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期《学报》尝试在同一理论方法和框架下,首次通过跨语言类型视角考察不同少数民族语言的词汇型致使、形态型致使和分析型致使。分析这三种致使在不同民族语言中的表现形式、语义机制与句法特点。
|
內容簡介: |
本期《学报》收录论文13篇,除了篇《致使结构调查研究框架》外,其他12篇论文都是描写单个语言或单个方言的致使结构,包括安多藏语、德钦藏语(康方言)、腊罗彝语(彝语西部方言)、格西霍尔语(又称道孚语、尔龚语)、木雅语、贵琼语、龙溪羌语、黔东苗语、侗语、维吾尔语、色勒库尔塔吉克语和台湾少数民族语言。9篇论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民族语言形态句法类型学研究”(课题编号:18ZDA298)的阶段性成果。
|
目錄:
|
编者的话 /黄成龙
致使结构调查研究框架 /黄成龙
藏语安多方言的致使结构 /宗晓哲 普华 三木旦
德钦藏语的致使结构 / 汪岚
腊罗彝语的致使结构 /维美 刘鸿勇
格西霍尔语的致使结构 /田阡子
木雅语的致使结构 /黄阳 泽仁卓玛
贵琼语致使结构的类型学研究 /饶敏 高扬
龙溪羌语的致使结构 /郑武曦
黔东苗语的致使结构 /李一如
侗语致使结构的类型学研究 /吴满香
台湾南岛语言中的词汇和形态致使类型 /潘家荣
类型学视野中的色勒库尔塔吉克语致使结构 / 曾俊敏
维吾尔语的致使结构 /宋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