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当代军事技术哲学新论

書城自編碼: 363952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軍事
作者: 曾华锋 刘轶丹 吴奕澎 程柏华 贾珍珍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522357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湖畔的女人们
《 湖畔的女人们 》

售價:NT$ 291.0
你就是性子太直
《 你就是性子太直 》

售價:NT$ 259.0
1200年希腊罗马神话(特装版)
《 1200年希腊罗马神话(特装版) 》

售價:NT$ 874.0
汗青堂丛书135·绥靖时代:希特勒、张伯伦、丘吉尔与通往战争之路
《 汗青堂丛书135·绥靖时代:希特勒、张伯伦、丘吉尔与通往战争之路 》

售價:NT$ 614.0
可可·香奈儿:我没时间讨厌你
《 可可·香奈儿:我没时间讨厌你 》

售價:NT$ 291.0
逐利而生:3000年公司演变史
《 逐利而生:3000年公司演变史 》

售價:NT$ 510.0
直面种植治疗失败
《 直面种植治疗失败 》

售價:NT$ 510.0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

售價:NT$ 463.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03
《 军事百科典藏书系--陆军武器大百科(第二版) 》
+

NT$ 324
《 航母战斗群作战指南 》
+

NT$ 882
《 血与金的无敌战舰:风帆巨舰与海上战争 》
+

NT$ 695
《 海洋与权力:一部新文明史 》
+

NT$ 503
《 经典二战武器鉴赏指南(金装典藏版) 》
+

NT$ 507
《 亚洲古兵器图说 》
內容簡介:
本书围绕军事技术与战争史演进,紧贴当代军事技术发展前沿,针对军事技术先行发展规律及其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战略选择、伦理规约、社会影响和国际冲突等问题开展军事技术哲学元理论研究,从军事技术的本质、功能和价值等方面深入探讨当代军事技术发展的特点规律,运用技术哲学理论方法,聚焦战争历史演变和未来战争走向,创新提出战争形态从自然中心战到网络中心战,作战样式从单元对抗到体系对抗,作战空间从自然空间到认知空间,制权理论从制海权到制脑权演变的特点规律。
關於作者:
曾华锋,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军事技术哲学领域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首届“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称号获得者。湖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兼职副主席,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著有《制脑权:全球媒体时代的战争法则与国家安全战略》《科技兴军的逻辑》《国防科技发展战略论》等作品。
刘轶丹,国防科技大学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军事技术哲学研究,先后获军队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军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吴奕澎,国防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军事技术史研究,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程柏华,国防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军事战略研究,在《中国军事科学》《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贾珍珍,国防科技大学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军事技术哲学研究,在《科学学研究》《伦理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多项国家和军队课题,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
目錄
章 科技与战争的联姻 / 1
一、武器与工具的分离 / 1
二、从经验到科学 / 3
三、战争工业化 / 11
四、为战争而科学 / 13
五、美苏争霸 / 16
六、军事竞争制高点 / 19
第二章 力 量 / 23
一、军事技术的意向性 / 23
二、战斗力的“座架” / 29
三、“暴力”的遮蔽与解蔽 / 34
四、竞逐新赛场 / 38
五、力量的运用 / 48
第三章 时 空 / 54
一、时空的技术建构 / 54
二、自然空间 / 60
三、技术空间 / 67
四、认知空间 / 72
五、时间消灭空间 / 77
第四章 控 制 / 85
一、“胜利”的式微 / 85
二、“工业技术和平主义”梦幻 / 92
三、拨开战争的迷雾 / 97
四、制域权的历史演进 / 103
五、大战略—微战争 / 112
第五章 战略基点 / 122
一、动力 / 122
二、引领未来 / 127
三、源头活水 / 132
四、重点突破 / 137
五、道器并重 / 142
第六章 战略抉择 / 148
一、战略取向 / 148
二、技术选择 / 156
三、技术预见 / 161
四、发展路径 / 167
五、战略定力 / 173
第七章 “三理”会聚 / 182
一、消失的链接 / 182
二、生物“攻”程 / 190
三、攻心为上 / 202
第八章 智胜未来 / 215
一、军事智能化 / 215
二、超级战士 / 222
三、算法制胜 / 230
四、开源作战 / 242
参考书目 / 248
內容試閱
研究军事技术哲学,首先要搞清楚“军事技术是什么”。
“军事技术”作为“技术”的分支,其哲学反思无法绕开技术母体而独立存在。“技术”作为“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方法的总和”,是主观目的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因此,自亚里士多德开始,人们就习惯于根据技术的“目的性”来划分技术的门类,如将生产技术理解为“用于生产目的的技术”,军事技术则是指用于军事、战争目的的技术。《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在军事领域运用的技术科学、应用技术和武器装备操作使用技能的统称。”从这个意义上说,军事技术是人们运用自然规律来达成战争目的的手段、方法的总和,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在军事领域的统一。这种定义方式其实是把“军事技术”作为一个不证自明的概念加以使用,从而导致军事技术的含混性,一方面影响军事技术发展的战略抉择,另一方面带来军事技术应用的责任归属问题。
我们认为,军事技术哲学研究,首先必须打开军事技术这个“黑箱”,从军事技术的生存论背景出发,追溯其原初意向——“暴力”。
对技术本质的认识应该以人的现实生存条件为前提,军事技术同样如此。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不断改变现实的人的生存方式,也不断改变人在生活世界中的地位,引领人们走出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相应地,军事技术也以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为其生存发展的前提。随着人类现实生存的拓展,占据、控制生存条件的手段将日趋丰富,推动着战争形态、作战方式、作战空间不断拓展和演进,军事技术的内涵和外延也相应发生了深刻变化,局限于“物理暴力”的“武器装备”已经无法诠释军事技术的本质特征。
暴力与战争相伴而生、结伴而行。长期以来,人们对暴力的理解始终停留在“物理暴力”,追求大规模搏斗、残酷性杀伤,将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等同于战争的胜利。而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暴力”不仅是肉体参与的血腥冲突,更是主客间强制性的交互。“暴力”作为“一种统治我们、不受我们控制、使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并使我们的打算落空的物质力量”,是主体对客体固有状态的强制性改变,并不局限于武力杀伤。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暴力”的分析出发,可以发现“物理暴力”并不是军事技术的特征,不能成为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的划界标准。马克思始终认为,战争从来都不以成建制的军事组织为限,“阶级之间的战争的进行,并不取决于是否采取真正的军事行动,它并不是永远都需要用街垒和刺刀来进行的”。无论是摧垮一国经济的金融工具,还是颠覆一国政权的新媒体技术,这些貌似与军事无涉的技术,其中所蕴含的“力量”已然可与传统的“武器装备”相比肩。
通过对“暴力”的解蔽,我们认为,只要某一技术能够使目标对象的生存条件发生与其自身发展趋势相悖的改变,那么该技术就已然具备了作为“军事技术”的意向。与此同时,大国之间的博弈已不再限于以武器装备为核心的军事实力,而是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较量。其中科学技术扮演着基础性、渗透性、关键性作用,并成为一种新的权力形式,同时也赋予军事技术以新的内涵和外延。因此,从广义上说,军事技术是指占有、控制生存条件的技术和手段。
本书在解蔽“暴力”的基础上,对当代军事技术发展及其应用进行哲学反思,重点探讨了以下问题:一是探讨战斗力生成的内在机理,指出军事技术是战斗力的“座架”,战斗力的生成过程就是军事技术的意向性从“存在”之域向“此在”展开,并在军事实践中进行“变现”。二是探讨战争的时空特征,指出军事技术既建构与其意向性相适应的时空结构,又不断突破时空的屏障改变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三是探讨战争的可控性,指出军事技术的意向性与战争的目的具有同一性,揭示了战争从追求“胜利”的“唯军事主义”转向大战略下“微战争”的发展趋势。四是探讨信息化战争的本质,指出信息战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演进密不可分,“三理”会聚的“融战争”才是信息化战争的真实面貌。五是探讨智能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指出智能化战争将超越传统的战争制胜机理,开启“智能主导、自主对抗、溯源打击、云脑制胜”的崭新攻防模式,催生“分布式杀伤”“母舰理论”“算法战”“蜂群战”等新的作战样式,推动战争形态从信息化战争向智能化战争演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加速发展,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更具垄断性,科技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彰显。西方发达国家把争夺科技与产业主导权、谋求竞争优势作为核心战略,将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链政治化、武器化,围绕关键核心技术与新兴产业的“科技战”愈演愈烈。我们只有坚持自主创新这一战略基点,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军事革命的历史机遇,增强技术敏锐度和认知力,准确把握科技创新方向,超前谋划、科学布局、久久为功,加快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牢牢掌握军事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和主动权,才能在未来战争中“制人而不制于人”。
1991年,国防科技大学刘戟锋教授出版了《军事技术论》。这是我国军事技术哲学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1998年,国防科技大学开始招收军事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并于200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多年来,我们围绕军事技术哲学、军事技术史、军事技术与社会等方向进行了系统研究。《当代军事技术哲学新论》一书,既是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当代军事技术哲学的再认识、再思考,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军事技术哲学研究”(13AZX009)的阶段性成果,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迪。
2021年5月1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