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編輯推薦:
同理心、自制力、正直、多样性、坚毅——面对未来和成长,我们从未吝啬过期待和想象。
未来的学习者会面对什么样的未来社会?未来的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为儿童参与未来社会生活做准备,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原点和初心。不过,在一个以持续变化为特征的社会中,我们发现,儿童在学校教育中的成功并不等同于他们在真实社会中的成功,且两者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怎样弥合这两者之间的鸿沟,助力学习者实现自然的、完整的、积极的成长,正是本书探讨的课题。
內容簡介: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儿童在社会生活中的成功,并不取决于认知技能,而取决于那些被称为非认知技能、软技能或核心素养的一系列能力和品质。
如何在学校教育实践中为这些品质的养成创造条件,形塑儿童在未来社会获得成功的能力?作者托马斯·霍尔积三十余年作为教师和校长的经历,不仅在理论上探讨了帮助学生发展以下五项成长力的重要性,还面向教师、校长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策略:
1. 同理心: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
2. 自制力:集中精力和延缓自我奖赏的能力。
3. 正直:能辨别对错并践行道德行为的能力。
4. 拥抱多样性:能认识并欣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5. 坚毅:面对困难和挑战能够坚持不放弃。
在帮助学生认识和发展这五项能力的过程中,教育者自身的观念也会发生改变,对学生的学习会抱有更高期望。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和课堂文化都会发生可喜的变化。
關於作者:
托马斯·霍尔(Thomas R. Hoerr)
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教育规划与政策发展博士、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教育管理硕士。1981-2015年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新城学校担任校长,在任期间办学成绩斐然,退休后任荣誉校长,现在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教授领导力课程。著有《成为一所多元智能学校》《学校领导力的艺术》《面向未来的学校领导力》《培养坚毅》,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
目錄 :
引言/1
章思考明天/16
展望未来之宏观大势/18
大环境预测之一: 地球将变得更加脆弱/19
大环境预测之二: 技术将触及一切/21
大环境预测之三: 多样性将不容回避/23
展望未来之教育领域/24
教育预测之一: 教育工作者会拓展对于学生成长的理解,并因此肩负起更多责任/24
教育预测之二: 多样化的学校选择将成为标配,并对学校的组织形式产生重大影响/25
教育预测之三: 技术将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多样性会因此变得更为宝贵/26
结语/27
第二章同理心/28
何为同理心?/29
为何要先谈同理心?/31
我们为何需要同理心?/31
关于同理心的实验/32
21世纪的同理心/33
发展同理心的步骤/35
发展同理心的策略/36
适用于所有老师的策略/36
适用于初高中老师的策略 /38
适用于小学老师的策略 /40
适用于校长的策略 /41
相关书籍推荐/43
绘本 /43
章节书 /43
第三章自制力/45
什么是自制力?/47
发展自制力的步骤/52
步: 培养意识/52
第二步: 遵守/52
第三步: 设定目标/53
第四步: 迁移/54
第五步: 监控/55
当自制力成为习惯/55
发展自制力的策略/56
适用于所有老师的策略 /56
适用于初高中老师的策略 /57
适用于小学老师的策略 /58
适用于校长的策略 /59
相关书籍推荐/61
绘本 /61
章节书 /61
第四章正直/62
什么是正直?/63
首先,要诚实/63
从诚实走向正直/66
教导正直所面临的挑战/69
发展正直的策略/69
适用于所有老师的策略 /69
适用于初高中老师的策略 /70
适用于小学老师的策略 /71
适用于校长的策略 /72
相关书籍推荐/74
绘本 /74
章节书 /74
第五章拥抱多样性/75
何为拥抱多样性?/75
多样性与人类起源/78
多样性的现状/79
刻板印象的威胁/82
身份面具/82
多样性与视角/83
对于多样性,重视胜于忽视/84
维护每个人的安全与尊严/84
教导拥抱多样性的步骤/85
步: 欣赏自己/85
第二步: 认识他人的多样性/86
第三步: 欣赏他人/86
第四步和第五步: 规划与实施/87
正式与非正式课程双管齐下/87
培养拥抱多样性的策略/88
适用于所有老师的策略 /88
适用于初高中老师的策略 /89
适用于小学老师的策略 /90
适用于校长的策略 /91
相关书籍推荐/94
绘本 /94
章节书 /94
第六章坚毅/96
什么是坚毅?/98
小议坚毅/99
坚毅——我的修行之路/102
为坚毅而教/103
坚毅之于教育/104
来自反面的声音/105
发展坚毅的步骤/107
步: 创设环境/107
第二步: 设定期望/108
第三步: 教授相关词汇/108
第四步: 制造挫折/109
第五步: 监控学生的表现/109
第六步: 反思与学习/109
发展坚毅的策略/110
适用于所有老师的策略 /110
适用于初高中老师的策略 /111
适用于小学老师的策略 /112
适用于校长的策略 /113
相关书籍推荐/115
绘本 /115
章节书 /115
第七章文化是关键/116
组织文化的六要素/117
1. 使命/118
2. 价值观/121
3. 实践/124
4. 人才/127
5. 叙事/129
6. 场所/131
第八章后记/134
相关模型/135
五项成长力的测评/136
关系的重要性/139
勿忘快乐/143
我的切身经验/144
参考文献/146
附录A自我测评问卷/156
附录B给家长的信/161
作者简介/168
致谢/168
內容試閱 :
引言
品格高于才智。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大约十年前,我参加了一场校长会议。那场会议改变了我对于办学目标的认识,也改变了我的工作重心。会上,来自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演讲嘉宾詹姆斯·霍南(James Honan),向在座的校长抛出了一个问题:“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觉得自己的学校是成功的呢?”大家沉思片刻之后,进行了热烈的圆桌讨论,随后分享了各自的观点。霍南把大家的回答抄写在展板的白纸上。
不出所料,校长们提到了考试成绩、高毕业率、良好的出勤率、毕业生被志愿的学校录取。有人喊了一声“常胜的运动队”;一位睿智的校长补充道,“应该说所有人都积极参与的、常胜的运动队”。一时引来无数微笑和赞许的点头。有人说,如果学校的卫生间连续一周没有堵塞,校车连续一周准时运行,那就是成功。又是许多微笑和点头。有人说,连续一周没有纪律问题;还有人提到积极参与学校事务的家长。好几位校长,包括我自己,提到了学生对于学习的投入程度。等大家都说完了,霍南开口了。
“你们都漏掉了重点。”他说。
会场里鸦雀无声。
“这些成就固然重要”,他继续道,“但是你们更应该关心的是: 等这些学生成长至25岁、45岁、65岁时,他们会不会成为有用的、快乐的公民?他们会成为怎样的成年人?他们会成为好配偶、好朋友或者好父母吗?他们会是诚实有礼的人吗?会想要通过努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吗?这些才是学校应该重视和培养的品质。这些才是我们衡量学校有效性的指标”。我们的挑战
是的,霍南说的没错。我们需要教会学生阅读、写作和计算,但这仅仅只是开始;这些教学目标应该是学校教育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如果我们的课程和教学方法紧盯着考试、成绩和文凭,未免目光短浅。我们必须退后一步,把眼光放长远,看看在真实社会中取得成功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
在学校里取得成功和在学校外取得成功对人的要求有何不同,这并不是教育人士热衷讨论的议题,反倒是有些作家和各界领袖对此事有讨论。在汤姆·弗里德曼(Tom Friedman)描述的“扁平的世界”里,美国工人要更多地与远隔重洋的其他国家的工人竞争。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学术技能固然重要,但并不足够。用弗里德曼的话说就是,“随着全球化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现在每个老板都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更便捷的方式,获取更好的软件、自动化设备、机器人、廉价的劳动力和廉价的人才”。我们要让学生具备足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胜任充满变化的未来。
表达类似忧虑的不止弗里德曼一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如果学生在步入社会之际,只具备基本的读、写和计算能力,那将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凯(Kay)和格林希尔(Greenhill)所指出的那样,“在过去,优秀的学业成绩意味着一份稳定的工作或事业,但现在时代变了……面对纷繁的变化和全新的挑战,只有那些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能够改变自我、适应变化的人才会成功”。“认知假设”认为,一个人的学业成就是他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许多人对此提出了质疑。保罗·塔夫(Paul Tough)说,“就幼儿发展而言,关键不在于我们能往他们的小脑袋里灌输多少信息,而在于我们能否帮助他们发展一系列非常重要的品质,包括坚持、自制力、好奇心、责任心、坚毅和自信”。
在2006年出版的《正直》(Integrity)一书中,亨利·克罗德(Henry Cloud)也提出了类似观点。一位优秀的领导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除了那些我们普遍认为与领导力有关的技能之外,克罗德指出了另外一些因素的重要性,而这些因素既不在学校课程表的关注之内,也非学业测试所能衡量。克罗德说,一个人能否成为优秀的领导者——与他的智商、天资、智慧、所接受的教育培训,以及其他的成功要素几乎没有关系。相反,个人品格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我们的领导力和成功能力培养却甚少涉及这部分内容。要发展领导力,重要的以人为本,从一个人的天性出发,但这块工作少有人关注。大家的关注点还是放在专业技能和知识上。同样,詹森(Jensen)引用了卡内基理工学院的研究,研究显示:“一个人的财务成功有85%归因于‘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如个性、沟通能力、谈判能力和领导力。技术知识的贡献只占到15%,令人颇感意外。”
抛弃“认知假设”,转而关注学生在毕业后的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这种观念上的转变绝非易事,但我们别无选择: 如果我们墨守成规,继续教授原有的课程内容,无异于在给孩子们帮倒忙。我们必须进入学科知识以外的领域。这令人恐惧不安,但我们不能因此畏缩不前。引用丽萨·菲尔斯通(Lisa Firestone)的说法: 太多时候,我们倾向于认为孩子们的心智不够成熟,不足以处理或理解他们所处的世界的情感复杂性。我们对那些令人为难的、不甚愉快的话题避而不谈,认为这是在保护孩子。但我可以告诉你,根据我的亲身经验,孩子们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当孩子能开口说话的时候,就可以教他们分辨和表达自己的感受了。在一个充满信任、能够敞开心扉谈论情绪的环境里,大多数孩子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且很快会对同伴产生同理心。在《社会情感学习: 麻省的机遇与对国家的启示》中,伦尼教育政策与研究中心(Rennie Center)和美国督导与课程开发协会(ASCD)指出,“要在日益活跃的全球化社会中取得成功,除了学术知识,学生还需要发展许多其他能力”。报告指出: 人们使用不同的术语来指称这些能力,比如非认知技能、软技能或21世纪技能。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社会情感学习(SEL)的重要性。社会情感学习指的是一种学习过程,即学生和成人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态度、技能并加以实践运用,能够理解与管理情绪、设定并实现积极的目标、对他人的处境产生并表现同理心、建立并维持积极的关系、做出负责任的决定。社会情感学习对于发展学科知识之外的胜任力至关重要,因而也是取得大学与职业成功的题中之义。史密斯(Smith)、麦克格文(McGovern)、拉森(Larson)、希雷克(Hillaker)和派克(Peck)的观察,很好地概括了本书的创作背景: 在并不遥远的过去,学业成功也就意味着人生的成功。那时候我们以为,坚毅、果敢之类的素质得益于人的天性,并非后天可以培养的能力。在过去几十年间,硬科学和软科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两项意义重大的新发现。其一,我们可以从自身的能力禀赋出发去培养特定的能力,就像我们锻炼肌肉、灵巧性和语言流利度一样。其二,论及对个人幸福感和人生成败的影响,社会情感能力与传统的智力因素同样举足轻重。这里,我特意使用了“能力”这个词。因为这些素质不完全是天生的。它们可以教,也可以学。我们的对策
你是谁,比你知道什么更重要——在我看来,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指明了未来教育工作的重心。这些年来,我在教师大会、新学年的家长会以及写给家长的信(参见附录B)中都引用过这句话。我这么说,没有任何要贬低学科知识或传统学习方式的意思——学生需要学习阅读、写作和计算,这是毋庸置疑的。我在不同的场合反复讲这句话——你是谁,比你知道什么更重要——是希望这种观念能够渗透到校园文化当中,而我的努力已然见效。举个例子,我校现行成绩报告单的页,就用于展示学生在个人智能方面的发展(包括信心、动机、问题解决能力、责任心、学习习惯与努力度、对多样性的欣赏、团队合作)。我们还会召开家长会,和家长沟通学生在这些领域的优势和不足。
当然,转变观念的过程并不容易。将时间精力投向那些不能直接帮助学生提高分数的工作,或者是将非学术类的课程纳入拓展性课程之中,这些行动的推进需要克服重重阻力。在我们的学校中,有些老师习惯于把3R科目3R科目即阅读、写作和算数,是学校里基础的教学内容。的进步情况,作为评判自己和学生成功与否的标尺。因此,让他们调整教学与评价的重心,转而关注那些不能直观衡量的领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教师会议上,我们不仅会讨论用什么方法去衡量学生在个人智能方面的进步,还会讨论这样做的目的和重要性。往届毕业生也给我们带来了积极的反馈: 他们表示,学会欣赏来自不同种族和社会经济背景的同龄人,进而与之合作,让他们受益匪浅。有些时候,教师会将如何教授那些“个人化的能力”列入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
为了深入理解“你是谁,比你知道什么更重要”这一育人理念,我校教师还会开展主题阅读。读书活动通常安排在暑假,有时则是教师委员会的工作所需。阅读书目包括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的《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与梅尔芭·比尔斯(Melba Beals)的《勇士不哭》(Warriors Dont Cry)。后者是比尔斯的自传体回忆录,记叙了她作为“小石城九勇士”1957年9月,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发生了围绕公立学校中种族隔离政策的对抗事件,史称“小石城事件”,该事件被认为是美国反对种族主义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中,首批被允许进入小石城中央高中就读的9名黑人学生,被称为“小石城九勇士”,梅尔芭·比尔斯就是其中之一。 之一参与黑人民权运动的经历,该书一方面揭示了美国的种族意识和进步,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比尔斯令人钦佩的个人智能。
正如一些教师会遇到挑战,对于学校培养目标的拓展和工作重心的调整,有些家长也感到难以接受。在召开大范围家长会的时候,我摸索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技巧来回应家长的疑虑。会议伊始,我会抛出一个问题,请在座的家长想一想,他们心目中的成功人士都有谁。我会特意提醒大家,先不要去定义“成功”。我会先给大家一两分钟的时间思考,然后把他们分成三到四人的小组进行讨论。几分钟后,我开始提问,刚才有谁把收入多寡作为评判成功的标准?这时,会有一小部分人举手。我接着问,刚才谁把与个人智能相关的素质(比如: 能与他人友好共事,给世界带来积极的影响,是称职的父母、好配偶和好朋友)作为评判标准?这时候一片人都会举手!
我告诉家长说:“刚才你们用于评判成功的这些品质和特征,正是我们在学生成绩报告单页上列出的内容。所以,我们不能止步于向学生教授3R科目。”形成基本的共识之后,家长们仍然需要了解学校测量个人智能背后的理论依据。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长久以来,学校几乎从不关注学业成就以外的东西。许多父母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们今天接受的学校教育,应该就是他们当年的翻版。塔夫谈到的“认知假设”在今天依然强大!本书的创作初衷
我对这本书所能发挥的作用寄予厚望。我希望它能给教师和校长带来帮助,更好地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取得成功——成长为善良体贴的人,有责任心和生产力的工人,以及能给世界带来积极影响的公民。当然,要取得这样的成果,需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希望这本书能作为一件有益的工具,助他们一臂之力。
……