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可转债投资实战
》
售價:NT$
454.0
《
王氏之死(新版,史景迁成名作)
》
售價:NT$
250.0
《
敢为天下先:三年建成港科大
》
售價:NT$
352.0
《
长高食谱 让孩子长高个的饮食方案 0-15周岁儿童调理脾胃食谱书籍宝宝辅食书 让孩子爱吃饭 6-9-12岁儿童营养健康食谱书大全 助力孩子身体棒胃口好长得高
》
售價:NT$
214.0
《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售價:NT$
449.0
《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售價:NT$
561.0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NT$
4998.0
|
編輯推薦: |
★救亡图存的战鼓,民族精神的号角。
★“狂飙作家”高长虹经典作品集。
★从政治、经济、外交、民众动员、国防等方面深刻分析中国抗日战争的方针、方向及举措,发出“寸土必争,抗战必胜”振聋发聩的革命呼号!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高长虹经典作品集。
《政治的新生》是高长虹的一部战略学专著,写于1938年6月21日至8月11日,该书从政治、经济、外交、民众、国防等各方面研究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方针方向以及举措,发出振聋发聩的“寸土必争,抗日必胜”的革命呼号。
在书中,高长虹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志愿,对抗日作战,他有明确的认识。他提出抗战致胜之道,是必须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必须跟苏联联合起来,必须建立国防经济。在国内,则是要实行民主政治和利用人才,抗战加民主,是他反复申述的一个公式。《政治的新生》调动了当时读者的抗战积极性,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道理。
除此之外,本书还收录了作者的《狂飙的再来》《民主阵线发展的阶段》《红星诗:给少年们》等经典文章。
高长虹一生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其所著的作品展现了革命时期的革命精神。
|
關於作者: |
高长虹,本名高仰愈,诗人、作家,山西盂县人。1924年至1929年间,先后在太原、北京、上海等地发起并组织了“狂飙运动”,创办《狂飙》月刊;作为鲁迅倡导组织的“莽原社”的重要成员,鼎力协助鲁迅编撰《莽原》月刊。1930年至1937年间,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远涉重洋到日、德、法、瑞士等国学习经济学。1938年回国,在武汉、重庆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1年11月,徒步赴延安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赴哈尔滨,加入东北文协。着有《政治的新生》《心的探险》《光与热》等。
|
目錄:
|
政治的新生
自序
用可胜之机,别忘匹夫有责
需要民主政治和人才政府
从国民参政会做起
参政:做什么?
寸土必争,抗战必胜的一个基本条件
实现国防外交政策,时候还不太晚
以政治的新生纪念七月
保卫武汉及其必需条件
总动员保卫武汉
晋冀察绥四省失陷的原因
资财动员
政治人才
改进政治机构所需要的行政工作分配
如何实现国防外交政策?
如何实现国防经济政策?
国防道德
民众的教育、组织和武装,和武装民众之战略上的分配
附录一
途中之歌
集中野营
中国
和平阵线
日内瓦
文西
来梦湖
欲归不得,俚歌解闷
归路
新生
附录二
纪念高尔基
《全民战争》
《差半车麦秸》
实验的国防科学
国防科学
国防经济建设和中苏国防互助
展开沦陷区域的文化工作
新中国是一个新天下
我们对于抗战诗歌的意见
参加一个青年集会的感言
中国文化的行动成分
外交的新阶段
迎击敌人的新攻势
时代的全面
文艺作品的总检阅
艺术与民主
诗是苦力
民主阵线发展的阶段
七月危机
欧洲混战和亚洲的曙光
树起国防艺术的旗帜
五月五日
不做奴隶
把你的武器拿起来!
胜利的艺术——抗战上加民主
老百姓需要政权
抗战文艺和它的发展条件
文艺生长着
红星诗:给少年们
春天的歌
纯真的焰苗
组织大众通讯
拿出力量来
援助归国反汪工友
论平抑物价
狂飙的再来
解放不人道的劳动!
诗二首
号召
纪念西班牙
建立西北国防经济
国防宣传
国防和文艺:民主抗战
诗三首
新国家
快乐的边沿
为国家效劳
国民大会,民主运动中最重要的关节
代表不选举,要得吗?
肃清汉奸
战胜空袭
加强空防
空军必须生长
空军文艺
组织和知识
行动学
战争与政治
献机劳军
展开批评运动
重庆好像在啼哭
准备总反攻
一点点军火
延安集
地的呼吁
这样唱,这样做
边区是我们的家乡
红色十月
希特勒逃亡
法西斯罪犯们
为自由而斗争
解放歌
我们要的是这样个社会
渡荒年
|
內容試閱:
|
用可胜之机,别忘匹夫有责
从言论界看来,中国人民对于对日作战,已有必胜之念,这是非常可喜的事!因有必胜之念,才能用可胜之机。客观地,也可以说,惟其有可胜之机,所以才有必胜之念。
从忍耐到抗战,在中国人民,就已是一大胜利。抗战而能战术制胜,又是一大胜利。因为必须抗战,才能用可胜之机。而活用战术,就是已在用可胜之机了。再进是以战略制胜,以民众教育制胜,以政治外交制胜,以经济制胜。如能充分尽量地用了可胜之机,那末,“必胜”就可以由一念而转变成事实。
中国人民现在是不是已经在充分尽量地用可胜之机呢?从言论界看来,可以说还没有。不但没有,有很多的人还不知道怎样去用可胜之机,更有很多的人还不知道什么是可胜之机。
比如说:在未抗战以前,有人这样说,人民中的多数分子知道应该抗战,有了必胜之念,就好了,这是对的。现在如仍这样说,就不对了。有必胜之念的人而也贡献出自己一份的力量来于可制胜的事,还好,如把自己的信念只建筑在战场里,把“必胜”只依赖捐躯效命的前方战士,就不但不对,也是很危险的事。
又如,虽有可胜之机,而必胜仍然是有时间的条件的。有必胜之念,而以为现在就可有必胜的事,甚至以为好像已经得胜,敌人求和,这就是很有害的思想了。
又如,国际的外交阵容,现在正在转变中,转变成对中国有利的外交情势,很有可能。只看中国自己怎样去运用。如能充分尽量地去运用,成立中苏,中法国防互助协定,完成国际的民主阵线,也不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在于怎样去运用。不能够把这些问题委之于外交上负责的人们去考虑就算了事。看着苹果,不取来吃,就等于没有苹果。
内部的更紧密的团结,也有一样的情形。
时间最可宝贵。而惟努力可以节缩时间。
怎样就可以充分尽量地去用可胜之机呢?说来当然话长。而最重要的,就是必须促成这几个基本的主观条件:
一、民主政治,人才政府;
二、确立国防外交政策;
三、确立国防经济政策;
四、民众的教育,组织和武装,和武装民众之战略上的布置,——“难民”当然也包括在民众之内。
需要民主政治和人才政府
远在十九世纪的时候,欧洲的大革命家已经讲到中国革命如何影响欧洲革命的事。可是,直到现在,中国人自己中,当估计到对日作战之最后胜利时,把世界大战的及时爆发也估计在里边的,还大有人在。
对日作战,是一件震动世界的大事。其所给与世界之影响几何?——对日作战,是革命,是革命的战争,其所以异于一般的战争者,因革命的战争是为保卫和平的。
世界的革命民众,保卫和平的人民,都同情中国,称赞中国,为中国作广大宣传。但我们如把这个当做是中国所给与世界的影响时,就不免过于自诩。我们宁可以说,中国的革命战争所给与世界的影响,还一点也没有。
对于世界外交的阵容吗?影响更是还谈不到的事情。
我们既不能够运用世界的外交形势,各国民众对中国的同情,就不免减少其影响本国对华外交政策的力量,有时候,反而引起其政府的嫉视。这种情形,不但在英国有,在法国更是这样。
因为我们不能够运用外交形势,所以就被外交形势关锁起来了。我们的外交活动,被关锁在一个狭笼里,便只有借款,买军火,和独唱。
因此,中苏,中法互助协定,经两三年之久,保留在国内的报纸,杂志中,作了前进分子之思想上的慰藉。
和平民主阵线呢?始终是若有若无。我们本来可以促成它,我们可以做它的主盟国或主盟国之一。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做。
我们本来可以同苏联,同法国做成了知己朋友,患难之交,可是有时候又不愿意轻于失掉了德国,意大利那样的朋友,那样的交情,这样一来,我们就看见,苏联更谨慎,法国更踟躇,连美国也更遥远,英国也更机巧了。
可是一切的一切,我们可以说:事情多,人手少,时候太急迫,忙不过来,没工夫……
那末,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来乐观“国民参政会”之成,不来督促最近所传“政府改组”之成为事实呢?
中国在向着民主进军。
人才才是好宝贝,比金子,银子更值钱。
一鸣已惊人的鸟,现在在准备着一飞而冲天。
从国民参政会做起
国民参政会,是到民主政治的跳板。
它是这个时代的最可爱的产儿之一。但它在时间上所占地位将不会很长。它必须跃进,它将转变而为一个更进步的组织体。
现在没有再来讨论国民参政会组织的成份的必要了。讨论它将,它必须,它应该转变为怎样一个组织体,才是较聪明的,有用的事。
这样的一个组织体,需要这样的一些成分,应该具有这样的几种原则性。
省区的原则性是应该注意到的。可是特别要注意到的是被占领的省区。当前的事实在这样要求我们。
汉,满,蒙,回,藏,……是应注意到的种族的原则性。合汉,满,蒙,回,藏,……而为中国民族。民族是一个历史行动的单位。
职业的原则性是非常重要的。政治不能够向着工人农民,士兵,小商人,艺术家,科学家,新闻记者关门。特别是劳苦大众,我们不但没有理由把他们摈之于民主之外,而且是没有他们,我们便没有法子实现健全的民主政治。
注重妇女,但不能忽略了劳动的妇女。
国防时代需要国防的民主政治,也在完成它。需要得越迫切,完成得越迅速。只有它才是集中人才的最经济,最周全的方法,也只有它才能够适当地,力学地运用人才。
政治之重要,不但在于建国,于抗战更是重要。抗战只是政治的手段之一。战略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只有用政治才可以解决。在战场上的形势相形见绌的时候,更需要用政治以取胜。政治可使退守变为进攻,转败为胜,给士卒以勇气,给将帅以自信心。政治可以减少牺牲,节缩时间,给最后胜利以保证。
政治,在抗战为眼目,是建国的指南。
只有民主才能够发挥政治的妙用,十九世纪是这样,二十世纪也是这样,而在中国现在,更是这样。只有实现民主政治,才能够真正地动员全民,才能够做到军事的动员,经济的动员,文化的动员,和中国所特别欠缺的,特别重要的政治的动员。
只有民主政治,才能够从根本上消灭了士兵和民众间的差别,使士兵成为武装的民众,民众成为后备的士兵,士兵在战场里执行民众的意志,民众在后方给士兵以物质上的给养,士兵保护民众,民众鼓励士兵,直到士兵和民众集体地发挥出抗敌救亡的战略上的作用。
士兵间的不贰的结合,民众间的不贰的结合,士兵和民众间的不贰的结合,才是最重要的防御工程,而为近代武器所不能撼动的万里长城。
所以要达到抗战建国的目的,必须先实现国防民主政治。
至于人才呢?当然,不是说资格要老,地位要高,实力要大,洋必须留过,笔必须挥来。人才当然需要经验,但成绩也不必是人才之惟一的表征。也不是说必须有专门研究的才算人才,当然专门研究是很重要的。人才也可以从实际生活里边征别出来。从某种生活范围里去征别某种实际人才,最切要。这样人才当可以捉住那种工作的内容,而发挥其有效性。当然他们可以有很多的缺点,但他们是远离形式主义的。工作上已有成绩的民运者们有许多事还必须向他们学习。专门的调查,也不如他们的活的经验,更具有科学上的真实性。他们需要别人帮助,但也可以帮助别人。何况是集体的行动,可以互见所长,互补所短。我们必须把政治上的潜在力量转变为实际力量。
这样就是说,国民参政会之进一步的组织形态,将是一种国防代表会议,一种初步的民主政治的组织体,而为中国人民所预约,抗战建国所要求,迫切需要所将促成之的。
参政:做什么?
罗隆基先生在报上发表关于参政会的意见的谈话,很有意义。国民参政会的工作尚未开始,但对其本身工作而有这样认识的参政员,也不妨说这已是一种收获。
参政会还不是一个代表民意的机关,但它必须能代表部分的民意。它应当负起责任来给一般的舆论以具体化的机会。它不能以为发表一些建设的批评就算满足,而必须对于实际的政治给以推动,使它运动起来。它必须为民主政治做好了应有的准备工作。如做得更好的话,它也未尝不可以变成一个代表民意的非常机关。
改革政治机构,提高行政效率,是最切要的工作,也是参政会最迫切的任务。
正在需要政治,特别是高度效率的时候,有许多地方却都有“一窝蜂”的现象。好多人往一处飞,都做一样事,甚至把自己本来要做的事都丢开,放弃了自己特有的责任。这些人们很有理由为自己辩护,说,没有地方去,没有事可做。其实有很多地方堆满了闲人,有很多应做的事没有人去开创。有的是事缺乏人,有的是人缺乏事。
参政会要负起开创的责任来,为事找到人,为人找到事,于改革政治机构,提高行政效率的工作中,兼收人力的动员,人才之力学的运用之效。
军事委员会,比较地是最克尽厥职的了。从一般的作战计划到军队里边的政治工作,它都做了。但其他的主要机构,就不像它那样工作紧张,甚至鸦雀无声的也有。
有一部分行政机关,虽在非常时代好像也是很清闲的。甚至究竟做些什么事,人民都不容易知道。而有很多事一向被疏忽,现在却非常重要的,都还没有去做。经济部的设立,非常切要。但一样重要的如科学,艺术,也需要添设专部负责推进。科学除技术之直接有关经济建设者外,原则的科学也非常重要。加紧团结精神,甚至统一思想,离开原则的科学,便无法去做。艺术之煽动的力量,远过于一般宣传。歌唱电影,深入民间,更须加意经营,以广传布。
各部行政之缺乏确定的政策,责任之欠分明,都是急应改进的事。如外交部的工作是比较明朗的了,然而也嫌于缺乏坚强确定的政策,运用日夕变化之外交形势,树立世界的政治影响,敌友分明,以收“上兵伐谋”之效。所以有时候,外交上的发言,反大类宣传。经济部也缺乏具体计划和重要建树。当然这与财政有关。而财政本身更需要有特别办法,以应付这种非常局面。
机构改进,责任分明,政策确立,再从而提高效率,这样就政治清明,人尽为用,外结与国,内无弃财,胜败之数,不待于战场而可知了。如把这些工作,都责望于国民参政会去推进,那未免太过。“罗马”不是一天建造成的。但无论如何,它须做一部份,它也能够做一部份。
寸土必争,抗战必胜的一个基本条件
保卫武汉之声,弥漫舆论界。武汉民众,更起来号召保卫运动,集议具体方法,积极进行。二十余万工人更是自告奋勇,愿能武装自己,保卫三镇。国民参政会召开第一次会□ 对此迫切之中心问题,当更能有所讨论,集思广益,而成具体的建议。
保卫武汉,不但在今日,其实,老早就应成为一最重要的问题,而加以讨论,以求确实,妥善之解决。因武汉之于中国,不但是经济中心,交通中心,而且也是最适宜的国防中心和国防治的中心。即至今日保卫武汉,仍不能视作一个纯然军事问题,而必须在政治上,在文化思想上,去解决它,才是根本的和有效的办法。
保卫武汉!这是一切未武装和武装的民众所应共同负起来的责任。保卫武汉,不到半年之后,即使是暂时的战略上的撤退,亦不肯为,这又是直接负责保卫武汉的军事领袖们所应有的信念。
如果一切都能做到,然而保卫武汉,仍不只是一个武汉问题。即以今日而论,有效地保卫武汉,必须保卫江西,保卫安徽,河南,乃至保卫广东,福建,保卫陕西。而目前焦急,火热的马当,彭泽,潜山,太湖之争夺,尤不只是军事上的得失问题,而与政治,战略有血脉,呼吸似的紧密关系。
“寸土必争”,国防科学上的这个基本原则,就应是全国人民之抗日战略上的一个基本的信念。
有一种最有害的思想,必须自加检点。这就是,某地,某地在战略上的地位不很重要,所以……
在革命的战争中,在全民战争中有以攻为守的战略,没有以退为进的战略。在防御战中,寸土的放弃,客观地是对于敌人的一种帮助。每一个主要城市的撤退,每一个省区的弃守,对于责任感丰富的人,能没有断臂,截足的剧痛?
每一个重要地方的失守,在当时,不但是军事力量上,也是政治力量上的弱的表现。
在七七再来,在焦头烂额的一年抗战途中,在大半鱼米之乡通入魔鬼的岔道,在主要的藏煤区域装进偷儿的荷包,在铁钢产源地带触险告急,在这片广漠战地多数男女兄弟一时变成了仆役,丫头,少数失业流浪,成了慈善行为的对象,这样时候,能不痛定思痛,顾后瞻前,集中力量,发挥所长,定保卫武汉之大计,争锋逆转,以为收复失地之张本,而展开驱逐敌人的战幕?
如何而可以保卫武汉?这除军事决策,除政治猛进,除经济定计外,最重要的就是民众之组织与武装,与军队结合而参加实地的战争。不只是武汉须这样做。江西,安徽,河南,也都须这样做,乃至广东,福建也必须确实准备这样做。就是现在失业流离的民众,也必须组织分配,使他们直接间接地贡献其力量于保卫武汉,于保卫重工业和军需工业所依恃之江西,湖北,湖南,广东,以转变最后限度之防守线为建国战争前驱进取之根据地。
每一个人力都须重视,每一分时间,都有生死存亡的关系,必须善用,必须珍惜。将来有办法,不如今天强挣扎。有进无退,“拙速胜巧迟”。
而一切中之最重要的,就是“寸土必争”。这是保卫武汉,也是最后胜利的一个必需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