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本书基于互动语言学的理念和方法,探讨汉语口语中用于评价行为的语言表达形式。以“规约化”为主线,着眼于语义的透明度的差异,将汉语中的评价表达分为非规约化评价表达、半规约化评价表达和规约化评价表达三类,并选取组合性句法结构、语气词、副词、构式等各类中的典型个案进行了深入分析。本书通过它们在话轮和会话序列中的分布,探讨评价形式选择的功能动因,以及评价解读浮现的话语条件。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本书还探讨了评价表达在口语中浮现及规约化的普遍因素,以及语体分布的倾向及原因。
|
關於作者: |
方迪,男,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兴趣:现代汉语语法、互动语言学。代表作:《“这话说的”的负面评价立场表达功能及其动因》、《北京话中“还是的”的立场重申功能及其产生机制》等。
|
目錄:
|
章绪论
1.1两类评价表达
1.2动态浮现与对话互动
1.3研究视角
1.4研究问题
1.5语料与方法
第二章理论探索和互动视角下的研究
2.1引言
2.2对“评价”的认识
2.3互动语言学的研究视角
2.4互动视角下的评价研究
2.5小结
第三章汉语中的评价表达
3.1引言
3.2先行研究
3.3体系与层次
3.4个案研究
3.5评价表达的规约化
第四章组合性评价表达与评价序列
——零句型评价和整句型评价
4.1引言
4.2前人的研究
4.3评价表达式、序列环境与会话规程
4.4高交互性谈话中的评价表达式
4.5扩展性讲述中的评价表达式
4.6小结
第五章语气词的评价功能及规约化
——以“着呢”为例
5.1引言
5.2作为评价表达的“A着呢”
5.3语气词“着呢”的用法与互动功能
5.4“A着呢”中的不对称现象
5.5互动功能的产生机制
5.6小结
第六章副词评价意义的浮现及规约化
——以“合着”及其近义副词为例
6.1引言
6.2从折算到评断
6.3评断用法、评价意义的浮现与规约化
6.4“合着”与近义词“敢情”“横是”
6.5小结
第七章句式的减缩与规约化
——以立场标记“这话说的”为例
7.1引言
7.2相关研究
7.3负面立场表达功能及其会话模式
7.4立场取向的形成机制和动因
7.5小结
第八章评价表达的总体框架、规律及倾向
8.1引言
8.2语法手段与演变规律
8.3规约化表达的语体倾向
8.4小结
第九章结语
9.1主要结论
9.2方法论的反思
9.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术语表
后记
|
內容試閱:
|
序
《汉语口语评价表达研究》一书是在方迪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的。这个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是对我自己关于汉语立场表达研究的延伸和拓展。
“评价”的研究由来已久。对评价的研究,有的从语言学范畴出发,有的从语言结构形式出发,有的从互动行为出发,读者可以参看方梅和乐耀(2017)《规约化与立场表达》以及本书的相关介绍。
作为语言学研究者,我们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形式—意义—功能,这三个方面如何彼此联系;在交际互动过程中,言谈参与者之间何以心领神会。
具有评价意义的词无疑是为直接的评价表达形式,比如使用形容词,使用具有贬义的名词,等等。如果着眼于分析互动行为,解释交际参与者在做什么,那么这些显著的、直接的表达形式是确认言者行为的直接证据。而作为语言学研究者,更有兴趣的是那些看上去不具备意义透明性的表达形式,探究它们在交际中是怎样获得评价的解读的。
书中着眼于语义透明性程度的差异,按照规约化这个主线,把评价表达分作三类,即非规约化评价表达、半规约化评价表达和规约化评价表达。非规约化评价表达形式的整体意义可以从组成成分及其句法结构获得,如“太好了”“干得不错”。半规约化评价表达这一类含有评价词,但是其整体意义又不能完全从组成成分和句法结构获得,如“那叫一个 形容词”。而规约化评价表达一类表达式,从字面意义看没有表达评价的词。上述这个三分格局,既是一种动态分类,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评价表达形式的浮现路径。
会话分析研究中所列举的评价案例,多数属于非规约化评价表达,因为这一类方便证明对话中的说话人在“做什么”。而对于构式和词汇化的研究中,感兴趣的是上述后两类,也就是分析不具备语义透明性的表达形式,看它们的意义是从哪里来的。不过,以往的研究比较关注相邻成分之间的语义浸染,以及相邻小句之间的意义吸收。但本书的案例分析可以让我们看到,只关注上述两个方面还远远不够,有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