓜蛋》戏剧性的主要力量就是虚假、变异和男性的力,其结局必然是死亡。
托马斯·米德尔顿的《齐普赛街上的贞女》于 1613 年为露天的天鹅剧场而创作,于 1630 年发表,是詹姆斯一世时代,或者广义地说,伊丽莎白时期伟大、典型的喜剧之一。喜剧的剧名本身就是一个讽刺。齐普赛街是伦敦繁华的商业闹市之一,街上充斥妓院和妓女。在这样的地方怎么会有贞女呢?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追求人道主义和个人价值的大背景下,它描述了人们在追求性、金钱、权力和信仰上帝过程中的命运。在这部城市喜剧中,他着重描述了性和金钱在伦敦城市生活中的作用。金钱比幸福和荣誉更重要,令人羡慕和值得追求的商品莫过于性和社会地位。米德尔顿笔下的人物不再是帝王将相,而是普通的市民,他们很可能就是我们的朋友或者邻居。剧本穿插写了四个家庭的故事,金钱和婚姻发生了冲突,有为了家庭的开支和运转宁可将妻子让与骑士做情妇生子的,有夫妇一门心思要将孩子嫁个有钱和名望的丈夫或娶一个富有的继承人,有夫妇为了避免生子太多陷于贫穷而分居的,有夫妇盼望生子以防家族财产流转他人的。T. S. 艾略特曾经说过,“米德尔顿是一位伟大的人性的观察者,不带任何恐惧,不带任何感伤,不带任何偏见”。他的戏剧中充满了富有生命力的噱头和辛辣的讽刺,戏剧的情景富有感染力,在他的笔下,虚构的戏剧人物变成了活生生的生活中的人物,具有强大的戏剧感染效果。因此,有的批评家称他为现实主义戏剧家。
西里尔·图纳著的《不信上帝的人的悲剧》(又名《老实人的悲剧》)发表于 1611 年。它摆脱了伊丽莎白时期悲剧的窠臼,与其说是一部悲剧,还不如说是一部反悲剧(anti-revenge play)。在这部戏剧中,复仇不是作为改正不公正世界的一种手段,复仇的必要性一直处于一种似是而非的幻想的状态。戏剧揭示的欧洲现存社会秩序的危险不是来自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冲突,而是来自一个家族内部在封建关系处于崩溃、新的资产阶级处于萌芽生长时期的对峙。
达姆威尔的攫取性反映了 16 世纪和 17 世纪初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的企业家敛财本性。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是一个“不信上帝的人”,并不是说他不信仰基督教,他只是将一个真实的上帝——金子,取代了一个虚幻的上帝。在伊丽莎白时代的英语中, atheist 的
意思是“一个拒绝所有道德的人”。金子就是他的道德。他甚至认为金子还能在身体里激发起新的生命。
请看他对金子情不自禁的赞美:
这金子的清音
才是抒情的曲调儿,
就好像天使的天籁,
听来让周身畅怀。……
这些黄金灿烂的星光
才决定人的命运和未来。
跛子帖木儿大帝(部)
克里斯托弗·马洛 著
朱世达 译
戏剧人物
迈赛特斯,波斯国王
考斯洛,波斯国王的弟弟
米安德,波斯国大臣
特力达马斯,波斯国大臣
奥提吉乌斯,波斯国大臣
塞纽斯,波斯国大臣
梅那丰,波斯国大臣
跛子帖木儿,锡西厄牧羊人
赛诺科莱特,埃及苏丹的女儿
特切尔斯,帖木儿追随者
乌苏木卡萨纳,帖木儿追随者
马格纳特斯,米堤亚大臣
阿吉达斯,米堤亚大臣
大臣们
士兵们
一细作
一使臣
巴耶塞特,土耳其皇帝
非斯国王
摩洛哥国王
阿尔及尔国王
显贵大人数人
阿尼帕,赛诺科莱特的侍女
查碧娜,巴耶塞特的妻子
伊比亚,她的侍女
埃及苏丹
卡坡林,一位埃及人
两位摩尔人
阿拉伯半岛国王
大马士革总督
公民们
四位处女
侍者们
费勒摩斯,信使
大臣们
士兵们
细作
使臣
开场白
我们将把你们
从时下押韵诗剧的打油诗
和靠小丑逗乐卖座的场景,
引领到庄严的战争幕帐之前,
在那儿,
你们将听到,
锡西厄的跛子帖木儿
用乖张的令人不寒而栗的语言
威胁整个世界,
挥舞他那征服者的利剑
将一个又一个王国
覆灭在他的铁蹄之下。
请在这悲剧的镜子中瞧一瞧他,
然后随你的兴致,
为他的命运而兴叹吧。
幕
场
迈赛特斯、考斯洛、米安德、特力达马斯、奥提吉乌
斯、塞纽斯、梅那丰等人上
迈赛特斯 考斯洛兄弟,我发现我很忧虑,
但我无法表述出来,
因为这需要一篇
华丽而令人震撼的演讲。
好兄弟,跟我的臣相们解说一番
我忧虑的原因,
我知道你比我更有智慧。
考斯洛 不幸的波斯呀,
在以往的时代,
曾是所向披靡的征服者的家园,
以它那圆滑和策略,
战败了非洲,
把国界延伸到欧洲的疆域,
那冰天雪地
太阳都不敢露脸的地方——
而如今这个统治者,
在月亮和土星会合时出生,
主神朱庇特、太阳神和墨丘利
都不屑给他
愚钝的头脑赐以智慧!
现在,土耳其人和鞑靼人
都把剑头指向了你,
他们要并吞你的疆土呀。
迈赛特斯 兄弟,我了然明白你的隐喻,
我看得出来,
你引述星象之说想说明
我当国王不够英明。
可以请我的臣相们
对我评一评,
他们对我的智慧为了解,
是好的见证人。
就你说的话,
我完全可以命令把你杀了。
米安德,我可不可以呀?
米安德 陛下,不能就此小错而妄为。
迈赛特斯 啊,我没有这个意思,
但我知道我可以做到。
让他活着,是的,活着吧,
迈赛特斯要让他活着。
米安德,我忠诚的师爷,
说出我心中忧虑的原因吧,
上帝知道,那个跛子帖木儿,
就像丰收时刻的狐狸,
抢劫我路途上的行人,
甚至还想拔我皇冠上的羽毛。
所以英明善断非常必要。
米安德 我常听见陛下抱怨
跛子帖木儿,
那个强壮的锡西厄盗贼,
抢劫把生意做到英国的
波斯波利斯商人,
在您的领域中,
他的不法之徒
每天都在犯无法无天的罪行,
他们迷了心窍,
妄图征服亚细亚
用原始的兵器
痴想成为东方的君王。
然而,还没等他们驰骋亚细亚,
把游牧民的破旗打到波斯,
陛下已经敕令特力达马斯
率领千乘铁骑
去把他捉拿到陛下的宝座之前。
迈赛特斯 你讲得太实在了,就像你本人,贤臣,
你的爱,堪称为莫逆之爱。
如果你们众臣同意,
那好立即就派遣千骑
去捉拿那锡西厄小子。
你们觉得怎么样,贤臣们?
难道这还不够一个君王
所下的决心吗?
考斯洛 这是无从选择的事,
因为这出于陛下的主意。
迈赛特斯 那就听清我给你的命令,勇敢的特力达马斯,
迈赛特斯军队主要的将帅,
波斯的希望和支柱,
这支柱支撑着我们的国家,
让我们像人一样挺胸站着吧,
击败对我们怀有敌意的邻居:
你将统率这支千乘铁骑,
怀着无穷的仇恨
和对敌人的蔑视,
定然要叫那狡猾的帖木儿去死。
皱着眉头而别,
含着微笑而归,
就像帕里斯爵士带回那希腊美女。
快快回来!时间消逝得太快。
生命太脆弱,
说不定我们可能今天就死。
特力达马斯 请别怀疑,我的高贵的君王大人,
在圆月重现其光华之前,
帖木儿和鞑靼贼寇,
要么在我们的铁拳下灭亡,
要么跪在陛下的脚下请求宽恕。
迈赛特斯 去吧,勇武的特力达马斯,
你的话就是利剑,
凭你威严的容貌,
就可以制服敌人。
我期望你凯旋,
到那时,我可以
看到这惊绝的一幕:
在雪白的马背上,
驮着被宰杀的人头,
马儿的脚踝,甚至马蹄上,
都沾染了鲜血。
特力达马斯 陛下,我谦卑地告辞了。
特力达马斯下
迈赛特斯 特力达马斯,一千个再见!
啊,梅那丰,
当人们为了名誉争先恐后,
你为什么却龟缩在一边?
去吧,梅那丰,到锡西厄去,
去步步紧跟特力达马斯吧。
考斯洛 不,请你让他待着吧;
一项比和贼寇作战
更伟大的使命才适合他。
任命他为亚述国总督吧,
他更能赢得巴比伦人的心,
巴比伦人要反叛波斯政府,
除非波斯拥有一个
比你更英明的国王。
迈赛特斯 “除非波斯拥有一个
比你更英明的国王!”
这是他的原话,米安德。记录下来。
考斯洛 还可以加上,所有亚细亚人
都不屑看到他们国王的蠢行。
迈赛特斯 好啊,我在王座上——
考斯洛 你还不如吻你的屁股吧。
迈赛特斯 ——这王座装饰着丝绸,
国家荣耀的象征——
发誓要对这些轻蔑的话语复仇。
哦,世上还有义务和臣服吗?
难道都扔到里海和大海里去了吗?
我该怎么称呼你呢,兄弟吗?
不,什么兄弟,你只是一个敌人,
自然的魔鬼,家族的耻辱,
竟然敢于利用王权
来嘲弄我。
米安德,来。有人耻笑我了。
除了考斯洛和梅那丰,众下
梅那丰 我的大人,真叫人惊讶不已,
听见国王这么发威恫吓,
感觉怎么样?
考斯洛 啊,梅那丰,我不怕恫吓。
波斯的王侯贵卿
和米堤亚卫戍区长官们
已经谋划要立我
为亚细亚皇帝。
我们的邻国,
曾经一听说波斯国王的名字
就要发抖,
现在却坐在一旁,
讪笑我们的政权,
这令我内心万分苦恼;
遥远的赤道边上的人们,
将船只装满从波斯
掠夺去的金银宝石,
成群结队驶往东印度,
这叫我灵魂痛苦得流泪不止。
梅那丰 这应该叫殿下兴奋不已,
命运给了你机会,
你可以通过治理这病夫帝国
去夺取征服者的光环。
非洲和欧罗巴与你土地接界,
和你统治的疆域相邻。
你可以轻而易举派遣
一支强大的军队前往希腊,
就像居鲁士大帝曾经做的那样,
迫使他们撤军回国,
生怕您损伤基督教世界的尊严!
响起喇叭声
考斯洛 梅那丰,这喇叭号角是什么意思?
梅那丰 瞧,我的大人,奥提吉乌斯等人
拿来皇冠要立你为帝了。
奥提吉乌斯和塞纽斯拿着一顶皇冠上,其他人随后
奥提吉乌斯 荣耀而英武的考斯洛亲王,
我们,以波斯和其他邦国
和这君主国百姓的名义,
将皇冠奉献与您。
塞纽斯 好斗的士兵和绅士
充斥波斯波利斯,
在战场俘获的非洲军官,
赎金让他们穿上金衣,
耳朵上挂坠着首饰,
高耸的帽子上镶嵌着
熠熠发光的宝石,
他们在城墙之内游手好闲,
给养匮乏,军纪涣散,
很可能会发生哗变,
公开与国王叫板。
为了阻止兵变,
我们立殿下为帝;
士兵们会比马其顿人
击败大流士和他富有的部队
大捞了一笔
还要充满喜悦之情。
考斯洛 眼看波斯在哥哥的治下
萎靡不振,
我愿接受这顶皇冠,
发誓戴着它为国祚而奋斗,
尽管有人会因此而恶语中伤。
奥提吉乌斯 (给考斯洛加冕)为了确保达到期望的目的,
我们在这里给您加冕,
立您为东方的君王,
亚细亚和波斯的皇帝,
米堤亚和亚美尼亚君主,
亚述国和阿尔巴尼亚,
美索不达米亚和帕提亚,
东印度和近发现的岛屿的大公,
黑海和汹涌的里海地区的君王。
考斯洛,威震四方的皇帝万岁!
考斯洛 但愿朱庇特主神赐我以生命
足够报答你们的爱,
引导给我以荣耀的士兵们
去征服诸多的省份!
依靠他们战斗的意志,
我从来就没有怀疑过,
我不久将成为的国王,
我们将很快和特力达马斯部队联系,
我的大人们,
我们定然能击败我哥的部队。
奥提吉乌斯 在我们拿上皇冠,
在离你令人鄙视的哥哥的寝宫
这么近的地方给你行加冕典礼,
我们就明白,我的大人,
公侯贵爵们不会反应过激,
而败坏你称帝的礼仪。
如果他们暴跳如雷,
我们也已准备了千乘快马
将你从这里拉走,
尽管他们布置了许多探子。
考斯洛 我知道,我的大人,感谢你们所有的人。
奥提吉乌斯 吹起喇叭来。上帝保佑国王!
(响起喇叭声)众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