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书主要从批评性话语理论视角研究弱势群体的话语表达及问题意识。本书通过分析肿瘤患者家属、环境污染风险区周边居民和城市外来出租车司机三大弱势群体的话语互动,提出了关于支配性话语、道德性话语和治疗性话语三类话语形态和它们之间如何转换的多个观点,以及提升弱势群体话语权的建议。
|
目錄:
|
导言 话语批评视角、网络民族志和基本思路
一、作为一种话语建构现象的“弱势群体”
二、话语批评的理论立场
三、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四、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部分 弱势群体的概念及其成因
章 弱势群体、群体性怨恨情绪及新媒体赋权
一、弱势群体:从生理性、社会性到信息获取及话语权
二、群体性怨十艮情绪:弱势群体自我表达的内在动因
三、新媒体赋权:弱势群体自我表达的媒介动力
四、有关弱势群体网络表达研究的基本认识
第二部分 三大弱势群体话语分析
第二章 癌症患者家属:医院外的治疗性话语和命运
意识
一、治疗性话语
二、癌症患者与其家属之间的社会关系
三、自媒体平台的研究过程和方法
四、天涯论坛·肿瘤版块:患者家属间的共享互慰平台
五、癌症患者家属群:医院外的治疗空间
六、网络医院中的在线咨询:好大夫在线
七、网络空间中癌症患者家属的治疗性话语和问题意识
第三章 城市出租车司机:城市边缘群体的生存性话语
一、出租车司机群体的社会现状
二、出租车司机群体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性话语
三、出租车司机群体的新媒体表达路径
四、出租车司机群体的生存意识和情绪性话语
第四章 环境污染风险区居民:环境话语和公众参与意识
一、环境污染风险区及作为弱势群体的周边居民群体
二、弱势群体的公众参与
三、环境污染区周边居民的公众参与以及研究方法
四、常州新北区大型垃圾压滤中转站“反建设”事件
五、杭州天子岭垃圾场周边居民的“拒绝臭气”运动
六、宁波镇海区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居民的“反PX事件”
七、公民参与中的环境意识:从生存、避邻到生态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 话语权与协商对话机制
第五章 社会怨恨情绪、抵抗性话语与问题意识
一、纠纷、隐忍和认命
二、现实行动、抵抗性话语和怨恨性情绪
三、自媒体空间中弱势群体的话语类型和话语转换
四、弱势群体话语建构的社会问题及问题意识
第六章 建构公众参与的可持续性协商对话机制
一、对两种已有重大公共事务决策制度的反思
二、协商对话模式的新发展——“嘉兴模式”
三、建构公众参与的可持续性协商对话机制
四、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