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故宫书画集(精编盒装)版传统文化收藏鉴赏艺术书法人物花鸟扇面雕刻探秘故宫书画简体中文注释解析
》
售價:NT$
1490.0
《
《往事和近事(增订本)》(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代表作,新增修订、全新推出。跨越三十多年的写作,多角度讲述中华文明)
》
售價:NT$
349.0
《
往事和近事:历史地理学泰斗、百家讲坛主讲葛剑雄经典文集
》
售價:NT$
349.0
《
父母的关键认知
》
售價:NT$
225.0
《
第三帝国:一部新的历史(纳粹主义具有何种魔力?纳粹运动会卷土重来吗?一部全面揭示希特勒及其罪恶帝国黑暗的历史)
》
售價:NT$
490.0
《
强迫症的历史:德国人的犹太恐惧症与大屠杀(德国历史上的反犹文化源自哪里?如何演化为战争对犹太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德国历史研究专家克劳斯·费舍尔叙述德国反犹史及其极端形态的典范之作)
》
售價:NT$
440.0
《
粤港澳大湾区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精品案例:基于媒介化治理的思考
》
售價:NT$
445.0
《
大地的勇士
》
售價:NT$
340.0
|
編輯推薦: |
《唐诗三百首》成书以后,一向有多种注释本流行,这些注本各有特色,对读者阅读和欣赏唐诗均极有帮助。人民文学出版社“名著课程化·整本书阅读丛书”中的《唐诗三百首》(详细注析本)是特别为中学生读者朋友制作,具有以下特点:
1.选择优质的《唐诗三百首》原书为底本,进行标点、校勘,提供可靠的无删减的正文。
2.为使读者扫除基本的阅读障碍,并启发读者欣赏和领略原作的魅力,本书有作者小传、注释、解析等内容,这些内容均由著名古典文学专家撰写。
3. 本书有丰富新颖的课程化内容,邀请一线名校教师撰写了相关内容。卷首“编者的话”总体介绍《唐诗三百首》成书背景、内容构成以及本书的篇章结构。按照《唐诗三百首》以诗歌体裁分卷的结构,每卷卷首有“阅读导引”,总体介绍本卷收录诗歌作品的情况,每卷结束有“归纳探究”,设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以巩固阅读成果。分布在正文中的“诗坛佳话”小栏目是对重点诗人和诗歌的评点,如“杜甫印象”、“寸草春晖”等,帮助中学生读者领略诗人风采,感受诗歌文化。此外,本书还附录了“《唐诗三百首》中入选教材篇目近五年中高考试题部分样题”和“《唐诗三百首》非教材篇目近五年中高考部分试题样题”,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唐诗三百首》的详细注析读本,并与统编语文教材(9年级上)配套,具有丰富新颖的课程化内容。唐代是诗歌创作的极盛时期,唐诗选本在唐代即已开始出现,唐以后更有多种选本流行,而其中篇幅较为适中、选诗较为精当、在旧选本中传播广的是清代孙洙(别号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因为这个选本入选的大多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故有“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的美誉。《唐诗三百首》成书以后,一向有多种注释本流行,这些注本各有特色,对读者阅读和欣赏唐诗均极有帮助。为使读者扫除基本的阅读障碍,并启发读者欣赏和领略原作的魅力,我们组织著名古典文学专家撰写了作者小传、注释、解析等内容。此外,邀请一线中学名校教师撰写了丰富新颖的课程化内容。包括:全书总起的“编者的话”,总体介绍《唐诗三百首》成书背景、内容构成以及本书的篇章结构;每卷卷首有“阅读导引”,总体介绍本卷收录诗歌作品的情况,每卷结束有“归纳探究”,设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以巩固阅读成果;分布在正文中的“诗坛佳话”小栏目是对重点诗人和诗歌的评点,如“杜甫印象”、“寸草春晖”等,帮助中学生读者领略诗人风采,感受诗歌文化;还附录了“《唐诗三百首》中入选教材篇目近五年中高考试题部分样题”和“《唐诗三百首》非教材篇目近五年中高考部分试题样题”,更加实用。
|
關於作者: |
本书注释部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部完成,解析部分由著名唐诗研究专家兰州大学教授林家英、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薛天纬和中国人民大学教师蔡丹君博士撰写。
|
目錄:
|
目 次
编者的话
蘅塘退士原序
卷一五言古诗
张九龄
感遇(二首)
李白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月下独酌
春思
杜甫
望岳
赠卫八处士
佳人
梦李白(二首)
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送别
青溪
渭川田家
西施咏
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王昌龄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丘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
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
常建
宿王昌龄隐居
岑参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元结
贼退示官吏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寄全椒山中道士
长安遇冯著
夕次盱眙县
东郊
送杨氏女
柳宗元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溪居
乐府
王昌龄
塞上曲
塞下曲
李白
关山月
子夜吴歌
长干行
孟郊
列女操
游子吟
卷二七言古诗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李颀
古意
送陈章甫
琴歌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丹青引
寄韩谏议注
古柏行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元结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韩愈
山石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石鼓歌
柳宗元
渔翁
卷三七言古诗
白居易
长恨歌
琵琶行并序
李商隐
韩碑
乐府
高适
燕歌行并序
李颀
古从军行
王维
洛阳女儿行
老将行
桃源行
李白
蜀道难
长相思(二首)
行路难
将进酒
杜甫
兵车行
丽人行
哀江头
哀王孙
卷四五言律诗
唐玄宗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张九龄
望月怀远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川
骆宾王
在狱咏蝉并序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沈佺期
杂诗
宋之问
题大庾岭北驿
王湾
次北固山下
常建
破山寺后禅院
岑参
寄左省杜拾遗
李白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听蜀僧濬弹琴
夜泊牛渚怀古
杜甫
春望
月夜
春宿左省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
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
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月夜忆舍弟
天末怀李白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别房太尉墓
旅夜书怀
登岳阳楼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山居秋暝
归嵩山作
终南山
酬张少府
过香积寺
送梓州李使君
汉江临眺
终南别业
孟浩然
临洞庭上张丞相
与诸子登岘山
宴梅道士山房
岁暮归南山
过故人庄
秦中寄远上人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留别王维
早寒有怀
刘长卿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饯别王十一南游
寻南溪常道士
新年作
钱起
送僧归日本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韦应物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韩翃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刘昚虚
阙题
戴叔伦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卢纶
送李端
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
司空曙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喜外弟卢纶见宿
贼平后送人北归
刘禹锡
蜀先主庙
张籍
没蕃故人
白居易
草
杜牧
旅宿
许浑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早秋
李商隐
蝉
风雨
落花
凉思
北青萝
温庭筠
送人东游
马戴
灞上秋居
楚江怀古
张乔
书边事
崔涂
除夜有怀
孤雁
杜荀鹤
春宫怨
韦庄
章台夜思
僧皎然
寻陆鸿渐不遇
卷五七言律诗
崔颢
黄鹤楼
行经华阴
祖咏
望蓟门
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李颀
送魏万之京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高适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岑参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维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
春望之作应制
积雨辋川庄作
酬郭给事
杜甫
蜀相
客至
野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高
登楼
宿府
阁夜
咏怀古迹(五首)
刘长卿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长沙过贾谊宅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元中丞
钱起
赠阙下裴舍人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韩翃
题仙游观
皇甫冉
春思
卢纶
晚次鄂州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
元稹
遣悲怀(三首)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
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
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李商隐
锦瑟
无题
隋宫
无题(二首)
筹笔驿
无题
春雨
无题(二首)
温庭筠
利州南渡
苏武庙
薛逢
宫词
秦韬玉
贫女
乐府
沈佺期
独不见
卷六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五言绝句
王维
鹿柴
竹里馆
送别
相思
杂诗
裴迪
送崔九
祖咏
终南望馀雪
孟浩然
宿建德江
春晓
李白
夜思
怨情
杜甫
八阵图
王之涣
登鹳雀楼
刘长卿
送灵澈
弹琴
送上人
韦应物
秋夜寄丘员外
李端
听筝
王建
新嫁娘
权德舆
玉台体
柳宗元
江雪
元稹
行宫
白居易
问刘十九
张祜
何满子
李商隐
登乐游原
贾岛
寻隐者不遇
李频
渡汉江
金昌绪
春怨
西鄙人
哥舒歌
乐府
崔颢
长干行(二首)
李白
玉阶怨
卢纶
塞下曲(四首)
李益
江南曲
七言绝句
贺知章
回乡偶书
张旭
桃花溪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闺怨
春宫曲
王翰
凉州词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早发白帝城
岑参
逢入京使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韦应物
滁州西涧
张继
枫桥夜泊
韩翃
寒食
刘方平
月夜
春怨
柳中庸
征人怨
顾况
宫词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刘禹锡
乌衣巷
春词
白居易
宫词
张祜
赠内人
集灵台(二首)
题金陵渡
朱庆馀
宫中词
近试上张水部
杜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赤壁
泊秦淮
寄扬州韩绰判官
遣怀
秋夕
赠别(二首)
金谷园
李商隐
夜雨寄北
寄令狐郎中
为有
隋宫
瑶池
嫦娥
贾生
温庭筠
瑶瑟怨
郑畋
马嵬坡
韩偓
已凉
韦庄
金陵图
陈陶
陇西行
张泌
寄人
无名氏
杂诗
乐府
王维
渭城曲
秋夜曲
王昌龄
长信怨
出塞
李白
清平调(三首)
王之涣
出塞
杜秋娘
金缕衣
出版后记
阅读链接
附录一:《唐诗三百首》中教材入选篇目及近五年中、高考
试题部分样题举隅
附录二:《唐诗三百首》中非教材篇目近五年中、高考部分
试题举隅
附录三:主题阅读变视角品味赏析缘蹊径——我们也可
以这样品读唐诗
|
內容試閱:
|
编者的话(节选)
唐代是继汉代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政权之一,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唐代(618—907)几近三百年,一般划分为四个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在不同的时期,因为国家时政的变化,都呈现了不同的色彩。作为这个时代最具有特色的文学样式——唐诗,也自然带有时代的烙印,丰富多样、色彩斑斓……
唐代诗人创作自由,诗人们个性鲜明,所写诗歌风格迥异,也产生了许多跟诗有关的绰号,例如:诗仙、诗圣、诗佛、诗豪、诗鬼、诗骨、诗杰、诗囚、诗奴、诗狂、诗魔、五言长城、七绝圣手……每个绰号均从不同角度彰显诗人风采,结合绰号,联系诗歌,也可以更真切地感受诗人诗作的特色,窥见时代魅力。
唐诗数量巨大,《全唐诗》中收录将近五万首;选本众多,历经各代,传世的唐诗选本六百种以上。“乱花渐欲迷人眼”,如何在唐诗的万花丛中采撷最美的花朵?如何在有限的诗歌中窥见最具个性的诗人风采?如何系统了解学习不同体裁的诗歌作品……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在众多选本中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孙洙在其序中说道:“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为家塾课本……”他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于清乾隆年间编辑完成此书。
《唐诗三百首》是为儿童开蒙所选的“家塾课本”,入选诗歌易于背诵,且多为唐诗中杰出诗篇。编者按照体裁分为六卷,包括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以及分布在各卷的乐府诗。分体编排,兼顾吟诵欣赏和创作,为学诗者仿效作诗提供了范本。
因为所选唐诗体裁完备,风格各异,富有代表性,又通俗易懂,《唐诗三百首》在刊行后广为流传,“几至家置一编”。不仅成为了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而且登上大雅之堂,成为两百年来刊印最多、传播最广,在各种选本中影响较大的一部诗歌集。直至今日,已经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已经成为推介《唐诗三百首》的最佳广告语。自孙洙编成此书,很多唐诗佳作得以广泛流传,对普及唐诗知识、传承唐诗文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今日,再读《唐诗三百首》,不仅要从中领略“开元盛世”“盛唐气象”,更要通过学习唐诗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读者既可以从中寻找绝美的风景,也可以感受人生的哲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让人震撼;“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则给失败者带来希望。
通过按照题材或写法归类阅读(思乡怀人、赠友送别、咏物言志、即事感怀、怀古咏史、边塞征战、山水田园等),可以系统研究相关主题;进行同题或同内容诗歌比较阅读,更易深入体会经典作品之妙,如骆宾王《在狱咏蝉》与李商隐《蝉》比较赏析;结合生活实际,在相关场景中引用或化用唐诗,更可丰富语言积累,帮助语言表达。如:回头望着还站在路口的母亲,我不禁深切体会到了“临行密密缝”中的那份深情,“双袖龙钟泪不干”里的那种感伤。遥想别后,在辗转难眠之夜,年迈的父母也定然会絮絮地说着远行之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唐诗与生活相融,让唐诗成为滋养生命的土壤。
……
卷一 五言古诗
【导读】
本卷为五言古诗,选录14位诗人的40首诗(其中包括五言乐府7首)。古体诗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不强调用韵、平仄和对仗。因为其限制较少,所以抒发情感更自由,更灵活。五言古诗即为每五字一句,篇幅长短不限,本卷中篇幅最短的仅有6句,为李白的《春思》《子夜吴歌》、孟郊的《列女操》《游子吟》;最长的则有30句,为李白的《长干行》。
在本卷中,我们将与许多诗人初遇,并将通过诗歌,感受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李白在月下独酌,杜甫与故友卫八处士重逢;綦毋潜初春之际泛舟若耶溪,王维想在青溪盘石上垂钓;常建徘徊在王昌龄隐居之处,孟浩然在萝径旁操琴等候丁大;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佛塔,柳宗元在清晨就到超师院里读禅经……
我们会为元结《贼退示官吏》的悯时伤怀而唏嘘不已,也会为王昌龄“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的谆谆告诫而感慨万千,更会为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而倍感遗憾;我们能够领略九龄风度,感受诗仙风采,形成杜甫印象,也将初步了解诗佛摩诘,为韦应物能够以“瓢酒慰风雨”而眼潮心热,为孟郊用寸草春晖歌咏母爱而心神激荡。
学习本卷诗歌,可以采用以诗解诗的方法,用充满诗意的解句去还原并触摸诗人的情愫,由此与诗人产生共鸣,找到畅叙心怀的途径;还可以运用名句赏析的方式精读某些诗句,在反复吟咏品析中体会诗歌的内涵……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玄宗朝应“道侔伊吕科”,策试高第,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守正不阿,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年,告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喻,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
感遇〔1〕(二首)
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2〕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3〕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4〕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5〕
注释
〔1〕感遇: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
〔2〕兰:指属兰科的兰草或泽兰。葳蕤:枝叶纷披的样子。桂华:即桂花。
〔3〕自尔:因此,以此。
〔4〕闻风:从风中闻到兰、桂的芬芳香气。坐:殊,极。程度副词。
〔5〕本心:草木的根干心蕊,借喻本性和本愿。折:采摘。
解析
“兰叶”、“桂华”两种植物,一为春之首,一为秋之冠。它们能够在属于自己的最佳时节,自然地生长,欣欣地吐露茂盛、透明的生之意趣,这便是它们的“此生之意”了。作者如此开篇,便有了一种拟人的感觉:它们称魁于春秋,默默倾吐生命的芬芳,让生命中的一切“自尔”而为,随性地生长,不求得到赞赏,也不为任何功利。此番心意,只为一己之本心而已。但是,谁知道来到山林中的游人,闻到风中兰、桂的芬芳,非常地喜悦。这一句,悠悠然地化出游人驻足嗅赏花香的场景。林栖之人的喜悦,是对风中之香的真诚叹赏,是人与花无意中的知己之遇。草木对此,又有如何之感呢?想必是复杂的。在深山中寂寞已久,忽然传来一声美丽的叹息,任是最孤冷的心都是要有所触动的。然而,当初的本心就如此放弃了么?诗写到这里,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波澜:草木的“本心”是充满坚持的,它们在山林之中自在地生长,外界偶尔的褒扬品评也不能改变它们“自尔”状态中的“本心”,依旧选择孤守山林,不求让人折往显达处。
其二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1〕
可以荐嘉客,〔2〕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3〕此木岂无阴。
注释
〔1〕岂:难道。反诘词。岁寒心:耐寒的品性。
〔2〕荐:贡献,呈献。
〔3〕树:动词,种植。
解析
在江南,有种植物叫丹橘,它经冬不凋,在寒冷的季节碧绿依旧。这难道是因为地气很温暖的缘故么?不是,而是因为它有一颗坚守于岁寒的心。这种美好坚强的植物,可以用来送给那些优秀的朋友。可无奈的是朋友和自己隔得很远,漫长的路途充满重重险阻。这么好的植物,在远方的朋友却无缘得见。诗中由此生发出一种“无法相遇”的运命之感。可遇而不可求的现实,是无论怎样地循环往复、探寻挣扎都无法去改变的。一般认为,作者是自比为丹橘,而嘉客就是远在天门的皇帝。但是,本诗又有一个奇怪的结局,打破了这种惋惜情绪已经具备的平衡感——“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像是在怨责,在不满,而怨责的对象,仿佛不应该是自己牵挂的嘉客,而是一个爱慕桃李、不肯接受丹橘这种高贵植物的人。这个人会是谁呢?作者没有说出来。而“此木岂无阴”只是一句微弱而收敛的争辩,因为凡木皆有阴,与平庸的桃李相比,丹橘本该有更多可为人称道之处。作者如此争辩,仿佛他内心并不想赢得这场争辩,他的内心有许多不敢过分散发的怨气,有许多不堪言的苦衷。
诗坛佳话
九龄风度:张九龄是一代名相,忠直不阿、风骨凛然,因直言进谏为唐玄宗不喜,受奸臣李林甫谗言被贬。即便如此,其超然风度仍让玄宗念念不忘,每有人荐引宰相,玄宗总不禁要问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张九龄目光如炬,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杀,玄宗未听忠告,终酿安史之乱。当玄宗逃亡蜀地途中时,想起故相警醒之语,不禁在悔恨中写下:“蜀道铃声,此际念公真晚矣;曲江风度,他年卜相孰如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