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从理论到文本,从文化到国族,从时尚到历史,张小虹穿梭在各个不同畛域的缝隙间,以小观大,对民国以来的时尚抽丝剥茧,为我们理出另类现代性的头绪。从林则徐的裤子、鲁迅的头发谈到张爱玲母亲的小脚,那些被折叠到历史长河中的细节反映了什么样的现代性?从上海旗袍、巴黎洋装到台湾日据时期的服装改革,从鸳蝶派小说杂志封面的“时装美人”到抗日时期的阴丹士林蓝旗袍,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现象传递了什么样的时尚信号?
|
關於作者: |
张小虹 美国密歇根大学英美文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外文系特聘教授,曾任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客座教授,著有《性别越界: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与批评》《自恋女人》《假全球化》《性帝国主义》等著作。
|
目錄:
|
推荐序 中西合襞,今古翻新——张小虹《时尚现代性》
自序 理论的如翻锦绣
前言 鲨鱼皮与汉服运动
时尚的历史折学
现代性的翻译绉折
辫发现代性
缠足现代性
时装美人现代性
现代性的曲线
旗袍的微绉折
阴丹士林蓝
后记 十年一觉时尚梦
引用书目
|
內容試閱:
|
前言 鲨鱼皮与汉服运动
两种衣服,一个尖端先进,一个极其古老,彼此风马牛不相及,却因为一场全球瞩目的运动盛会,而产生了贴挤与联结。
第一种是名为“快皮”(Fast Skin)、俗称“鲨鱼皮”(Shark Skin)的高科技泳衣,由跨国企业“速比涛”(Speedo)公司专利研发而成,自2000年问世以来,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神衣护体”方式,帮助各国泳将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对各国参赛选手而言,在当前以0.01 秒决胜负的国际泳坛,“鲨鱼皮”高科技泳衣之即时出现,便成了夺标与否的关键。但为何是“鲨鱼皮”?此泳衣之所以昵称“鲨鱼皮”,正在于成功具体展现当代“衣体成形”的塑化技术,亦即“人皮”与“鲨鱼皮”的完美“模控学合成”(cybernetics)。此技术通过最新科技的“仿生学”,“模拟”海中鲨鱼身上层层交叠的盾鳞,再运用纳米科技,在织品表面创造出无数肉眼无法辨识的绵密“V”形“绉折”沟槽,造成织品平滑“表面”的“深度”粗糙化(表面作为一种“绉折”的深度,让表面与深度、光滑与粗糙不再二元对立),用来改变紊流边界层的结构与速度分布。
与此同时,此神奇泳衣也舍弃传统织品的接缝方式,以超声波黏合技术一体成型,其紧缩弹力较一般泳衣强70 倍,乃是直接压迫包塑人体肌肉线条,让泳衣与身体肌肉间完全没有任何得以消耗能量的震动空隙。更有甚者,鲨鱼皮泳衣据称还将当前航天科技研发出的聚氨酯材料(原本用来降低宇宙飞船穿过地球大气层表面的摩擦阻力),涂抹于泳衣表面,以降阻增速。故鲨鱼皮乃号称当今世界最轻最快最密合的泳衣,能有效降低水中阻力10%,降低氧气耗损5%,乃21 世纪全球泳坛趋之若鹜的最新“高科技时尚”运动商品。
第二种则是强调“衣裳相连,披体深邃”的“深衣”,此乃中国古代的一种袍服,基本形制为交领(兼有盘领与直领)、右衽、宽袖、系带。深衣与其他中国古代上衣下裳不相连属的冕服与元端服不同,深衣作为袍服的最大特色,乃在上衣下裳分裁但在中间加以缝缀连属。根据记载,深衣形制“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盛行于战国、西汉时期。不论尊卑,男女均可着之。其地位仅次于朝服。东汉以后多用于妇女。魏晋以降,则为袍衫等服代替。深衣制度亦随之淹没”。但这原本属于中国古代的深衣形制,却在当前由中国网络年轻世代发起、强调“华夏复兴,衣冠先行”的“汉服运动”中“重新出土”,并被标举为中国自上古到明代“衣”脉相承、最能代表华夏文化认同的21 世纪汉族服饰。根据中国媒体的报道,此号称通过网络集结而在中国各地冒现的“汉服运动”,声势或大或小,并与不同的传统仪式或节庆相结合,“湖北、北京上千名学生身穿汉服在编钟声中完成‘成人礼’、十几位合肥青年身穿汉服推广传统文化、20 余名成都市民穿汉服过冬至节、西安市十余位网友身着汉服‘祭天’等”[3]。而这些报道中参与者所穿着的“汉服”,主要皆奉行此宽袖大袍的“深衣”形制。
但这两种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衣服,究竟可以产生怎样的贴挤与联结?“快皮”与“深衣”、“鲨鱼皮”与“汉服运动”究竟可以启动何种“现代性”的“绉折”思考?就在2008 年夏天北京奥运会游泳竞赛场地“水立方”的现场,号称“第四代”的连身式鲨鱼皮泳衣再度大放异彩,夺金选手中穿着此款泳衣者超过九成,而勇夺八项金牌的美国泳将“飞鱼”菲尔普斯(Michael Fred Phelps),更成为此运动时尚品牌的最佳代言人。但就在此“神奇泳衣”引起全世界惊讶目光、成为北京最耀眼“奥运战袍”的同时,汉服运动的“深衣”却以一种“缺席”不在场的方式与北京奥运失之交臂。2007 年4 月由中国一百多位大学与民间机构的教授、博士与学者签名、20 家中国网站联合发布了一份汉服倡议书,内容乃针对一年后即将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要求将汉服指定为北京奥运会的礼仪服饰,并希望中国汉族运动员在开幕式中能穿着汉服进场。倡议书中指陈1964 年东京奥运会的礼仪小姐穿和服,1988 年汉城奥运会的礼仪小姐穿韩服,皆有其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与代表性,故应以“深衣”而非少数民族的“旗袍”“唐装”(“马褂”)或欧美人士的“西装”作为代表华夏文明的服饰。当然此少数人的网络倡议,立即被指摘为乃狭隘大汉民族主义的复辟,严重忽略中国乃多民族的国家组成,此网络联署汉服倡议书遂昙花一现、无疾而终。
而2008 年奥运会的现场,礼仪小姐身上穿的是“旗袍”,中国国家代表队的领航运动员姚明身上,穿的是黄衬衫红西装(以颜色呼应中国国旗的配色,但也被不买账的乡民讥为“西红柿炒蛋”)。而2008 年奥运会结束后,有关“鲨鱼皮”泳衣作为垄断市场的“高科技外用兴奋剂”或“穿在身上的禁药”之争议更甚嚣尘上,国际泳联终于决定痛下杀手,宣布自此禁用此类高科技连身长泳衣。但作为北京奥运现场最光芒耀眼、也是最后一瞥的“鲨鱼皮”,与作为北京奥运现场根本不曾出现也不可能出现的“深衣”,两者之间究竟能产生什么样的(非)关系?“深衣—鲨鱼皮”的配置,给人的第一个反应当然是古/ 今、中/ 西与慢/ 快的最强烈对比,一边是最新最快最科技的时尚运动商品,一边是最古老最儒雅最缓慢的中国传统服饰,而在“鲨鱼皮”的时代谈“深衣”复兴,确实难免给人不知今夕何夕的时空错乱之感。但我们也不要以为21 世纪初的这波“汉服运动”特立独行,回头看看上一个世纪之初,“汉服运动”也是一样状况百出。刚坐上民国大总统之位的袁世凯,就穿着十二章衮服到天坛主持祭天大典。同年,学者钱玄同就职浙江教育司司长,据称身上穿的乃是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身体力行并借此推广其所发表的《深衣冠服说》。康有为之女康同璧在1910 年亦组“复古女服会”,倡导恢复汉朝女子服饰;“今万国所共竞者,岂非文野之别哉?……中外古今女服无不长裙翩翩者,图画器物皆可具考,从未有短衣无裙者。建议采取中国古制:高髻长裙束带尖履……酌加今制,岂非合今古、通中西之制乎?”然而此处并非要将本世纪之交零星出现的“汉服运动”与上一个世纪之交零星出现的“汉服运动”视为如出一辙,毕竟清末民初冒现的“汉服运动”,乃是改朝换代之际的“乱世乱穿衣”,无有章法之际,乃诉求古制。而21 世纪初的“汉服运动”则是通过网络动员,通过影像复制,以80 后年轻世代为主体所带出某种在视觉与装扮形式上的“角色扮演”(cosplay)。故“汉服运动”的问题,不能仅停留在思索其是否能召唤民族意识的回归,激发文化主体的自觉,或批判其是否仅为抱残守缺、泥古不化,自陷狭隘偏激的民族主义情绪。“汉服运动”必须被“问题意识化”:中国近现代历史为何始终未能好好处理“身体—服饰”的表面?为何三不五时就要发作一阵有关“国服”认同的病状征候?就以这波倡议“深衣”的“汉服运动”为例,表面上看来中国作为“大国崛起”的文化自信,似乎借由北京奥运的举办,而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但就在此高峰之上,也让我们再次看到中国“时尚现代性”百年来的历史纠结,“衣”旧难解。我们不禁质疑:为何“线性进步史观”所带来的速度焦虑感,不论是超英赶美还是超克现代,至今仍挥之不去?为何昔日的“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依旧如此摆荡在不堪回首的耻辱象征与复古乡愁的认同投射之间?为何在辛亥革命将届百年之际举办的北京奥运,旗袍与唐装(马褂)依旧被部分人士视为可疑可议,虽然其用语已从“异族”改为“少数民族”?而更为可疑可议的则是“西装”,仿佛中国人断断续续穿了一个多世纪的“西装”,依旧不是“中国现代”服饰,而是原属于且专属于“西方”的帝国主义殖民服饰,仿佛一下子让人又掉回中国/ 西方、传统/ 现代(要中国就无法现代,要西方便得舍弃传统)的泥淖里动弹不得?这波倡议“深衣”的“汉服运动”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也不得不面对,中国“时尚现代性”百年来纠结在西风东渐,中体西用,全盘西化,文化传承上的诸多问题依旧未解,即便在“大国崛起”的当下,还是以不可预期的“身体—服饰”征候,无预警召唤着近现代中国历史创伤与文化记忆的断裂论述。
而本书正是要以此“身体—服饰”的征候为出发点,但主旨不在于如何阅读这些“身体—服饰”征候,而在于如何让这些“身体—服饰”征候“去病征化”?如何让“旗袍”不再鬼影幢幢,让“西装”不再只是帝国殖民压迫下挥之不去的“服”号?如何走出“创伤现代性”的悲情?如何跳脱“线性进步史观”的套式?而《时尚现代性》一书正是想要以“举重若轻”“具体而微”的方式,重新面对且重新处理这些议题。全书共分为八个主要章节。前两章为全书的理论开展,后六章则分别进入不同的服饰装扮细节项目,以开展理论文本与身体—服饰文本的交织。第一章以本雅明与德勒兹的“绉折理论”为出发点,铺陈“历史哲学”作为“力史折学”的关键,正在于将“时尚”的创造变化视为“合折、开折、再合折”的时间运动。第二章通过重新阅读本雅明的《译者的职责》,提出“翻译绉折”的概念,并以“同字异译”的方式,展开“翻新/ 时尚”“现代/ 摩登/ 毛断”等字组在概念上的“分裂双重”与性别差异,也以“同音译字”的方式,展开“Shame 代性—羡代性—线代性”“行势—形式”等字组在概念上的差异微分。第三章与第四章分别就“男人在头,女人在脚”的中国Shame 代性耻辱着手,第三章谈男子辫发,第四章谈女子缠足,企图将“创伤现代性”的时间灾异断裂,转化为“践履现代性”的时间连续变化。第五章从民国初年的鸳鸯蝴蝶派小说杂志《眉语》封面切入,谈“时装美人”的图像流行,并由此分疏出“阳性现代”与“阴性时髦”之间的时间感性差异。
第六章从《妇女杂志》的女子服装改革征文切入,谈“曲直宽窄”如何可以从“身体曲线”的服饰描绘,抽象到“绉折曲线”的“微偏”,并以“折折联动”的动势,打破线性进步史观所建构的中/ 西、传统/ 现代、宽衣/窄衣、直线/ 曲线、平面/ 立体的二元对立系统。第七章以殖民地台湾“旗袍绉折成洋装”的历史案例为出发,回头探讨20 世纪20 年代上海平直旗袍与巴黎直筒洋装,作为“拓扑联结”的可能,并尝试以“中西合襞”的柔软折叠,松动“中西合璧”所预设文化作为刚性粒子的集合想象。第八章则聚焦于化学合成染料阴丹士林蓝,一方面从“质量体战争”的宏观层次,看其如何进入中国垄断市场,如何联结兵战与商战,如何建构现代视觉政体与国民身体,更如何集结出各种时尚现代性的资本与国族编码,而另一方面则从“分子化运动”的微观层次,看阴丹士林蓝如何渗透浸染棉纱棉布,如何给出鲜艳明亮的情动力强度,如何创造身体肤表—染色面料—视网膜—大脑皮质界面触受的变化异动。北京奥运让尖端科技的鲨鱼皮与古代深衣擦肩而过,却让我们开启了“时尚”作为中国现代性另类“方法论”的探索契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