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反映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先进事迹及抗疫精神的纪实文学。作品以获得“时代楷模”称号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鄂重症救治医疗队为叙述主体,通过“代述”的方式,生动讲述了医疗队在抗击新冠肺炎中驰援前线、创新诊疗、科学救治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以华西医疗队为代表的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专业敬业、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责任与担当。作品通过一个个感动人心的故事和一个个鲜活饱满的人物,塑造了华西医务人员英雄(天使)群像,大力讴歌了医护人员“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生动诠释了“中国之治”“中国之稳”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
|
關於作者: |
谭楷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十佳新闻出版工作者。多部作品获奖,其中,《让兰辉告诉世界》获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四川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报告文学《倒爷远征莫斯科》获1994年《人民文学》创刊45周年报告文学奖;《枫落华西坝》作为“华西坝文化”丛书(第一辑)中的一本,入选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华西坝的钟声》作为“华西坝文化”丛书(第二辑)中的一本,入选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
目錄:
|
第 一 章 尚未出征,剑鸣不已
第 二 章 “哨兵”,大睁着警惕的眼睛
第 三 章 外婆为我唱的歌:雄赳赳,气昂昂
第 四 章 罗凤鸣,率领着一支“铁军”
第 五 章 你给了我哭的时间吗?
第 六 章 悬崖上的生死搏斗
第 七 章 比翼齐飞在最前线
第 八 章 电玩高手战“魔兽”
第 九 章 “王子”,请给阿姨一个公主抱
第 十 章 一对老夫妻和一个孝子的故事
第十一章 最难过、最累心、最难忘的事
第十二章 我能成为儿子心中的英雄吗?
第十三章 青春的“高光时刻”
第十四章 快乐的“老板娘”
第十五章 在暖心的团队,做纯粹的医生
第十六章 “重症八仙”之康焰
第十七章 最后抢救安基娜
第十八章 教授级护士长的家常话
第十九章 大后方,不平静的夜晚
第二十章 平凡的人,给我最多感动
第二十一章 能治病是匠人,能治病人是大师
第二十二章 疫霾中,一束温暖阳光
第二十三章 樱花雨说:你们是最美的天使
第二十四章 是“娘屋”,又是“魔鬼训练基地”——另一角度看华西之一
第二十五章 骨子里的侠骨柔情——另一角度看华西之二
第二十六章 他们是我生命中的一束光——另一角度看华西之三
第二十七章 国际救援,大国的底气与担当
第二十八章 寄自白求恩故乡
第二十九章 南太平洋温暖的浪花
第三十章 我荣获了一枚骑士级勋章
第三十一章 意大利人伸出了大拇指
第三十二章 凯旋日,意想不到的收获
后 记
|
內容試閱:
|
我给天使当“秘书”
我的童年,是在成都华西坝的鲁村度过的。
鲁村,是抗战时齐鲁大学在华西坝修建的平房宿舍。那时,有南京的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济南的齐鲁大学和北平的燕京大学内迁到成都,在华西协合大学的校园——华西坝——形成了五大学联合办学的局面。华西协合大学和齐鲁大学还合办了附属医院,为广大军民医治伤病。
父亲常说,抗战期间,五所大学的师生亲如兄弟。1939年6月11日,日寇飞机轰炸成都,救护队的华西女生黄孝逴遇难,五大学的同学通宵为她守灵,为她唱歌。1942年秋天,五大学的上百名同学参军上前线,临行前个个割破指头,集下一大碗鲜血,写下“国难不纾,誓不生还”八个大字。数万成都人,在少城公园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下,为包括学生兵在内的新兵送行。父亲说,经历过那个慷慨悲壮的场面,坚信中国不会亡!
震动成都的口号声,早已淡入历史的天空。
当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威胁亿万中国人生命的危险时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医疗队紧急集合,驰援武汉。在空旷的天河机场,华西医院援鄂医疗队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相遇了,他们相互呼喊着“加油”,那十多秒的画面感动了亿万国人。
130人的华西医疗队,以滚滚川江的涛声在喊:“齐鲁,加油!”
130人的齐鲁医疗队,以巍巍泰山的气魄在喊:“华西,加油!”
这是历史的回音。这是自强不息的民族气壮山河的吼声。
真想跟随华西医疗队奔赴武汉,但已是77岁的年龄,又是非医疗专业的退休老头,我不可能当一名“随军记者”。设身处地为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想一想吧:厚厚的防护服穿在身,说话带喘气,不便于采访;下班回宾馆,已经累散架了,还会兴致勃勃谈病房的事吗?我想,即使去武汉,让他们几分钟内敞开心扉,也难。
在华西医院宣传部的帮助下,我联系上了在前线的华西医疗队的苟慎菊、张耀之、基鹏、张宏伟、朱仕超、王梓得、冯燕等十余位医生和护士。无意间,苟慎菊医生在电话中说到她4岁的儿子,因为想念妈妈,画了一只大乌龟,驮着红十字药箱,比兔子跑得还快。我觉得太有趣了。
转念一想,我曾任《科幻世界》总编辑,也是全国少儿科幻画的评委,便请苟医生了解一下,同行的医护人员的娃娃,是否有类似的表现。一打听,不得了,十几个娃娃都用绘画表现抗疫以及对爸爸妈妈的思念,画得非常精彩!经我提议,省科协决定举办一次以抗疫为主题的儿童画展,包括华西医疗队队员子女的画作在内,收集到了5000多幅作品。由此,我找到了一把打开心灵的钥匙——医疗队成员大多数是年轻的妈妈或爸爸,每天,等到他们回宾馆后,我们就从聊娃娃的画入手。他们个个话语滔滔,自然而然就讲了许多发生在病房里的动人故事。
我对他们说:“你们忙,没有时间写文章、写日记,你们只需要在电话里给我讲一讲亲历的抗疫的故事,我会给你们当好‘秘书’,把你们讲的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他们爽快地答应了。
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近三个月,我守在电话旁聆听来自武汉的声音,写下了三万多字的纪实作品《你们是最美的白衣天使》,自己再看,总觉得意犹未尽。
4月21日下午,我在启德堂,即华西临床医学院楼前,与上千人一起迎接华西抗击新冠肺炎外派医疗队队员平安归来。
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西合璧的启德堂,长长的飞檐下,高悬着金碧辉煌的“华西临床医学院”匾额。正门前有三层石阶,石阶中心是汉白玉雕刻的太极图和西方医学的标志蛇杖,象征着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与交融。
百年老楼,见证了一次次生离死别,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
新春伊始,启德堂前曾三次送别援鄂医疗队,古老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一直在我耳边萦绕。83天之后,“勇敢的逆行者”凯旋,促使我继续写他们的故事。
本以为他们从武汉归来会轻松一些,不料,电话打过去预约采访,都说“忙得很”。在医院宣传部的安排下,我终于有机会采访到李为民、张伟、罗凤鸣、尹万红、刘丹、宋志芳等人。
我按约定时间,出示介绍信,测体温,查健康码,通过重重盘问,到ICU(重症监护室)去采访“重症八仙”之一的康焰。由于一位危重病人突发情况,需要他去处理,我进不了病房,可又不愿放弃采访,只得待在走廊上。见一个个医生护士匆忙来去,感受到与死神争抢生命的紧张气氛,两个多小时的等候,也是难得的人生体验。
拍摄《中国医生》战疫版的摄影记者小年,在武汉跟踪采访两个多月,一个大小伙子,每讲到动情处,总是声音哽咽,泪如泉涌。难怪他的作品感动了成千上万观众。遂想起有人曾言,传世之作,必是哭出来的。
华西的后勤保障做得太棒了,几次相约,又采访到默默做大事的设备物资部部长吴晓东;冯萍、陈雪融二位教授也给我讲述了“大后方”是如何稳住阵脚,迎接挑战的……其实,华西医院也是抗疫前线。
从早春到盛夏,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的越洋电话铃声,总是在深夜响起。海外的华西学子,向我激情讲述,他们如何克服困难,为母校购得紧俏的医用物资,并运送成功的故事。
华西医院还向意大利、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等国派出了国际医疗队。范红教授挤出了28分钟的时间,在办公室讲述了她援非的故事。
越是扩大采访面,越觉得还有更多的人和事需要采访。
一位护士说:“一个重症患者,紧抓着我的手不放,穿过眼罩,我看到了痛苦、绝望和求生的本能。”
被救治的患者都说:“真遗憾,我们看不清那些白衣天使的面容,只能看到一双眼睛,一只大口罩遮住的脸。”
20世纪,有这样的诗句描绘白衣天使的面容:“一朵白云,两颗星星。”
这是能降下甘霖的白云,这是生命暗夜中的希望之星。
2020年春天以来,没日没夜地,一双僵硬的长有老年斑的手,敲击着键盘,我在给最美的天使当“秘书”。
记得是1月18日,这是春节之前,华西医院周边的国学巷、电信路,与往年没有什么不同,到处张灯结彩,人们忙着购买年货,一片欢乐气氛。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华西门诊各个进口封闭了,有白衣战士把守。测体温的护士很有礼貌地用小手枪一样的温度计,在进入挂号大厅的人的额头上一一进行“点射”。
“啥子事情啊?”许多群众很不理解,纠纷时有发生。医护人员耐心解释说:“武汉暴发了新冠肺炎,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
凭着百年华西几代人的经验,分析武汉的疫情,不被舆论左右,早在2019年12月31日,医院领导就指示各科室,注意排查发热病人,特别是来自武汉的发热病人。一旦发现就要通报,隔离。一种临近大战的气氛在酝酿着。
静悄悄地,华西医院准备将相对独立的传染科病房改建成专门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专用病房。
静悄悄地,华西医院紧急向国内外采购防护服、医用口罩、消毒药品、医疗器械、生活用品等。
静悄悄地,华西医院从各科抽调护士到呼吸科、ICU“实习”。因为新冠病毒主要攻击患者肺部,若华西组织医疗队驰援武汉,主要医护人员要从呼吸科和ICU抽调。考虑到四川是人口大省,若疫情传到四川,这两个科室是与死神拼杀的尖刀连。“后防”不能空虚,这样提前演练,早做准备,真是“神机妙算”。
静悄悄地,华西医院将组织医疗队支援武汉的信息发出之后,按上鲜红指印的请战书,纷纷飞向了院党委。可以说,组织准备、物质准备、心理准备,全部到位。上万名医护人员,时刻准备着,被挑选上——出征!
全院上上下下,简直有战场上“弹上膛,刀出鞘”,只等着冲锋号一响就冲上去的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