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多目标、多方向、多途径的复杂建设过程,需要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士相互配合,才能将海绵城市建设落地。本书将从实践者的角度,介绍水文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及如何将这些理论与给水排水、水力学、环境科学、景观学相结合,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中去。本书内容共七章,包括:大气和水、城市水文特征、城市水文分析、暴雨强度公式、设计暴雨雨型、水文水力模型、应用案例。 本书针对的读者主要是城市规划设计、市政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的专业人员。也可作为高校给水排水、环境工程及风景园林专业的教材及参考书。
|
目錄:
|
第1章 大气和水.
1.1 大气环流
1.1.1定义.
1.1.2形成原因 .
1.1.3特征.
1.1.4表现形式.
1.2水汽.
1.2.1定义 .
1.2.2来源
1.2.3水汽压.
1.2.4水汽输送
1.3降水 .
1.3.1定义.
1.3.2降水的形成机理
1.3.3重要天气系统
1.3.4城市化对降水的影响1.4气候变化和天气气候事件.
第2章 城市水文特征.
2.1降雨损失(abstraction or losses)
2.2表层流(subsurface flow)
2.2.1 非饱和水流(unsaturated flow)
2.2.2 入渗(infiltration).
2.3地表水(surface water)
2.3.1地表径流.
2.3.2 河川径流
2.3.3水文过程线.
2.3.4 净雨量、净雨量过程线
2.3.5径流系数
2.3.6 径流深度、流速、路径及时间.
2.3.7地表径流估算方法.
2.4地下水.
2.4.1含水层及其水文特征·
2.4.2地下水分类.
2.4.3我国地下水资源分布.
2.4.4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3章 城市水文分析
3.1低影响开发与水文的关系
31.1城市化进程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3.1.2低影响开发.
3.2水文统计.
3.2.1水文统计分析
3.2.2水文统计分析中常用的概率分布.
3.2.3分析实例
第4章 暴雨强度公式·
4.1暴雨强度公式编制.
4.1.1公式的定义及参数介绍.
4.1.2雨强单位的转换
4.1.3暴雨强度的频率和重现期的计算公式.
4.1.4曲线拟合及误差控制
4.2分析实例.
4.2.1长沙站暴雨强度公式.
4.2.2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简析.
第5章设计暴雨雨型·.
5.1研究进展
5.2基于水文特征的场次降雨间隔时间确定
5.2.1判别方法.
5.2.2城市水文模型原理
5.2.3基于气象和水文特征的IETD划分
5.2.4案例分析.
5.3P&C法短历时暴雨雨型 .
5.3.1P&C法原理.
5.3.2 案例分析.
5.4芝加哥法短历时暴雨雨型.
5.4.1芝加哥法原理.
5.4.2 案例分析.
……
第6章 水文水利模型
第7章 应用案例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