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日本公立中学一千天

書城自編碼: 363907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谭琦
國際書號(ISBN): 9787108070845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 2021-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7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售價:NT$ 290.0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NT$ 430.0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NT$ 440.0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1400.0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售價:NT$ 280.0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售價:NT$ 490.0

編輯推薦:
日本与中国有相似的应试竞争环境。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追求人的真正成长?《日本公立中学一千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他山之石的难得样本。
內容簡介:
儿子檀聪和女儿檀芳从北京来到日本,在日语不通的情况下开始了小学和中学生活。本书聚焦的是孩子们在初中三年的生活。作者呈现了一幕幕日本中学教育的日常:
生活指导具体入微,甚至下雨天雨伞如何放置、如何借与还,都做了详细的说明。每天的午餐也是教育内容,称作“给食教育”,学生在午餐中认识了当地、当令食材,餐后须收拾碗盘、垃圾分类、利用废弃食材,由此形成受益终身的饮食习惯。烹饪、缝制、保育、木工、园艺、机械、金属加工,这些都是中学家务课的内容,实操性强,旨在让学生获得生活自立所必备的基础,深入理解家庭的意义。
日本是全民热衷运动的国家,中学生几乎人人参加体育俱乐部,训练密集、专业。在海中游泳以及每年一次的运动会,都是考验意志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时候。
中考竞争激烈,课外培训班花样百出。但成绩并非全部,学霸和后进生各有其道路。
作为家长,作者也写到了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是如何联动实现教育目标的,由此呈现出更广阔的日本社会图景。
關於作者:
谭琦,1987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 在北京电台当过播音员, 后赴日留学, 研究生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现任东京外语学院翻译科讲师、自由撰稿人。著有《日本国立小学365 天》《姜椿芳校长传》等, 译作有《新型广告》《创意思路》《广告文案》《屋顶墙面绿化技术指南》《城市绿化技术集》。
目錄
推荐序………………001
前 言………………001

开学季
中学是接续小学、面向社会的教育………………010
错开一天的公立中、小学开学典礼………………013
教育立国………………017
公立中学的入学典礼………………020
校服文化………………026
具体到雨伞管理的生活指导………………031
从生活指导到学生指导………………038
篇作文:《成为中学生以后》………………042
不同于小学的教科书和笔记本………………047
各种学生委员会主导校园生活………………056
自荐方式的班务分工………………063

食育篇
五育的基础是食育………………070
中学的给食教育………………075
公开细致的每日菜单:食育的一年………………081
实用的技术课:家务是国家的起点………………089

体育篇
国家选手也出身于中学俱乐部………………096
保健体育是一科………………112
海泳达标的临海学校………………116
浑身是伤迎来运动会:协作精神的教育………………120
滑雪教室:素质的养成非一日之功………………127
“3·11”大地震检验避难教育………………142

知育篇
日本“教育”含义的变迁………………152
中学教育课程的编制………………156
初一才次体验考试………………161
为智力和精神障碍学生开设的特别支援班………………167
上课参观日………………170
提高应用能力的鉴定考试………………173
纳入学校教育的假期生活………………176
读小说的习惯从小学养成………………179
意见文写作是人生的学习………………182

德育篇
校外学习:素养的实践………………200
心的教育………………211
教育咨询室………………216
环保生活日………………221
学校教育的地区合作………………228

才育篇
中学评价体系………………232
如何成为日本中学教师………………239
老师的评语决定学生的人生………………250
一年一度的合唱比赛………………255
交响乐教室………………262
美术课重在鉴赏………………267
职场体验:确立进学方向和职业梦想………………274
区教委组织的海外派遣………………291
家长参与教育活动
周密的PTA组织………………306
家长策划实施的学校活动………………310
年级家长会、班级恳谈会和三者面谈………………313

毕业季
考高中的几种形式………………320
参加高中说明会选择志愿校………………329
考高中的思考:从进学指导到确定志愿………………338
私塾与不鼓励上私塾的学校教育………………343
后进生和学霸各有前途………………346
修学旅行不是旅游,而是学习………………352
高中按偏差值形成职业圈………………358
中学毕业典礼………………365
內容試閱
爱因斯坦说,抛开学习,留下的才是真正的教育成果。
我的儿子和女儿毕业于日本东京的同一所公立中学。正如儿子的老师所说,中学的朋友将留在一个人一生之中。广交朋友的儿子后来时常感言,在一起玩儿得好的还是中学的那帮朋友。不善交际的女儿虽然朋友少,但仅有的朋友也是中学同学。中学毕业后她还一直惦念着那里的校长、班主任和各教科的老师,高中去澳大利亚短期留学,还给好几位老师买了称心的小礼物,每次回中学母校都好似去赴心中的庆典。她甚至坚持一直住在学校附近。按日本的制度,公立学校的老师长六年要调到其他学校,女儿说,那她也想看着母校的变化。
中国的“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而日本说中学,仅指初中。高中叫高等学校。
儿子和女儿的中学母校并非什么特殊的中学,不过是全日本无论城市或农村都有的义务教育学校,是庶民家庭的孩子们能就近上学的地方,在那里开展的所有教育活动都在日本的教育大纲中细致规定了。
国立学校是国家办的,《日本国立小学365天》对国立大学附小的校园生活做了具体介绍,国立附中、附小是国立大学展开教育研究的试点,对公立学校的教育活动起到先行和示范作用。公立学校是地方政府办学。也就是说,儿子和女儿的“中学一千天”不是个例,而是典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日本的公立中学留下了怎样的教育成果。
公立学校之间老师不一样,但日本的中学老师不是仅凭大学或大专学历即可就任,他们都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持有中学教员执照,在基本的教育思想和施教方法上渗透了具体的共识。
日本公立学校的9年义务教育包括6年小学和3年中学,按住址划分学区,无须考试,适龄即可随时入学或转学。
义务教育不是以不收学费为标志,也不是国家或学校对儿童有施教义务,而是家长有义务让孩子受教育。
义务教育是强制的,写在了日本的《宪法》《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等法律之中。国民有权利受教育,同时也要尽到保持这种权利的义务。作为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活动是义务,具体到为孩子在学校参加文艺活动缝制一件演出服,以及在校外学习日准备便当。
义务教育期间的公立中小学不收学费,外国人也有相同待遇;午餐和特殊教材费等一年共计几千元人民币。国立中、小学虽然在广义上也属于公立,但各种收费要比公立学校多一些。
国立大学附小有直接升学到该大学附中的内部升学制度,但外界一般不了解,那是要从一年级入学,且上满6年才能享受的待遇,体现了学校教育并非仅指教科内容,而是重在让学生全程体验各种教育活动和校园生活。内部升学制度的魅力自然增加了国立小学的考入难度,甚至可以说,考国立小学为的是中学、高中能上国立大学的附中、附高,部分学生还能获得升入大学的优待推荐资格。
儿子是国立小学国际班的插班生,没有内部升学资格,不能直升附中,但允许报考。附中的学生基本都是来自附小的生源,特设有限的国际生名额,并公开招生。也许是为了避嫌,出身同一国立大学附属小学的国际生,以往还没有被录取的先例。
发榜那天,儿子向班主任请假去看榜,但教务主任没有同意。这不免让人怀疑,允许报考也许只是形式,其实根本就没有考上的可能。看榜有具体时间,待儿子下学就已经赶不上了,是我去领略的榜上无名。
到了下学时间,我到孩子回家的路口去迎接。他从老远兴致勃勃地跑来,虽然看不清表情,但他跑步的劲头传达了他在期待考上国立附中的消息。我的心情是不想延长一刻那种期待而加剧他的失望感受,所以,老远就冲他摇手,示意没考上。儿子放慢了脚步,从跑改成走了,看得出,他已经明白了我的示意。走近了,我们同时说话。他说,没考上啊?!我说,没考上。
国立小学毕业前,儿子没有考上隔壁的国立附中,因为日语只学了一年,也没可能考其他的私立学校,就只能升学到公立中学了。
国立小学特设国际班是为了让不会说日语的国际生得到土生土长同学的理解,国际班的存在不仅是辅助国际生学习日语和适应日本文化,对本地生也是一种国际教育。可是,到了公立学校,国际生不被理解可就成了理所当然。
毕业于国立小学而升入公立中学的情况非常特殊,儿子会被同学误解成他是国立小学的差生,甚至老师也不了解实情。公立中学的生源地区性强,更没有什么国际观,笑话出身国立小学却连日语都说不好并非怪事。能毕业于国立小学原本是幸运的,而为此升入公立中学后却要遭受更大的精神挑战。
类似儿子的情况在国立小学的国际班每年都有,国立小学校方采取的对策是:把这样的学生推荐到一所国际生集中的公立中学。并不是那所公立中学对国际生有什么特殊的教学对策,只是对日语不好的学生多一分理解,可避免一些在普通公立中学受欺负的情况发生,让国际生获得某种程度的安全感。
这所中学位于东京都中野区,比我们居住的练马区学区中学要远很多。儿子和几个国际班同学一起去中野区的公立中学面谈,家长陪同,之后校长特意打来电话表示欢迎儿子入学,但儿子认为,他能适应学区中学,还是决定就近入学了。
在公立中、小学,无论考试情况如何,都没有留年的可能。比起学习成绩,学校更注重学生对所有教育活动的参与。不过,中学和小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小学毕业无须考试即可升入公立中学,而公立中学毕业前则必须通过考试才能确定即将升入的高中,且考高中不能留年。如果中学毕业当年考不上任何高中,那就意味着一辈子都错过了上高中的机会。除了通信制高中,日本的高中报考资格首先是应届中学毕业。所以,在公立中学的教育活动中,考高中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此外,公立中学的课后俱乐部是与学科学习平分秋色的教育活动,包括文化和体育两大类,各有十几种俱乐部。日本没有中国的体校,国家选手也都出身于中学的体育俱乐部。可想而知,中学的课后俱乐部活动具有相当程度的专业性。大多数俱乐部每周只休息一天,因此不可能同时参加两种俱乐部。参加俱乐部是自愿的,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课后俱乐部活动,到18:30才下学。周末和节假日不上课,但俱乐部活动的时间变成从早到晚。寒暑假也有俱乐部活动,如果请假、与家人外出旅行,就会耽误训练或比赛,所以,学生一般都优先参加俱乐部的活动。新学年可以更换其他的俱乐部,但三年坚持在同一俱乐部,对报考高中具有正面意义,所以,大部分学生都是三年参加同一俱乐部。
儿子升入公立中学以后面临的挑战是,与同龄人相比,在缺失11年日语的情况下考高中,再就是跟上俱乐部的专业训练。
女儿比儿子小3岁,儿子在国立小学的一年中,女儿在北京的私立小学寄宿。儿子升入公立中学时,女儿也开始了她在日本的小学生活。
女儿没有儿子的漫画和游戏基础,对日语更加生疏。日本按年龄划分年级,女儿5月出生,儿子3月出生,日本4月开始新学年,于是就变成一个上初一,一个上小学三年级。女儿在中国上完三年级学期后转学到日本,重新上小学三年级。儿子毕业的国立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国际班,我们就给女儿报了名。
女儿在那一年的2月16日来到日本,当时她特别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订了喜羊羊大礼包。女儿爱画画,画了好多喜羊羊,绘画技巧谈不上,但我看挺生动,就让她带到日本来,结果她忘了,只带来一个没画几页的图画本,里面有一只羊。有一天我问她为什么喜欢喜羊羊,她说:“毛耳耳的,很可爱。”
什么叫“毛耳耳”呀?后来才明白,她把“毛茸茸”念成了“毛耳耳”。不过,说毛耳耳倒是感觉喜羊羊更可爱了。
女儿就是这么一个都小学三年级了还把“毛茸茸”念成“毛耳耳”的女孩儿。
3月的后一天,女儿到她哥哥毕业的国立小学考试。她参加过国立小学的开放日活动,也出席了哥哥的毕业典礼,和年级老师用对方听不懂的中文比画着聊过天,班主任是熟脸,校长也不生疏。考试那天,进校后看到了她认识的老师们,感到十分亲切,完全没有紧张感。考生排着队跟老师去考试,家长不陪同。考试9点开始,11点结束。据说,考完之后校长还讲了话。
考完后女儿说,数学还可以,国语(日语)完全不会,估计考不上,因为日语太差了。我就告诉她,日语不会没关系,因为她考的是国际班,不会日语才报考呢。
儿子是数学一门灵,而女儿却是数学不开窍。兄妹考日本国立小学时一样地是零日语,大为不同的是儿子数学几乎满分,女儿就不知能得多少分了。
家长面试时校方问,她的哥哥可谓能人,妹妹如何呢?
国立小学的要求我是十分了解的,学习好坏无所谓,关键是要有能力成为学校各种大小活动的主人。我实事求是地回答了,妹妹不一样。面试官点点头,表示对情况了解了,接着提出了日语完全没基础如何交流的问题。
女儿的考试发榜形式和儿子当时不太一样,考试是上午,下午3点发榜。吃过午饭,儿子陪着一起去看榜。走进学校正好遇到儿子在校时国际班三年级的班主任,看来他没有参与国际班的新生招考工作。老师和儿子像老朋友似的聊了几句。
到发榜时间了,校方推出一个白板。我站在远处,让女儿自己去看有没有她的名字。
数学不开窍,日语没基础,但我们还是希望女儿也能有机会在日本国立小学的环境中成长。女儿那时8岁,对发榜的意义似乎还不太了解。她跑去看榜,找了半天,然后转身大声对我说,没有她的名字。
到底还是没考上,不过女儿觉得考不上反而好,因为国立小学规定用印有校徽的黑书包,而公立小学不限制书包颜色,她可以使用甚为喜爱的粉色蓝兜塞路了。
儿子没考上国立附中,就升学到公立中学了,女儿没考上国立附小,就进公立小学了。
考国立小学那天也是办理公立小学入学手续的日子,我已经事先向小学校长说明了情况,去国立小学看发榜时也带齐了公立小学的入学文件。
下午5点,我领着女儿走进附近的大泉小学,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想到无须为女儿做四年的国立小学妈妈,感觉松了一口气;另一方面,把女儿送进这所别人说话她听不懂,她说话别人也听不明白的学校,对女儿未免太过残忍,她能承受吗?
女儿像是觉察到我的担心,就说,这个学校不比哥哥的学校差,她没问题的。
我们报了到,领到4月6日正式开学的通知和其他一大堆文件,以及需要填写的表格等。
公立小学没有校服,对这一点女儿感到很遗憾。之后听说区里每天派老师来教她日语,还是多少获得了一些安慰。
日本的公立中学是区属,学生来自周边几所小学。女儿在公立小学毕业后没有考试,就升学到她哥哥毕业的公立中学了。
儿子和女儿毕业的公立中学创立于1947年,女儿毕业的公立小学创立于1874年,分别是区内历史长的公立中学和小学。
儿子和女儿的中学母校“大泉中学”除了历史悠久以外,学生来自周边四所小学,在东京都公立中学中属于学生人数较多的。国际生集中的中野区公立中学一个年级只有84名学生,分成4个班,而大泉中学是每班近40人,儿子在学期间6个班,女儿在学期间7个班。儿子是第66届毕业生,女儿是第70届毕业生。
儿子的公立中学生活,女儿的公立小学生活,就从那一年的4月开始了。

考高中的思考:从进学指导到确定志愿

公立中学的升学指导也是学习活动,初二开学2个月后的6月下旬,利用综合学习时间,实施以小组为单位的高中访问。这时的访问与个人志愿无关,一是实际感受高中,再就是更像大家分工了解学校,后组织访问报告,装订成册,发给大家参考。每个班分6组,每组访问一所学校,女儿上高中的时候7个班,就能做出42所高中的报告书了。
访问报告是学校发下来的A3大小竖版表格,报告标题为学校名称,表格需要填写访问时间、访问小组成员、学校地址和地图、联络方式等基本信息,还要贴张照片或绘画表现校服。其他就是访问记录的概括了,包括学校教育方针或基调等,以及课程、俱乐部、学生会活动、文化节、体育节、毕业生去向,其他还有学校老师的讲话,每个组员的提问和得到的回答,后是小组感想。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就真正开始有考学的实际感受了。大泉中学每个年级的教室占一楼层,楼道粘贴的学生报告和楼梯口的长条桌摆设能表现出年级教育活动的主题特色,初二楼层的楼梯口资料已经有少量的高中海报,初三楼层就贴满了高中海报,各种资料都快摆不下了。学生从这里逐渐熟悉高中的名字,对焦自己感兴趣的学校。
初三时学生和家长都有若干次升学指导会,4月开学马上就有升学介绍会,之后要填写升学计划的问卷:考高中还是就业,考普通科高中还是专科的,考都立还是私立。通过填写问卷的思考,自己也就明确了毕业后的大致志愿方向。5月有期中考试和运动会,6月期末考试,之后,次升学指导会召开,进入次志愿调查表填写。
升学指导是为了学习正确选择志愿的思路,考学不是目的,而要想象高中毕业后、大学毕业后自己从事怎样的职业,也就是为10年后选择志愿。再就是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和能力考虑进学方向,并按照志愿选择的要求确认学习方法和收集相关信息。
家庭学习从初一的1个小时,初二的2个小时,延长到初三的3个小时了。儿子初一时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羽毛球俱乐部了,每天回家后连1个小时的学习时间都没有。后来儿子告诉我,上私塾的孩子平日学习4个小时,休息日8—10个小时。他不上私塾,回家还不学,就产生危机感了,这才逐渐做到了每天学习2个小时。终于有一个休息日学了将近4个小时,然后就生病了。所以,家庭学习只能循序渐进。
儿子8岁、女儿5岁时,我们一家去美国自驾游,到过NASA。儿子从小就对宇宙之谜感兴趣,在那里萌生了要学习天文物理的志向。初一时,区教委组织50名中学生去筑波宇宙中心参观,儿子马上就报了名。那次活动属于科学伙伴项目,受到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的支持。在筑波宇宙中心参观了宇宙航空开发设施和人工卫星抛物面天线、无重量环境试验楼、宇航员训练基地。在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参观了机器人,体验学习了2000度高温下制作红宝石。参观回来,儿子激动不已,更加坚定了学习天文物理的志向。
有朋友建议说,学天文物理好考虑去美国留学。于是,我赶紧了解了美国大学的情况,还专门开辟了一个档案册,开始为留学美国选择高中。日本官方有高中期间去海外留学的制度,只要高中认可,留学时间可以作为高中学时的一部分,还能3年时间就在日本的高中毕业。可是,列出有留学制度的高中后发现,它们的偏差值都不高。如果高中毕业后想去日本的高偏差值大学,只在日本上3年高中是不够的,还要去私塾。也就是说,留学意味着放弃在日本进取。深入了解才知,日本初中学的已经和美国的高中程度差不多,学霸对留学没兴趣,反而是在日本学业不振的,才把留学看作一条出路。
因为留学在日本不流行,SAT考试的参考书都不好买,我还是在中国网上订购了一大堆带到日本。儿子翻看内容后确认了,果真是用日本的初中知识就能对付考美国大学。对日本学生来说,可以在日本初中毕业后到美国上高中,一边复习知识一边学语言,然后考美国的大学,或者上个日本的高中,中途去美国的高中留学,然后考美国的大学,还能留下日本的高中毕业证书。但不管哪条出路,10年之后的自己都是在美国了。儿子不再考虑留学美国,主要原因是觉得那里的饭不好吃,只能想象10年后的自己在日本就业。
SAT的参考书没有废,英语总是要学的。不过,通过对美国留学的了解,也明确了自己要在日本进取的志向。接下来是思考,10年后的自己在日本从事什么职业呢?他爸说,学医呢?因为儿子的爷爷是学医的,他爸的爷爷是民国医师。他爸的志向曾经就是学医,因为“文革”未能如愿。而且,学医在日本学习比在美国合适,日本的医学教育水平也比较高,高中毕业后进医学院,日本是6年,美国是8年。后我还向在美国做医生的高中同学咨询,她的儿子在美国学医,认为我的儿子就不必去美国上医学院了。
之后,我们就开始以高中毕业后在日本考医学院为目标,选择高中志愿了。然而,这就对考高中的偏差值提出了要求,因为日本的医学院偏差值。虽然各校医学部还有偏差区别,但只要说想考医学院,别人一般都先要唏嘘一阵。对公立中学来说,基本没有谁考虑学医,想学医的从幼儿园开始就走精英路线了,不会来公立中学。我们是迟到的来者,不了解日本的教育国情,也没有像很多奥运选手、钢琴家那样过早地为10年后的目标牺牲正常的童年。我们和绝大多数中学生处境相同,不一样的是,儿子比同学缺少11年的语言和日常生活经验。全日本1万所中学,私立只占不到8%,东京的私立中学比例高,超过20%。儿子面对的考高中对手是超出公立中学水准的,也就意味着,公立中学期间学习成绩必须努力排到前列。
我本来想,中学3年争取达到平均水平,就算基本补上11年的差距了,而公立中学的教育也更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即使儿子的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水平,他有领导能力,照样理直气壮地当班长。个人考试成绩是不公开的,每次考试之后发来成绩分布图表,只能了解自己的成绩处于全年级的什么位置。同学之间并不知道谁的成绩好,谁的成绩不好,也不以学习成绩论英雄,体育强手才是榜样。
儿子初一的后一次期末考试成绩已经通过努力达到了中等水平,立志初二要进入前10名,可是,形势比我们预想的严峻多了。初一的学习内容很多属于小学课程的延伸,出身日本公立小学的学生轻而易举就能学会,一般没有努力学习的意识。但到了初二,学习内容突然难起来,不少小学以来的优等生大受挫折,大家开始努力了。儿子在初一能取得平均分的成绩已经是努力的结果了,因为他没有理科和社会的小学基础,只能从头学起。基础不扎实。到了初二,儿子发现了更多需要补习的基础内容,学习真的是了解自己还有什么不知道的过程,也才明白,进入前10名几乎是妄想。初二的期末考试成绩达到了中上游水平,也就是250多人里的70名以内吧。
想考入有学医毕业生的高中,还不是学校成绩名列前茅就行,儿子开始考虑去上私塾。
上私塾增加经济负担是一方面,关键是打听以后,私塾都是从初一开始进入,都有3年的学习计划,初三就全是做习题。如果上私塾,儿子在学校积累的多方面业绩有可能半途而废。
纠结之中,就已经错过了初三进私塾的时间。
从学校发来的考试成绩分布图表,只能了解自己的成绩处于什么区间,想知道自己的名次,可以去咨询年级主任老师。儿子在公立中学的好成绩是21名,没有实现进入前10名的目标。但实际考高中时,各校出题的难度和取向、类型等都不一样,需一一应对。后来才明白熊泽君和西川君为什么都说不上私塾考不上高中。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