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亨利·赫胥黎,FRS(英语:Thomas Henry Huxley,1825年5月4日-1895年6月29日),英国生物学家,因捍卫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而有“达尔文的斗牛犬”(Darwins Bulldog)之称。他为了对抗理查·欧文的理论而提出的科学论证显示出人类和大猩猩的脑部解剖具有十分的相似性。有趣的是赫胥黎并不完全接受查尔斯·达尔文的许多看法(例如渐进主义),而且,相对于捍卫天择理论,他对于提倡唯物主义科学精神更感兴趣。作为科普工作的倡导者,他创造了概念“不可知论”来形容他对宗教信仰的态度。他还因创造了生源论(biogenesis,认为一切细胞皆起源于其他细胞)以及无生源论(abiogenesis,认为生命来自于无生命物质)的概念而广为人知。
正如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曾在信中对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所说,“如果我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If I have seen fu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我们通过出版19、20世纪近代科学革命中的先驱者、创始人和代表人物的著作,以期将现代文明赖以发展的重要科学方法、理论和思想,作为新的“巨人的肩膀”,向公众普及。丛书借由各个学科大师的经典论述展现了近代科学革命的重大论题,帮助大众读者和科学爱好者了解当时的巨擘们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感受一百多年前“巨人的肩膀”的坚实与高大。当然,我们同样期望在推动兴趣读物的大众普及之余,也能以原汁原味的科学经典,为当前科学从业人员的理论研究与思想探索带来一定的启发。
当今时代与数百年前一样,依然是科学的时代,是信息技术逐渐成熟,向着未来技术过渡的时代。然而,相比19世纪末、20世纪初轰轰烈烈的科学革命(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取代经典物理学为代表),可以说我们的时代在科学理论上已经进入了美国科学哲学家伯纳德·科恩所说的“常态科学”(normal science)阶段:基础理论虽仍在进步(比如堪称日新月异的凝聚态物理和量子信息理论),但基本的科学理论范式并没有再发生颠覆性的变革,至今局限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和两者结合下产生的量子场论。
审视历史,方能看到未来。为此,“巨人的肩膀”丛书的每一辑都将包括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著作各一本,或是直接的物理学讨论,或是背后的思想性论述,与读者一起重温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刚刚树立之时紧张而热烈的思想环境和精彩而曲折的探索历程。除此之外,我们也会从生物学、计算科学、心理学、科学史、科学哲学等学科各具开创性的著作中,遴选适当书目,以多个学科组成丛书的每一辑,从多角度拼出科学变革的整体图景。
我们深知,翻译和编辑不同科学门类的代表人物尤其是理论范式开创者们的著作是一项难度很高的工作,能力所限,难免有错误和疏漏之处,还望方家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