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地方积极参与中国-东盟合作,成为中国-东盟关系中不容忽视的影响力量。地方积极参与中国-东盟合作是经济全球化加速、中国中央政府鼓励引导以及地方发展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对全球化的融入和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为地方参与中国-东盟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外部平台,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授权为地方参与中国-东盟合作提供了合法性,地方发展对外合作的客观要求为地方积极参与中国-东盟合作提供了必要的内部激励。地方的身影出现在中国与东盟在政治安全、经贸往来与人文交流的各领域。根据中央授权的大小,地方在不同领域的参与能动性存在差异。总体上,地方的参与有效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在各领域的合作,丰富了中国对东盟关系的形式和内容,为和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
|
關於作者: |
杨祥章,女,湖南永州人,法学博士,现为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周边外交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周边外交、中国-东盟区域合作。在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南亚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南洋问题研究》等国内外相关权威期刊和社科类核心刊物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研究》(独著)《世界毒品问题与中国国家安全》(专著)《缅甸外商直接投资法律制度研究》(编著)、《缅甸国情报告》(编著2016、2017、2019)等。围绕中国的周边外交及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完成多篇咨询报告,部分咨询报告被外交部、省级办公厅等部门采用。研究成果先后获2017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8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获国家留基委资助,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访学1年。,
|
目錄:
|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主要概念阐释
四 章节安排
第一章 地方参与中国-东盟合作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地方参与中国-东盟合作的历程
一 地方初步探索(199-12003年)
二 地方能动性提升(2004-2013年)
三 府际互动加速(2014年至今)
第二节 地方参与对外合作相关理论
一 府际关系
二 多层外交
第三节 具有能动性的代理人分析框架
一 地方角色的定位
二 地方能动性的府际映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地方参与中国-东盟合作的动因
第一节 国际层面因素
一 经济全球化加速
二 中国-东盟关系升级
第二节 国家层面因素
一 中央对地方授权
二 对外开放扩大
三 周边外交发展
第三节 地方层面因素
一 落实中央对地方的定位
二 地方发展的现实需求
三 地方与东盟国家存在既有联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方参与中国-东盟合作的表现
第一节 经贸合作领域
一 贸易畅通
二 资金融通
三 设施联通
第二节 人文交流领域
一 教育合作
二 友城网络
三 文化交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方参与中国-东盟合作的路径
第一节 自上而下的路径
一 地方规划对接中央部署
二 参与次区域合作
三 承办大型国际活动
第二节 自下而上的参与路径
一 构建与东盟国家(地方)的对话机制
二 加强与中央部委合作
三 派驻经贸办事机构
四 扩大对外宣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